(江苏省南京市上元小学,211100)
摘要:课堂发言是提升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能为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等提供良好平台。针对学生“忌发言”的根源,从做好发言准备、营造发言气氛、强化发言技巧、跟进评价激励等层面探索提升发言能力的策略,打造高效课堂。
关键词:发言准备 发言气氛 发言技巧 评价激励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口语表达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文明、和谐、个性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课堂发言是调控教学的重要手段,更是提升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能为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等提供良好平台。但笔者观察了很多课堂后发现:低年级课堂往往气氛活跃,学生发言积极;到了中年级,举手的越来越少;到了高年级,发言者更是寥寥无几,学生似乎都变得“沉默寡言”,只有几个尖子生在“垄断”发言。无奈之下,教师很多情况下只能“一言堂”,自己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听得心不在焉,致使课堂低效。
一、学生“忌发言”的原因分析
学生“忌发言”的原因主要如下:一是缺少积累,语言贫乏。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思维就会“堵车”,不能连贯顺畅地表达,即使被指名发言也往往词不达意。 二是自尊心强,怕被否定。中高年级的学生自尊心强,总怕发言不当会被同学嘲笑,所以有的常常欲言又止,有的干脆选择沉默,还有的曾因答错被同学嘲笑过,被老师否定过,就不愿轻易举手。三是基础较差,发言能力弱。学生的认知水平总有差异,对于
问题,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做到在限定时间内理解要求、思考答案并组织语言表达出来,所以他们干脆选择不发言,“以不变应万变”。 四是教师提问少,没有发言机会。进入中高年级后,教学内容多了,教师为了赶进度,提问较少,学生即使想发言也没机会;有些学生因为之前举过多次手,老师没让他们回答,就逐渐失去了主动发言的兴趣,直至不愿回答。五是问题没有吸引力,不愿发言。有些问题学生认为过于简单,没有挑战性;有些问题设计没有引人入胜的情境,没有坡度,似乎要故意为难学生,挫伤了学生发言的热情。发言能力是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与感悟,与教师及学习伙伴进行交流与互动的能力。它能有效衡量学生课堂上的专注度,充分展示学生的胆量和自信,呈现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言语表达及人际沟通能力。因此,提升学生的发言能力势在必行。
二、提升发言能力的策略
笔者通过教学实践,针对以上“病”因,在提升学生发言能力方面探索出了如下策略。
(一)做好发言准备
有了充分的知识准备,学生就会在表现欲的驱动下激活已有储备,产生表达冲动。
1.充分预习。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引导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预习,以在课堂上有话可说。
如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金蝉脱壳》一课前,我布置了系列预习活动,让学生到野外观察蝉,到网上搜集蝉的相关资料,了解蝉的生活习性等。课堂上,有学生提出质疑:“既然脱壳那么麻烦,蝉为何还要脱壳?又为何在树上脱壳?”针对这一问题,学生发言踊跃:“蝉身上有一层硬壳,虽然有保护作用,但是限制了蝉的生长,所以要脱壳。”“在树上脱壳是因为蝉脱壳后身体很虚弱,在树上比较安全。”……充分的预习,增强了他们发言的信心。
2.充实积累。
积累越丰富,精神和语言的对接之树就会越繁茂。平时,我会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积累丰富的语言。每学期都会推荐一些阅读书目,
还会帮助学生办理图书馆借书证、学校借书卡,也会同其他班级开展“图书漂流”活动,以提升学生阅读量,为积极发言做准备。当然,
深层次的阅读在于积累和运用语言材料。因此,每天我会要求学生摘录一些好的语句,利用早自习等空余时间进行诵读,并为他们摘录的优美句子加鼓励。时间久了,学生的知识面广了,感受丰富了,理解的层次深了,也就敢于发言了。
如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课,我与学生一起讨论:“在遭受奇耻大辱的‘宫刑’后,司马迁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是什么原因使他最终选择了‘忍辱偷生’完成《史记》的呢?”学生首先想到的是“因为父亲的临终嘱托”和“从小听到的英雄故事的激励”。对此,我追问道:“可能是哪位英雄的故事激励他‘一定要活下去’?”此时,学生调动课外积累,大胆发言:“他想到韩信忍受胯下之辱,最终成为西汉名将”“他想到勾践卧薪尝胆,最终大败吴师”“他想到孙膑被剜膝盖骨,最终完成《兵法》奇书”……最后,还有一位学生引用名言总结:“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经天纬地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这就是我们题目中的“发愤”之意,司马迁无疑就是这“成大事者”。可见,有了课外的阅读积累,学生的发言精彩纷呈,见解深刻。
3.学会倾听。
