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科技创新论文范文,科技创新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我国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分析

  • 投稿梁千
  • 更新时间2015-09-24
  • 阅读量354次
  • 评分4
  • 70
  • 0

郗 晴

(安徽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摘 要:目前,融资难问题深度困扰着我国中小企业的持续发展,尤其是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放缓,中小企业发展面临更加严峻的生存环境,资金短缺问题表现得十分突出.本文着重从研究了我国中小企业所面临的信贷风险,探析了导致当前中小企业信贷风险高企的成因,并试图提出相关解决对策与防范措施.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中小企业;信贷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3-0065-02

1 引言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中小企业贡献份额占据着及其重要的地位.根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相关数据显示: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超过5400万户,提供的城镇就业岗位占80%,其创造的GDP总量占我国GDP总量的60%,上缴税收占我国税收总额的50%,发明专利占全国65%,新产品研发占全国80%.然而,尽管我国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中小企业发展仍面临严峻的融资难的问题,尤其是间接融资难、融资规模小亟待解决.根据统计年报数据,我国中小企业2012年贷款总额约占我国金融机构全部贷款总额的百分之七左右.究其原因,在于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一直面临诸多风险.本文着重从信贷风险这一角度,探析我国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主要成因,并提出相关改善建议.

2 我国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主要表现

2.1 道德风险

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机构设置不健全,股东、董事会成员及其经理等中高层管理人员商业经营素质水平较低,经营“短式化”现象突出,缺乏一定的信用意识,部分管理人员不能够有效使用借贷资金,导致企业经营发展乏力,因而产生无力还贷的恶性循环;有的管理者甚至以企业经营需要的名义进行骗贷.此外,随意改变贷款资金用途的现象在中小企业中屡见不鲜、屡禁不止,这大大增加了商业银行的放贷风险.同时,目前我国尚未建立统一、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银行与中小企业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一方面,发展存在困难的企业往往粉饰财务报表,披露虚假财务信息,骗取贷款,导致了逆向选择的发生,放大了信贷风险;另一方面,获得贷款的企业往往不按照规定用途使用资金,将贷款款项用于收益大风险也高的项目,放大了信贷风险.可见,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道德风险,成为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来源之一.

2.2 经营管理风险

目前,在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仍是家族式管理方式,管理体制以及决策机制不完善,公司治理水平不高,与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仍有较大差距.较低的管理水平、随意的决策程序,导致企业借贷风险大增,使得商业银行难以有效规避其借贷风险.此外,我国中小企业本身存在着很大的短板缺陷,如企业规模较小、产品工艺简单、附加值低、产品知名度小、行业竞争能力较弱以及易受经济波动的影响等软肋,增加了中小企业所面临的经营风险,银行信贷风险也随之水涨船高.在较高的信贷风险面前,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资产价值不高等自身限制,信贷抵押担保能力有限,不能有限的抗拒银行的信贷风险.此外,目前我国尚未建立统一完善的信用评估体系,中小企业仍未纳入统一的社会信用评估体系,相应的信用担保机制尚未完成,影响了优质企业的信用贷款.

2.3 信用风险

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健全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信用违反惩罚制度也处于亟待建立完善阶段,部分中小企业信用和法律意识淡薄.同时,我国司法部门对企业的失信行为打击力度较轻,当企业所承担的失信成本较低时企业便敢于“铤而走险”.此外,我国中小企业由于财务制度不健全而导致的财务数据水分严重,数据失实,以及企业财务信息披露不完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导致银行贷前资信调查难以有效进行,给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以及授信管理工作带来严重挑战.而且,中小企业相对较小的资金运营能力,还款能力再打折扣.为了企业发展,中小企业往往热衷于采取各种措施谋求避税利益,降低企业成本,这必然导致企业的财务信息的严重失真,增加了企业风险评估的难度,大大隐藏了企业的真实风险水平.

3 风险原因分析

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信贷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作为借款人的中小企业能否按时履约,按时还本付息具有不确定性;其二,作为贷款人的商业银行,发放的贷款不能按时收回形成坏账,导致不良贷款率的上升,因此可能面临倒闭的风险.目前,主要有三类因素诱导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增加,即外部环境因素、商业银行本身因素以及中小企业内部因素.

3.1 外部环境因素

第一,产业结构调整.在我国经济面临转型的新时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是当前一项紧迫的任务,对此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旨在调整产业结构、实现比较优势的产业政策,淘汰低产能高耗能的产业,优化整合产业结构不合理但发展前景好的企业.事实上,我国中小企业一般处于产业细化的末端,伴随着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不断高级化,处于产业链末端的中小企业发展受到挤压,经营效益下滑.在日趋困难的成长环境中,中小企业的偿债能力进一步减弱,受此影响,银行贷款进一步减少,企业发展由此更加困难,形成了恶性循环.

