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目录提纲论文范文,目录提纲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数学教学中“以退为进”的艺术

  • 投稿柔柔
  • 更新时间2017-11-07
  • 阅读量919次
  • 评分4
  • 88
  • 0
夏映雪

(江苏省无锡市荡口实验小学,214000)

“退”是绘画“取势”的一种技巧。传说,一位画家画了一幅“龙争虎斗”的画:龙在云端盘旋,作势欲向下冲;虎在山头盘踞,作势欲向上扑。画完之后,他总觉得气势不够、动感不足。一位鉴赏家道出了玄机:“龙在下冲前,其头必向上抬高;虎要上扑时,其头必向下压低。龙头抬得愈高,虎头压得愈低,也就冲得愈快,扑得愈高。”

“退”也是数学学习的一种策略。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善于‘退’,足够地‘退’,‘退’到原始而不失重要性的地方,是学好数学的一个诀窍。”

“退”更是数学教学的一种艺术。教师适当地“退”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进”,教师“退”的空间可以成为学生“进”的地盘。就让我们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研究数学教学中“以退为进”的艺术。

一、“退让”是一种胸怀,让学生更自信地“前进”

“退让”是一种豁达的态度,是一种包容的胸怀。肖川教授说过:“如果一个人没有感受过人性的光辉,那么,他(她)就没有受到过真正的、良好的教育。”相比于一路“高歌猛进”,适当地退让更能让学生感受教师的宽容,沐浴人性的光辉,欣赏“青草更青处”的风景。

(一)退,在对学生个性的尊重与赏识中

美国的多元智能研究表明:有人喜欢逻辑运动式思维,有人喜爱词语运动式思维,有人擅长空间运动式思维,有人则适应在人际交流中合作学习……因此,教师要常怀一种包容之心,正确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进一步来说,要用多种尺度衡量学生,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性,体察并赏识学生的长处,挖掘并放大学生的禀赋潜能,让每位学生都在自身的基础上得到最合适的发展。

(二)退,在对学生心理的理解与呵护中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低年级的数学课堂上,学生小手高举,屁股离开凳面,嘴里发出“嗯嗯”的声音,想要发言;可是随着年级的增高,举手发言的学生则越来越少。这是怎么回事?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为什么会降低?一味地从学生身上找原因恐怕有失偏颇,我们还应该从教师身上找原因。

举一个最常见的例子:常有学生举手后被教师点到,站起来后却由于紧张而忽然间忘记了答案。这时,如果教师不耐烦地说“怎么没想好就举手”或“以后想好了再举手”,那么不难想象学生坐下去时的情绪和感受:原本紧张的心理更发慌了,原本犹豫的举手更迟疑了。

让我们来换一种假设。此时,如果教师在节奏上慢一点,在气势上退一步,和颜悦色地说“不要急,再想一想”,也许学生就能缓解紧张的情绪,从而想起并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果学生还是记不起来,那么教师何妨再说一句“不要紧张,坐下来慢慢想”。这样一来,学生感受到了来自教师的理解和呵护,对于举手回答问题就会没有任何压力,从而可以以自信的姿态来面对数学的学习。

(三)退,在对学生错误的接纳与利用中

教学与口算相关的内容时,我会在课前让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口算练习。对此,学生积极性很高,因为我会让他们自己提供题目,并且把题目写在卡片上,举给下一位回答的学生看。可是,学生小易常常会把卡片拿反,造成“小火车”卡壳。有一次,他又拿反了卡片,受到了同学的嘲笑。望着小易涨红的脸蛋和强忍的泪水,我灵机一动,建议加大难度进行挑战,反看卡片进行计算。看到同学发亮的眼睛、宽容的笑容,小易的脸上也露出了自信。

教师都难免犯错,何况学生。教师的退让,接纳并利用了学生的错误,换来了一种宽容、善意的心态,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的身心得以自由地舒展,专注地发展,自然能够在数学学习的道路上走得更自信、更投入。

二、“退舍”是一种策略,让学生更自由地“奋进”