有研究表明,人的日常言语活动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只占9%,可见听的重要性。提升学生的发言能力,前提是重视其听的能力的培养。具体可通过三条路径进行:一是树立榜样,吸引倾听。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常给学生讲一些关于认真倾听的故事,如“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的听讲笔记”“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的访问”“汽车推销员卖车”等,并表扬认真听讲的学生,让大家明白认真倾听的重要性。二是学当“小老师”,训练听讲。对于某些已掌握的新知识,可以让学生当“小老师”讲课,因为角色发生了变化,“讲课”的学生会讲得很认真,其他学生也会因为新鲜而认真倾听,并产生争当“小老师”的欲望。三是参与评说,培养听说能力。学生发言过程中,我会注意随时引导:“谁来评价一下她的发言?”“猜猜看,他为什么会这样想?”“你有什么不同意见吗?”……不断的暗示,有助于学生形成自觉倾听的意识。
(二)营造发言气氛
创建相对自由、民主的课堂氛围,是改变学生发言现状、提升发言能力的捷径。
1.提高可亲度。
首先,教师语言有吸引力。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教师富有哲理的幽默,机智俏皮的活泼,往往能感染和吸引学生,并激发他们发言的欲望。如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为体会园子的“自由”,我设法将学生带进“园子”。我说:“看,老师的手臂一挥,我们已身在这园子里了。我就是这园子里的倭瓜(出示图片),我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你是园子里的什么?说说你在园子里的生活。”幽默的语言,巧妙套用文中的句式表达,一下子激起了学生表达的欲望,他们或说自己是园子里的黄瓜、玉米、狗尾巴草,自在生长;或说自己是园子里的小鸟、蝴蝶、蚱蜢,快乐嬉戏;或说自己是园子里的小猫、小狗、小刺猬,追逐打闹……从他们抢着发言的状态中,不难感受到园子的生机勃勃以及他们对园子的向往。
其次,教师语言情感丰富。富有情感的课堂教学,往往能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激发求知欲,进而乐于发言。如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次抱母亲》一课,在深入感受作者内心愧疚的环节,我播放了舒缓的乐曲,为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诵课文“抱母亲入睡”的片段。当读到“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角流出来”时,我的眼眶也湿润了。也许是受到我情绪的感染,课堂显得尤其静谧,
学生已沉浸在课文的情境之中。当我请他们说说对“两行泪水”的理解时,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母亲此时也很难过,她担心自己年龄大了,会拖累孩子”;有的说:“母亲第一次被儿子抱在怀里,感觉很温暖”;有的说:“母亲觉得自己很幸福,苦了这么多年是值得的”……母亲的形象在学生心中逐渐高大起来,他们对“母爱”的理解也走向深处。
2.善待发言。
学生发言是其内心意愿的表达,是他对某个问题的自我理解,无论对错、优劣,教师都应给予善意的评价或及时引导,如针对发言有误的学生,可以给他一个微笑,表扬他的积极参与,然后请他听听不同见解;针对发言内容还流于表面的同学,可以肯定他的积极思考,并请他沿着思路再往深处想想;针对有创意的发言,可以竖起大拇指,甚至带头为他鼓掌……善待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发言,让他们从课堂中得到鼓励,对下次发言充满信心。
3.学会等待。
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水平开展教学,为他们预留“想”的时间,尽可能地耐心等待,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
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说勤奋》一课,初读课文后,我请学生联系自身实际细品童第周的勤奋。有学生说:“童第周每天天刚亮就起来读书,我就做不到”;也有学生说:“童第周的优异成绩与他的努力分不开,我与他比起来还差得很远……”在此基础上,我启发他们想象童第周还可能怎么勤奋学习。一学生说:“他可能会‘悬梁刺股’。”我借机启发:“你很好学,以古人勤奋学习的典故为例进行说明,童第周也许不会这样做,但一年四季他肯定都会坚持学习,想象一下。”这下,学生都陷于思考。我没有催促他们,而是耐心等待。一会儿,学生再度活跃起来,有的说:“冬天,天刚蒙蒙亮,童第周就坐在校园里读书了,寒风吹得他脸颊通红”;有的说:“天好热,童第周手捧着书埋头苦读,顾不得擦去脸上的汗珠”;有的说:“宿舍的灯早已灭了,童第周悄悄来到走廊,借着昏暗的灯光一遍又一遍地演算”……在这样的思维碰撞下,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了童第周的勤奋,也提高了想象和表达能力。
(三)强化发言技巧
学生的发言积极性不是短期内就能调动起来的,关键在于教师要能持续为他们创造多种练习机会,并跟进发言技巧的指导。
1.课前热身式训练。
我会利用每节课的课前三分钟,轮流安排一名学生走上讲台,或讲故事,或讲生活见闻,或转述从电视、报纸上看到的新闻等,再让其他学生作简要点评,并根据学生的评价,或多或少地对发言者给予鼓励。
2.课中针对性训练。
首先,挖掘教材语言训练表达。可以巧用插图,训练口语;可以斟酌字句,锤炼语言;可以质疑解难,深入探究;可以利用“留白”,想象补充;可以模仿训练,习得规范;可以续述结尾,深化言语。
