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农学毕业论文论文范文,农学毕业论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不同药剂及其混配剂对油菜菌核病菌的毒力

  • 投稿Phi
  • 更新时间2015-09-22
  • 阅读量1029次
  • 评分4
  • 48
  • 0

正祥,邓 乐,张长青,周 燚

(长江大学农学院/湿地生态与农业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湖北 荆州 434025)

摘要: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8种药剂及其混配剂对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的室内毒力,旨在筛选有效防治核盘菌的药剂及其混配剂,为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提供重要参考。结果表明,咪鲜胺锰盐对核盘菌的毒力最高,其EC50值为0.067 6 μg/mL;丙环唑次之,EC50值为0.098 9 μg/mL;菌核净、腐霉利、甲基硫菌灵、多菌灵、异菌脲EC50值在0.1~0.5 μg/mL之间;百菌清的EC50值为0.706 1 μg/mL。咪鲜胺锰盐和百菌清以配比2∶1时增效系数为2.179 5,咪鲜胺锰盐与甲基硫菌灵以配比1∶3时增效系数为2.952 7,咪鲜胺锰盐与菌核净以配比1∶1时增效系数为1.537 2。在防治油菜菌核病时,建议轮换使用咪鲜胺锰盐、丙环唑单剂及上述筛选出的混配剂。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杀菌剂;毒力;混配剂

中图分类号:S4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07-1606-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07.019

油菜(Brassica nanups L.)是我国的重要油料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位居世界首位[1]。由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侵染引起的油菜菌核病在油菜种植地区均有发生,在我国以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地区最为普遍和严重,一般发病率为10%~20%,严重的达80%以上[2-4]。由于油菜种质资源中缺少高抗菌核病的品种,目前生产上对于该病害的防治主要采用化学防治为主,辅以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5]。国内虽然报道了不少防治油菜菌核病的化学药剂,如苯并咪唑类的多菌灵、亚胺类的菌核净、取代苯类的百菌清等,但长期使用单一的化学药剂,导致大量的抗性菌株产生,化学药剂的防治效果明显降低[6,7]。基于此,本研究根据药剂的不同作用机理,选取了8种药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并测定了不同混配剂的毒力,以期筛选出对核盘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单剂及混配剂,为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菌株 油菜菌核病菌(S. sclerotiorum),由长江大学农学院植物病理研究室分离保存,于PDA平板[8]上培养2 d后使用。

1.1.2 供试药剂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WP)(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WP)(山东科大创业生物有限公司),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WP)(四川省药化工有限公司),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WP)(上海知农化工有限公司),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WP)(江西禾益化工有限公司),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WP)(拜尔作物科学公司),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WP)(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250 g/L丙环唑乳油(EC)(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均为市售商品药剂。

1.2 方法

1.2.1 不同单剂对核盘菌的毒力测定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9],根据药剂的推荐剂量及预备试验结果,将供试的8种药剂配制成系列浓度的含药PDA培养基。丙环唑、咪鲜胺锰盐、多菌灵的浓度为0.6、0.4、0.2、0.1、0.05、0.025 μg/mL,百菌清的浓度为1.0、0.8、0.6、0.4、0.2、0.1 μg/mL,腐霉利的浓度为0.6、0.4、0.2、0.1、0.05、0.025 μg/mL,异菌脲、菌核净、甲基硫菌灵的浓度为1.0、0.8、0.6、0.4、0.2、0.1、0.05 μg/mL。用打孔器从PDA培养基上取直径为5 mm的核盘菌菌饼,接种于含药PDA平板中央,置于25 ℃倒置培养,每处理重复3次。待对照菌落长满培养皿时,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取平均值,计算抑制率。以药剂浓度的对数值为横坐标,不同浓度下抑制率的几率值为纵坐标,绘制毒力曲线,求得8种杀菌剂对油菜菌核病菌的毒力回归方程、EC50值和相关系数。

抑制率=(对照菌落直径-处理菌落直径)/(对照菌落直径-菌饼直径)×100%

1.2.2 不同混配剂对核盘菌的毒力测定 参照文献[10],根据药剂单剂的毒力及作用机理,将咪鲜胺锰盐(A)、百菌清(B)、甲基硫菌灵(C)、菌核净(D)进行两两配比,按质量比3∶1、2∶1、1∶1、1∶2、1∶3进行混配,三次重复。根据文献[11]计算混剂的增效系数SR,SR≥1.5表示具有增效作用;SR≤0.5,表示具有拮抗作用;0.5<SR<1.5表示具有相加作用。

混剂的EC50理论值=(混剂中A的质量分数+混剂中B的质量分数)/(混剂中A的质量分数/A的EC50+混剂中B的质量分数/B的EC50)

混剂的增效系数(SR)=混剂的EC50理论值/混剂的EC50实际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剂对核盘菌的毒力

单剂对核盘菌的毒力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供试的8种药剂中,咪鲜胺锰盐对油菜菌核病菌的毒力最大,其EC50值为0.067 6 μg/mL;其次是丙环唑,其EC50值为0.098 9 μg/mL;菌核净、腐霉利、甲基硫菌灵、多菌灵、异菌脲EC50值在0.1~0.5 μg/mL之间;百菌清的毒力最小,其EC50值为0.706 1 μg/mL。

