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冠娣
(江苏双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射阳224300)
【摘要】牵伸装置是环锭细纱机的核心部件,对于牵伸装置的技术研发要紧密联系企业生产,回应行业生产需要。目前纺织行业生产要求环锭细纱机品质、定量、牵伸呈现出“高大上”的趋势,因此,环锭细纱机牵伸装置的研发要以稳定产品(成纱)质量、方便工人操作和提高原料品种适应性为目的,重点研究牵伸的分配。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环锭细纱机;牵伸装置;技术研发
Doi:10.3969/j.issn.2095-0101.2015.04.008
中图分类号:TS103.1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101(2015)04-0026-02
牵伸系统装置在环锭细纱机各系统中是决定产品质量的关键和核心部件。纺织行业一直对于增大牵伸倍数及提升成纱质量不断提出要求,细纱牵伸装置的技术研发应该回应这一要求。目前对于环锭细纱机牵伸系统的研发主要在于牵伸形式及牵伸工艺,优化产品(成纱)质量、原料(用棉)及用工及设备的使用。
就现状而言,因为三罗拉长短胶圈牵伸机构质量比较稳定、操作比较清洁方便,得到大多企业采用,但也存在明显的缺陷,如:主牵伸区浮游区长、后区工艺调整范围小。因此,首先要加强主牵伸区对浮游纤维运动控制;其次,改善后牵伸摩擦力界的分布成为必选的技术研发突破点。
1前区牵伸装置的技术改进实践
胶圈头端部分和前钳口近距离接触,形成一个快、慢速纤维作用区域,它们之间进行剧烈的相对运动。因此,需要密切关注该区域的摩擦力界强度分布形态和其稳定性。也正因为如此,在实践中需要调控前区纤维须条,这样可以防止纤维扩散。通过稳定纤维运动,以提高成纱条干均匀度指标。
1.1三罗拉双短胶圈牵伸装置
要使前区隔距达到前述工艺改进要求,就要缩短前中罗拉中心距及浮游区长度。三罗拉双短胶圈下销需要改进。浦解忠等实验结果表明:三罗拉双短胶圈能有效控制主牵伸区快速纤维的移动,产品(成纱)质量明显改善,但由于该牵伸装置下胶圈没有张紧件,这样对下胶圈长度就要精密控制,但由于不可避免的误差,实际生产中成纱质量有起伏。
1.2前区附加压力棒
可用压力棒隔距块和压力棒上销给前区附加压力棒,在弹性钳口压力作用下,压力棒、须条紧贴,这将大大增强纤维间的抱合力。而压力棒接触并作用于被牵伸的纤维束,迫使纤维束做曲线运动,显著增强了前牵伸区摩擦力界分布,纤维运动也能得到很好的控制,纤维变速点的分布更为集中,且稳定地靠近前钳口,条干均匀度易于得到改善。相关实验揭示,主要原因是异形压力棒对纤维具有的摩擦阻滞作用,减少了前弯钩纤维和松解缠绕纤维,从而降低了棉结。
1.3加长上销
加长上销即加长铁板上销前后开档尺寸,目前常见加长上销有多种型号。首先通过延长上销钳口面并下冲;其次在浮游区增加一段包围弧,第一步和第二步的目的是改变浮游区的牵伸方向(浮游区原为平面牵伸,现改变为“S”状曲线牵伸);第三,上销弧形面钳口下压,目的是实现对纤维的面控制。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进入前胶辊钳口纤维的摩擦力界,也改善了平面牵伸纤维松散现象。而且,由于受上销下压纤维紧贴前罗拉输送,从而减少了浮游纤维的扩散,纤维紧密度增强,纤维变速点集中稳定前移。纤维与纤维之间摩擦、缠绕,棉结产生。通过工艺改进,加长上销“独特”柔性控制,在牵伸中能够解开由此产生的棉结。
2后区牵伸装置的改进实践
后区牵伸使进入前区的纱条具有工艺必需的紧密度、平行伸直度,为前区主牵伸做好准备。细纱机后区牵伸会产生浮游纤维,要控制浮游纤维的增加,否则会影响前区纱条均匀度。也要控制细纱后区牵伸,以为前区主牵伸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须条结构。
2.1后区附加压力棒
后区附加压力棒是要在后区形成“S”状曲线牵伸,以控制后区浮游纤维。在后区,附加双压力棒构成的两个附加摩擦力界进一步缩小了喂入中胶辊的反包围弧,这样,增加了粗纱在后罗拉与上销压力辊的接触角,纱条张力随之增加,后牵伸区内纱条上下伸直,牵伸效率提高。这一工艺改进,牵伸区内浮游纤维能更好地积聚,通过控制纤维的变速点使浮游纤维运动得到相对稳定;另外通过有效束缚浮游纤维,进入主牵伸区的须条喂入更为均匀。