“退舍”是一种留白的艺术,是一种空盈的状态。倾盆大雨式的“满堂灌”不符合教学规律,而随处可见的“满堂问”亦只是空泛的热闹。相比于多个教学任务“齐头并进”,适时地退舍更能做到疏密有间、动静搭配,更能催生学生的智慧。

(一)退,在质疑问难处

“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思维常常是由问题开始的。因此在教学中,当学生提出问题或产生疑问时,教师要舍得抛开自己预设的教学任务,给予他们信任的目光,倾听他们真实的声音,找出并抓住其中的有效信息,假以时间作出点拨。退一退、等一等,常常能换来另一片精彩。

(二)退,在主动探究时

数学学习并非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知识的主动建构必须基于个人对探究活动的经历体验、交流碰撞和反思感悟等。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在组织学生探究时,必须“退舍”。

学到《分与合》单元时,学生遇到了这样一道题:10个小朋友排成一队,小强前面有4人,小强后面有()人。这实际上是一个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显然超出了

大部分学生此时的理解能力。对此,避而不谈可能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讲了之可能会使学生无法真正理解而只能机械记忆。因此,最好舍出时间,退到后台,让学生充分地活动、细致地探究:排队演示很清楚,用手指比画也可以,用学具摆放也不错,画图表示更显智慧……通过这些方法,学生反复感知题意,准确理解信息,共同画出了图1所示的示意图,解释了图2所示的分合式。

这样的“退舍”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经历了一次“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求出结果并讨论结果的意义”的过程,也就是经受了一次初步的模型思想的熏陶。

(三)退,在回顾反思中

从主动建构的意义上说,教师在组织学生回顾反思时,也要“退舍”。

教学《认识除法》一课时,我这样组织课堂小结——

师 对于“除法”这个朋友,你知道了什么?

生 我知道了被除数、除数、商……

师 对。这是除法算式里各部分的名称。

生 减法里叫被减数,除法里叫被除数……

师 联系起来记,挺好。

生 我知道了除法表示把一些东西平均分。

师 你抓住了除法最本质的意义。

生 除法是不是乘法的减法?

师 你的意思是减法与加法有关系,而除法与乘法有关系?

生 (恍然大悟)除法和乘法是不是相反的?

(教师微笑。)

生 150÷50是不是等于3?

师 你是怎么想的?说说看。

生 我想乘法3×50是150,那么150÷50应该是3。

生 前几节课一直在分东西,原来是为学习除法作准备的。

……

(下了课,还有学生追着教师,争相把他们的感受和思考说给教师听。)

在这节课之前的三节《平均分》操作课上,学生不断地摆啊、分啊、圈啊、画啊,多感官地参与了对“平均分”最原始、最本质的认识,

积累了丰富的活动经验。因此,在这节课结束时,学生对于除法的意义有了非常深刻的体会。于是,在这节课的回顾反思环节,我用一次次的“退舍”,即“接话”与适度的追问,引出了学生如此精彩的发现。

三、“退守”是一种坚持,让学生更智慧地“长进”

“退守”是一种回归,是一种坚持。“很想回过头去看看童年时我是怎么想的,我和伙伴之间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很想知道那个年龄段我们都在想什么、做什么。”正是这样的一种赤子之心,让我们坚守儿童的立场。“数学课,我们应该赋予儿童什么?我们理解了儿童眼中真实的数学吗?我们尊重了儿童头脑中原创的思维吗?我们引领儿童经历了愉悦、智慧的生活吗?”正是这一个个追问,让我们追寻教育的本源。

(一)退,到学生的认知起点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以往,我常常基于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进行教学设计,现在,我更愿意用“实证”的方法代替经验,即用小范围“前测”的手段读懂学生的认知起点,触摸他们真实的想法,了解他们可能的困难,从而寻找更适合他们前进的途径。

