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形象而真实的描写西周到春秋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对于我们研究诗歌和历史有重要的价值。解读《诗经》婚姻与爱情的诗篇,研究在文化背景下婚姻爱情诗的内涵,能够更全面的认识《诗经》的文化意蕴。
关键词:文化视阀;《诗经》;婚姻与爱情
一、《诗经》中婚姻爱情诗的文化背景
《诗经》出现于西周到春秋,历时大约500年。共有305篇诗歌,与婚姻爱情相关的诗有116首之多,占诗歌总数的38%。涉及的婚姻爱情诗是表达男女相思、相爱的爱情诗,表达婚嫁仪式及宾客祝福的婚嫁诗,刻画婚后生活情形的婚姻诗、描写女子被丈夫抛弃的弃妇诗,主要收录在《小雅》和《国风》。
二、《诗经》中写婚姻与爱情的诗
《诗经》中描写爱情的诗一直被人们所喜爱和称道,尽管它经历了2000多年的时光,但依旧体现出浪漫、激情的色彩。其具有的真挚、热烈、大胆的情感,对后世文学的蜕变与发展有重要影响。
(一)爱情诗
《国风》中的爱情诗包罗万千,分析这些诗歌,能够了解到其中蕴含的文化特征。
体现男女彼此爱慕的诗歌。如《关雎》是直抒胸臆的热烈情歌,尽管写的是中贵族公子对美丽女子的思慕,但其感情是特别美好、淳朴的。前三章体现出男子对女子的爱慕,以及求之不得的心情,而后想象如果能和女子相恋,必会“钟鼓乐之”。
表现男女相爱中烦恼和矛盾的诗。如《蒹葭》描绘的是男子为自己喜欢的女子而不断追逐、上下求索。男子尽管和“在水一方”的女子空间距离特别远,但心理距离也许很近。其为爱情矢志不渝、不畏艰险,是令人钦佩的追求精神。
(二)婚嫁诗
周代非常重视婚姻,提出婚姻是家族、个人生活的重要事情。首先,《诗经》中有很多祝婚诗,体现婚礼中仪式的重要性。《桃夭》以桃花的繁盛体现新娘的美貌,唤起读者对幸福与美的向往。《何彼浓矣》以唐棣花彰显新娘的雍容华贵,通过钓鱼合丝来彰显男女情感的牢固,并祝福他们婚姻幸福。《麟之趾》通过麟的角、定、趾,颂扬麟仁厚的品德,希望他的子孙是德才兼备的人,体现出当时“尚德”民风。其次,表现夫妻婚后长相厮守、相濡以沫的生活。《女曰鸡鸣》中写道“与子偕老”“莫不静好”等句子,体现出和谐、相爱的生活,即使今天读起来仍感觉温暖。
(三)弃妇诗
首先,思妇诗。《卷耳》描写女子对远行丈夫的思念之情,她想象丈夫服劳役时受的苦,心情沉重而悲伤,控诉因为统治阶级不断增加对人民的劳役,导致夫妻分离,彼此思念。《汝坟》也是描写妻子对服役丈夫的牵挂,这已经成为当时很多女子的生活。
其次,弃妇诗。周代重视男权,当时因为礼教束缚女子或男子薄情,出现很多弃妇诗。《谷风》里的女子温柔婉顺、心地善良、善持家务,为了家族而选择逆来顺受,却换来丈夫粗暴的对待。《氓》女子被丈夫抛弃,她痛定思痛,理性思考婚姻,并对其他人提出忠告“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诗经》中很多婚姻爱情诗,体现出强烈的生命欲求,向精神品格的方向升华,同时也烙印上宗法社会印记。
三、文化视域下《诗经》婚姻爱情诗的内涵
《诗经》中有大量婚姻与爱情的诗歌,其既表现当时人们悲欢離合、喜怒哀乐等生活情况,也让人们了解周代人们的生活观,如对婚姻、爱情的态度,对社会、家庭的认知,和诗歌中蕴含的审美观等。
