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新农村建设论文范文,新农村建设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研究述评

  • 投稿鹿壹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970次
  • 评分4
  • 93
  • 0

张新民 杨文涛

摘要:自从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许多专家学者对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问题开展了认真广泛的研究,研究热情持续不减,研究内容涉及到大学生村官等农村基础管理者、农业科技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等人才类型,涉及到高校如何为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服务,以及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的有关政策、机制、模式、途径、方法等问题,并推介了部分人才培养案例和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但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也还不少,进一步的研究需要提升理论高度,拓展研究领域,扩充研究队伍等。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人才培养; 大学生村官;农业科技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10(2014)06-0059-08

2005年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历史任务,尔后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对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内容进行部署。人在任何时候都是第一要素,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内容是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

为此,有关政府部门和农业类高等学校,都加大了对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培养力度,许多关注农村发展的专家学者对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培养也开展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各类课题和研究文章不断地见之于各种媒体。笔者对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研究进行了跟踪分析,现将此类研究综述如下。

一、高等学校服务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

新农村建设给高等学校发展带来了机遇,有较多的研究者,特别是高校的研究者,对高校如何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可分为四个方面。

(一)农业类等本科高等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研究

可以说绝大多数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对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培养都不同程度地给予了关注,但关注度较高的主要是农业类本科院校和地方性本科院校,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第一,农业类等本科高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职责研究。农业类或地方性本科院校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如何抓住历史机遇,承担起应有的历史责任是被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一般认为,农业类或“地方性本科院校,应充分发挥智力优势以及与本区域农村的地缘优势和情感优势”[1],在新农村建设中起到排头兵的作用,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同时使高校自身得到较好发展。农业类或地方性本科院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职责:一是培养和输送合格人才,当前尤其需要培养农业技术、医疗卫生和教育等方面的人才,培训新型农民;二是提供科技支持,特别是农业类高校应提供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和储运等方面的技术服务[2]213;三是向各级政府提供新农村建设的决策参考;四是传承先进文化,推进乡村社会文明;五是参与新农村建设实践,如“参与村镇规划,促进生态环境改善”等[3]28-29。

第二,针对新农村建设的高校教学改革研究。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不少农业类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培养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有些农业类高等学校前些年将某些“农字牌”学科和专业“摘农帽,去农牌”,农业类的学科与专业设置与新农村建设脱节,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被削弱,教学内容陈旧[4];有的则向重点研究型大学看齐,把主要精力用于学科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新农村建设一种重要的人才培养类型,高等农业类院校选择培养应用型人才,是符合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顺应高等教育的多元发展趋势的[5]。建议:改革农业类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打破以学科研究人才培养为主的格局,把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作为农业院校的发展重点;将学科和专业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巩固“农字”、“涉农”类专业;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将学科发展新成果和生产实践中的新技术及时引入课堂;加强学生以动手能力为主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以职业道德为主的综合素质培养[6]。

第三,直接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模式研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直接服务是农业类高校的职能之一,也是学校自身价值实现的有效途经。近些年,不少高等学校利用自身优势,结合学校特点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人才培训、科技指导等多方面的服务,创新了不少实践模式,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成效,部分研究者对这些实践模式进行了总结和推介。如在人才培训方面有沈阳农业大学实施的“蓝领农民”等多种新农村人才培养模式;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有南京农业大学的入户式科技推广模式;在校地共建方面有浙江大学与湖州市合作共建新农村示范区的“浙大湖州模式”[7];还有绵阳师院以基地为载体服务当地新农村建设的模式等[8]。

第四,国家支持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政策研究。长期以来,由于国家对农业类高校的重视不够,加之有些农业类院校自觉服务三农的意识不强[2]215,使其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功能较难发挥。建议政府调整思路,完善有关法规和机制,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农业类高校的扶植力度,“国家应通过立法和加大投入予以扶植,把农业类高校纳入国家高等教育重点发展战略规划,并建立激励和监督评估机制”[3]33-34, 引导高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农业类高校也应建立服务新农村的内部管理机制,不断提高为农服务水平[9]。

(二)涉农高职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研究

高职院校以服务农村和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是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因此不少研究者对高职院校如何服务新农村建设非常关注。

