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适应知识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双创”人才培养质量要求,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从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内容和方法改进、实验和实践教学平台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形成“产、学、研、创”一体化的植物保护专业“双创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植物保护;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张立新(1978-),男,植物保护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植物病原学。;檀根甲(1963-),男,植物保护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植物保护。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科技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成为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成为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任务[1,2]。
植物保护专业作为传统农科专业,只有主动适应社会经济与行业发展、以及学生差异化发展需要,不断探索因时制宜、因人制宜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才能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3,4]。近年来,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根据植保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紧密结合安徽省高等教育实际,适应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需要,制定科学的植保学科和专业发展规划,不断探索与完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创业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特别是2006年以来,依据植物保护专业特点和学生自身职业规划,分类指导,因材施教,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按研究型、应用型、复合型目标培养“双创型”人才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更新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理念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植物保护专业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也对植物保护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全面人才观,坚持植物保护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适应科技进步,适应农业企业需要以及高等教学规律等诸方面的要求,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广适应、重创新”的“双创型”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正确处理通才与专才、基础性与创新性、知识和能力、系统性和前沿性、学术性与应用性、规范性与个性化等六大关系,突出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不断强化本科教学中的科学意识、创新意识、精品意识、服务意识和国际意识,将创新精神和“多层次素质教育观”贯穿于本科教学的全过程[5]。
在强调专业教育职业性的基础上,提倡一专多能并有所侧重。低年级夯实基础,高年级注重分类指导,形成了分层次的培养模式。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的培养分为应用型、复合型和研究型三种类型:结合学生本人需求差异化的原则,针对专业基础较好、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生逐渐向农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方向上引导;对于数理化基础理论扎实,创新意识强的学生,向研究型人才方向上引导;而对于想拓宽专业知识面,加强专业和社会应变能力培养的学生,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广适应”的培养要求向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向上引导。实现培养目标的个性化、多样化和多元化,以及专业知识结构复合化。根据适应性、科学性、系统性、灵活性和运用性等原则,使之适应培养目标的需要,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培养创新创业的“双创型”人才,最终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二、构建和优化“双创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使其贯穿教学全过程
(一)以精品课程为核心,构建“双创”人才培养的理论课程体系
本着“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广适应、重创新”的原则设置课程,充分体现专业内涵,使课程体系与职业标准结合,课程内容与职业技能相衔接,反映当前植保学科发展特色。在植物保护专业原有课程的基础上,新开设植保3S与物联网技术、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植保装备与专业化防治、植保生物技术等课程,体现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的关系,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植物保护专业的核心课程均已建成省级和校级精品课程,以此精品课程为核心,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构建“通识+核心+拓展”的课程体系,将农业科学、生命科学、经济管理学、人文科学、计算机和信息学等学科交叉,组建系列化、交叉性和综合性的课程群,充分体现通识课程覆盖面宽,文理基础学科知识扎实,整体素质优良,植保领域某一方面要专,各学科知识尽可能交叉渗透的特点;同时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张扬学生个性,展现人格魅力,强调“信念伦理”和“责任伦理”的结合,通过专题讲座、文化素质课、选修选读课,让学生健康、主动地按其个性发展,从而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最大潜能,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二)以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为平台,构建“双创”人才培养的实验和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特点,按照基础性、综合性和设计性原则,调整实验教学内容,大力改革实验课教学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6]。实验课教学要求基础性、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各占一定比例,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不少于30%。同时针对某一病虫害的一整套植保技术解决方案,开设植保专业综合大实验,体现学科交叉、多课程实验综合、多名教师指导、分组分阶段进行的特点。植物保护专业的应用性、实践性很强,这就决定了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依托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这一平台,从人才培养体系整体出发,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与培养目标相适应,与理论教学相统一但又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
