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Test 柚子 图Photo 刘新
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可持续设计研究所副所长刘新博士带领学生联合北京服装学院何颂飞老师及多名研究生成立了 “公共厕所创新设计项目组”,专项研究厕所的再设计,目前已经基本完成国内此方面新技术的摸底,在本次采访中,刘新就“为什么要重新设计厕所?”这个问题给出了他的答案,简而言之,就是老技术已经不能解决新问题,更严重的是,它们还在制造问题。
中国的发展进入“新常态”,即从一味强调速度、增值、数量向追求平衡、结构、品质的方向转变。三十年来我们奔跑的速度太快了,以至于忽略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在急剧恶化,以及日常生活中基本要素的完善和社会公平的构建。公共厕所,作为生态循环链的一环、公共卫生与健康的基本保证、社会文明程度的象征与标志,成为“新常态”下被关注的焦点之一。厕所技术与设计创新的热潮正在袭来,真心希望这是一场真正追求生态效益与生活品质的建设热潮,而非仅是厕所数量的增长或外观形式的作秀。
为什么要重新设计厕所?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冲水马桶无疑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物,现代卫生设备也被医学界誉为近几百年来最重要的里程碑。然而,这种18世纪发明的连接城市管网的冲水式排污解决方案,由于导致水资源的浪费、管网建设的巨大投入、污水处理的巨额成本,以及宝贵有机质的损失,已经不适应面对21世纪的一系列城市问题一一环境恶化、人口激增、资源匮乏……;同时,大量欠发达地区的人民还缺乏最基本的卫生设施,他们既无力承担此类卫生工程的建设,又不完全适应这种都市化的生活方式。并且,在缺乏市政管网的前提下,这种冲水式马桶将为农村地区带来更严重的环境问题。
公共厕所设计的系统观
对不同厕所类型与特点的理解是设计研究的第一步。传统的分类方式如根据建筑类型(独立式、附属式、移动式)或设备标准(如一类、二类、三类等)或技术分类(水冲、旱厕等),这种分类方式不足以理解厕所的限定性条件,不适用于厕所设计创新。因而需要从环境、人群、用途等角度进行分类(如图1)。比如,旅游人群对景区公共厕所的需求与居民住户对社区公共厕所的需求就有很大区别。
.
公共厕所只是绿色循环链条中的一环,创新必须站在系统的高度,对围绕厕所的生态圈做整体思考。而无论是城市、乡村还是旅游景区,公共厕所系统设计都包含一些具体内容,如:区域规划(分布、密度、位置等);绿色技术的应用(粪便尿液的收集、处理技术、节水、节能、除臭等技术);卫生设施设计(马桶、洗手池、灯具、无障碍设施等);空间布局(不同功能区的划分、男女厕位分布、动线设计等);建筑景观设计(符合地域文化的建筑和景观设计);服务设计(针对用户行为与体验的综合服务设计,如找厕所的软件、其他旅行或医疗增值服务等);视觉传达设计(导视系统、风格化标牌、设备使用指南、科普知识、公益宣传等);经营管理(日常维护、管理方式与商业模式等);其他。
选择什么类型技术、设计哪种风格的建筑和空间、配套什么服务等等,这些设计决策的前提是对几个重要限定性要素进行深入考察和研究,包括人群定位、行为分析、地域环境研究、文化、宗教、法规的影响以及适用于生态厕所的技术发展趋势等。
1、人群定位:正如上述的厕所分类研究,不同人群的需求在某些情境下有很大区别。无论什么技术,最终要满足人的需求。政绩工程与技术至上的导向都会偏离以人为本的原则。
2、行为分析:在明确了人群定位后,对如厕行为的理解和“触点”分析变得格外重要。在最极端的情况下,一个携老带幼的旅游者可能在找厕所、上厕所、换衣服、看孩子、洗水果等等一系列可能与厕所相关的行为中的“痛点”在哪?可以通过设计进行优化和创新的机会是什么?