张新民杨文涛: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研究述评

第一,高职院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研究。在农村或涉农企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以涉农高职院校培养的专科层次学生居多,如何认识涉农高职学院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其作用,研究认为:培养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特别是涉农高职院校,既承担了新农村建设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新型农民的培训任务,同时也直接提供农业技术开发和咨询等方面的服务[10],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有着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11]涉农高职院校也应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努力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12]。

第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高职人才培养研究。高职院校要能更好地承担新农村建设的职责,关键是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很多研究者对此问题都很重视,研究的文献也比较多。目前不少涉农类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与新农村建设要求有一定程度的脱节,涉农高校毕业生真正能下到农村的还是不多[13] 。涉农高职院校要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办学定位必须准确,为农服务面向必须明确。在此基础上应根据农村和涉农产业的职业岗位群特点,科学设置专业,不断调整专业结构,努力培育特色专业群,围绕农业产业职业岗位群的要求确定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14]。要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专业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兼顾学生当前就业与未来职业生涯发展需要,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要加强“双师”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学水平;要把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大力开展创新和创业教育等[15]。

不少研究者还就高职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途径[16],政策支持等诸多问题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17]。

二、农村实用人才、农业科技人才和大学生村官的培养

长期以来活跃在农村社会,被称为人才的主要是农村实用人才、农业科技人才和农村基层管理者三类,众多的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研究文献,大抵也遵循这样的分类原则。

(一)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研究

在农业部门的文件中 “农村实用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为农村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提供服务、做出贡献,起到示范或带头作用的农村劳动者”[18]。这个表述的范围边界比较模糊,实际中带来了很多不便。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19],到2015年全国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要达到1300万人,到2020年要达到1800万人。近些年,各地方政府和有关学校都在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农村实用人才,这也引起了研究者们对农村实用人才的兴趣。

农村实用人才现状与新农村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主要问题是: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尽合理;文化程度不高,综合素质偏低;地域分布不均,边远山区薄弱;年龄相对老化,性别比例失衡;单户分散经营,组织化程度低;思想观念保守,作用发挥不够。绝大多数研究者对农村人才存在的问题一般都持上述这种观点[20]。

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一是经济社会环境问题:不少地方自然条件艰苦、资源缺乏制约了农村实用人才的成长;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优质人力资源大量流向城市;长期实行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农村发展相对落后,人才成长环境较差。二是政府管理问题:政府对农村实用人才的概念模糊,管理粗放;培养力度不够,针对性不强;地方政府资金投入不足,使用效率较低;缺少考核制度和激励政策等。三是社会重视问题:社会对农村实用人才不太了解,对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支持不够[21]。

为改善农村实用人才结构,提高水平,充分发挥其作用,研究者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建议和意见:政府层面要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政策体系、组织体系和投入机制建设,特别是农业、人事,劳动和教育等部门要发挥整合作用,改变管理无序现象;要建立或完善农村实用人才的认定制度,表彰奖励和选拔提升等激励制度;要摸清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以此来确定农村实用人才建设规划和培养路径;要采用多途径和多形式相结合的培训模式,有针对性的加强培训[22]。有学者提出为培养农村本土“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人才,应从小就培养农村青少年对自然大地的亲近,对乡村文化历史的理解与尊重,使农村青少年深知自己生命之根来自乡村[23]。

(二)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研究

我国农业科技由各农业推广机构为主组织实施,由政府农业部门负责管理。“农业科技人才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职业培训,掌握农业某一专业知识和技能,专门从事农业科研、教育、推广服务等专业性工作的人员”[24]6,这些基层科技人员是新农村建设的科技主力军。加强对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2011年国家颁布了《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要求到2015年农业科技人才增加到68万左右[23]6。各级政府和有关培训单位加大了培养力度,取得了一定进展。

但目前农业科技人才队伍还存在总体上数量不足,素质偏低,年龄断层,类型结构和区域分布不合理,特别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稀缺,能力稍强者大多流向城市等问题。这样使得在科技推广过程中,存在科技供给和农民需求错位,信息反馈不灵,推广效果较低等诸多问题[25]92-93。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农业科技管理体制比较落后,动力激励机制不够,现有的评估机制既不完善又不能良性运转,且政府投入等保障机制不到位等。[26]对此,建议国家,首先改革农业科技管理机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其次制定和完善农业科技人才相关的法规和政策;再次建立和健全农业科技人才教育培训和评价考核体系;第四构建农村科技人才交流平台;第五政府加大投入等[27]。

