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其中土壤污染问题尤为突出。据统计全国近20%的可耕种土地已受到污染,中国政府加快了土壤污染综合防治的战略部署,急需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土壤污染修复》课程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土壤污染问题的专业课程。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教育环境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必然选择。本文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和湘潭大学《土壤污染修复》课程教学现状入手,进行了《土壤污染修复》课程信息化教学必要性分析。
关键词:土壤污染修复;信息化教学;必要性
土壤作为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特别是大气、水体中的污染物经过沉降、冲刷等各种途径的迁移和转运,最终都将汇聚于土壤中,造成严重的土壤污染问题。2016年5月,国家环保部发布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吹响了向土壤污染控制与治理的号角。这就需要《土壤污染修复》课程担当起培育土壤环保卫士的责任与义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就提出应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由此可见,教育信息化已上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
此外,当下大学生获取知识手段也已经因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土壤污染修复》课程亟须主动适应目前新理念下的新常态变化,推进信息化教学建设。本文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和湘潭大学“土壤污染修复”课程现状入手,进行了《土壤污染修复》信息化教学必要性分析。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通过课堂授课的方式,单向的将教学内容输送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突出,而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足。这样就导致了“教”与“学”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学生对教师教学意图没有清晰认识。
此外,传统教学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仅限于面对面的方式,也极大地限制了信息的有效传递。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以下弊端:统一的“程式化”导致教学活动创新匮乏、流行的“填鸭式”导致学生疲于应付、纯粹的“应试化”导致学习过程枯燥乏味、单一的“面对面式”导致了信息交流的限制。
二、“土壤污染与防治”课程教学的现状
(一)课程教学内容涉及知识面广,知识更新速度快
《土壤污染修复》是一门新兴课程,课程教材体系不健全,导致相关教材种类多而杂、知识面广而泛。该门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土壤学基本知识以及土壤生物学、环境化学和环境工程等相关知识,目前尚缺少精炼而充实的教材。
此外,土壤与大气和水体不同,其相关研究起步晚,且土壤环境过程复杂、研究难度大,许多研究结论和成果往往需要被最新的研究成果所替代。因此传统教学过程中,以教材、教学大纲和固定知识点为立足点的教学方式难以跟上知识的更新步伐,不能与时俱进、满足学生的培养要求。
(二)土壤基础知识教学环节薄弱
湘潭大学《土壤污染修复》为研究生的专业选修课,共36个学时,其中土壤学基础知识仅占4个学时,在非农业院校的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背景下,湘潭大学许多研究生本科期间并没有接触过土壤学,研究生很难通过几个学时的教授掌握必要的土壤学知识。事实上,土壤学的基础知识(例如,土壤母质的形成、风化作用及沉积体的类型;土壤黏土矿物的结构、性质及分布;土壤有机质的来源、组成以及土壤碳素循环及动态平衡;土壤生物多样性、微生物区系、生物活性物质;土壤的三相组成、土壤质地、土壤结构、土壤孔性以及土体构造等;土壤水的能态、运动规律;土壤的热参数;土壤分类和成土过程)对土壤污染与自净过程、土壤污染物毒性作用、土壤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过程以及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和方法的学习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以往土壤基础知识教学环节的薄弱造成了教学效果的不理想。
(三)教师主导作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不足
《土壤污染修复》课程在教改之前一直采用传统的多媒体方式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本位,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成为了接受知识的容器,处于从属地位,积极性得不到发挥,教学效益低下。在课堂上,教师在讲台上教,学生在讲台下记,“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单向性”活动,过于注重“教”而忽视了“学”。
此外,教师的教学活动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来进行,需要提前做好教学设计并以此备课,每节课的内容和进程都按照时间顺序分解在教案里,至于学生是否及时掌握知识点以及是否需要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进行知识拔高,似乎不太重要,严重忽视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三、信息化教学的必要性
(一)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需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化正在迅速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高等教育的信息化已经成为顺应时代的必然趋势。信息化教育首先可以满足学生对多元化教学的要求,为学生提供了个别化学习的可能,并随时与教师、同学进行交互,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次,信息化教学迫使教师适应时代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促进教学活动的高质完成。
(二)破除传统教学模式弊端
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所构造的教学环境下,计算机虚拟网络为高级认知能力发展的协作式学习提供了可能。信息化教学具有教学手段的多样化的特点,多种媒体的运用能够扩大知识信息的含量、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有利于创设理想的教学与学习情境,克服传统教学活动中的创新匮乏问题。
此外,教学手段的多样性也有利于学习者通过互相协同、互相竞争或分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来参与学习,克服单一“面对面式”的信息交流限制问题。再次,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下降,学生成为获取知识和构建信息体系的主导者,这势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扩散思维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个别化教学和因材施教。
(三)应对课程现状存在问题
湘潭大学《土壤污染修复》课组,积极进行的信息化教学改革,在世界大学城创立了网络课程平台并搭建了教学资源库。教学资源涉及面广、知识更新及时,满足当下“土壤污染修复”课程对学生的培养要求。
此外,由于课时受限所导致的土壤基础知识教学环节薄弱问题,通过网络课程平台也可完美解决。课组教师将土壤学基础知识制成网络课件,上传到平台,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自助下载学习。在现代化信息化教学背景下,教师由传统的教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这也使教师主导地位下降,学生主体地位上升。
四、结语
教育的信息化体现着“以学生为中心”和“面向过程”的教育理念,是教育顺应时代的必然选择。《土壤污染修复》课程信息化建设符合当前我国现代化教学的要求,是倡导和宣传生态文明建设新理念的重要手段。
目前,湘潭大学“土壤污染与防治”课程信息化教学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课组教师应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特点和重要性,加强自身能力培养,与时俱进,更好地完成新时代赋予我们的新任务。
參考文献:
[1]陈杨.土壤污染与防治课程教学改革与新模式的探索[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4:36-37.
[2]刘娟,徐秋芳,李永夫,赵科理.《土壤污染与防治》课堂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6:114-115.
作者简介: 李峰,李程程,刘兴旺,田江,葛飞,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