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思思
(重庆市巴南区鱼洞街道畜牧兽医站401 321)
小鹅瘟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雏鹅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仅发生于鹅与番鸭,其他禽类均不易感染。该病可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并可经卵垂直传播,发病速度快、死亡率高,是危害养鹅产业发展的重要疾病。特别是发生于20日龄以内的雏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90%,呈现发病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的趋势。
1 发病症状
本病潜伏期为3~5d,以消化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扰乱为主要表现。
最急性型多发生于1周龄的雏鹅,不见症状突然死亡,或在出现精神呆滞后数小时即呈现衰弱,倒地划腿,挣扎几下死亡,病势传播迅速,数日内即可传播全群。
急性型多发生于第二周龄雏鹅,小鹅精神委顿,食欲减退,严重的废绝,采食的草不下咽,随采随丢,饮欲增加;羽毛松乱,头颈缩起,嗜睡,离群独处,行走掉队;雏鹅流浆液性鼻液,沾污鼻孔周围,雏鹅常有摇头症状;排灰黄色水样稀粪有气泡或有纤维状碎片,肛门周围绒毛被沾污,少数有条状香肠样、表面有纤维性假膜硬性粪便排出;喙端和蹼色泽变暗;雏鹅临死前出现头颈部扭转,蹼呈划水样运动。临床上大多为急性,病程一般为2~3d,随患病雏鹅日龄增大,病程渐而转为亚急性型。
亚急性型通常发生于流行的末期2周龄以上的雏鹅,临床症状为食欲降低,精神委顿,走路摇摆、排稀便。病程一般4~7d。病程过长的,生长发育受到严重阻碍,成为“僵鹅”。
2 病理变化
剖检可见肠道的血管怒张,十二指肠的黏液增多,黏膜呈橘黄色,小肠中后段膨大增粗,肠壁变薄,小肠中后段黏膜坏死脱落与纤维素性渗出物凝固形成栓子,形如腊肠状为特征。直肠黏膜轻微出血,内含黄白色稀粪。肝脏肿大,呈棕黄色,胆囊明显膨大,充满蓝绿色胆汁。胰腺颜色变暗,个别鹅的胰腺出现小白点。心肌颜色变淡。脾脏充血。肾脏肿胀。法氏囊质地坚硬,内部有纤维素性渗出物。有神经症状的鹅剖检后,可见脑膜下血管充血。有的病变不典型,仅见黏膜充血或出血,肠内容物混有较多的灰白色纤维素性絮片。
3 诊断
流行病学诊断:l~3周龄的雏鹅易发,雏鹅发病,肺部有出血,是小鹅瘟的流行病学特征。
临床诊断:排稀便与特征性神经症状。
病理剖检诊断:小肠出现特征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
实验室确诊:经病毒分离鉴定或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查。
4 治疗方法
首先,对整群雏鹅用抗小鹅瘟血清,每只皮下注射1.O~1. 5mL,出现临床症状的雏鹅注射2~3mL,在10日龄以上的雏鹅加大剂量。其次,使月清瘟败毒散,主要成分玄参、连翘、地黄、黄连、黄芪、栀子、牡丹皮等拌料饲喂,提高机体抗病毒能力。同时防止继发感染,利用环丙沙星或氟苯尼考饮水,早晚各1次,连用2~3d。另外,饲料或饮水中要加入电解多维或速补康及适量葡萄糖等,以增强雏鹅体质。
5 预防措施
种鹅于开产前1个月用小鹅瘟高免血清一鹅六联抗进行免疫。参考免疫程序为:产蛋前15~20d,肌肉注射,产蛋中期加强免疫1次,可使小鹅出生后获得一定的特异性抵抗力,直接接种1日龄的雏鹅也具有一定效果。雏鹅2~5日龄用小鹅瘟高免血清一鹅六联抗预防注射,每只皮下注射0. 5mL,以防强毒感染而发病,此法有较高的保护率,但注射后7d必须严格隔离饲养。
孵化设备、一切用具以及屋内及地面应定期消毒,尤其是注重小鹅瘟流行区域的消毒。免疫种鹅群和非免疫种鹅群的种蛋应分开孵化,避免孵出的雏鹅母源抗体水平不同,从而影响雏鹅群的免疫效果。对人孵的种蛋应严格进行药液冲洗和福尔马林熏蒸消毒,以防病毒经种蛋传播。不同地区的种蛋不得混孵。全场定期消毒,针对垫草、料槽、场地,应用百毒杀进行喷雾消毒。对病死鹅深埋,加入消毒粉。
对于在育雏期间的小鹅要注意保温、降湿、通风,小鹅尽量不要下水或少下水。病死小鹅不能乱扔,应及时清捡出来,用火烧掉或者深埋。鹅群宜小群饲养,便于管理和控制疫病。禁止从疫区引种,正常引种要做好隔离检疫工作,对引进的种鹅群要做血清学检查,淘汰阳性个体;无条件要对引进的种鹅隔离观察5~7d后,混群饲养。引种前在产地注射小鹅瘟疫苗后运输,坚持自繁自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