2.2 混配剂对核盘菌的毒力

不同混配剂的毒力测定结果如表2所示,由此可见,咪鲜胺锰盐(A)和百菌清(B)混配时,增效系数(SR)在1.346 6~2.179 5之间,配比2∶1时增效系数最大,为2.179 5;咪鲜胺锰盐(A)与甲基硫菌灵(C)混配时,增效系数(SR)在1.511 1~2.952 7之间,均表现增效作用,其中配比1∶3时增效系数最大,为2.952 7;咪鲜胺锰盐(A)与菌核净(D)混配时,配比1∶1时增效系数最大,为1.537 2;其余药剂配比均表现相加作用。

3 小结与讨论

本研究测定了8种药剂对油菜菌核病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供试的药剂对核盘菌菌丝生长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作用依次为50%咪鲜胺锰盐WP>250 g/L丙环唑EC>25%多菌灵WP> 50%腐霉利WP>40%菌核净WP>50%异菌脲WP> 70%甲基硫菌灵WP>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WP。咪鲜胺锰盐和丙环唑对油菜菌核病菌的毒力较高,其余药剂的毒力较低,建议这两种药剂经田间防效验证后,可轮换用于油菜菌核病的田间防治。任莉等[12]比较了核盘菌对咪鲜胺锰盐、多菌灵、多·酮及菌核·锰锌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核盘菌对杀菌剂咪鲜胺锰盐高度敏感,而对其余3种杀菌剂敏感性稍差,本研究结果与此相一致。秦虎强等[13]报道陕西汉中地区的油菜菌核病菌对咪鲜胺锰盐、腐霉利、异菌脲、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戊唑醇及菌核净的敏感性较强,其次为乙霉威与丙环唑,对百菌清中度敏感,本研究结果与此存在一定差别,推测原因可能与不同地区油菜菌核病菌的抗药性有关,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长期使用单一药剂易造成病原菌的抗药性,使用混配剂可达到比单剂更为理想的防治效果,减少病原菌抗药性产生的风险。周锋等[14]报道戊唑醇和菌核净以配比为1∶20、5∶44、5∶26、10∶33、5∶11、15∶22、12∶11、20∶11和21∶5复配后对油菜菌核病病原菌具有增效作用,且当二者配比为12∶11时增效系数最高。本研究选取了毒力强且作用机理不同的4种药剂进行两两混配,联合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咪鲜胺锰盐与百菌清配比2∶1、咪鲜胺锰盐与甲基硫菌灵配比1∶3、咪鲜胺锰盐与菌核净配比1∶1时都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本研究筛选的增效作用明显的混配剂,不仅可以明显提高药剂的杀菌效果,而且有利于防止或延缓病菌抗药性的产生,为开发防治油菜菌核病的混配制剂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高小宁,陈亚菲,韩青梅,等.内生细菌EDR2的鉴定及其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1(2):175-181.

[2] LI H, LI H B, BAI Y, et al. The use of Pseudomonas fluorescens P13 to control Sclerotinia stem rot(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of oilseed rape[J]. The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2011, 49(6):884-889.

[3] YANG D J, WANG B, WANG J, et al. Activity and efficacy of Bacillus subtilis strain NJ-18 against rice sheath blight and Sclerotinia stem rot of rape[J]. Biological Control,2009,51(1):61-65.

[4] 赵丹丹,臧 新,田保明,等.菌核菌及油菜菌核病相关研究进展[J].河南农业科学,2010(2):120-123.

[5] MAKOWSKI D,TAVERNE M,BOLOMIER J,et al.Comparison of risk indicators for sclerotinia control in oilseed rape[J]. Crop Protection,2005,24(6):527-531.

[6] 李 伟,李 伟,周益军,等.江苏省油菜菌核病对多菌灵的敏感性[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7,29(1):63-68.

[7] 康育光,韩巨才,刘慧平,等.核盘菌对几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26(1):19-21.

[8] 陈天寿.微生物培养基的制造与应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9] 顾广杰,崔林开,王树和,等.新奥霉素对7种植物病原真菌的室内毒力测定[J].农药,2013,52(4):293-294.

[10] 王小艺,王跃龙,欧晓明,等.农药混剂配比研究的一种实用寻优方法初探[J].农药学学报,2005,7(1):40-44.

[11] 肖 星,蒲金基,陈 照,等.两种不同杀菌剂混配对香蕉黑星病菌的增效作用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08(7):92,100.

[12] 任 莉,陈坤荣,王成玉,等.咪鲜胺锰盐防治油菜菌核病的潜力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10,43(20):4183-4191.

[13] 秦虎强,陈芳颖,付鼎程,等.油菜菌核病菌对10种杀菌剂的敏感性及不同药剂田间防效[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9(7):117-122.

[14] 周 锋,张小磊,胡承勇,等.戊唑醇和菌核净复配对油菜菌核病病原菌的增效作用[J].农药,2013,52(8):602-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