第二,法律制度不健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经济法律制度不够健全,有法不依、无法可依、执法不严、违法不咎的现象仍大量存在,部分中小企业借机不讲道德、不讲信用、漠视法律,想方设法赖账、逃债.然而司法机关对恶意赖账、偷逃债务的行为缺乏强有力的打击手段,企业违法成本较低.在这样混乱的法制环境下,银行不良贷款率必然大幅攀升,资产质量不断恶化,社会经济难以健康发展.

第三,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我国社会现在处于转型期,各项矛盾繁杂突出,公民以及企业对社会信用缺乏足够认识,信用意识比较淡薄、信用观念仍然比较落后,目前尚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用来建立健全全社会信用体系.

3.2 中小企业因素

第一,中小企业经营缺乏长期稳定性,短期化经营行为盛行,同时,中小企业内部治理不完善,经营管理机构不健全,再加上中小企业经营规模一般较小,缺乏一定的抵御风险的经营管理能力,经济环境的恶化将很容易使中小企业陷入困境.鉴于此,商业银行审慎放贷,减少乃至取消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

第二,银行信贷资产的安全直接受到企业经营行为的影响.企业所在行业的特点、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及其经营发展模式的差异导致了信贷风险的产生.根据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企业在成立之初,规模较小,产品单一,经营管理水平较低,因此其信贷风险较高;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逐渐步入发展期、成熟期,规模逐渐扩大,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相应的信贷风险逐渐减小.一般而言,中小企业为企业的初创时期,其信贷风险相应较高.此外,企业的发展规模以及经营风险程度与行业属性直接相关,尤其是中小企业,其信贷风险与行业属性关联度非常高.同时,产业层次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信贷风险,资本密集型企业一般处于高层次产业,其资金来源较广,信贷风险较低,反之则信贷风险较高.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绝大多数仍处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资金来源有限,信贷风险因此较高.

3.3 商业银行因素

在商业银行体系中,不良资产的多少是银行资产质量高低的指示器.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产生主要源于信贷风险,约占90%.但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大企业与中小企业适用统一标准体系来衡量信贷风险的大小,还没有建立一套灵活的针对性强的信贷风险评估体系.统一的政策体系应用于不同的现实基础,必然导致信贷风险被误估,甚至放大.

第一,缺乏系统的风险管理和监管制度.由于商业银行本身风险监管制度的不完善,致使无法及时有效地防范和对冲信贷风险.首先,对中小企业信贷业务贷前监管不力.银行信贷员往往限于对企业报表资料的审查,而忽视了企业的实地走访调查,从而难以获得真实有效的一手资料,影响了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审批发放.其次,对于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在贷中以及贷后可能出现的风险监控管理不力.银行对贷中以及贷后风险审查的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不能充分有效的掌握中小企业在借款后其资金使用状况,同时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影响,银行无法及时收集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的有关信息,因此,对贷款的中小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尤其是财务状况不能全面摸实,无法及时发现企业违规使用资金的风险并予以化解,这就造成中小企业贷款后续管理手段缺乏、管理效果不佳.

第二,员工专业素质不高,信贷风险意识不强.由于人员素质及管理体制的原因,很多股份制商业银行将较多的精力用于吸收存款,对贷款的审查不够,没有实地走访企业,严格的考察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而是更多的依赖于借款企业所提交的文字材料,因此中小企业的信贷风险很难真正被发现.

第三,业务流程造成的风险.一个完整的信贷流程包括:贷前资信调查、贷中信贷审查以及贷款审批、贷后跟踪管理.在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中,信贷风险集中呈现在这四个环节中的两头,即贷前资信调查环节与贷后跟踪管理环节.然而在现实贷款操作中,商业银行贷款工作往往将重心倾向于中间环节,即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对中小企业的贷中信贷审查以及贷款审批,反而忽视了贷前资信调查与贷后跟踪管理工作.

4 对策建议

基于上文分析,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第一,国家应当制定完善的政策法规,以及相应的信用评估系统,积极为优质的中小企业融资拓展渠道.

第二,商业银行应当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构建差别化的风险管理政策和信贷业务流程,探索建立适应中小企业的信贷模式.

第三,企业应当合法合规经营,提高风险管控意识,合理利用信贷资金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李玉玲.关于解决中小企业信贷问题的策略研究[J].北方经济,2008(14).

〔2〕董振华.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几点思考[J].福建金融2008(5).

〔3〕李鹏飞.从银行信贷角度分析这学期融资困难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07).

〔4〕黄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评估与控制[D].吉林大学,2006.

〔5〕陈建.李正阳.国际商业银行注重中小企业信贷管理[N].经济日报,2010.

〔6〕赵国忻.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控制研究[J].当代经济,2006(19).

〔7〕杨天宇.国有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的信贷配给行为研究,经济科学,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