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涵盖七省11州、68万平方公里、760万人口。藏羌彝文化产业如何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落地,或者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如何到藏羌彝走廊来互动、互通、合作、生根、开花、结果?本文认为,需要了解藏羌彝文化产品到哪些国家去,当地消费者的需求跟我们国内的差异在哪里。需要运用“一带一路”新的视野、新的空间、新的方法、新的途径、新的价值,去彰显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的特色和魅力。需要巧用资源,融入全球化,突出异质文化吸引力、突出空间转换新奇性、突出沿线聚集新变化、突出进出自由求共赢。需要把我们跟国外建立的友好城市联系起来,利用友好城市这个平台来促进大合作、大交流。通过大项目带来大聚集、大活动形成大品牌、大企业创造大效益。
〔关键词〕“一带一路”;藏羌彝文化产业;开放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民族地区
〔中图分类号〕F12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048-(2016)02-0043-04
文化产业最终要和项目落地,藏羌彝文化产业如何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和地区落地,或者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如何到藏羌彝走廊来互动、互通、合作、生根、开花、结果,这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
一、知己知彼,推动走出去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民族的语言、风俗、宗教、习俗、生活方式、
价值取向,特别是文化需求我们还不是很清楚。需要了解藏羌彝文化产品到哪些国家去,当地消费者的需求跟我们国内的差异在哪里。四川人爱打麻将,在国外没有这种普遍现象。他们消费什么?如果这些问题不研究清楚,就找不准销售对象。所以,需要把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城市、乡村、旅游者、消费者们的消费心理、消费需求、消费曲线。
2015年初,四川组织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沿“一带一路”几十个国家去采访,回来写了系列报道,读了以后感受很深。内地的企业到国外去,不了解当地的宗教习俗,不了解当地的民间禁忌,不了解当地的行政运作机制,所以有一些企业去了就出问题。记者举了一个例子,比如说日本的企业到印度,先去拜访当地的活佛。他们要举行开业大典,都请活佛为他们主持。他们经常去朝拜寺庙,一下就扎根了。而四川的企业在国外却去找官员,往往很难在当地生根。藏羌彝文化产业要发展,文化企业要走出去,首先需要研究“一带一路”的宗教信仰、风土人情等历史文化特点。
我们到沿线国家和地区去投资,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没有足够的软实力来吸纳当地的就业工人,在那个地方也很难扎根。我们的企业多把内地的人带过去,很难融进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环境。只有聘用当地人来作为我们文化企业的高管,才有足够强大的企业文化来吸引当地民众,才可以扎根。因此,需要知己知彼,不能进入眼前一抹黑的“无物之阵”。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二、推陈出新,开辟新出路
“一带一路”的愿景和行动计划,给藏羌彝文化产业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一带一路”与我们传统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思维方式、运作方式完全不一样,体现在新的视野、新的空间、新的方法、新的途径、新的价值等方面。这是一个“新的视野”,需要把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放在“一带一路”开放的格局当中去思考,思维和视野相应也要改变。它是一个“新的空间”,以前我们只注重本地区域发展,但是现在要在“一带一路”的空间来思考。空间小可以把握,空间大了却无所适从,因为空间变大就有多种可能性。在大的空间里来思考藏羌彝文化产业发展,给我们带来很多机遇,也带来更多挑战。它是一种“新的方法”。需要用“一带一路”的整体思维、全局思维、系统思维、合作思维、共赢思维、“五通思维”(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来思考藏羌彝文化产业发展。方法变了,路径也变了。“一带一路”的路径发生变化,要采取哪些新的措施,包括经济的、宗教的、人类学、民族学的,将它们有机融合起来。它具有“新的价值”。以前文化产业的价值都是局限于当地区域之内的文化产业发展,体现文化产业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等。现在“一带一路”给藏羌彝走廊上的文化带来新的价值取向。藏羌彝如何与“一带一路”沿线其他民族融合,融合之后的价值观要发生哪些变化?我们的产业资源、旅游资源、生态资源,怎么与“一带一路”沿线的资源发生整合、发生聚集、发生碰撞,怎么产生新的价值观?这是一个全新的问题。
