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教育管理学论文范文,教育管理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浅析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现状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9-02-13
  • 阅读量111次
  • 评分0
  • 0
  • 0

  一、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基本含义及必然性


  1.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基本含义。


  职业是指从业者在社会中所从事的相对稳定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并以此为社会服务和体现自我价值的专门工作。职业化是一种规范化、制度化的工作状态,相关的从业人员要在思想观念、知识技能、思维模式、心理态度等方面符合职业规范标准。由此可见,高校辅导员工作也属于职业的范畴,是一种职业。而高校辅导员职业化是以提高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为目标。结合工作实际来说,辅导员职业化就是按照特定的职业标准以及具体的工作职责,不断提高辅导员的职业声望,增强辅导员职业的认同感,激发辅导员工作潜力和热情,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可以说,辅导员职业化即是辅导员职业发展的可持续化和操作上的标准化及精细化。


  2.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必然性。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实现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也逐渐独立和规范,越来越需要专门组织和专业人员进行统一管理。大学生在学业、心理、生活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传统意义上的纯粹政治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已不堪其累,显示要求学生工作必须转变观念,提高水平,构建教育、管理、服务相统一的专业体系。在科学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发展加速的背景下,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既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选择。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困境


  1.社会对高校辅导员职业缺乏认可。


  高校辅导员这一职业尚没有正式的定义,目前我国的职业分类中还没有高校辅导员这一职业,致使社会上对高校辅导员这一职业的理解与认识仅局限在高校范围内。同时高校将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的一部分,同时也将其列为管理干部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对辅导员的职业化进行科学的规划,因此出现了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角色定位不清,影响了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建设。


  2.高校辅导员队伍缺乏稳定性。


  从现实情况来看,现在很多高校辅导员认为辅导员工作不可能当做长期或终生职业来从事,而是将其当做过渡性、阶段性的工作岗位。在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年限上,专门就辅导员队伍建设进行规定的教育部24号令也未给出明确的规定。因此,高校出现了一种现象:专业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队伍比较稳定且职业发展前景清晰,而辅导员队伍的显著特征则表现为流动性较强。


  3.高校辅导员缺乏职业化知识技能。


  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较低,特别是理论水平较低,主要表现为高校辅导员的知识结构不完整、业务能力参差不齐、缺乏系统化的职业培训。因此,高校辅导员需要将自身所从事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融合贯通起来,将其发展成为统一的理论体系。


  4.高校辅导员发展与成长没有保障。


  高校辅导员的发展出路主要表现在职务与职称两个方面。?男姓?职务来看,教育部没有对高校辅导员享受何种行政级别、如何晋级做出详细规定,各高校辅导员的行政职务聘任往往因学校而异。从专业技术职务来看,高校辅导员职务晋升体系也不完整,很多高校辅导员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条件通常参照教师系列进行,很少制定专门性的辅导员系列职称评聘规定。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对策


  综上所述,结合实际情况,要全面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发展,从政府层面来看,要完善制度,加强培训力度,建立职业准入制度。从辅导员层面看,要重视修养,提升自我。从高校层面看,要落实责任,加强保障。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转变观念,是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基本前提。推进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首先要摒弃那种“辅导员是一种过渡职业”、“辅导员工作谁都可以干”的片面认知,同时也要意识到高校辅导员不仅是德育教师,而且是学生成长成才的管理者和服务者。


  2.严格准入机制,是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坚实基础。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德才兼备的原则,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基本要求,结合学校实际,认真选拔辅导员。通过严格选任程序,确保多选人员能胜任高校辅导员工作。


  3.建立健全教育培训体系,是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有力保障。要确实抓好辅导员的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真正建设一支有力量、有动力、有活力的职业化、专业化队伍。在这方面,通过建立相应的培训和研修基地、组织论坛、召开会议、健全高校辅导员绩效的考评机制等形式,促进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


  4.建立辅导员工作激励机制,是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高校要统筹规划辅导员发展序列,设计合理的职业发展阶梯:一是针对辅导员职业建立具有相应的政策保障和支持体系;二是要支持有志于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逐步向职业化、专家型方向发展;三是要拓宽辅导员后续发展空间,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积极加入高校辅导员队伍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