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计算机毕业论文范文,计算机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政府网站建设现状及对策分析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8-05-22
  • 阅读量270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基于公共供求关系视角,政府是政府网站信息供给方,公众是信息需求方。二者之间的供求不平衡是政府网站发展的动力。目前,公众的需求以及需求变化都越来越大,而政府网站供给存在内容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速度缓慢、方式缺乏独特性方面的问题,我国政府应从这几方面着手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政府网站供给关系


  一、引言


  政府网站是政府借助互联网进行社会公共服务与管理的窗口,是公众和企业获取政府信息,与政府进行互动交流的重要渠道。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公众需求的变化越来快,政府传统的了解渠道已经跟不上公众需求的变化速度,每天铺天盖地的消息更是让人政府难以区别真伪,难以抓住重点。在这种形势下,政府建立自己的网站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政府网站建设的情况并不是那么尽如人意,政府网站所提供给的信息内容还远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在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念下,能否满足公众的需求是衡量政府业绩的重要标准。政府网站是政府为公众提供服务的一种公共产品,是因此政府网站供给信息水平必须适应公众对其的需要。本文希望从供需关系出发,清理公众对政府的网站的需求和政府对自身网站供给的情况,理顺二者关系出现不平衡的现实表现及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改进措施。


  二、政府网站供给必须适应公众需求的规律是政府网站建设基本规律


  供求关系问题是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随着公共行政理论对经济学理论与方法不断借鉴和进一步发展,公共供需关系也成为了公共行政学的重要研究对象。公共供求关系理论是用于研究社会公共需求与政府公共供给之间关系发展规律的理论,其认为公共供给必须适应公共需要。政府网站属于政府提供给公众的一种公共产品,也必须遵循相应的供需规律。供求关系研究首先应明确产品供给方和需求方,政府网站的供给方是政府,需求方是公众。


  1.公众需求的变化决定了政府管网站建设的与时俱进。公众对政府信息需求量的增加决定了政府网站数量的增加。目前我国网民数量已经超过7亿人次,上网已经成为广大民众了解社会、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全国每天都有亿万人在网上发言、围观,其中有一部分是网民对政府“喊话”,希望得到政府回应。因此政府顺势而为,大力加强网站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2.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的需求决定政府网站供给的内容和结构。以往我国政府网站建设是根据自身需要来选择性发布一些没有实质意义的内容,就是说政府网站供给什么样的信息内容,公众才能得到什么样的信息,公众完全是被动接受信息者,这种方式不符合政府职能和服务宗旨。政府服务的对象是公众,只有先了解公众的需求,再发布相应的信息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3.政府与公众间的供求不平衡现状是政府网站发展的动力。从供需关系来看,产品的供给和需求最终要达到均衡状态才能长久。公众需求与公共供给之间的关系变化,决定了政府网站建设模式的发展演变。计划经济体制下所有的公共产品都有政府统一分配,政府供给什么样的产品,公众就接受什么样的产品,所以是一种完全以政府供给为主导的模式。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走市场化的道路,强调以市场需求导向。所以,政府网站发布信息不能仅仅依据自身的利益偏好,忽视公众的需求,否则会违背公共产品供给规律,阻碍社会发展。因此供需关系的变化将推动政府网站建设的不断变化。


  三、当前政府对网站建设供给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政府网站供给内容质量不高。政府网站供给的内容是公众最关心的部分,衡量其内容质量高低的指标主要包括:内容的权威性、公开度、真实性、实用性等。但从已报道的消息来看,政府网站信息发布乱象屡见不鲜,导致政府信息的权威性受到质疑;一些基层政府网站公开的信息都是无关痛痒的消息,对群众真正关心的切身利益信息却没有有效公开;一些政府网站信息发布人员自作聪明,不负责任地玩“旧瓶装新酒”、“炒剩饭”的把戏,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起到负面作用;虽然大多数政府网站栏目设置较全,例如与民互动的有“网上投诉”、“民意征集”、“在线调查”等,但是大部分都是只是“摆设”,并没有发挥实际作用;部分基层政府网站信息发布把关不严,导致信息严重失误。


  2.政府网站供给的结构不合理。我国地区间政府网站发展存在着非常明显的不平衡现象,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一些县级市以及乡镇和富裕的村都已经建立了自己的门户网站,而中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一些地级市都还没有建立政府网站。同一级政府之间在电子政务上存在“数字鸿沟”现象,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好该问题,就会给整个社会带来更大的“数字鸿沟”。在政府网站建设质量上,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政府网站发展水平也是参差不齐。此外,中央和地方网站建设水平的差距也很大,普遍来看,省级以上的政府网站建设的质量已很高,而市级、县级、乡级的水平相对还偏低。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不同情况,地方政府网站是当地公众了解信息重要的渠道,可是目前很多地方政府网站一种存在的形式,并没有发挥实质性的指导作用。


  3.政府网站供给速度缓慢。时效性对信息而言直观重要,但很多政府并沒有注重信息的时效性问题。很多政府网站长时间不更新信息,很多内容的发布时间甚至是几年前的,保持一副“老面孔”,成为所谓的“睡眠网站”和“僵尸网站”。如果不能充分利用政府网站的便利,为民众提供及时、用价值的信息,那么,不仅浪费了网站建设的成本,更让对政府的办事效率、办事态度乃至公信力受到质疑。


  4.政府网站供给方式缺乏独特性。网站的种类很多,除了政府网站还有企业网站、商业网站、教育科研机构网站、个人网站等等。这些网站的内容不是完全独立的,有很多交叉的部分。比如商业网站会包括不同领域信息,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娱乐、新闻,科技等。如果政府网站上面有的重要内容其他网站也有,甚至还解析的更及时,这种情况下,政府网站的可替代性就很大,那么对于公众而言,他们会更愿意选择种类丰富的商业网站来了解信息。


  四、对策建议


  1.提高网站建设质量。一是政府网站发布的消息要准确可靠,政府网站应作为权威的代名词,成为获取公众信任的重要工具。二是网站界面的设计要规范实用,板块划分明确,重点突出,符合人们的使用习惯,比如可以设置“栏目导航”为用户更方便,更快捷找到需要的信息。


  2.改善网站供给结构。政府网站结构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来改善。横向结构改善是指中东西部网站建设质量的平衡化,我国政府应该加大对中西部政府网站建设的支持,使得中西部和东部网站建设的水平差距逐渐缩小。纵向结构是指中央到地方政府网站建设情况,我国政府应有意识的支持鼓励并加强监督地方网站建设,特别是为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3.加快网站更新速度。政府要把政府网站作为信息公开的重要平台,建立完善信息发布机制,对于政府重大会议进程、关乎民生的重大政策信息应第一时间发布。在信息化高速发达的时代,任何新闻的出现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传播开来,出现不同的版本,作为公众将会倾向于权威网站的发布,作为政府,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及时准确发布向相关新闻,让公众更信赖。


  4.推出网站供给方式独特性。不可替代性的东西才有存在价值。政府网站建设没有固定的模式和经验,应该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服务对象展开,可以征询当地民众的意见,根据大多数群众的需求完善本地网站建设,打造为民服务的政府网站。


  参考文献: 

  [1]863计划项目重要课题组.中小城市电子政务建设探索与实践[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57. 

  [2]郑恒峰.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研究——基于公共供求关系视角的分析[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3. 

  [3]李军鹏.公共服务型政府[J],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刘燕平(1988—)女,湖南岳阳。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在读,行政管理。裴沆(1989—)男,湖北黄冈。军事经济学院,助教,后方专业勤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