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科技创新论文范文,科技创新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学科交叉与跨界融合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

  • 投稿Fan
  • 更新时间2017-10-31
  • 阅读量1244次
  • 评分4
  • 62
  • 0
胡煜寒屠良平

(辽宁科技大学 理学院,辽宁 鞍山 114051)

摘要:在学科交叉与跨界融合的人才培养理念指导下,给出了以学科交叉与跨界融合为基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若干措施,建立了一个“两跨界三融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体系,对进一步做好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学科交叉;跨界融合;创新型人才;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2272.2017.18.013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立项规划课题(JG15DB178);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三五”高等教育研究课题(GHYB160027)

作者简介:胡煜寒(1981-),男,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数学。

收稿日期:2017-07-17

作为人才培养主渠道的高校,承担着培养更多创新人才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不断探索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机制、新体系是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责任。目前,学科交叉视角下培养创新型人才,受到了许多国内学者的重视,取得了很多有意义的研究成果。王培光等人研究了地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张媛对于学科交叉情况下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进行了研究,许丽丽研究了“产学研”平台与学科交叉对专业人才培养的影响问题,赵慧臣等人在跨学科视野下探讨了“工匠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策略,王淑芳等人探讨了学科交叉融合对复合型人才培养带来的新挑战新机遇,另外,还有一些学者研究了学科交叉对研究生培养的影响问题。

进一步探索并研究在学科交叉、跨界融合的条件下,如何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体系新机制,将专业教育的专门化和人才培养的综合化有机统一起来,从而促进人才培养的系统化、复合化,不断提高人才的综合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将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1树立学科交叉跨界融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理念

1.1确立“厚基础、宽口径、有特色”的教育思想,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核心能力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学生既要具有雄厚的专业基础知识,能够从事本专业的工作,同时又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相关专业的知识,能够对整个产业链或者至少是产业链上下游的专业比较熟悉,因此在基础扎实的同时,也要有较宽的专业口径。与此同时,最好还能够具有朝着纵深方向深入研究的能力,也就是要有一定的特色。按照“厚基础、宽口径、有特色”的教育思想,探讨构建学科交叉跨界融合背景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各种思路、措施、体系、机制,着眼于知识的整体化和综合化,突破传统学科专业间的壁垒,努力使学生从知识的内在统一性和相对完整性上掌握和运用最有效的知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核心能力。

1.2基于人才培养需求,构建学科交叉跨界融合的课程体系

“需求”是发展的前提和动力,满足“需求”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基于人才培养需求,在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时,应该立足学科交叉与跨界融合,从专业、社会以及学生等方面展开。

通过跨院系、跨专业选课等各种有效的方式,打通专业壁垒界限,不断促进学科交叉,为培养一专多能的创新型人才打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氛围。

在经济全球化、科技综合化、社会问题复杂系统化的发展趋势下,仅仅只具有单一学科知识的人才是很难适应时代要求的,也不具备在人才市场竞争的优势。社会更需要那种既有本专业的扎实基础能从事本专业的工作,又能够从事相关专业工作,从而具有适应全流程整体化产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因此,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学科交叉跨界融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要求。

从学生角度来说,要想在未来的人才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那么就应该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具体而言,应该做到:具有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了解相关的专业技术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信息获取能力、职业提升发展能力、有效的交流沟通能力、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以及跨文化环境适应能力。这些核心竞争力,只有通过学科交叉跨界融合,才能够更好更快地培养。

2以学科交叉与跨界融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措施

2.1寻找合适的学科交叉点,完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学科交叉跨界融合,不是简单空泛地相加,必须在课程设计体系中认真考虑,立足教学实践与学科发展趋势,寻找合适的学科知识交叉点。比如:化学、生物学学科的交叉点,应该考虑分子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的交叉,可以考虑材料科学;数学、金融学交叉,可以考虑金融数学、金融工程;外语、法律交叉,可以考虑涉外法学等。只有寻找到合适的学科交叉点,才能以此为据,制定完善相应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专业课程体系,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2.2建构学科交叉融合新模式,落实“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