2.2后区胶圈牵伸
多项实验表明,合理应用胶圈能更好地提升成纱质量。长短胶圈和双短胶圈是后区胶圈主要的两种牵伸形式。
2.2.1后区长短胶圈牵伸
在三罗拉双胶圈基础上,四胶圈牵伸装置在后区增加一套张力架装置。为减少后区牵伸力,同时更好地控制后区浮游纤维,可应用后区附加长短胶圈的柔性牵伸,这既能提高后区牵伸倍数,提高了成纱质量。
2.2.2后区双短胶圈牵伸
在三罗拉双胶圈基础上,四胶圈牵伸装置在后区采用双胶圈牵伸形式,这种改进相比于后区长短胶圈牵伸形式,下胶圈、后罗拉接触间包围弧长度更大,加大了下胶圈与后罗拉的摩擦,上下胶圈更易同步,优化了摩擦力界分布和胶圈对纤维的控制,缩短了后区浮游区的长度。但其缺陷也较明显:因为该牵伸装置下胶圈没有张紧件,无法弹性调节胶圈张力,这就要求严格规定下胶圈长度尺寸;另外,胶圈经过长时间运行,很容易伸长,成纱质量稳定性不好控制。
3牵伸装置的研发方向
3.1继续追求质量稳定
有关装置及牵伸工艺还需继续改进以保障质量稳定性。从现在的技术改进实践看,牵伸装置及牵伸元件工作过程仍出现一系列问题,如经常出现牵伸不开,从而引起成纱质量波动。特别在高倍牵伸下,成纱质量稳定性更为欠缺。通过技术改进,在后区采用胶圈牵伸装置,后牵伸区中后摩擦力界得到有效前移,纤维变速点易于前移,成纱条干明显改善。但由于胶圈表面比较光滑,摩擦力变小,减弱了其对粗纱须条的极限控制作用。这样,当相对加重粗纱定量或增大牵伸力,又或者后罗拉加压较轻时,须条就会在上下胶圈间打滑,纱条就会出现不匀。
3.2尽力做到操作方便
牵伸装置(特别是后区胶圈牵伸装置)实际运行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如:胶圈对温度、湿度以及设备状况的变化比较敏感,使用过程中由于一些指标很难完全控制,锭间差异容易加大;在后区胶圈装置增加后,不好调整一致性;后区胶圈装置难以清洁。
3.3努力扩大品种适应性
目前,环锭细纱机牵伸性能的装置与纺纱专件有多种,所适应的原料品种也不同,需进一步改进工艺,研究适用于不同原料品种的牵伸装置、纺纱专件和工艺。如:常规棉和化纤多要求重定量、大牵伸装置;而毛麻和绢丝等动植物纤维短绒率较高、纤维整齐度较差。
3.4要以牵伸分配研究为重点
后区双胶圈牵伸装置更强地控制后区浮游纤维,相比传统机械,更能阻止粗纱退捻,基本消除捻回重分布,通过紧密进入前区纱条的纤维,有利于增大后区牵伸倍数,从而优化了前区牵伸,改善了条干。为此,认为应以合理牵伸分配为工艺革新的中心。这有两个改进的方向。第一总牵伸倍数不改变,但调整前后区不同区域的牵伸分配,目的是改善成纱条干均匀度;第二后区牵伸倍数加大,同时提高总牵伸倍数,做到“粗纱重定量、细纱大牵伸”。
4结语
新型牵伸装置的技术研发目标应以稳定质量、方便操作、提高品种适应性和合理牵伸分配为重点,尤其是对后区胶圈牵伸装置的研究应以牵伸分配为重点,其技术创新需要和企业生产实践相结合,同时也需要考虑自动化和数字化发展趋势,利用数字控制弥补人工的不足和生产的误差带来的缺陷。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蔡志勇,陈名均,张军伟.环锭细纱机新型牵伸型式及纺纱效果分析[J].纺织器材,2008,35(2):38-41.
[2]王莉,李国锋.改进14.6tex纱的技术措施[J].江苏纺织,2011,(7):53-56.
[3]浦解忠,翟涵.JF型细纱双短胶圈牵伸形式特点及纺纱试验[J].棉纺织技术,2006,(12):5-8.
[4]傅柏春.重定量在VC牵伸下的应用和优化[J].现代纺织技术,2011,(1):15-17.
[5]刘永.SX3-6840VT型板式上销的试验与应用[J].棉纺织技术,2010,38(3):11-13.
[6]陈军.现代细纱后区附加摩擦力界的布置与探讨[J].广西纺织科技,2008,37(1):25-27.
[7]李瑞洲,贾丽霞,孙素志.细纱三罗拉四胶圈牵伸工艺试验分析[J].棉纺织技术,2004,27(3):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