三、彰显特色,探寻耦合性
目前,我们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情况比较陌生。正因为陌生,我们迫切梦想它、追求它、融入它,而又不知道对手怎么样,不知道对方心态怎么样。马克思谈到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时,强调通过对象返观自身。没有对象的接纳,没有对象化的成果,没有对象对主体的肯定和认同,很难产生主客体整合。
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涵盖七省11州、68万平方公里、760万人口。这个走廊是地域性与开放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特色性与融合性的结合。首先,表面看它是一个走廊,是一个大的行政区划,有几个省区,实际上作为一个走廊,它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特别是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可以把走廊与“一带一路”结合起来,与南方丝绸之路结合起来。“廊”和“路”是相通的,可以交叉交融发展。其次,整个藏羌彝走廊的多民族特征非常突出,藏族、羌族、彝族、回族、汉族等的民族风情、民族资源、民族信仰等,与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相比,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又具有强大的民族通融性,在世界民族文化之林具有互通互联基础,很容易走向世界,形成国际性交流与互鉴,与全球化发展联系在一起。再次,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特色鲜明。七个省区每个省区有特色,每个民族有特色,藏羌彝的整体性就是一个特色。这个特色来自于资源的整合,没有整合性就没有特色性。一般而言,整合性应该消解特色性,但藏羌彝走廊正是因为整合了,反而凸显了它的特色。因为特色与整合突出了藏羌彝文化的特点,在中国版图上,乃至在世界的版图上去观察藏羌彝走廊这七省区,它在整个地球上是非常有独特的。这个特色一是因为它是“资源富地”,具有民族文化生态资源的多样性、丰富性。二是“民族宝地”,这里多民族聚集,稳定与发展任务较重。国家对藏区发展出台很多新的政策,强调在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突出发展,以发展来解决一切问题。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是解决民族问题的金钥匙。所以它是一个民族振兴发展的宝地。三是“旅游胜地”。差不多中国最美的地方都集中在这个走廊里,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它是长江、黄河的发源地,是我国长江上游生态的涵养地,是国家限制开发区,限制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进入,这恰好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开辟了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四是“宗教圣地”。走廊里的宗教资源独具特色,藏传佛教的各大教派都集中在这个区域,成为信众朝圣之地。五是“文化高地”。以珠穆朗玛峰为代表,有很多历史民族文化积淀和标高。这里的文化高地,主要是指文化资源、文化品牌、文化魅力、文化影响力。 四、巧用资源,融入全球化
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之所以能够融入“一带一路”,是受藏羌彝走廊这些地方本身的资源禀赋、区域空间和民族特色所决定的。
