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工程毕业论文范文,工程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响应面法优化菊芋菊糖的提取工艺

  • 投稿BB姬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1041次
  • 评分4
  • 67
  • 0

李峰 LI Feng;陈帅 CHEN Shuai;晏敏 YAN Min;闫彬 YAN Bin;许程剑 XU Cheng-jian

(石河子大学食品学院,石河子 832000)

摘要:为了提高菊芋菊糖的提取率,本文采用热浸提法对菊芋进行处理,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条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依据Central Composite 中心组合设计原理,采用Design-Expert.8.05数据分析软件,对菊糖提取进行了三因素三水平的优化分析。确立最佳提取条件:浸提时间50min,浸提温度84℃,液料比35,在此条件下蛋白质的提取理论值达到89.26%。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菊芋;菊糖;热水浸提;响应面法

中图分类号:TS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6-0167-04

作者简介:李峰(1990-),女,河南淮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食品加工与安全;许程剑(通讯作者)(1978-),男,安徽庐江人,副教授,工学博士,从事天然产物制备与功能活性研究。0 引言

菊芋(Jerusalem artichoke),又名洋姜,属于向日葵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耐贫瘠和干旱,对气候和土壤条件要求不高,适应性很强,广泛种植于我国很多省区,一次种植收获,亩产可达3000-5000kg,是一种急待开发的半野生资源[1]。新鲜的菊芋含有大量的菊糖,特别是块茎中,占干物质的70%以上,是自然界中已知的含菊糖含量最高的植物之一,也是生产菊糖、低聚果糖及高果糖浆的原料。菊糖(Inulin),又名菊粉,土木香粉,是由D-呋喃果糖经1,2-糖苷键聚合而成的一种果聚糖,呈直链结构,其还原性末端连有一分子葡萄糖,每个菊糖分子约含30~50个果糖残基[2]。菊糖是一种功能性食品原料,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被食品界称为“第七营养素”。因此,研究菊芋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使得菊芋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以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3个因素,通过Box-Behnken试验设计,利用响应面建立二次多项式模型,来预测不同提取条件下的菊糖提取率。通过响应面分析,研究不同变量的交互关系,优化多糖提取工艺参数。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材料和仪器

实验材料:菊芋,新疆石河子市;浓硫酸、苯酚、3,5-二硝基水杨酸(DNS)等,均为国产分析纯。

实验仪器:ENK-PRO型酶标仪,美国Bioteck公司;Ultrospec-5300型紫外分光光度仪,美国Amersham公司;BS224S型分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其他为实验室常规仪器。

1.2 实验方法

1.2.1 总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量取果糖对照品溶液(浓度1mg/mL)0.0、0.2、0.4、0.6、0.8、1.0、1.2、1.4mL。分别置于10mL具塞试管中,加蒸馏水补充至2.0mL,加入浓硫酸5.0mL,加5%苯酚液1.0mL,密塞摇匀,室温放置10min,40℃水浴15min,迅速冷却至室温,在490nm处测定吸光度值[3]。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1.2.2 还原糖标曲曲线的绘制

量取果糖对照品溶液0.0、0.2、0.4、0.6、0.8、1.0、1.2mL,加蒸馏水至2.0mL,各加DNS试液2.0mL,沸水浴7min,迅速冷却至室温,在540nm处测吸光度值[3]。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1.2.3 菊糖含量的测定

以菊芋提取液为样品,依据1.2.1和1.2.2的方法和标准曲线,分别测定和计算出提取液的总糖和还原糖的含量。之后根据下列公式计算出菊芋样品中的菊糖含量。

菊糖含量%=[(C总-C还)×L×稀释倍数/W样]×100

式中:C总为总糖浓度;C还为还原糖浓度;L为溶液体积;W样菊芋样品取样量。

1.2.4 菊芋中菊糖的提取工艺流程

菊芋→预处理→切碎→打浆→热水浸提→除杂→脱色→纯化→喷雾干燥→菊粉

由于菊芋极易褐变和霉变,实验前应及时预处理,将鲜菊芋快速冻干保存。

1.2.5 单因素实验

选择影响菊糖提取率的因素:浸提时间(20、30、40、50、60)、浸提温度(60、70、80、90、100)、液料比(1:15、1:20、1:25、1:30、1:35)进行单因素实验,分别考察各个单因素对菊糖提取的影响。

1.2.6 响应面优化实验

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选取对菊糖提取效果影响较大的三个因素,采用响应面分析软件Design-Expert.8.05建立三因素三水平的Central Composite模型,通过实验确立最佳提取工艺参数。变量因素编码表及水平见表1。

