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张筱梅
8月29日,2015中国(随州)专用汽车产业发展论坛在湖北省随州市举行。据悉,本届随州论坛是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湖北省人民政府和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办,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湖北省随州市人民政府、汉阳专用汽车研究所共同承办,论坛主题为“创新驱动智能转型”。与已举行六届的中国专用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不同的是,随州论坛是随州打造的一个区域性论坛,本着举全行业之力共商整个专用汽车行业包括随州专用汽车产业发展大计为目的。
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同时也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元年,在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GDP增速始终在7%左右徘徊的情况之下,靠消费、投资和出口三驾马车拉动经济增长的传统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从整个汽车行业产销形势来看,国内汽车产销下滑严重,专用汽车产销也不可避免地严重下滑。整个行业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在此严峻形势之下,2015中国(随州)专用汽车产业发展论坛隆重举行。论坛召开之后,不少与会者称,本届随州论坛办得很好,它从各个方面指导着行业内企业如何在今后发展,如产业如何转型升级、未来专用汽车的发展趋势以及企业应该注意的新政策等,各位演讲嘉宾均做了精彩的演讲,令众乡与会者大呼过瘾。
本刊记者对部分与会者进行了采访,他们认为本届随州论坛有以下看点。
看点一:新常态下如何求发展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杨学桐在演讲中认为,今年专用汽车行业的发展有喜也有忧,国家大的发展战略,包括“一带一路”战略、“走出去”战略、《中国制造2025》战略,都会使我们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同时行业形势下行的压力有增无减,安全、环保、节能要求更加严格,对专用汽车质量要求更高,安全性要求更严,社会责任要求更大。因此,我们要因势利导发挥积极因素,克服不利因素和当前的困难,共同探讨中国专用汽车发展的新动向,此次论坛就给我们建立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工信部装备司副司长瞿国春同样认为,我国专用汽车行业发展面临着新形势和新机遇。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出现了明显不同以往的众多特征。不仅表现为经济增速的放缓,更表现为增长动力的转换,经济结构的再平衡,面临着复杂的系统转型,这也意味着改革开放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在这样一个重大关口,如何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深刻认识新形势、新趋势,主动适应新变化,积极抓住新机遇,在稳增长、调结构中寻找发展的平衡点,选准突破口,牢牢把握主动权,实现新常态下长期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尤为重要。
瞿国春认为,面对这样的机遇,专用汽车行业应该深入研究下一步市场需求的变化,产品结构的变化、技术进步的方向、产业升级的思路、企业营运模式变化等行业重点关心的课题,找出经济新常态格局下专用汽车如何有效进行产业升级和创新,围绕国家强国战略的目标,实现我国专用汽车行业由生产需求大国向生产强国的跨越。
看点二:严峻形势下的方向和发展机遇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数据中心部长朱向雷在演讲中介绍了当前的经济环境。今年的GDP增速由去年的7.4降到7.0,从具体的指标来看,公路类和工程类专用汽车在近两年同比负增长,同比增速下滑,并且在今年这些指标继续扩大,这说明专用汽车的外围发展环境正面临着一定的问题。
在演讲中朱向雷做了具体分析:第一,卡车市场已经由快速增长进入到稳步发展阶段,卡车行业开始进行结构性调整,尤其在今年,卡车终端销量只有200万辆,同比下滑幅度超过了25%,整个卡车环境的不乐观对专用汽车也造成了极大的挑战。第二,从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和固定资产投资方面来讲,整个工程车出现了大幅度下滑,导致2015年这类中重卡的市场比重严重降低。同时,随着近几年城市化建设推进了卡车的专用化率并且稳步提升,但是借鉴国外的经验来看,我国目前的卡车专用化率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所以我国专用汽车的发展前景较好。第三,从整个专用汽车的需求量来看,很多企业7月份的订单数已经出现了一定的回升,未来几个月有些品种还将有明显的需求,但有些品种仍处于疲软状态。从目前专用汽车的定位来讲,它主要以城郊零散货物流配送、城区市政作业轻微卡市场为主,由于城镇化的建设,包括运输的灵活性,市场投入增长比较快。
从几大产品结构来看,来自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数据中心的数据表明,物流运输类同比下滑20%,工程建设类同比下滑40%,市政环卫类下滑14%。其中,我国专用汽车的区域分布情况,广东省的销量占全国份额的20%,专用汽车车型以厢式车和仓栅车为主。从专用车保有量的情况来看,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类市场,从区域上主要集中在中部的平原、东部沿海及西南区域,其中广东省的保有量最大,比重超过10%。这种公路运输类专用汽车里主要还是以仓栅车为主,约占50%的份额。
从宏观上看,瞿国春认为,专用汽车主要应该把握三个方面的发展方面:专业化、绿色化、智能化。一是专业化,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及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速,市场对产品的专业化、差异化与个性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绿色化,包括汽车轻量化、电动化、低油耗等因素。其核心目的是推动汽车节能减排,为用户创造价值,节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都是绿色化的发展方向。三是智能化,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变革浪潮的兴起,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最主要的方向就是智能化,包括智能化的产品、智能化的制造、智能化的服务。汽车作为终端服务产品,智能化必然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看点三:严规下企业的关注点
