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工程毕业论文范文,工程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铁路旅客列车自动上水设想

  • 投稿謎称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240次
  • 评分4
  • 22
  • 0

丁浩 DING Hao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2600)

(China Railway Fifth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Ltd.,Beijing 102600,China)

摘要:近年来,随着客运专线、高速铁路的兴建,铁路客运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客车上水是铁路客运运输的重要保障,如何在目前列车停站时间短、列流密度大的现状下,保证列车进站后高效、快速、安全的完成客车上水,关乎着铁路客运的运营与发展。为了满足客车上水的整备要求,应当改进客车上水系统的地面设备。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assenger dedicated line and high-speed railway, the railway passenger transportation has changed a lot. The passenger train water-feeding is the important guarantee of the railway passenger transportation. How to efficiently, quickly and safely complete the water-feeding of the passenger train after it draw up at a station in the situation of short station dwell time and high traffic flow, it i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ailway passenger transportation. In order to meet the setout requirements of passenger train water-feeding, the ground equipment of passenger train water-feeding system should be improved.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客车上水;自动上水;高速铁路

Key words: passenger train water-feeding;automatic water-feeding;high-speed railway

中图分类号:U269.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18-0170-02

作者简介:丁浩(1983-),男,陕西西安人,中铁五院环工院副院长,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给排水工程。

0 引言

中国铁路发展的100多年里,铁路旅客列车上水方式确基本上没有发生过变化,在目前科技代表生产力的年代里,我们的铁路客车上水却还在采用原始的最古老的人工手动上水装置,严重制约了铁路提速和铁路运输安全,目前有些有识之士已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但是无一例外均没有研制出比较成熟的上水技术,不过部分企业设计的客车上水自回卷系统倒是基本上能满足上完水后上水管的自动脱落及回卷,本文拟结合有关调研及工程实践,就客车自动上水的发展设想作一探讨。

1 关于对客车上水的认识和态度

客车上水是铁路运输的一个重要工作,是为了满足客车上旅客洗漱及饮用水的唯一途径,它深刻影响着旅客在旅途中的舒适、安全、方便。如果列车上没有水,那么列车上的龙头、厕所、洗脸池也将无法使用,所以如何利用火车停靠在车站的短暂时间完成旅客列车的上水任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目前我国铁路主要采用列车进站后,旅客上下车的时间由上水工人拿出布置在股道间的上水软管接到旅客列车的上水口,等上完水后,上水工再拆下管道,火车出发。这样的方式在早期铁路运输比较少时,采用这种人工方式成本低、可操作性强,但是在铁路运输任务越来越繁忙的今天,这种人工操作的弊端已经越来越明显。而且目前这种落后的人工上水方式无形中造成了水资源的巨大浪费。因为现在客车越来越多,每个工人负责两个车厢已经忙不过来了,所以他们为了节约时间大多采取了,先开开关然后在连接;停水时先断开连接,再关水,这样每次在从开关走到列车车厢的过程中,水资源就这样白白浪费掉了。

我国已进入铁路快速发展的时期,为铁路自动客车上水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时机。各级政府应该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改变我们目前这种落后面貌,为铁路运输创造更好的条件,为铁路工人工作环境创造条件,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让我们切实作好各项工作,为铁路安全运行创造更好条件。

2 我国在旅客列车上水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国在发展铁路客车上水方面也已有了近60年的历史,在技术储备、管理政策等方面都已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但也要客观地看到,目前铁路客车上水工作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笔者曾于2005~2009年对全国各大城市车站客车上水工作进行了深入地调研,普遍存在的问题有:

2.1 科研方面

我国铁路建设普遍采用粗放性,细节做的不够,因此到目前为止在列车给排水方面可以说基本上没有投入,目前运营的基本上都是很陈旧的给排水方式,近年某些公司研制的客车上水自回卷系统已经被铁道部及业主所接受,正在逐步推广中,但是这个还是属于半自动的控制方式,仍然不能满足高速铁路的发展要求,不断研究,不断努力,客车完全实现自动化上水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2.2 建设方面