1.2.7 数据分析

实验一式三份进行,数据值为平均值±标准偏差(SD)。数据分析采用Origin 8.0以及Design-Expert.8.05软件。

2 结果与讨论

2.1 菊芋中菊糖含量测定

由图1得总糖含量的标准曲线为y=8.3375x-0.0068 (R2=0.9996),由图2得还原糖的标准曲线为y=6.8821x-0.0164 (R2=0.9986)。如表2,经过测定计算出新鲜菊芋样品中菊糖的含量为18.74%。

2.2 单因素实验结果

2.2.1 提取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

在热浸提温度80℃,液料比20的条件下,不同提取时间条件下,菊糖提取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上升,在50min时提取率达到最大,60min时略微减少,可能是长时间高温使菊糖分解导致[4],因此热浸提时间选择50min左右为宜。

2.2.2 提取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

在浸提时间50min,液料比20的条件下,不同提取温度的条件下,菊糖提取率随着温度升高而上升,80℃之后增加趋势变缓,考虑到节约能耗,提高效率,因此浸提温度选择80℃左右为宜。

2.2.3 液料比对提取率的影响

在浸提温度80℃、时间50min的条件下,不同液料比条件下,菊糖提取率随着液料比的增大呈上升趋势,液料比越大,菊芋细胞两侧的浓度差越大[5],对菊糖溶出越有利,液料比25到30增幅最大,因此,选择30左右为宜。

2.3 响应面优化分析

根据响应面分析法试验结果,对试验数据进行多元回归拟合分析,得到菊糖提取率与各因素变量的二次方程模型:

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R2=0.9946,说明该方程与实际情况拟合良好。模型的P<0.0001,失拟项的P=0.6869>0.05,不显著,表明建立的该模型可以用来分析和预测菊糖提取的工艺参数。同时由表4中的回归模型显著性分析可知,A、B、AB、AC、A2、B2对菊糖提取率的影响显著,C、BC、C2对菊糖提取率的影响不显著。

响应面曲线和等高线图可以直接反映交互关系,等高线的越接近椭圆表示交互作用越显著,而圆形则相反[6-8]。由图3可得,等高线图呈椭圆形,说明时间与温度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由时间与温度的3D图可看出,菊糖提取率随温度变化的坡度较陡,彼此之间的交互作用较显著,与回归模型的方差分析结果相符。由图4可得,时间与液料比的等高线图呈椭圆形,说明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较显著,并且由3D图可知,菊糖提取率随时间变化的坡度较陡,时间对其影响较大,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较显著,与回归模型的方差分析结果相符。由图5可得,等高线图相比较圆,说明温度和液料比之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3D图可看出,彼此之间的交互作用较不显著。

2.4 响应面结果分析及验证实验

由模型方程计算可得,菊糖提取率的最优实验方案为时间49.65min、温度84.05℃、液料比35,在此条件下的蛋白提取率的理论值达到89.26%。根据试验的实际情况将实验条件调整为时间50min、温度84℃、液料比35,重复试验3次,最终得到的菊糖提取率的平均值为89.65%,与理论值基本一致。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出菊糖提取的条件,从而也证明了响应曲面法优化提取菊糖条件参数的可行性。

3 结论

在本文中,通过响应面法全面且直观地分析了各因素对菊糖提取率的影响,以及各因素之间对提取过程的交互影响,建立了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经验证该模型合理可靠,表明影响浸提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温度与料液比。菊芋菊糖最佳提取条件为:浸提时间50min,浸提温度84℃,液料比35,经过验证试验,菊糖提取率为89.65%,工艺参数可供生产应用参考。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饶志娟,郑建仙,贾里祥.功能性食品基料——菊粉的研究进展[J].中国甜菜糖业,2002(4):26-30.

[2]吴东儒.糖类生物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3]张明淘,顾显红,杨琳.菊糖的原生素作用研究进展[J].动物营养学报,2003,15(4):12-18.

[4]穆莎茉莉,李洪军,刘丽娜.菊糖生理功能研究进展[J].粮食与油脂,2006,6:47-48.

[5]史贤俊,林影,吴晓英.内切菊糖酶的分离纯化及性质研究[J].食品科学,2004,25(5):66-69.

[6]国蓉,李剑君,国亮,等.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甘草饮片中甘草酸的超声提取工艺[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7(4):55-58.

[7]杨艳艳,许牡丹,杨雯.响应面法优化枣渣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的研究[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12,30(1):8-110.

[8]赵志永,蒲彬,贺玉凤,等.响应面法优化新疆红枣总黄酮乙醇提取工艺[J].中国酿造,2012(1):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