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畜牧渔业论文范文,畜牧渔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猪肠道病毒感染症的流行、症状与防制

  • 投稿段知
  • 更新时间2015-09-15
  • 阅读量1011次
  • 评分4
  • 39
  • 0

刘利军?

(黑龙江省兰西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151500)

一般饲养环境下的猪群普遍存在猪肠道病毒,虽然病毒普遍存在,但通常无明显临床表现或仅呈少数散发状态,很少出现群体性暴发。

1 流行病学

猪是猪肠道病毒的惟一宿主。易感性与猪龄关系不显著,多为散发。在普通猪群中可以同时流行几个血清型的猪肠道病毒感染。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粪?口途径,其次是气溶胶和飞沫传播,也能通过胎盘感染胎儿。病猪、康复猪和隐性感染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该病毒感染仔猪后,大量病毒可持续地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饲料、饮水,猪吃后经消化道或呼吸道感染,也可通过眼结膜和生殖道黏膜感染。怀孕母猪带毒期约为 3 个月,可经胎盘感染胎儿。未怀孕母猪感染后,带毒期也可达 2 个月。在普通猪群中经常同时存在几个血清型,任何年龄猪感染某血清型毒株后,常可见再感染其他血清型毒株,所以有时可见到在猪群中有几种血清型猪肠道病毒病呈地方流行性感染。在亚临床感染的猪群中,新引进的或未接触过该病的怀孕母猪可表现出生殖紊乱。猪肠道病毒主要通过口腔进入体内,也有通过呼吸道等途径传播的,在粪便、呼吸道的分泌物及其污染物,都可携带病毒,导致其他易感猪的感染。乳汁被动免疫可使仔猪得到保护,断奶后或乳中抗体量低时,就可以被肠道病毒感染,断奶猪合并混群更增加了传播机会。仔猪感染后病猪排毒时间很长,可达 6 周,排毒可能是间歇的,并且与个体的免疫状态有关。

2 临床症状

脑脊髓灰质炎。3、2、5型引起的脑脊髓炎症状轻、病死率低,1、3、2、5型猪肠道病毒均可引起脑脊髓炎症状,但不同型的病毒致病力不同,同血清型的不同毒株间致病力也有差异。最严重的脑脊髓灰质炎是由毒力很强的血清1型的毒株引起的。此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很高,能感染各种年龄的猪。捷申病的早期症状包括发烧、乏力,迅即产生脑脊髓炎。在严重的病例中,可能出现抽搐、眼球震颤、角弓反张和昏迷。继而发生麻痹,患畜常呈犬坐姿态或保持一侧斜卧。通常于临床症状出现后3~4天内死亡。因为食欲在急性期过后得到恢复,所以小心护理可使动物继续存活,但这些动物显示肌肉消瘦和残余麻痹。致病力较低的血清1型毒株和其他血清型也可引起脑脊髓灰质炎,但症状较轻,发病率和病死率都较低。感染对象主要为幼龄猪,疾病极少发展到全身麻痹。

母猪繁殖障碍。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母猪死木胎综合征(SMEDI),即不育、木乃伊胎(M)、猪肠道病毒与死产(S)、胎儿死亡(ED)等病有关。这种综合征可以用人工感染的方法实现复制。不同妊娠期感染表现不同,在妊娠前期(15日胎龄前)感染时,感染的胚胎死亡后被吸收,导致产仔数少;中期(30日胎龄前后)胎儿死亡率可达30%~50%;后期(45日胎龄以后)死亡率为30%~40%。胎儿死亡率的高低,多因感染毒株的血清型不同所致。在中后期感染所产出的仔猪,有腐败的死胎、木乃伊胎或呈新鲜的尸体,有部分胎儿畸形和水肿。存活的仔猪表现虚弱,常在生后几天内死亡。经产母猪常不表现任何症状,而未怀孕母猪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以后能正常怀孕与产仔。?

3 防制

轻度脑脊髓灰质炎的仔猪如果在短暂性轻瘫期中护理良好可以康复。疫苗接种已用于捷申病的预防。最早的捷申病疫苗是用猪组织制备的灭活苗,随后代之以弱毒或灭活的细胞培养苗。细胞培养连续传代致弱的弱毒疫苗或福尔马林处理的灭活苗,对仔猪的保护效果上基本相同。对于温和型脑脊髓灰质炎或其他有临诊表现的肠道病毒感染,还没有采用疫苗预防措施。由于母猪死亡木胎综合征引起的经济损失较大,采取针对性防制措施是必要的,但由于肠道病毒的血清群太复杂,难以研制有效的疫苗。改善管理,有意识地使后备母猪在配种前至少1个月接触流行的肠道病毒。为达到此目的,在断乳时把不同窝的小猪混养在一起即可。但如果种猪群很早就分开饲养,则可取断乳不久小猪的新鲜粪便,混于后备母猪的饲料中亦可。粪便最好多从几个新近断乳猪的圈中采集,以保证猪群中所有存在的肠道病毒都采集到。封闭式操作的猪群可以减少外来病毒的危险,但不可能消除此危险。如果购入新的种猪,在配种前要先用粪便使其感染。

引发猪猝死前表现神经症状疾病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