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设计毕业论文范文,设计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儿童情感玩具设计

  • 投稿南小
  • 更新时间2015-10-10
  • 阅读量1017次
  • 评分4
  • 33
  • 0

湖北工业大学工业设计学院邓卫斌 陈嫒嫒 李雪

摘要:智商很高,却不会生活,是现在很多中国儿童出现的状况。本文就以此为背景,通过文献资料查阅分析现代儿童成长的情感需求,提出一些能帮助培养儿童情感需求的玩具设计理念,并从功能、材质、形态、色彩综合角度设计一款智能玩具,来论述儿童情感玩具的设计。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儿童情感 玩具 智能玩具

中图分类号:J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 - 06-0132 - 02

儿童的职责是玩,玩具自然就是儿童成长时期最重要的工具和最亲密的伙伴。玩具不仅在儿童成长中有重要的地位,它更是上一代人向年轻一辈传递价值观的一个载体,是代表一代人育儿模式的理念,也是技术和不断拓展的市场新世界的映射。现代玩具的研发大多都关注在孩子智力发展的阶段,用拼图、积木、纸牌以及ipad里面各种不计其数的虚拟游戏来提高他们观察、领会事物、集中注意力、认知等听说读写的能力。他们的好奇心、同情心、同理心等各种情绪被忽视。现在社会总说幸福感不断地缺失,有太多的人取得显赫的成就,接受高等的教育,享受着最好的物质,却依然不开心、不幸福。或许在他们小的时候那份属于自己的情感—直被忽视,时间久了,就缺乏了认识自身情感、感受他人情感的能力。因此儿童玩具的设计上应该更加重视他们情感的需求,弥补现代儿童缺失的情感教育。

一现代儿童成长情感缺失的背景

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丹尼尔·戈尔曼(Daniel Goleman)在《情商》 -文中强调:“现代儿童的独处时间之长是前所未有的。”而中国家庭的孩子,由于政策原因大多是独身子女,他们的成长中没有兄弟姐妹,缺乏与其年龄相仿的游戏伙伴;快节奏的生活,父母变得越来越没有时间和孩子相处,小孩由托儿所、保姆或者是老一辈人看护。儿童成长缺乏心理上的关心与重视,与父母产生情感上的疏离。他们因为“情感饥渴”,变得孤僻、内向,或者焦躁、跋扈。

二“情感玩具”设计概念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说,现代健康儿童大部分在一出生的时候就能满足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但是第三层次“社交的需求”——在孩子的层面上讲就是被关爱、被重视的需求就很难得到满足。情感玩具设计的提出主要是关注现代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情感,通过对玩具的设计能帮助增加促进儿童情感发展的机会;增进儿童间相互的关系;改善儿童与家长老师之间的沟通交流问题;帮助家长能及时疏导儿童的消极情绪。

三情感玩具的设计——以一款智能玩具设计为例

3.1设计人群

此款智能玩具的设计对象主要是1—12岁的,长期由保姆、托儿所、老人帮忙看护的儿童和长期工作繁忙无时间陪伴孩子的父母。

3.2功能设计

儿童的情感是分阶段的,在不同时期所需要的情感关注点也会随之变化。这个智能玩具的设计主要针对无父母陪伴的儿童,所以在设计上的主要功能是陪伴,但是随着儿童年龄阶段的不同其陪伴的内容也不同。玩具的设计分为两个部分,儿童抱在手上的是一个柔软的会动的经过设计的娃娃,而另外一端是由网络连接的父母终端(图1)。

1—3岁阶段的孩子,他们情感上的最大需求是安全感。而父母对孩子的抚摸可以增强孩子获得的安全感。工作忙碌的父母可以在休息的间隙,用手机控制玩具,来抚摸自己的宝宝,让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不在身边的时候依然也是爱他的。孩子哭闹的时候可以给宝宝录音唱歌,让她一直熟悉爸妈的声音,让他真切地感受到父母—直都在身边陪伴他;

当孩子4—7岁的时候,除了抚摸这种身体上的感受之外,还需要对他们鼓励、赞美。这时候忙碌的父母可以通过这个玩具和孩子交流,给孩子录音讲故事,鼓励孩子多说话,听他分享在幼儿园玩游戏时的故事,树立孩子积极乐观的心态,让孩子能勇敢轻松地表达自己想法;在孩子玩游戏失败的时候,可以在第一时间给予鼓励,及时疏导他消极的情绪,让孩子建立起自信心。

8—12岁的时候,孩子已经开始读小学,与社会有一定的接触,对事物,对自身都有一定的看法,有自己认为正确或者不正确,该做或者不该做的事。这个阶段玩具的设计除了有与父母沟通的功能外,还应该有一个自我反省的功能。孩子在犯错误被批评的时候,可以自己和他的玩具倾诉,若干天后他可以自己重听自己那时候的想法,重新去思考分析那时的自己是不是真的错了,还是有别的原因。父母也可以知道孩子真正的想法,可以适当地引导,为孩子创造一个空间去认识自我,了解自我。从而更好地培养他们认识自身情绪以及管理自身情绪的能力。儿童的成长最需要的是陪伴,只有持续地陪伴和关心,他们才能有个健康的身心。忙碌的父母可以借助这样玩具为媒介去与自己的孩子消除间隙。

