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畜牧渔业论文范文,畜牧渔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一例雏山鸡大肠杆菌和沙门氏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措施

  • 投稿王盐
  • 更新时间2015-09-15
  • 阅读量151次
  • 评分4
  • 89
  • 0

刘凤香

(黑龙江省克山县曙光乡政府为农代理服务中心 161600)

1 发病情况

2014年6月中旬某山鸡养殖场饲养的山鸡发生了传染病,病鸡精神沉郁,羽毛蓬乱,少食或不食,腹部膨大,手摸有硬钉感,脐孔及其周围皮肤红肿,脐孔闭合不良,排绿色或灰白色水样稀粪,肛门外凸,发出尖叫声。有的病鸡单只眼睑封闭,外观肿大,眼内有大量脓液或干酪样物,眼球发炎,角膜白色不透明,表面有黄色米粒大的坏死灶。有的病鸡雏表现不采食饲料,怕冷,身体蜷缩,翅膀下垂,精神沉郁或昏睡,排白色黏稠或淡黄、淡绿色稀便,肛门有时被硬结的粪块封闭,呼吸困难。该鸡场共饲养500只山鸡,6月15日发病时25日龄,6月20日来专业技术部门就诊时已经发病150只,死亡30只,发病率30%,病死率20%。经过综合诊断,确诊为大肠杆菌和沙门氏杆菌病混合感染。

2 临床症状

病鸡表现3种症状:①精神沉郁,羽毛蓬乱,少食或不食,腹部膨大,手摸有硬钉感,脐孔及其周围皮肤红肿,脐孔闭合不良,排绿色或灰白色水样稀粪,肛门外凸,发出尖叫声。②病雏生长缓慢、发育受阻为羽毛粗乱、翅膀下垂、精神不振、腹泻、糊肛,③有的病鸡表现为单只眼睑封闭,外观肿大,眼内有大量脓液或干酪样物,眼球发炎,角膜白色不透明,表面有黄色米粒大的坏死灶。

3 剖检变化

对新近死亡的15只病死鸡进行解剖,剖检变化为雏鸡脐炎死后可见脐孔周围皮肤水肿、皮下瘀血、出血、水肿,水肿液呈淡黄色或黄红色。脐孔开张,新生雏以下痢为主的病死鸡以及脐炎致死鸡均可见到卯黄没有吸收或吸收不良,卵囊充血、出血、囊内卵黄液黏稠或稀薄,多呈黄绿色。肠道呈卡他性炎症。肝脏肿大,有时见到散在的淡黄色坏死灶,肝包膜略有增厚。有的病死鸡食道黏膜有粟状突起,肺呈暗紫色,肺脏稍肿,质脆易碎,表面有出血点。有大的增生灶或坏死灶,心脏有坏死性增生膜,心脏表面有小豆粒大小、数量不等的灰色结节。肝脏黄红肿胀,有粟粒状坏死点,质地脆弱。肾脏呈暗红色,肠黏膜充血,肠道有卡他性炎症,有黏液性渗出物,有少量淡黄色腹水,在肠管浆膜上附有豆腐渣样纤维素渗出物,脾肿大。

4 实验室检查

涂片镜检:无菌采集病死鸡的心、肝、脾、淋巴结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发现革兰氏染色阴性、两端钝圆、长约1.5~2um的短小杆菌,多单在、偶有2~3个菌体相连、无芽孢、经过细菌图谱比对为大肠杆菌。还发现了革兰氏阴性两端平齐的短小杆菌,经过细菌图谱比对为沙门氏杆菌。

分离培养:①将病料划线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肉汤培养基、远滕氏培养基、麦康凯培养基或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37℃温箱中培养24h观察可见如下结果:18~24h肉汤均匀混浊,管底有黏性沉沉,表面有菌环;普通琼脂培养基24h边沿整洁,表面光滑、湿润、低而隆凸的无色菌落;远滕氏培养基深红色、具金属光泽、中等大小、不透明、边沿整洁、表面光滑、湿润、低凹的圆形菌落;麦康凯培养基粉红色菌落;伊红美蓝琼脂培养基深紫色、隆凸、表面湿润、发有蓝绿色金属光泽。②无菌操作采取病变肝脏并剪碎,用亚硒酸盐亮绿增菌液增菌37℃培养18~24小时,然后接种于麦康凯琼脂平板、SS琼脂平板和血液琼脂平板上,37℃培养24小时后观察,SS琼脂平板和麦康凯琼脂平板上均可见细小、无色透明、光滑、完整的菌落,血液琼脂平板上生长有灰白色、边缘整齐、易乳化、不溶血菌落。③分别挑去以上2个实验的特征性菌落涂片镜检,分别发现大量的大肠杆菌和沙门氏杆菌。

5 防治措施

鸡大肠杆菌和沙门氏杆菌是条件致病菌引起的一种疾病,所以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方能有效控制。①加强鸡群的饲养管理。改善鸡舍的通风条件和环境卫生,定期用1210高效强力畜禽消毒灭菌剂进行鸡舍消毒,保持育雏舍温度,防止空气、饲料及饮水污染,从而消除各种发病诱因。②控制粪便污染。种蛋一旦被粪便污染就成为鸡群间致病性大肠杆菌相互传播的重要途径,因此在种蛋产下后2小时内应进行熏蒸消毒,淘汰破损或明显有粪迹污染的种蛋。

治疗方案:对120只鸡用环丙沙星拌料100mg/kg、连用3天,同时对健康鸡群100mg/L饮水。除病情严重的15只死亡外,其余均治愈,而且无新病例出现,治愈率87.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