起源于福建南平的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为农业科技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模式。该制度以科技为核心,以农民和科技特派员为主体,以科技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为目标,通过政府推动与市场拉动、利益共享与风险共担机制,建立起来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实践中这种制度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一是制度层面,科技特派员作为一种制度创新需要特定的制度培育环境,但当前该制度的发展受到了服务对象多样化、服务空间网络化、服务方式丰富化、利益关系复杂化等一系列挑战;二是社会认识层面,不少单位对特派员制度不了解,对其工作的支持力度不够。三是管理层面,组织结构较松散,经费投入不足,服务平台不太完善。四是科技特派员自身存在的问题,单一的知识和技能结构较难适应新农村发展要求[25]97-99。

对此,有研究成果认为,首先完善农业科技特派员政策制度体系,建立长效机制;其次 整合社会力量,构筑发展平台,为农业科技特派员创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专业化服务;再次加大舆论宣传,提高社会对科技特派员工作的认识、关心和支持;第四提高科技特派员队伍整体素质,以发挥整体优势,弥补科技特派员个体服务能力的不足。[28]72

(三)大学生村官培养研究

新农村建设需要一个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特别是村干部是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的主要贯彻者和直接执行者,其素质高低关系到新农村建设成败和农村社会稳定。因此,较多的研究者对大学生村官等农村基层管理者的培养问题倾注了研究热情。

大学生村官制度从1995年开始起源于基层,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过程。制度建立的初衷在理论上是很不错的:既可解决部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又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高素质人才,为农村培养一批优秀的现代基层管理者[28]70。

但由于大学生村官并非专门培养,而是从当年高校毕业生中根据本人意愿选拔的,使该制度在实施中面临诸多困境:一是大学生村官自身存在职位角色困惑、骄傲自满情绪、专业不对口,视“村官”为跳板等;二是政府方面对其岗位职责不够明确、考核机制不健全、激励机制不成熟等;三是工作环境方面,村干部对其支持力度不够,社会对其评价不高等[29]27-34。如代丽云调查了76名大学生村官的情况:其中有9人直言是为积累从政资本,有40人是迫于就业压力,任期结束,没有一个人表示愿意继续留任。而在76人中只有4人是学农科类专业的[29]36-37。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除制度本身之外,实施中还存在政府对“大学生村官”的政策模糊,且政出多门、条块分割、各部门缺乏协作和沟通,导致政策碎片化等。如目前全国各地的大学生村官激励政策:在村官位置上干得越好越能更快地离开农村,显然这与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坚守农村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又如大学生村官的专业问题,新农村建设最需要的是农学专业毕业生,在农村哪怕是村官,也需要懂得农学知识和技能,但目前绝大多数大学生村官是非专业对口就业。

大学生村官培养应坚持本土性原则(优先本土的毕业生)、专业性原则(优先有涉农专业背景的)、实践性原则(优先有农村经验的)和长效性原则(鼓励长期服务新农村)[29]45。具体办法:大学生村官实行订单培养,即由政府向高校提出订单、提供经费,高校和政府共同确定培养方案,共同培养;有人提出了分类培养模式,即根据新农村建设实际需要,分别按基层干部、农业技术、农村教育等分类培养[30]。

三、对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研究的分析

(一)研究热情持续不减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2005年的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后,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正式做出相关工作部署,当年即有不少人研究其人才培养问题,说明许多研究者对新农村建设很关注,对中央政策走向和涉农人才培养问题敏感度很高。

按检索条件:主题-“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研究”;状态-“模糊”;时间区间-2006至2013,对中国知网-资源总库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以下分别简称学术期刊库、硕士论文库、博士论文库)分别进行检索,得到结果如表1所示。

