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农学毕业论文论文范文,农学毕业论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北京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研究

  • 投稿葡萄
  • 更新时间2015-09-24
  • 阅读量564次
  • 评分4
  • 61
  • 0

黄薇,史亚军

(北京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2206)

摘要:作为北京市深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载体、新工程,美丽乡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践的又一次重大创新。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进和落实美丽乡村建设是北京市全面提升村庄整治、新社区建设、农房改造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水平的内在要求。文章简述了美丽乡村的内涵,在实地考察北京市16 个区县的美丽乡村建设情况的基础上,概述了北京美丽乡村的发展现状,综合分析了北京美丽乡村建设五大模式:产业发展型模式、生态保护型模式、城郊集约型模式、文化传承型模式和休闲旅游型模式,并提出了北京市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的未来发展方向:个性化、差异化、地域化和品牌化,更注重文化内涵建设和产业化水平提升。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美丽乡村;美丽乡村建设;建设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2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cjas15020013

基金项目: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研究专项“京津冀一体化城乡融合发展研究”(SCGWZJ20131105)。第一作者简介:黄薇,女,1986 年出生,湖南娄底人,硕士,研究方向:农业经济与管理。通信地址:102206 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镇北农路7 号北京农学院,E-mail:qiangwei0911@126.com。

通讯作者:史亚军,男,1957年出生,北京人,教授,硕士,主要从事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教学与研究。通信地址:102206 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镇北农路7号北京农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Tel:010-80799305,E-mail:shiyajun@126.com。

收稿日期:2015-02-15,修回日期:2015-04-30。

Study on Construction Mode of Beijing Beautiful CountrysideHuang Wei, Shi Yaju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Beijing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Beijing 102206, China)Abstract: As a new project to deep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ocialist countryside and promote the ecologicalcivilization in Beijing, the beautiful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is a major innovation to balance urban and ruraldevelopment and build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Comprehensively promoting and implementing thebeautiful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were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s to enhance village renovation, build a newcommunity, reconstruct rural housing and construct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Beijing. On the basis ofspot investigat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autiful countryside in 16 districts and counties in Beijing, thispaper firstly outlined the connotation of beautiful countryside and gave an overview of the current developmentof the beautiful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in Beijing. Then the author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five modes of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autiful countryside in Beijing which wer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mode, ecologicalprotection mode, suburban intensive mode, cultural heritage mode and leisure and tourism mode. At last, thispaper proposed that future construction of Beijing beautiful countryside should be personalized, differentiated,regional and brand oriented, and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constructing culture connotation andenhancing the level of industrialization.

Key words: Beautiful Countryside; Beautiful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Mode of Construction

0 引言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愿景,美丽乡村建设是该愿景的具体实践,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升和延续[1]。2013 年,中央1 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推进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工作,努力建设美丽乡村[2]。北京市积极响应,已全面启动了美丽乡村建设,主要内容包括:发展乡村经济、美化乡村环境、丰富乡村文化、构建和谐乡村[3]。具体而言,首先,北京市将以农业产业为发展之根本、以生态环境为发展之源泉,全面促进农业产业的延伸发展和转型升级,推动农村经济不断迈上新的台阶[4];其次,全市将深入推进和落实美丽乡村建设,全力打造村容村貌整洁、生态环境优美、社区服务完善、乡村文化繁荣、产业特色鲜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步构建幸福和谐的城乡发展格局[5-6]。

作为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美丽乡村是让全体农民充分共享现代文明、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有效举措,也是实现“规划科学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素质美”的具体行动,更是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实践[7- 8]。自2008 年浙江安吉县首次提出“美丽乡村”以后,国内外学者对美丽乡村进行了多方位的研究,但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全国美丽乡村现状的研究,特别是浙江安吉美丽乡村现状的研究,目前还没有学者对北京的美丽乡村进行相关的研究。基于此,本项目走访了北京市的16 个区县,实地考察了各区县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归纳和分析了北京市美丽乡村建设的现有模式,并对北京市今后的美丽乡村建设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1 美丽乡村的内涵

改革开发的30 多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同时由于相关制度的缺陷和一些机制的缺失,中国也面临着日趋凸显的人口、资源以及环境问题[9-10]。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最近研究数据显示,近30 年来,中国因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而付出的经济代价相当于是GDP 的5%以上[11],在如此高昂的生态成本面前,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经济发展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当然,近年来,党和政府也越来越关注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就首次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并确立了新型生态文明观[12-13]。继而,党的十八大报告的第八部分首次全面解释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和新构思,提出了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的建设[14-16]。

美丽乡村,其实就是在乡村建立起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全面和谐[17]。从其本质内涵上来分析:美丽乡村建设就是要建立乡村的生态文明,在乡村的生产生活中,积极主动地优化和改善乡村自身发展与自然、与城市之间的关系,并且建设良好的乡村生态环境、树立整洁的乡村面貌[18-19];美丽乡村建设就是要将那些在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社会进程中形成的不利于人与人和谐、不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的生产消费方式以及观念理念从乡村的发展建设中剔除,扭转人类社会生产中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转向以人、生态、社会和谐发展的新价值取向[20-21]。

