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建筑毕业论文范文,建筑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伦敦:多管齐下铁腕治霾 摘掉“雾都”黑帽

  • 投稿狐狸
  • 更新时间2015-09-07
  • 阅读量598次
  • 评分4
  • 80
  • 0

文/ 梦莎

大文豪查尔斯· 狄更斯的小说《荒凉山庄》的开篇就细致描述了伦敦的雾,“那是一种沁入人心深处的黑暗,是一种铺天盖地的氛围。”作家柯南· 道尔借着大侦探福尔摩斯之口感叹:“看哪,那黄雾沿街滚滚而下,擦着那些暗褐色的房屋飘浮而过,还有比这个更平凡无聊的吗?”你可以由此想象,那雾中煤烟甚浓,而久经熏呛的英国人早已对此习以为常;就连曾经客居伦敦的老舍先生也将伦敦雾霭描绘为“乌黑的、浑黄的、绛紫的,以致辛辣的、呛人的”。伦敦在浓雾的笼罩下或许显得朦胧而神秘。

然而就是这大文豪们笔下的London Fog(伦敦雾),经过了半个世纪的努力治理,如今已蓝天重现,名副其实的成为了生态之城,伦敦也由此摘掉了“雾都”帽子。伦敦从“雾都”向“生态之城”的转变,正是一些工业化国家实施经济转型、努力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缩影。

但历史仿佛开起了玩笑,60 年后的今天“雾霾”重现,但这次并非在伦敦,而是锁住了神州。“霾”——这个原本有些生僻的汉字,和“PM2.5”——这个本应陌生的学术名词,都被冠上了中国“符号”。

那么“雾都”伦敦的蜕变给中国的启示是什么?谁是雾霾的罪魁祸首?如何拯救霾中喘息的中国?让我们一起用智慧拨开云雾,驱赶霾伏。

烟雾事件致近万人丧生

18 世纪开始,英国借助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煤炭广泛应用。煤在燃烧时释放出的含有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的滚滚浓烟,成为了人们脑海中工业革命的象征。到了19 世纪,英国进入工业急速发展期,伦敦工厂所产生废气造成污染加重。20 世纪的伦敦已成为一座黑色的工业之都,辉煌却又灰蒙蒙。由煤炭支撑的工业革命让伦敦城内遍布工厂,家庭烧煤取暖,煤烟排放量急剧增加。20 世纪50 年代最为严重,“雾日”(即指视域不超过1000 米的天数)一年里平均多达50 天左右。

1952 年的伦敦雾灾堪称欧洲历史上最为惨烈的环境灾害。时隔60 余年重温BBC 的纪录片《杀手迷雾》,画面显得荒诞、虚幻、触目惊心。1952 年12 月4 日至9 日,一场弥漫烟雾的恶劣天气将伦敦这座城市沦陷在恐怖中。受逆温现象和高压系统控制,大量工厂生产和居民燃煤取暖排出的废气难以扩散,积聚在城市上空。

伦敦城被黑暗的迷雾所笼罩,市中心的能见度甚至降到了5 米以下。马路上车辆几乎绝迹,人们互相搀扶着小心翼翼地沿着人行道摸索前进。街道上的电灯在烟雾中若明若暗,犹如黑暗中的点点星光。这团恐怖烟云直至12 月10 日才被强劲的西风席卷而散。

当时,伦敦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持续上升,许多人出现胸闷、窒息等不适感,发病率和死亡率急剧增加。在大雾持续的5 天时间里,据英国官方的统计,丧生者达5000 多人,在大雾过去之后的两个月内有8000 多人相继死亡。此次事件被称为“伦敦烟雾事件”,成为20 世纪十大环境公害事件之一。

值得反思的是,这次严重的空气污染事件发生在工业革命的故乡——伦敦,或许大自然正是以这种方式警醒人类,毫无节制的排放废气必然引发大自然的惩罚。

政策雨露 催生新城

“大烟雾”之后,英国人开始反思空气污染造成的苦果,一贯相信契约法制的英国人, 首先开始制订了一系列环保法案。

1956 年催生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该法要求工厂减少烟雾排放,冬季采取集中供暖,鼓励居民从煤转向燃烧产物更清洁的焦炭或燃气。另外,还在城市里设立了无烟区,将诸如发电厂、重工业企业这样的空气污染源移至郊区。1968 年以后,英国再次出台一系列的空气污染防控法案,这些法案针对各种废气排放进行了严格约束,并制定了明确的处罚措施,有效减少了烟尘和颗粒物。到1974 年“空气污染控制法案”出台,规定工业染料里的含硫上限。相继颁布的法令严格执行成为“雾都”获得新生的保证。

正是这一项项利好举措,使伦敦除雾行动初见成效,如今只有偶尔在冬季或初春的早晨才能看到一层薄薄的白色雾霭。

绿色交通 高招频出

先前,伦敦治污的法案和措施主要是针对燃煤的控制,但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成井喷式增长的汽车,排放的尾气取代燃煤,成为主要的大气污染源。伦敦治理空气污染也做出相应转向。建立起发达的公共交通运输系统,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网络,同时对私家车下狠招治理,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整治交通拥堵,为“非机动车出行”大开绿灯,伦敦的空气质量不断提高。