表1CNKI资源总库的学术期刊库、硕士论文库、博士论文库检索结果

年度论文数资源总库的下属库

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合计

学术期刊库(篇)1729222732282932216

硕士论文库(篇)165973726312111480598

博士论文库(篇)4571011157463

从表1可知,2006年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第一年,三种数据库的人才培养研究文章都是最少的。2007-2013年,学术期刊库中关于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研究的文章保持在22-32篇之间,说明对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研究的热情持续不减,好像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新农村建设保持一种相对稳定的积极状态,只是每年的侧重点不同而已。

优秀硕士论文和优秀博士论文与学术期刊的情况均有所不同,其特点是两者都在2011年出现了数量高峰,随后开始减少,如图1所示。从这些文章涉及到的内容等情况分析,可以看出这种变化的原因大体有三个:一是选题的重复性。有关学校和导师鉴于新农村建设硕博论文选题的重复性较大,尤其是硕士论文选题重复性更大,减少了选题;二是涉农专业招生数减少了,作毕业论文的人数也少了;三是鉴于新农村建设的进展较慢,关注度稍有下降。但是,就其总量而言,硕博论文对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的关注度是很高的,特别是硕士论文其总量竟然达到学术期刊论文的2?77倍。

(二)研究内容涉及较广

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研究的内容涉及面较广,除了以上介绍的几种机构类型和人才类型外,其研究内容涉及到机制、模式、途径、方法和政策等。按“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研究”同样的检索条件(状态:“模糊”;时间区间:2006至2013),在“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研究”的“研究”两字前分别加入“机制”、“模式’等字样,对CNKI资源总库的学术期刊库、硕士论文库和博士论文库进行检索,得到表2所示结果。如以“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机制研究”检索,在学术期刊库、硕士论文库和博士论文库分别获得31、266和45篇文章,三库合计342篇。但如果将“模糊”态改为“精确”态,则检索结果为零。这说明在“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机制研究”的全部文章中,只是有342篇涉及到人才培养 “机制”的有关问题,并不是说342篇文章的主题都是“机制”。加入其他字样的检索结果与此相似:只是涉及到相关问题,并非文章主题。

检索结果检索主题

学术期刊库篇数占比(%)

硕士论文库篇数占比(%)

博士论文库篇数占比(%)

人才培养机制研究3114?426644?54571?4

人才培养模式研究11151?4221373352?4

人才培养途径研究3114?415841?72844?4

人才培养方法研究156?933756?44063?5

人才培养政策研究4621?327846?54063?5

说明:机制,模式,途径,方法和政策这5个方面的文章有一些重叠部分,所以统计数字相加会大于论文总数。

从表2可知,硕、博论文对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机制、人才培养途径和人才培养方法的关注度很高,最高达到71?4%。显然,这些都是在人才培养实践中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当然也是研究中最易涉及的问题。不过,造成硕博论文这一现象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选题或研究的内容雷同,特别是硕士论文重复研究的比例较大。同样,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政策也是实践中的敏感问题,学术期刊和硕博论文对此类问题的关注度也都超过了40%。

关于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在期刊论文和博士论文中的占比都超过了50%,这与硕士论文的重复有所不同,因为人才培养的研究者以教师或教育工作者居多,人才培养模式是与自身工作关系紧密相关的内容,比较熟悉且给予更多关注是比较正常的。再者,“人才培养模式”本身应有较大的差异性,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其培养模式应该不同;即使同一学科、同一专业在不同高校,其培养模式也可以不同。可见,人才培养模式选题上看似有重复,理论上其研究内容的创新空间很大。

(三)案例推介和地方模式探索

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研究推介了不少案例,这些案例并非都是成功的典范,也许还有失败的,但在新农村建设人才非常紧缺、培养工作非常重要的今天,不管是可借鉴的经验或可汲取的教训都是值得总结的。

如四川泸州属西部欠发达地区,如果像北京或江苏一样选拔大学生村官就很不现实。他们在调研的基础上研制了适合当地大学生村官的定向培养模式,以“用得上、留得住”为目标,从本土选拔大学生村官培养对象,按当地的特点和需要设置专业和课程,应该说是一种现实的选择,也是一些研究者提出的“定向培养”和“长效机制”理念的具体实践[31]。

还有,如湖州新农村建设“专业农民”培养模式[32];重庆实施的农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33];秦皇岛市海港区大学生村官培养模式[34];保定新农村建设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35];西安市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模式等[36],这些地方模式都是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的,有的是地方政府的立项课题,也许其理论价值不是太大,但却更接地气,更符合当地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更能为地方政府接受采纳,也许更有实践价值。