随着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许多专业的发展都开始显露出某种跨界性,同时越来越多从事交叉学科领域研究的科研人员为学科交叉融合提供了智力和能动性支持。高校学科的呈现与社会需要的表达,从传统的单一模式向不同学科与专业相互驱动、多元融合的模式发展。作为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基地,高校的学科建设,应该立足于建构“专业课+公共通选课+相关学科”相互支持、相互融合、协调一致的多学科交叉跨界融合的学科架构,大力鼓励教师跨学科跨院系开展教学科研工作,使得学生在学科交叉的背景下,在跨界融合的氛围中,能够获得足够的学术资源,得到足够的发展舞台,从而真正地从根本上促进“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理念的落实。

2.3落实相关学科资源配套,提升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资源整合能力

实施学科交叉与跨界融合,对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国家、社会和高校的广泛认同与高度重视。促进学科交叉发展,未来将得到国家和社会更多的资源投入。进一步地落实好这些配套资源,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利用,用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构建学科交叉跨界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环节。

2.4创新相关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机构

促进学科交叉与跨界融合,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制定实施一系列的创新管理制度,如创新实践班的淘汰制、科研项目参与制、跨专业选课的学分认定等。通过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创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性,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得学生自觉地投身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时代潮流中。

同时,为了更好地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对现有的管理机构进行合理适当的调整和重组,从促进学科交叉跨界融合的角度,以是否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标准,制定计划,进行管理机构改革。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调整改革的走向和具体措施。最终目标是形成一个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管理机构。

3构建“两跨界三融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为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实现学生能力的阶段性、螺旋式上升,以学科交叉为基础,以跨界融合为途径,以科研创新为载体,构建了多层次、全方位学科交叉跨界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具体而言,跨界理念可以诠释为“跨思维界”、“跨知识界”、“跨组织界”3个方面。

必须打破传统的教育理念,跨越思维门槛。跨思维界,首先要改变传统认知,进行跨界思维培养,同时也要进行团队培养。在科研上,跨界是学科交叉,而从创新方法来说,跨界不过是要素的重新组合。创新,不仅要跨界,更要创造,并相互分享,取得更多进步。

所谓跨知识界,就是说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打通专业“壁垒”,打通知识界线,突出服务行业、服务地方经济的办学理念和定位,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导师组建跨学科研究和教学团队,通过“课程融合”“平台融合”“师资融合”“综合竞赛”等4个维度,为学生搭建立体化、综合化的跨界知识结构。

所谓跨组织界,就是要实现多方共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实现教育与行业相互对接,学校与企业、政府相互对接,专业课程设置与实际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相互对接,跨越组织界限,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的跨界融合。

为了应对产业升级转型、跨界融合发展的需求,让“跨界培养”改革落地,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综合竞赛,实现学生综合素质跨界。以“协同、融合、创新、共享”为目标培养跨界人才。

4结语

当前,很多地方高校正面临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的机遇和挑战,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因此,各高校应该积极主动地打破学科界限,推进同一学科群中间相关学科不断交叉融合,为学生创新创业寻求新的交叉点、新的突破点,开阔学生专业视野,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所特有的、勇于突破常规敢于尝试新思路新方向的优秀特质,切实增加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进一步实施学科交叉,不断促进跨界融合,推动适应时代需要的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这是高校在新时期所肩负的责任之一。

参考文献

1王培光,王军超.地方综合性大学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基于学科交叉的视角[J].职业,2017(2).

2张媛.基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6(11).

3许丽丽.基于“产学研”平台和学科交叉融合背景的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6(19).

4赵慧臣,周昱希,李彦奇,等.跨学科视野下“工匠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策略——基于美国STEAM教育活动设计的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7(1).

5王颖. 构建学科交叉的药科数学课程体系,培养创新型药学人才[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11).

6许俊强,郭芳,陈志,等.“学科交叉”全日制化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5).

7王平,余圆圆,袁久刚,等.基于学科交融的轻化工程专业硕士培养的改革与实践[J].纺织服装教育,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