(一)重视生育的婚姻观
《诗经》内涉及爱情婚姻的诗,表达出直接性目的,即“宜室宜家”。如《桃夭》是婚礼上演唱的诗歌,人们希望新娘能够如桃树一样多生多育,让夫家更加兴旺发达。由此可以当时结婚的条件并非感情,而是生育后代。如《椒聊》借助比兴方式,以“硕大且笃”、“硕大无朋”来体现女子的健康和丰腴硕大,以花椒的生殖能力和茂盛的枝叶来彰显人们对于生殖的重视和崇拜。《螽斯》诗中提出“宜尔子孙”,螽斯是一种小昆虫,善生育,相传一生能生育99子,这体现出周代关注生育的婚姻观。
(二)举案齐眉的生活观
真实家庭并非只是诗、酒、书、画、琴、棋,而是餐米油盐,每对夫妻都会出现矛盾,所以夫妻怎样相处是婚后的重要问题。《诗经》中体现婚姻与爱情的诗歌彰显出当时家庭观与生活观,如希望家庭和睦,重视兄弟、夫妻、父子、君臣的和谐,古人提出“娶妻娶贤”的思想,说明优秀的妻子对于家庭的重要作用,也彰显出古人对家庭的关注。《女曰鸡鸣》讲述妻子黎明时分催促丈夫起床打猎的故事。说明在古代家庭中,妻子占据重要地位,也说明古人重视阴阳调和,只有男女各司其职、分工协作,才能让生活更加美满。
(三)恩爱不疑的愿望观
在男尊女卑的男权社会中,男女地位差距大,所以很多时候愿望难以实现。《诗经》中有大量体现女子婚姻不幸的诗歌。《氓》是婚姻不幸的女子对薄情丈夫的控诉。女子婚前经过占卜没有问题,她带着喜悦的心情和对未来的憧憬嫁到夫家,婚后勤勤恳恳、德行无亏,但却惨遭抛弃,并决定与其一刀两断。《谷风》中的女子也是贫寒时成婚,而富足时被抛弃,她缺少《氓》主人公的果断,却要承受相同的命运。这表明是男子花心而不是女子德行不好而导致女子悲惨命运,也展现出此现象在当时在特别普遍的,因此两个女子才会有如此相似的遭遇。部分女子感情受到伤害时,屈服社会、家庭压力,以牺牲自己的方式换取他人认可,这既是“礼”对其的限制,也是“礼”对其爱情的侵害。
(四)愿得一人心的爱情观
《诗经》中有很多情诗,体现出周代男女感情的甜蜜与幸福。如《静女》就是讲述男子等待女子的不同心情,女子送给他茅荑和彤管,并许愿在城边相会,但等了好久仍不见女子身影,便在焦急之余把玩女子所赠之物,流露出细腻的感情。《子衿》中有句“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淋漓尽致的体现出女子对心爱男子的思念。在封建社会中,礼教约束、压迫男女行为,婚姻更重视父母之命,所以《诗经》也有父母干涉婚姻的诗歌。如《柏舟》就有“母也天只,不谅人只”的句子,体现出女子面对父母的反对而产生痛苦,以死抗争的誓言。
四、结束语
《诗经》属于文学著作,婚姻与爱情是文学永远的主题。《诗经》包括爱情诗、婚姻诗、弃妇诗三个类型。在文化视域下,《诗经》中的婚姻与爱情诗表现出重视生育的婚姻观、举案齐眉的生活观、恩爱不疑的愿望观、愿得一人心的爱情观,是值得现代人深入的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张秋芳.从人性主义视角看《诗经》中的婚姻爱情诗[J].语文建设,2016,(12):65-66.
[2]韦柳钰.《诗经》中的爱情婚姻诗探赜[J].教育教学论坛,2013,(43):150-152.
作者:牛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