因缺乏足够的经济鼓励政策,业主单位投资积极性不高,加之一般其不是更换设施真正的管理者和受益者,其重视程度不够,造成客车上水设施与主体工程不能做到同时设计、同时施工(主要为土建部分),降低了客车上水设备的建设质量;客车上水设备的施工和验收缺乏明确的规范依据,会导致责任不清,给其正常运行埋下了隐患。此外,因为业主单位对工程造价的限制,使得一些工程选用的设备质量欠佳,将会造成设施停运或故障频发。既有车站的站台很难改造成满足自动上水装置的站台。目前车站运力紧张的情况下,也没有时间及精力去改造。

2.3 运行方面

目前既有的列车上水均采用人工上水的方式,因为目前我国的劳动力比较充沛,所以建设方宁可用原始的人工方式,也不愿意采用新技术、新装备,目前有新建列车上水的车站基本上都采用了列车上水自回卷系统,在今后当我国劳动力越来越短缺的问题出现后,以人为本,解放生产力,采用自动上水将是唯一的选择。

3 旅客列车自动上水的可行性

3.1 技术可行性分析

经过近100年的积累和发展,我国铁路设计及建设各方面的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电气化高速铁路技术储备已基本完成。随着国内大批客运专线的修建,新建的火车站大多数都采用了一系列新技术,新标准,列车给排水也采用了一系列新技术,新标准,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列车上水的自动控制问题依然没有改观,还是延续了多年来的人工上水方式。笔者通过思考有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试探解决这一制约铁路列车上水的措施。

制约列车自动上水的最主要问题是列车停靠位置的不确定性,因为每列客车不可能停靠位置都一样,导致接口的无法对应,因而无法完成列车的自动上水,因此我们需要换一种思维方式,为何我们不把列车上水的接口也做成移动式的呢,假设我们将列车自动上水的接口也做成移动式的,在列车进站后会自动搜索寻找装置在车体上水接口上的信号源,那样这个问题将得到解决,如何将上水的接口做成移动式的呢,笔者曾设想,目前国内的新建客运车站都采用的高站台,如果我们将旅客列车上的进水口放到比站台稍低的位置,那么我们将客车上水的接口利用滑轮安置在高站台的侧面上,当然高站台需要做成中空的,里边放置给水管道及给水自动上水控制的设备,当列车进站后,停靠在站台上,处在中央控制室的上水工作人员按动按钮,自动上水装置开始自动检索(可以采用红外检测手段,目前红外检测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当他们自动检索到列车上的上水接口时,处于滑轮上的移动式上水接口自动移动到对应的位置,伸出伸缩接头,完成与列车接口的对接,开始上水,当上水结束时候,接口松动,弹簧接口自动松动弹回站台下的接口位置,列车离开。

3.2 经济可行性分析

列车自动上水设施不同于其他设施,他在节约用水的同时,保证了列车上水的水质,避免了目前人工上水的铁路职工的安全,解放了劳动力,为高速铁路运行节约了时间,同时避免了在冬季大量积水造成车站股道间的结冰问题。

①直接效益。

笔者根据有关统计数据,目前每个中型车站一般最少需要配备30个上水工人(10人每班,3班倒)每个工人每个月2000元(含有三金等),那么每个月将需要支出6万元,每年将需要支出72万元。

②间接效益。

以1m3水为单位进行计算,城市自来水的平均制水成本为3.70元/m3,则如果每个工人每天用水节约2立方计算每年可节约水费2*30*365*3.7=8.1万元。

同时由于高速列车运行速度越来越快,人们对出行时间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自动上水的时间将会大幅度缩短,对运营及列车提速将会产生重大影响,将彻底避免上水工人出事的惨剧发生。由此可见,无论从直接效益还是从间接效益来看,自动上水装置均具有较好的经济可行性。

4 结论

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和新的课题,社会接受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是,铁路给水技术向自动化、信息化、系统化方面的提升势在必行。经过相关的技术研究,可以快速实现铁路旅客列车上水的自动化升级。在通过科学的管理,大幅的减少人力成本、提高运营效率、保障安全快捷的供水,改变我国列车上水的面貌,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对环境和社会也会产生很大效益,为推进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起到更积极的作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给水排水铁路工程设计技术手册[M].三版.中国铁道出版社.

[2]TB10621-2014,高速铁路设计规范[S].

[3]TB10010-2008,铁路给水排水设计规范[S].

[4]客车上水地面系统设施技术改进探讨[C].铁路给排水科技情报网论文集,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