近两年,有关汽车规范管理的政策陆续出台,尤其是今年以来各项严规频繁出台,企业对此颇为关注。在本届随州论坛上,国家工信部和中机车辆技术服务中心的有关领导在新近颁布的新举措和新管理方式上做了较为详细的解释。
瞿国春介绍了国家有关部委将要采取的新举措。对于今年以来国务院出台的若干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许可,以及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最新要求,工信部等有关部委拟采取措施。《关于规范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行为,改进行政审批有关工作的通知》 (国发〔2015〕6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规范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的通知》(国办发〔2015〕31号)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督、监管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5〕51号)均是今年下发的文件,瞿国春介绍这三个文件是党中央、国务院就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具体的落实,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工信部将和整个行业一起,抓紧采取一些更细化的政策措施来落实。
瞿国春指出,在对机动车行业的管理方面,将从重审批、轻监管,到减轻审批、加强车辆生产的事中事后监管进行转变。今后一段时期尤其要加大危化品运输车、载货汽车、新能源汽车等几类重点车型的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的力度。另外,还将继续完善落后企业退出管理机制。今后国家有关部委将继续推出特别公示企业名单,形成“有进有出”,“进”就是放开准入限制,“退”就是对那些干得差的、出了重大问题的企业列入特别公示的名单,采取优胜劣汰的机制,推动企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提高产业的集中度,并进一步规范车辆公告管理。
中机车辆技术服务中心综合部部长姚勇则详细介绍了今后企业需要注意的技术要求,以及下一步中机中心按照工信部要求开展的具体工作。其中,加强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罐式车准入、委改和对检测工作的规范和加强,是专用汽车生产企业需要重点关注的地方。
姚勇在论坛中强调:加强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尤其是下一步将对新能源、危化品运输车进行生产一致性监督,有关这个方面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将会着重开展;罐式车准入问题需要引起各个企业的高度重视,如果不完成罐式车准入,企业就不能生产相应的罐式车产品,包括冲压罐式车辆和危险品罐式车;在委改问题上,按照工信部的部署,现在中机中心也接受了相关的课题,对行业中委改工作进行调研,提出相关的管理办法,逐步把行业中的委改现象规范化或合法化,解决行业中的老问题:对检测工作的规范和加强方面,今后将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从今年7月1日起,中机中心对所有检测机构在做重点实验项目,包括排放、ABS、侧倾、制动,都增加了视频录像的要求,以往从未这样要求过。这是对检测机构工作加强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按照工信部要求提高检测机构的工作能力和质量,提高诚信体系建设方面的重要环节。今后陆续还会按照工信部、装备司的要求,包括对利用大数据平台实现企业提效的模式,怎么开展工作也会进一步的考虑。
看点四:企业如何“重组优化”以及“走出去”
中航工业作为一家在航空领域领军的国有企业,几年前就进军专用汽车板块,随州一直是中航工业在专用汽车板块的重要布点。在本届随州论坛上,中航工业集团南京特种装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钟家勤对在随州并购的奥龙公司进行了梳理和定位:第一个定位是站在中航工业的高度,即凡是为总参陆航直升机机场配套的直升机地面保障车全部定位在湖北随州奥龙,也就是说奥龙是中航工业旗下唯一定点为直升机机场保障车的研制、生产和售后服务的定点公司。
钟家勤还介绍,中航工业并购奥龙后,针对奥龙公司产品现状和随州整个专用车市场情况,结合中航工业对专用车产品的布局,对奥龙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进行了全面分析和规划,确定了奥龙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即坚持以罐式车、环卫车和军民用机场车三大类为产品种类,积极将奥龙发展状况与随州专用车发展战略相结合。
国内市场不景气,海外市场成为当前很多专用汽车生产企业走出去的方向。如何走出去?广东永强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安洪昌在演讲中介绍了永强的国际化路径。
安洪昌介绍,永强拥有一个立体的结构。第一是从产品安全入手,从技术的标准入手,换句话说就是永强近几年所研发的产品都是从用户的运营利益入手,从用户的盈利能力入手来创建产品,并通过与国际相结合引进新技术。如何创新用户的运营方案,这方面也是永强近几年不断优化的工作。从一个成熟型的需求走向成长型的需求,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永强针对不同的用户,将他们的需求最终转变为运营利益的优势,这就是永强的路径之一。第二是应急装备的国际化,永强收购了很多过百年的企业,永强收购的不仅仅是它们的工厂,还有它们的知识产权、市场资源、人才等方面,不在乎重资金发展,在乎轻资产的升级,这是永强的另一个路径。
目前,永强在产业发展布局与规划上,主要是从产业的构成、发展以及路线方面进行构建。永强有两大产业布局,特种车的装备产业和应急产业,有4个产品线同时在发展,物流车辆、应急车辆、军需以及特种车辆。
中联重科在专用汽车领域的研发实力一直被业内称赞,该公司中环境产业研究院院长助理张斌在演讲中结合中联重科的做法,谈到了我国专用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战略和技术路径。他认为,发展战略应该是在中国制造2025年和“互联网+”的大背景和目标牵引下,大力推行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的战略方针,实施创新驱动的战略关键是提升产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以产业质量效益为根本。具体可以考虑的率先突破的路径,是紧贴中国制造2025年的强国目标,以“互联网+”为新一轮升级牵引和着力点,在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的战略方向上实施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