一是突出异质文化吸引力。文化的多样性在于突出每个民族的异质文化,异质文化越突出对外吸引力就越强大。藏羌彝这几个民族的文化特征,特别是生活习俗、民族节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娱乐方式、价值观念,包括藏医藏药等民族医药,都具鲜明突出的特点。因此,每个州和县应突出“一州一品”、“一县一品”。如不少地方都在跳锅庄舞,每个锅庄舞也有不同的表演形式,能不能在某些地方相对集中,突出某一个品牌,有些地方弱化一点,把某个地方突出一点,做强各种各样的具有民族风情、民族特色的演艺团队。异质文化的突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民族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而且,我们要走出去演出、去展示、去展销也才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二是突出空间转换新奇性。空间一变,一切都变。“一带一路”之所以有吸引力,那因为是我们的未知空间,一个奇异的空间。什么是旅游?从一个空间到另外一个空间就是旅游,所到之处都是新鲜的。空间转换的新奇性要在“一带一路”中间展现出来。城市之间、民族之间、区域之间、项目之间、园区之间,尽可能实现空间转换、空间交流。空间交换带来的裂变是非常巨大的。我们要加强“一带一路”与友好城市,“一带一路”与旅游景区、旅游线路、旅游产品的交流。藏族的唐卡绘画、羌族的“刷勒日”绘画、彝族的毕摩绘画都具有吸引力。能否依托格萨尔史诗建设世界英雄史诗博物馆?甘孜相当于山东省那么大的面积,虽然它的非遗很多,但是很难集中起来予以展示,能不能把非遗保护传承通过部落的形式展陈出来。还有甘阿凉三州的古雕群、桃坪羌寨、原生态的锅庄节、藏传佛教、火把节、羌族的民歌、羌族的瓦尔俄足节、羊皮鼓舞、泸定的樱桃节、九龙观海节等,这些都是这个区域的亮点。这个区域它的民族文化空间在,形态也在,唯一需要转换的是吸引国内外的大量旅游者进来,有些资源没法带走,但是有些歌舞、工艺、项目是可以走出去的,通过文化贸易、文化交流走出去。所以,空间转换是我们追求文化产业项目设计的一个基本着眼点。
三是突出沿线聚集新变化。“一带一路”沿线资源丰富,整个西部太神奇了,西亚、东亚、中亚民族风情太多了,但是怎么聚集就有一个考量。这个聚集肯定会产生新变。因此,要通过大项目、大企业来做。
四是突出进出自由求共赢。一来一去,进进出出,“一带一路”和藏羌彝文化企业、文化项目必须自由的进出,如果行政审批不精简是很难实观的。所以,进出自由求共赢很重要。七省区藏羌彝的文化怎么自由的出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怎么自由的进来,必须要有大的自由度,促进交流自由、贸易自由、学术自由,没有这些自由是不行的。
五、抢抓机遇,加快大发展
大转型带来大机遇。国家转型进入新常态,经济在调结构、稳增长,这个大转型带来了大的机遇。需要把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看成一个大走廊、一个大交流的动态变化的整体走廊。七省区不能像铁路上的警察各管一段,七省区一段一个段长,应该有“走廊”整体意识和行为方式,把整个走廊无缝隙连接,七省区要形成聚合优势,这样才能够形成大走廊,才可能有大交流。比如,四川不通过云南,不通过西藏,我们的产品出不去。凉山的彝族文化和楚雄的彝族文化,都是一个民族,其文化产品与服务可以从云南那里出去。所以在文化产品、文化贸易出口这方面,七省区走廊要建立一个机制,建立一个平台,达成一些协议,这样才可能有大的交流。
大沿线开辟大合作。从“一带一路”辐射地图看,差不多把这个地球涵盖完了,这个沿线太长了。我们怎么谨慎地一步一步地出去,进行大合作?藏羌彝文化产业怎么走出去,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我们现在跟国外建立的友好城市联系起来,利用友好城市这个平台来促进大合作、大交流。走廊沿线的友好城市之间能不能在旅游产品、企业注册、文化消费等方面享有同等的市民待遇?比如我们到沿线国家,到印度,或者到俄罗斯等友好城市去发展,能享受到当地的市民待遇。这个问题要通过国家层面来设计有关政策。
大项目带来大聚集。文化产业的特质使得创新型小微企业很多,特别是民族地区要搞大的项目是困难的。但是可以借助“一带一路”的战略发展,思考大的项目。这种项目有两种可能性,一是在国内藏羌彝走廊里设计,把国外的资金、国外的资源尽可能聚集在这个地方;二是走出去,在其他国家去设置我们的项目,建设特色园区,如打造藏羌彝与“一带一路”沿线的民族文化旅游线路、民族文化工艺产品研发基地、高原丛林户外运动营地、藏药生产研发中心、民族歌舞剧目等。
大活动形成大品牌。藏羌彝文化走廊有国家级的、世界级的品牌,世界级的非遗也很多,如大熊猫、九寨、黄龙等。但是,文化产业要形成影响,必须要有国际性的活动。陕西从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 一论文网专业代写档案管理论文,欢迎光临dYLW.neT]西安出发沿“一带一路”走,推荐西安的唐代文化。云南的普洱茶做的推介活动非常成功。过去是每个省自己策划搞活动,现在我们七个省区应该联合起来做一些大活动,形成大品牌,包括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整体的而不是分阶段分区域的走向世界,整体向“一带一路”沿线推广我们的特色品牌。
大企业创造大效益。没有大企业、大集团,藏羌彝文化产业也很难有大发展。需要打破地域限制、打破所有制限制,如可否设立藏羌彝民间工艺研究院、藏羌彝民间工艺贸易公司、藏羌彝民族服饰生产贸易公司。藏族服饰、羌族服饰、彝族服饰都有特点,完全可以推向国际市场。可否实施藏羌彝特色文化品牌推广营销战略,共同打造藏羌彝特色文化产品贸易服务平台。这些,都需要有一些大的企业来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