3.3材质设计

根据资料文献查阅表明在不同的国家文化里,年幼的小孩都愿意抱,着柔软的东西去抚摸、安慰。有着“猴子先生”外号的美国比较心理学家Harry F.Harlow (1905—1981)曾做坐过一个“铁丝母猴vs绒布母猴——谁让小猴更依恋”实验,他用两个“代理母猴”来养育刚出生的小猴,一个用铁丝缠绕,但是胸前挂着一个奶瓶,另外一个用类似真母猴肤质的软布做成,但是没有奶瓶。实验表面,小猴子更愿意依偎在“绒布母猴”身边,只有饥饿的时候才去“铁丝母猴”那里喝奶。实验表明儿童接触柔软温和的物体能给他们带来安全感。在儿童情感玩具的设计上,尽量采用柔软,温暖的材质,如绒布、海绵、或者像《Big Hero》里面的大白那样柔软的充气材质。柔软的材质能让儿童很舒心地抚摸、拥抱,让他们产生踏实、安全的心理暗示。内心孤独的孩子更愿意抱着一个柔软的玩具,柔软的玩具能够平缓情绪,舒适地抱着安心入睡。当玩具里发出妈妈讲故事的声音时,更会产生一种错觉,妈妈就在身边陪他入睡。从心理学角度上讲,父母增加对儿童的抚摸,可以有益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如果儿童在年幼时期缺少亲人的抚摸亲吻会得“皮肤饥饿症”,会出现厌食、不爱说话、自闭等症状。这是一种情感上不能得到满足的外在表现。因此情感玩具在材质上尽可能选择像母亲肌肤那样温暖柔和的材质。

3.2形态设计

形态主要是指玩具的外部造型,是点线面综合组成的视觉效果。一个好的情感玩具,其造型上一定要给儿童产生新颖感、亲切感和安全感。这样才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并愿意长期拥有他。造型设计上遵循“形态服从情感”的设计理念。1、形态设计多采用柔和的曲线。从设计的语意学来说,弧线可以给人带来含蓄温和的情感体验。尤其是自然形态的弧线还能给孩子带来一种亲切感与安全感。2、仿生造型的融入。提炼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动物形态,将其运用于玩具造型设计上,可以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并可以创造一种情景,满足儿童天真浪漫好奇的心理特点。如北欧的一些木制玩具的设计,优美流畅的曲线,精炼地概括的动物形象,又不失去其想象空间。(图2)3、形态的设计上不应该太具象,具像的造型不能满足所有儿童的喜好,也让其失去想象空间,还会使儿童产生思维定势。如ROMP(一家美国在线玩具商城)里面出售的一些优秀儿童玩具,他们拟人化的动物造型,给玩具不同的装扮,有着不一样的联想,极大地激发了.儿童的好奇心于创造欲望,又那么简洁可爱。(图3)4、尺寸上的设计应该适应儿童的生理成长,不能体积太大,会给儿童造成压迫感,也不能太小,不宜于抓握。5、玩具出现的表情应该是微笑、开心的,不应该用狰狞沮丧,儿童每天面对的玩具要给他一个正面的心理暗示,世界很美好,应该开心微笑。

3.3色彩设计

产品色彩的设计上,通常用色调(色相)、饱和度(纯度)和明度这三要素来表示。不同色相、明度、纯度的颜色给人会带来不一样的情感体验。从儿童心理学角度来看,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对颜色的感受能力也不同:在0—3岁阶段应该用饱和度较高的色彩,他有利于增加孩子对周围环境的认知。但是不能用大面积的红绿这样饱和度明度都很高的对比色,颜色太过鲜艳,会导致儿童视觉疲劳,还会产生焦躁不安和不安全的情绪,明度太高,会刺激儿童的视觉神经。情感玩具的首要特点是让孩子舒心舒适地抱着玩具玩耍,而不是用很激烈的对比色来刺激吸引儿童。这样不适于孩子长期玩耍。4~6岁的儿童随着社会认知的开始,偏重喜欢有一定调和,更理性的色彩。在情感玩具的设计上应该采用明快、柔和、有色彩、质地均匀的颜色。在色相上,适合采用暖色系。而此款玩具的设计主要是针对缺乏情感交流的儿童,他们更需要关心、爱护和温暖昀感觉,像红色橙色这样的暖色可以带给人温馨、和谐、温暖的感受。康定斯基说过:“色彩对人这样的有机体能产生巨大的作用,并且直接影响着精神和情感,不容置疑的事实。心理实验证明,不同的色彩有不同的情绪反映,并使人产生联想。”在儿童玩具的设计上就应该更加讲究。颜色是一种非常直观的表现方式,合适合理的颜色选择会对儿童的情感培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 设计总结

儿童情感玩具的设计首先要了解儿童情感发展的需求,其中包括对爱的需求,以及对同情心、同理心、抗挫折能力、沟通能力、自我情绪控制等能力的训练和培养。然后根据不同儿童所表现出来的情感缺陷进行内因与外因的分析,来确定这个玩具的具体功能,最后根据其对功能的需求,从形态、色彩、材质多方面进行设计来完成带有情感教育意义的儿童玩具。本文中以“儿童缺失父母陪伴”这一情感需求为例而设计的智能玩具,不仅利用现代的技术在功能上解决了父母陪伴儿童的需求,还根据其心理需求,用柔和的暖色,提取简洁、优美的动物造型,柔和像母亲肌肤般舒适的材质,来打造了一款情感玩具。作为一个儿童玩具的设计师也应该正确认识到,研究设计培养儿童情感教育的玩具的重要性,努力开发一些能够真正帮助到儿童身心成长的玩具。

《儿童世界观形成中艺术设计的引导作用研究》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指导项目课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