植物保护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实习、生产实习、专业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和毕业实习(论文)。教学和生产实习主要是培养学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专业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主要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毕业实习是创造性阶段,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科研能力。各实践教学环节互相联系,逐步提高,最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创业能力。教学和生产实习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将生产实习与暑期“三下乡”活动结合起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三下乡”活动。通过项目化运作,把“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紧密结合起来,使“三下乡”收到实实在在培养人和服务社会的效果。为了落实好“三下乡”工作,成立了“三下乡”活动领导小组,对活动进行了详细规划,并制订了具体的活动方案,形成了专题讲座、田间指导、科普赶集、印发病虫情报等具有专业特色的服务“三农”活动。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期间,协助当地植保站进行病虫害预测预报,定期深入田间地头,查虫查病,掌握第一手的病虫草害情况,用于确定预测预防时期,制定防治方法,以病虫情报的形式指导实际生产。
三、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植物保护专业教学注重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的掌握及理论联系实际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贯彻以生态农业建设为基础,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为目标,病虫害综合防治为保障,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的能力。在教学改革上,加强植物保护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使农药残留、植物病害流行学、昆虫生态与预测预报、植物检疫学等课程充实了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生物技术和网络技术;开发了农业植物病理学、普通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农业昆虫学、植物病害流行学、昆虫生态与预测预报、蔬菜病虫害与防治、果树病虫害与防治、植病研究技术、植物病原学等10门课程的多媒体课件,使多媒体教学得到广泛应用。
将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和网络相结合,使其运用于教学过程中。以大学生创新和学科竞赛为载体,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学生参与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院建立了院、校、省、国家四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体系。通过项目载体,使学生有机会与专业教师近距离交流,有机会深入科研实验室,有机会接受到从实地调研、方案设计到收集资料、实验实施、数据处理分析、撰写汇报材料、参与答辩等一个完整系统的科研流程的训练,经历的每一件事情对于他们都是一次实践能力的锻炼和经验的积累。此外,改革考试方式和方法,从“单纯检验知识的掌握”转向“关注实践与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的验证与培育”,建立学校、用人单位和行业部门共同参与的学生考核评价机制,使人才培养更加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
四、发挥学科人才优势,塑造一支高水平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遵循“开放、创新、精干、高效”的原则,以提高教师素质为中心,以培养中青年骨干为重点,建立一支结构优化、素质优良、数量适中、富有活力、年龄结构和学科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提高学历层次,改善队伍结构。近年来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从全国不同高校引进了12名博士作为专业教师,同时本校培养了4名硕士作为专业教师,青年教师占学院专业教师队伍总数的64%。虽然这些青年教师学历层次高,专业知识扎实,科研能力较强,但他们普遍缺乏教学经验,对省内农业生产状况和田间农业病虫害发生规律了解不足,从而导致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尚显不足等。为此,学院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与调整,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根据本专业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和培养,加强生产实践、课堂教学和实验室基本功训炼。教学和实践经验丰富的老教授帮助青年教师尽快适应高等学校教学规律,熟练掌握课堂教学技巧和艺术,掌握实验常规技术及本科教学所需的实验技能,了解生产情况,发现生产问题,以此提升青年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培养教师的“双师型”、“双能型”素质。
五、以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平台,构建“双创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发挥合作育人优势,创造良好的实践育人环境。一是与行业、科研院所、用人单位建立专业对口的深层次的实习实践合作平台,联合培养人才;二是在企事业用人单位聘请“产业教师”,参与完成培养方案、实践教学内容和实践教程的编写,共同构建实践教学课堂,创新教学方式;三是吸收校外实习基地的优秀技术人员作为实习实践指导教师,壮大创新人才培养师资力量,努力做到校企师资互补、教学互促、文化互补、资源共享。
按照“互惠互利,双向受益”的原则,巩固现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增加一批新的基地,把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成为学生实验、实习和社会实践的重要基地及产学研创基地;完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使之成为设施先进的教学、科研、实验示范基地和双创人才培养基地。目前,已经签约的校内外产学研基地就有45家,形成了南北拓展、辐射全国的格局。
(一)学校+基地型(社团)模式