伦敦有着强大的公共交通系统。有140 多年历史的地铁是大多伦敦人出行首选,密如蛛网的线路覆盖整个伦敦,11 条线路,全城270 多个站点,每天300 万人次搭乘地铁出行。

在伦敦政府用车几乎绝迹。只有首相和内阁主要大臣才配有公务专车,其他的部长级官员及所有市郡长都没有公务专用配车。在伦敦地铁上,你可能就会常常碰到市长。

除了地下铁,还有城市火车、港区轻轨和几百条公交线路分流路面人群。发达的公众交通以及政府对非公交系统用车的高压手段,让公众更乐意选择地铁或公交系统出行。

伦敦计划在2015 年之前建立2.5 万套电动车充电装置,将伦敦打造为欧洲电动汽车之都。此外,英国已建成自行车高速。2010 年7 月, 一条8.5英里长的自行车高速公路, 从伦敦南部一直通向市中心。

英国除对汽车、燃料等做出规定和管制外,还严格控制市区内的汽车数量, 2003 年英国政府用收取交通堵塞费的手段限制私家车进入市区。到2008 年, 伦敦针对大排量汽车的进城费已升至25英镑/ 天, 折合人民币350 元/ 天。这笔收入可再用来改善公交系统发展。这个政策让收费地区交通拥堵程度减少了30%。未来20 年,伦敦正计划把私车流量减少9%。

创意复兴 生态思维

上世纪80 年代,扩建绿地成为伦敦治理大气污染的又一重要手段。伦敦虽然人口稠密,但人均绿化面积达24 平方米,城市外围还建有面积达4434 平方公里的大型环形绿化带,几乎是城市面积3 倍。

政府还尝试在街道使用一种钙基粘合剂治理空气污染。这种粘合剂类似胶水,可吸附空气中的尘埃。街道清扫工已将这种新产品用于人口嘈杂、污染严重的城区,目前监测结果称这些区域的微粒已经下降了14%。

英国政府认识到,城市大气污染问题既与燃料结构有关,也是人口、交通、工业高度集聚的结果,需要综合性治理,其中产业转型是关键,不再单纯依赖制造业,而是大力发展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

按照英国政府的计划,到2020 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应中要占15% 的份额,40% 的电力来自绿色能源,既包括对依赖煤炭的火电站进行“绿色改造”,也包括发展风电等绿色能源。到时英国温室气体排放要降低20%,石油需求降低7%。

比如巴特西发电站曾是英国最大的发电站,被认为是后工业时代的象征,巅峰时期每周烧煤一万吨,每天消耗泰晤士河河水155 万立方米。1989 年,巴特西发电站正式关停,浓烟不再。如今,这座拥有四根巨型烟囱的伦敦著名地标将被改造成为一个大型主题公园,或是商住一体化的现代社区。

为更好地建设生态社会,2007 年9 月,英国政府宣布将在全国建设10 个生态镇。同年11 月,英国政府宣布将对所有房屋节能程度选行“绿色评级”,以提高房屋能源利用率和减少排放。政府要求从2016 年开始,所有新建住宅都必须是“零排放”,此类环保住宅将享受免缴印花税的政策优惠。

政府还制定了推广太阳能的计划,补贴屋顶安装太阳能电池板。作为一个岛国,英国还充分利用海上风能,其海上风电站的装机容量位居世界前列。

节能低碳是英国社会的潮流和时尚。英国零售业巨头乐购率先建设了一些“零碳”超市,通过自备生物质发电机、建筑节能、循环利用雨水等方式打造低碳购物环境。伦敦南部的“贝丁顿零碳社区”更是声名远扬,这个约百户居民的小区是英国最大的低碳社区,是上海世博会零碳馆的原型,其建筑、生活等许多方面的低碳设计已成为标杆。

尽管整个社会都在努力向生态文明转型,但英国也存在一些焦虑。一个突出问题是,英国设置了较高的减排目标,但现行政策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持。据当地媒体报道,由于政策力度不足,英国2017 年的近期减排目标可能难以实现。2012 年英国政府还暂停一些太阳能补贴计划,原因是大量住宅纷纷安装太阳能电池板,补贴资金难以为继。尽管前路崎岖,但在发展的同时,拥有一个美好的生态环境,是许多英国人共同追求的梦想。

今日的英国,绿色经济产业是目前为数不多的经济增长领域之一,预计至2015 年每年的增长率将超过4%。绿色行业将创造40 万个工作岗位,而且这一数字还将不断上升,到2020 年,绿色行业从业者将有120 万人。

伦敦城市空气质量的变化背后, 演绎着国际都市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发展史, 值得今天遭受雾霾侵扰的中国各城市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