教学《平移和旋转》一课前,我选择了男、女“学优生”“中等生”“学困生”各一位,请他们分别尝试

解决2道关于平移方向和平移格数的练习题。结果,24题次中共11题次做对,且做的时候十分迟疑。其中男“学优生”4题全对;女“学优生”对了3题;男“学困生”握笔不动,表示“全部不会”;女“学困生”关于方向错了1题,关于格数2题全错。这些情况说明,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的确存在较大困难,在他们眼中“‘形’重‘格’轻更无‘点’”。于是教学中,我以童话“红鸟与蓝鸟的争辩”引发学生思考,再辅以多媒体中“点”的醒目移动,以“点”驭“线”,以“格”带“形”,顺利突破了难点。课堂后测的结果是:全班42人中共38人全对,仅4人有错;特别地,参加前测的6位学生再也无错。

(二)退,到知识的本质形态

一样东西,如果躲在丛林中,则很难被发现;反之,如果放在空旷处,则很容易被发现。数学知识同样如此。因此,我们要还原知识的最初形态,聚焦知识的核心要素,超越对“生活化”的过度追求,缩小情境与本质之间的距离,引导学生有效、便利地触摸学习主题最基本的信息和结构。

教学《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一课时,我抛弃了教材中的例题情境(体育馆看台座位),直接出示“3□□×4”的竖式,学生讨论得出积是四位数。然后,补充完整为“308×4”,学生判断积还是四位数。接着,提出疑问:十位上不是0吗?学生还是很有信心地确认。进而,组织讨论:请你估计大家在计算这道题的时候最容易在哪里出错。虽然是新课内容,但是学生很容易就得出并举例解释“0乘几都得0”的情况。顺势,展开追问:那我们能不能在得数的十位上直接写“0”?……

这一内容的教学,我聚焦于三个问题:(1)积是几位数?(2)计算时哪里最容易出错?(3)能不能在得数的十位上直接写“0”?第一个问题解决了乘数中间有0时积的定位;第二个问题直击重点,探究“0乘几都得0”的知识点;第三个问题聚焦难点,引发对个位上进位情况的关注。这样以计算贯穿始终,将三个问题串珠成链,简约流畅,还原了知识的本质形态,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三)退,到思维的一般方法

数学是一种思维。数学结果中蕴含着思维过程,数学知识中蕴含着思维方法。数学教学需要退到思维的一般方法上。

教学《减法的意义》一课时,我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请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说:“一共有5个人在浇花,走了2个人,还剩几个人?”这时,一般来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列出“5-2=3”的算式,然后介绍减号及其读法。但是,我让学生用圆片摆一摆,演示出这一过程,然后对比得出“一共5个人,走了2个人,还剩几个人”与“一共5个圆片,拿走2个圆片,还剩几个圆片”都可以用“5-2=3”这个算式表示,由此启发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数学问题,“5-2=3”还可以表示什么呢?学生纷纷举例:妈妈买了5个苹果,我吃了2个,还剩3个;我有5个气球,放了2个,还有3个……

这一内容的教学,我走出“就事论事”的简单知识传授,更关注“减法意义”获取中的一般思维方法:先由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开始,借助操作予以内化,而后引发联想,进行意义的扩展,赋予“5-2=3”这个减法算式更丰富的数学模型意义。“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将所有的算式全部退去,只剩下“5-2=3”,却将它还原为许许多多生活情境中数量关系的一个算术表征;“蓄势既足,而后奇变出矣”,学生的鲜活的例子说明,恰恰是这样的“以退为进”“以一当十”,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数学教学中,教师的“退”是一种策略,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此即“以退为进”。“以退为进”意味着回归教育的本原,打破惯有的成人思维,守护终极的儿童立场,避免以成人的意愿强加于儿童的意愿,以成人的兴趣代替儿童的兴趣,最终以牺牲儿童的幸福为代价来追求教育的所谓“目标”。当然,“以退为进”还需要把握好度,使得“进”与“退”

相对和谐,保持一张一弛的节奏,使得数学教学不停滞、不间断,学生思维不局限、不掉链。

参考文献

[1] 管建刚.打造一个永不消逝的童年——一份报纸、一个作文世界和一段童年生活[J].江苏教育,2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