针对学农往往又存在“厌农、弃农”的学生思想实际,创造条件,发挥优势,建立校内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其目标是引导、激励学生参与专业建设,使学生了解专业内涵、养成专业兴趣、培养实践技能,进而在科技创新、先就业再创业、拓宽就业领域中有所作为。自2006年以来,植物保护专业先后成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食用菌开发组、植物培育组、标本制作组、昆虫养殖组、植物病虫害鉴定组、香草培育小组和虫草生态鸡养殖等八个小组开展实践基地建设工作。在建设过程中,根据以往实践教学的经验,把分散在各位教师手中的创业技术和创业项目集中起来,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项目,并聘请教师为技术顾问,由学生自己负责、自己管理。在管理机制上,按照企业模式运作,由学生创业团队提交创业计划书,经过论证后,进行立项实施。项目经费主要来源于学院和学校。这些项目的运行全部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和管理。实践证明,通过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建设,使教学与实践结合、实践与生产结合更加紧密,同时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也成为了教师实践教学的场所、学生动手实践的阵地、科研创新的平台和模拟企业运作的实体,学生在这样的基地边学习、边实践、边创业、边受教育。
(二)学校+企业型(校企)模式
针对学生社会经验不足的特点,提出了“一手抓课堂,一手抓市场”的强化学生素质的思路,实行校企合作办学,其目标主要是依托企业的资源锤炼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目前,植保学院已与安徽华星化工、浙江新农化工等多家企业合作。学生利用暑假开展企业产品市场调查、企业产品生物测定实验、市场营销等工作,而企业在财力、物力等方面给予支持。每年暑期,有很多植物保护专业的学生加入合作企业,并活跃在农技服务的生产第一线。学生通过闯市场,增长了社会经验、市场知识、风险意识、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同时创业意识也得到了提高。校企合作模式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使学生提前步入社会进行顶岗实习,加深了对行业的了解,也促进了大学生就业,很多参与顶岗实习的学生在本科毕业之前就与相关企业达成了就业意向。
(三)教学+科研型(学研)模式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及兴趣爱好申报校级课题,让教师带领学生直接参与科研。近三年来学校设立了200多项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参加的学生逾百人,其中地鳖虫养殖、食用菌生料栽培等项目取得了技术上的突破,地鳖虫无基质饲养技术申请获得国家专利。目前学生自建团队,撰写了多项创业计划。通过科技创新活动,既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又使学生在参与科研、技术服务过程中经受了锻炼,学到了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此模式对于研究型人才的培养起到了很好效果,增强了学生的科研兴趣,提前让学生介入教师的研究课题,同时也促进了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方便研究生招生的选才。近年来,学院考研录取率始终位于全校前列。
(四)学校+事业单位型(校地)模式
发挥植物保护专业的校友资源和技术优势,与省内外各市(县)联系,每年安排学生到各地进行生产实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每年6、7、8三个月各地病虫害发生的季节,组织学生到各植保站蹲点实习,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在当地参加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和生产一线的实践,并将病虫预测预报信息以电视、广播、明白纸等形式发放给农户,同时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完成调查报告、普查报告、专题报告和标本采集等工作。通过校地合作方式的生产实习,学生不仅在实习过程中巩固了专业知识,了解了基层实际情况和植保技术推广体系的脉络,而且增加了对省情农情的理性认识,同时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在各县市植保站生产实习已经成为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的品牌教学活动,历经了几十年,从未断线。近年来,学院认真总结,适应时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同时,不断优化实习模式和实习内容,拓展实习内涵。
(五)学校+重点院校型(校校)模式
为了提高老专业办学层次,学校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浙江大学、浙江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等重点大学和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定的联系。依托教师科研合作项目,在这些院所的重点实验室设立实习基地,每年安排学生前往生产实习。学生根据所选的专业方向,在对方课题教师的指导下主要从事科研实验工作,使高年级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科研课题紧密结合,使学生尽早参加科研活动,实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科研训练互动,从而使得学生既了解学科发展前沿知识、最新学术动态,又培养了科研创新能力。学院每年均向这些高校和科研院所输送优秀毕业生攻读硕士学位,以此利用校校合作方式探索研究型人才培养。
六、植物保护专业“双创型”人才培养实践成效
(一)植物保护专业毕业生适应社会能力增强,社会评价度高
通过适应新形势的植物保护专业本科教学计划的实施,学生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有明显提高。学生在生产实习中解决田间生产问题,深受当地干部和群众的信任和称赞,社会影响大,每年出现争抢“植保实习生”的情景。“情系农村学植保,心连农民抗虫灾”,这是农村干部群众对植物保护专业学生的评价。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经社会调查显示,认为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毕业生“综合素质较高”的占79.17%,总体评价“良好”以上占82.5%。近几年就业形势看好,植物保护专业一次性就业率达90%以上。
(二)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
通过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体系的运行和检验,学生的求实思想和创新能力得到显著加强,知识获取能力、自学能力、科研能力得到提高。近三年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科研和毕业实习,在校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1篇,毕业论文优秀率达30%,考上研究生的比例逐年增加。通过创业实践,不仅培养了大学生实际动手和解决问题能力,增强了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创业技能,同时培养了学生对植物保护专业的深刻认识,提高了学生以本专业为荣的自豪感。此外,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以及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均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自2005年以来,植物保护学院连续三年被评为安徽省“三下乡”先进集体。2008年学生1件作品在安徽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与创业计划大赛中荣获金奖,并获得全国铜奖。2010年学生3件作品参加安徽省第四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分获全省金、银、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