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素质教育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同时也可以完善学生的人格,所以在小学教育中积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以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从讲授式、对话式、活动式和诱导式等4种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入手,并就其教学进程结构及实施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G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36-0132-02
随着素质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深化,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教育对于小学教学提出的新要求。而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所产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既遵循普通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规律,也充分凸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可以确保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还完善了学生的人格,为其后续的人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形式
1. 讲授式教学模式
顾名思义,讲授式教学模式是以讲授的方式来开展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要以心理学的知识和理论作为重点讲授内容,它是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所演变而来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大多数教师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初期会采用这种学习方式来向学生灌输心理学和心理卫生学等方面的知识,以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和调控自己的心理和行为,这种模式的具体应用步骤为:问题导入——知识讲授——实际运用。例如,在讲解“情绪调节”部分心理学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问题的合理导入来为学生讲解情绪和情绪调节的含义、重要性以及具体方法等方面的理论知识。
另外,针对该模式的学习而言,教师都能较好地把握,他们只需按照学科教学的方式来讲解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即可,这样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从教学内容来讲,讲授式教学模式主要侧重于心理学知识的讲授,这无法有效地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增强学生的心理品质,并且心理学方面知识的记忆又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所以教师不可将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地理解为心理学知识和理论的教育,也不可将其按照思品课来进行教学,更不可采用考试的方式来评判学生的心理特征,而应该将心理健康课作为优化小学生心理素质,提升他们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少运用该种模式,并要确保教学模式应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避免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出现偏差。
2. 活动式教学模式
教师应该结合小学生实际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来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来丰富学生的心理体验经历,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该种教学模式要优于讲授式教学模式,重点在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掌握有关的心理学知识和理论,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侧重理论指导。就该模式具体的应用步骤而言,其主要为:“设计活动——参与活动——体验感受”。例如,在讲解“情绪调节”部分心理学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一些多样性的教学活动来使学生亲身体验情绪调节,同时要在活动中重视情绪调节方法和重要性的讲解。
该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学生营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从而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心理体验,这也是遵循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性原则的具体体现。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教学中主要以活动和游戏方式为主来为学生营造一个合群、乐学的良好氛围,但是该种教学模式应用的难度比较大,学生把握和控制起来比较困难,所以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组织管理能力,否则无法达到活动开展的预期效果。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合理把握该教学模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 对话式教学模式
在对话式教学模式的指导下,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或教学要求来为学生合理确定教学主体,需要将学生分成适当的几个小组,并要鼓励各个小组的成员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畅所欲言,并形成小组意见,然后让小组与小组互相讨论,最后由教师就各组的意见进行总结和评价。通常而言,小组的人数最好为奇数,以确保意见形成的有效性,通常每组人数以6~8名为宜,并要尽量将具有同种心理问题的学生分到一组,同时要明确各个小组中的人员分工,如主持人、记录员、检查员、激励者和总结人等,而教师则需要保持与学生平等的关系来进行对话。而就该模式具体的应用步骤而言,其主要为:“确定主题——分组对话——解决问题”。例如,在讲解“情绪调节”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就自己在生活或学习中遇到的烦心事以及自己的情绪调节方法来让学生进行探讨,从而使每个学生均可在学习中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
该模式重点在于营造一个和谐平等、轻松愉悦、畅所欲言的课堂教学氛围,并对学生提出的各种观点进行合理点评,借助小组讨论或者辩论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行为模式,这样有利于避免价值冲突问题。但是课堂毕竟是课堂,一味地讨论势必导致形式单一,并且该模式受学生年龄因素的影响比较大,所以不太适合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4. 诱导式教学模式
良好的教学情景是激发学生行为反应和情绪体验的有效手段,所以教师可以通过良好教学情景的创设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要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自我教育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心理品质,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其社会适用能力。就该模式具体的应用步骤而言,其主要为:“创设情境——操作体验——问题感知——交流感悟”。例如,在讲解“情绪调节”部分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一个有关情绪的小故事,然后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从而使学生从活动中来找出情绪调节的有效方法。另外,还可以借助讲故事、录像等教学手段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要尽量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且具有挑战性的事例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从而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进程结构及其实施策略
1. 形成合理的教学进程结构,促进教学效率优化
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均有其独特的教学进程结构,如赫尔巴赫所提出的“明了——联想——系统——方法”课堂教学模式和夸美纽斯提出的“观察——记忆——理解——练习”课堂教学模式,等等。这些课堂教学模式所具有的教学进程结构并非任意组合在一起,而是在特定教学理论和目标作用下长期实践的结果。同理,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模式也是在借鉴其他优秀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再结合本学科特点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模式。
就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结构进程而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体现该学科的特性、类型以及对象等特性因素,还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来充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常见的心理健康课堂活动形式主要包括体育活动、行为训练、心理剧和游戏等类型,通过以上活动,教师应引导学生疏解心理烦恼,帮助他们通过体力的释放加游戏放松,逐步摆脱心理困扰,最终实现心理的健康发展。
2. 适时采用不同教学模式,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实效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针对不同的教学任务和目标,教师需要采用不同的组合形式,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模式也不例外。比如,以信念确立、不良认知改变或者价值辨析等为主的课堂教学结构设计为:“认知——活动——体验——分享——评估”的课堂教学模式;而以认识、矫正自己、理解他人和社会适应性为主的课堂教学结构可以设计为:“活动——体验——分享——认知——评估”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些模式都要结合学生的学习习惯、认知风格、认知水平和特定的教学内容等合理调整,从而确保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的整体质量。
当前,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学生又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备受祖辈、父辈宠爱,几乎没有经受过什么挫折。进入学校后会面临与同学间的沟通、交流问题,往往承受不住教师的批评、指责,这就导致学生往往表现出较多的心理问题。对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心理问题,并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完善学生的人格,帮助他们走出困惑,最终帮助其实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