(四)研究的理论应用和创新

在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研究的各类文章中,大多或显或隐地涉及到了相关的理论基础,如人力资本理论;管理学、经济学和教育经济学理论;人才学理论、团队及团队生产理论;教育学、教育史学、高等教育学、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理论;课程论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有关理论;系统论、行为科学理论等。但是就整体而言,研究的理论性显得不足,有些对理论的把握不是很准确,有些研究内容与所介绍的理论并无实质关联,也就是理论和研究存在脱节现象。

不过在某些具体研究内容中对理论应用也有一定创新的。如徐辉运用团队生产理论提出来的五种人力资本团队模式,包括其运行特点和人才培养方式,在理论上稍有新意。[37]又如肖璐引用“非正式制度”概念来解析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对现实存在的概括就比较准确[38]26。理论上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可以缓解“大学生就业难”和“新农村建设人才匮乏”两个难题,有关部门也陆续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然而却收效甚微,真正到农村就业的大学生寥寥无几,下去了也留不住[38]26。有人调研了大学生的就业意愿,按比重大小依次是:沿海开放城市 、中部城市、西部欠发达城市、直辖市、小城镇,基本没有人愿意到农村去[39]。

研究认为:“下不去、留不住”原因主要有:首先是非正式制度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越来越占据主导;其次是现有制度安排使高校仅关注整体就业率,而并不关注就业是城市还是农村;再次是高校毕业生择业价值取向单一,大多希望体制内就业,较少愿意体制外就业。[38]26-27为促进髙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推进新农村建设,应通过制度变革,缩短“体制内外”的差距,倡导多元的择业价值观等。[38]28-29。

(五)研究的不足与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新农村人才培养研究和新农村建设本身一样,还有许多问题和不足,有些问题与不足在前面已有论及,下面要说的是几个比较集中的问题。

一是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不多。对新农村人才培养研究虽然数量较多,内容较广,但是总体上理论建树不足,特别有创新的成果较少。如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许多研究者只是针对具体事例的经验总结,对存在问题的发现以及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也比较一般,而且其研究结论还有不少雷同。这种现象大抵与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现实有关。就全国范围来说实用人才的培养处于教育的较低层次,管理者和研究者对其的关注和关心也远远不够,无论是实践应用研究还是理论研究较难突破:实践尚且单薄,理论岂能丰富。

二是研究队伍较为单一。根据CNKI的检索结果,参与新农村人才培养研究较多的是高校教师和硕博研究生,且后者占有较大比例,研究队伍显得较为单一。以团队联合研究的也较少,这从另一方面限制了研究质量。如在高校如何服务新农村建设方面,应该说绝大多数涉农高校都有激情和冲动,因为这毕竟可以促进高校自身的发展。如果学校能组织团队研究,就可集合更多人的思想和智慧,提高研究质量,或可在课题立项等方面获得更多的支持,且研究成果在学校推广起来更易被人接受。

三是研究方向较为零散。因之未能形成系统的研究成果,更不用说形成某种流派了,这就弱化了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对实践的促进作用受到限制。如关于对大学生村官的研究,参与研究的人和发表的研究成果较多,但是研究者各说各话,未形成较为一致的研究局面,造成研究结论的重复,影响了成果的整体质量和效益。

四是不少研究者对农村情况调研不够。有些研究者大约只凭文本资料和网络资源在研究,真正深入农村、深入基层对人才培养过程进行实地调研不够。尤其研究者较多的是教师和学生,对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情况,如新农村对人才需求情况、相关政策和制度出台和实施的过程、人才培养的决策过程、各类人才在农村的真实工作状况等较难获得第一手资料,这也限制了研究的深度,限制了建议措施的针对性和可行性。

新农村建设是个较长的实践过程,目前已进入重要发展阶段,人才培养始终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任务艰巨而伟大。因此对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的研究更要深化和提高,进一步的研究应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加强理论研究。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伟大的益民工程,不仅要从教育学的角度研究,更要从社会学、经济学和政治学角度研究,要加大新农村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使人才培养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持续发展。