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诺贝尔》一课,我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标点训练表达。文中“近了!近了!火星已经接近炸药了!”这句话出现在诺贝尔冒着生命危险做炸药实验的片段中。教学时,我让学生读读这三个短句,谈谈自己的发现。学生一眼就发现了句中三个感叹号。以此为突破,我继续引导:“仅仅十几个字,却连用了三个感叹号,是不是重复了呢?换成逗号试试看!”学生认真揣摩,不久就争相发言:“用感叹号才能表现诺贝尔等待成功时紧张、激动、兴奋的心情”“三个感叹号连用渲染了实验进行中的危险气氛”“三个感叹号连用凸显了危险来临时诺贝尔大无畏的科学献身精神”“表达激烈的情绪或语气时,用感叹号更能凸显情感”……把握学生课堂上的思想脉搏,哪怕仅是小小的标点,也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令他们乐于开口,流畅表达。
其次,设计复述环节强化训练。教学时,可以要求学生依照课文顺序有条理地叙述,提升其发言的系统性、连贯性;可以要求学生抓住中心,简要复述,训练说话的概括力。如让学生围绕诺贝尔大无畏的精神复述课文,学生就会有意识地选择能够体现人物品质的词语和句子进行清晰、流畅的表述。
3.课后拓展性训练。
每课教学完,教师还可以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组织学生进行拓展式口语训练,如以景为题材的文章,可以组织开展“请你当导游”等活动,鼓励学生设计导游词,并现场演说;以人为题材的文章,可以组织开展“采访”等活动;哲理性文章,可以组织开展“辩论”活动;以状物为题材的文章,可以组织开展“广告设计”等活动;故事性较强的文章,可以组织表演课本剧等活动等。
在拓展性训练中,要为每个学生创造发言的机会,尤其是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把问题分为有深度的问题、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和基础性的问题,请不同水平的学生来回答。对
能力偏弱的学生要求低一点,能说多少算多少,还要给予表扬和引导;对发言能力强的学生,要求可以高一些,如回答要能抓住重点,回答完整等,以对其他学生有启发。让每个学生都能品尝到发言成功的滋味,他们必会喜欢上发言。
(四)跟进评价激励
评价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影响着学生发言的有效性。
1.让引导融入评价。
对学生的发言,教师要认真倾听,从中找到可取之处加以引导,使其认识到自己发言的偏颇之处,并能自主完善。如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公仪休拒收礼物》一课,读到“公仪休爱吃鱼却说自己现在闻到鱼的味道就恶心”时,有学生认为“公仪休不诚实,他在说谎”。这个回答偏离了教学,但我并没有当场打断,而是耐心引导:“公仪休为什么要‘说谎’呢?”经过交流,学生意识到:“果断拒绝会伤了对方的自尊,不利于朝廷和睦。”还有学生进行补充:“公仪休的拒绝是充满智慧的拒绝,是为了顾全大局的善意谎言,更体现了他的大公无私。”
2.让激励渗透评价。
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发言,站在学生角度思考他为何会这样回答,进而发现学生发言中的闪光点。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普罗米修斯盗火》一课,理解了课文后,我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普罗米修斯的认识。有学生说:“他是极负同情心的神,看到人间没有火,他便冒着生命危险去偷天火,可见他极其善良。”我追问:“你能想象没有火的日子怎么过吗?”有学生说:“如果让我吃生的东西,我一口也吃不下!”还有学生说:“晚上停电,黑咕隆咚,真是难受!”……对几位发言学生的感受给予了不同角度的激励后,一个平时很腼腆的学生悄悄举起了手,我用鼓励的目光看着他,并走过去抚摸着他的头说:“大胆说说你的看法!”这位学生小声说:“普罗米修斯知道盗取天火一旦被宙斯发现,后果将不堪设想。但为了人类,他甘愿这么做。我想他当时的想法肯定是:牺牲我一个,幸福千万家……” 我带头为他鼓掌:“你的发言不仅融入了自己的独特感受,还主动联系生活实际与课文对话,老师为你点赞!”接下来的教学中,这位学生听课极为专注,发言频率也大大高于以前。
此外,我还在班里设立了激励制度,两周评选一次“发言之星”。“发言之星”可获得有教师签字的表扬信,累计保存。根据所获表扬信的次数,到期末再评选“发言明星”,奖励证书,张贴在“班级名片”中“班级明星”等醒目的地方,计入班级表彰。这种激励机制,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发言积极性。
3.鼓励学生相互评价。
教师要善于为每个学生创造发言机会,让他们先在小组中交流,然后当众发言,再让全班学生进行评价。评价的重点应是他人发言的优点,并转述被评价人的发言内容。这样,各个层面的学生都会有勇气、有信心施展自己的发言才华。
要教给学生评价的方法,引导他们从对方发言的内容、态度、思维、方法、勇气等不同角度进行评价,既能发现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一面,还能委婉而亲切地指出同学的不足之处。
课堂发言有助于学生多方面素质的提高。只要教师善于观察和总结,因材施教,及时消除学生的消极心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发言环节中,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学生定能为我们呈现他们的精彩。
参考文献:
[1] 陆亚慧,王娜.关于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堂举手发言的反思[J].成才之路,2010(32).
[2]龙丽英.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堂发言心理现状的调查与对策[J].广西教育,200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