3、地域环境:中国地域环境差异极大.会涉及到气候、温度对厕所设计的影响与要求,不同技术方案的适应性等等问题。
4、文化、宗教、法规:我们都生活在某种文化氛围、宗教信仰和制度环境中,却经常视而不见。其实这很正常,人往往适应了某种环境就倾向于忽略它的存在。但设计师必须极度敏感,从中发掘出对设计的重要信号和灵感。
5、技术趋势:技术是实现设计目标的重要手段。粪便的回收、处理、应用;厕所环境的卫生、除臭等等。设计思维反对技术决定论,但无视技术发展趋势,不了解设计对象的各种技术可能性和要点也是一种无知。
实际上,对于公共厕所来说,形成良好生态圈最为关键的部分是排泄物的有效利用,即如何实现无害化,并变废为宝。各种技术提供了不同的可能性,如传统的堆肥、厌氧制沼气、制造净水、燃料、发电等等。由于成本、复杂程度以及不同系统的配合等等问题,需要综合的系统构想与规划才能将这个生态产业链贯通。
除了物质能量的转换与循环外,好的厕所设计会给人带来美好的体验感,去过欧洲和日本旅行的朋友一定会有深刻的感受。环境会改变人的行为,好的设计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生活方式,从而将健康、环保的理念根植人心。同样借助设计的力量,包括技术、美学、服务、制度的创新,一种新的厕所文化得以塑造和培育。
设计原则与评估
尽管公共厕所的分类复杂,功用有所不同,但核心理念一定是符合环境保护、社会公平、经济利益共赢的可持续性目标。有效达成这一目标需要不断实践,总结规律,并逐步完善相应的设计原则和评估标准。以下是基于系统设计思想提出的设计原则。
1.功能合理:根据不同厕所类型,以及人群和行为特征确定功能定位,保证必要功能空间和设施,避免过度设计。兼具适应性。
2.技术适当:不一定是高技术或新技术,只要适合特定需要,能解决问题就是好技术。
3.人本设计:兼顾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重视人性化和情感化设计。
4.服务到位:从用户和管理者使用流程上发现痛点,提供综合的增值服务。如找厕所、必要物品售卖、健康检测、管理信息显示等等。
5.品质与美学:品质是对细节的关照,美是一种和谐,与环境、文化、需求、情感的呼应。
6.运营可持续:保证良好的、可持续的商业运营模式。
厕所设计的评估标准是基于可持续性目标(环境、社会、经济)的若干细化指标,延承设计原则,包括卫生、环保、人性化设计、美观、成本、增值服务、系统规划与设计、运营模式等等。有关标准具体内容及评估方式本项目组正在深化研究中。
设计的角色
“设计”DESIGN是做什么的?按照经典的理解,设计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最古老的人类造物活动到今天的工业产品设计,人们总是有目的的、创造性的改造世界,解决问题。只不过问题在不断变化。我们以往面对的更多是造型、功能、使用性,或者商业营销、品牌塑造等等问题。作为设计师,我们通常的任务就是把产品设计得更美观、更适用、便于加工制造、有鲜明的品牌形象,以便更好的销售产品。而今天,设计所面对的主要问题已经改变了,而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复杂:生态环境危机、资源枯竭、食品安全、社会公平、文化多样性、城乡关系、老年社会等等,这一系列综合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设计师无法回避的挑战。这是今天设计工作内容以及自身角色的变化。
更具体来说,区别于技术面向于解决“物”的问题,设计更趋向于协调“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包括技术的、美学的、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环境的、商业的、品牌的等等方面),设计通过提出整合性、创新性的解决方案,最终指向一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的塑造。比如无印良品,通过设计手段将实用、单纯、朴素变为一种时尚和生活方式。
清华大学柳冠中教授提出的“事理学”可以很好帮助我们理解设计师工作方式的这种转变,即从仅仅对“物”的设计转向对“事”的设计。以往,我们只关注物质化产品的创新或改进,比如公共厕所,设计师只关注洁具样式、建筑风格、标牌形式等等“物”的设计,而忽略人们上厕所与管理厕所这件“事”的综合诉求。“事”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有人物、行为、道具、场景等等要素,讲述一个好故事(做设计)的前提是对目标、人的需求与行为方式、环境条件等等限定性要素进行深入研究,而后才是角色设定,合理的情节、适当的道具与场景设计等等。我们一向都太关注“道具与场景”的设计了´而忘了整个故事(系统)是否合理、感人、有启迪。
回到厕所设计这件“事”上,我们的目标是最低环境影响的前提下,满足人们如厕的生理与心理需求,同时获得可持续的运营能力,并最终参与塑造一种良好的卫生习惯与环保意识(一种新的厕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