二要开拓研究领域。人才培养政策和机制研究,培养的方法和途径研究应该还是今后一段时期研究的重要内容。但仅此还完全不够,要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如地方经济发展特点与人才培养关系研究;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发展与人才预测研究;新农村发展人才分类研究等等。

三要组织专门研究队伍。地方政府特别是省级政府在制定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规划或某些人才政策时,事先应进行广泛的调研,可通过设置招标课题等形式,组织专门力量对某些重大问题进行专门研究。农林类高校也应组织专门力量,针对新农村建设各区域的人才要求、不同类型人才特点进行研究,以便于采用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法和手段。

四要提高对研究的认识。新农村建设成败关键在于人才,各地政府应把人才培养研究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中,使人才培养研究成为新农村建设及其人才培养的一部分,以提高人才培养的预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克服人才培养过程的无序现象。

参考文献

[1]王扬铭.构建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长效机制的几点思考[J].科技创业,2008(7):9-10.

[2]蒋艳萍,等.农业高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广东农业科学,2012(14):1.

[3]丁林志.试析高等农业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功能与措施[J].高等农业教育,2010(2).

[4]李慧静.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林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J].中国林业经济,2013(8):52.

[5]钱朝军.大众化教育背景下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27-28.

[6]沈振锋.我国农业大学办学模式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130-133.

[7]成协设,等.高等农林学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种模式探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32-133.

[8]吴建芳,等.西部地方师范院校服务新农村建设途径探讨[J].西部教育,2011(39):33-34.

[9]唐华生,等. 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初探[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7年(5):3-5.

[10]叶玲,等.新农村建设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8(7):59-60.

[11]高文.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问题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18-19.

[12]黄鸿鸿.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J].成人与职业教育,2009(2):61-62.

[13]吴继云.福建省农业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19-21.

[14]罗广妍.北京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和对策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2:27-28.

[15]王宏等.新农村建设与高职院校“三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670-16672.

[16]张西华.高职院校基于行业优势创新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途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8):16-18.

[17]陈东旭.对高职院校涉农专业政策倾斜的思考[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2(4):48-50.

[18]人事部, 农业部.关于印发《县乡村实用人才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人发[2000]55号)[EB/OL].人事综合规定.法律教育网. (2000-05-26)[2004-06-02].http://www.chinalawedu.com/news/1200/22598/22605/22737/2006/3/zh017215651113600212444-0.htm.

[19]国务院.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 人事教育司.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0-06-07)[2004-06-02]. http://www.miit.gov.cn/n11293472/n11295378/n11296527/13258238.html.

[20]刘曙光.湖南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1.

[21]潘利兵.我国农村实用人才开发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0:16-24.

[22]陶凤祥.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人力资源开发,2012(6):23-24.

[23]刘铁芳.回归乡土的课程设计:乡村教育重建的课程策略[J].现代大学教育,2010(6):13.

[24]农业部.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EB/OL].国家农业部官网.(2011-11-01)[2014-06-08].http://wenku.baidu.com/view48c3721afc473368abab.html.

[25]丁太顺.科技特派员制度创新模式系统思想研究[D].北京: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11.

[26]谌晶.新时期农村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13-18.

[27]柳晓冰.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科技人才培养机制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67-68

[28]耿卫新.河北省科技特派员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业科技.2013(12).

[29]代丽云.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大学生村官培养模式研究[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30]朱传书.重庆市大学生村官培养模式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31-32.

[31]王素玲,等.新农村建设基层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2):16-17.

[32]郑宁国.如何培养湖州新农村建设“专业农民”[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6-7.

[33]苟小红.加强重庆农村创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措施[J]南方农业,2009年(11):8-9.

[34]韩兆柱.秦皇岛市海港区大学生村官建设的现状调查与对策建议[C].中国公共管理论丛2013年第1辑,北

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237-239.

[35]王爱民.保定新农村建设中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J].农村经济,2010(5):259.

[36]鲁宽民,等.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现状探析———以西安市为例[J].西北农业科技大学学报,2012(3):9-10.

[37]徐辉.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团队模式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43-44.

[38]肖璐.新农村建设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行为研究[D].镇江:江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39]杨江涛.大学生就业期望及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43.

(责任编辑 曾山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