2 北京美丽乡村建设现状

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2014 年,北京市全面启动了美丽乡村建设,提出从2014 年起,全市通过整治、建设和发展,争取到2020 年全市郊区农村基本建成“村庄美、田园美、生活美、人文美”的“美丽乡村”目标,使郊区农村成为农民幸福宜居的生活家园、致富增收的就业田园,成为市民向往的休闲乐园[22-23]。北京市的乡村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历史资源和文化资源等,这为美丽乡村的建设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北京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各区县各村镇领导的正确带领和村民的积极参与,为美丽乡村的建设创建了强大的精深支柱[24]。

在近一年的美丽乡村建设中,北京市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美丽乡村面貌。在京津冀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大背景下,北京延庆县和河北怀来县共同建设了延怀河谷葡萄产业带,构建了“一区、两岸、四中心、多组团”的空间布局,带动了一、二、三产业的联合发展,并成功举办了第十一届世界葡萄大会。同时,北京市还大力发展白色资源,郊区农村依据自身的地势条件和环境优势,建立了高标准高质量的滑雪场,不仅给当地村民带来了经济收入,还丰富了市民的文体活动项目,为京张联合申奥注入了强心剂。北京市不断发展绿色生态,加大对山区村落的投入,进一步提高了山区的生态自净能力和涵养能力,在延庆县、密云县和门头沟区建设了一大批生态保护型美丽乡村[25-27]。红色文化和皇家文化一直是北京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北京市注重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加强了乡村历史文化传承要素的修复和整治,形成了一大批富含红皇文化的美丽乡村[28-29]。

北京市美丽乡村建设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3 个方面:重产业轻文化、重基础设施建设轻内涵建设、有村名无品牌。在美丽乡村的发展过程中,北京市主要注重生产力的发展、产业经济的飞跃,忽视了乡村文化特色的深层次挖掘,农村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北京市的乡村都富含历史资源和文化资源,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北京市整个乡村的建设都没有合理地拓展当地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没有形成相应的文化旅游产业链,造成了资源的浪费[30-32]。近几年来,北京市加强了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了对农村硬件设施的投入,打造了整洁的村容村貌,改善了农民的居住环境,但是忽略了内涵建设,造成了北京美丽乡村建设的千篇一律,失去了各个村落自身的特色[33]。北京美丽乡村的建设过程中,虽然打造了一批产业发展良好、产品形态丰富、农民收入稳增的村庄,但是很少有村庄打造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品牌,即使有品牌,也没有很好地发挥品牌效应和品牌价值。

3 北京美丽乡村建设模式

在北京市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涌现了很多别具特色的发展模式,这其中的每一种模式都是乡村在各自独特的自然资源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特点以及民俗文化传统的综合因素下的成功探索,都代表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一条成功路径和有益启示[34]。对北京16 个区县美丽乡村建设现状进行综合分析之后,按照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和目标,认为北京美丽乡村建设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模式,具体如下。

3.1 产业发展型模式

产业发展型美丽乡村模式,主要特点是产业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农民专业合作社、乡村龙头企业发展基础较好,整体产业化水平高,并且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实现了生产聚集、规模经营的农业产业化,使得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整体带动十分明显[35]。门头沟区妙峰山镇樱桃沟村就是典型的产业发展型模式。1993 年以来,该村利用自身独特的土质优势和气候优势,大力种植欧洲甜樱桃,把樱桃生产作为其主导产业,加强樱桃质量管理,成立了“妙樱”股份制有限公司,创建了“妙樱”品牌,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2 生态保护型模式

生态保护型美丽乡村模式,主要集中在环境污染少、生态优美的地区,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具有丰富的水资源、森林资源,拥有传统的田园风光和乡村特色,具有将生态环境的明显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巨大[36]。位于云蒙山南麓的密云县白道峪村,以履行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功能为己任,大力绿化荒山,提高林木覆盖率,充分利用清洁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并且依托“山、水、洞、城”的优势,着力发展旅游业,走出了一条生态型的绿色产业发展之路,是生态保护型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的典范。

3.3 城郊集约型模式

城郊集约型美丽乡村模式,主要特点是经济发展较好,交通便捷,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比较完善,农业产业呈现集约化,且规模化水平较高,具有较高的土地产出率,当地农民的平均收入水平较高,已成为周边区县的重要“菜篮子”[37]。通州区于家务回族乡果村以设施农业作为发展重点,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业,通过重新规划调整农村集体土地、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农民田间学校、筹建蔬菜批发市场等措施,推动了蔬菜种植业的规模化、组织化、专业化和市场化,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率和农民劳动生产率,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3.4 文化传承型模式

文化传承型美丽乡村模式,主要特点是具有特殊的人文景观,例如古建筑、古村落、古民居或传统文化地区,其含有丰富的乡村文化资源,具有独特的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这些文化的呈现和传承潜力巨大[38]。数据表明,目前北京市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庄共有52 个[39]。门头沟区斋堂镇的川底下村作为中国最具旅游价值的古村落和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已有400 多年的历史,至今仍保留着原始的村落风貌,拥有70 余座极具历史文化价值的四合院,整个村落都具有极强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旅游价值[40]。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北京各区县将会更加注重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力度,大力留存现有农村特色的文化符号,坚决不破坏传统村落,不让这些文化遗产消失殆尽。

3.5 休闲旅游型模式

休闲旅游型美丽乡村模式,集中在适合发展乡村旅游的地区,主要特点是含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交通便捷,餐饮、娱乐、休闲、住宿等设施完备,集中在近郊地区,距离城市较近,非常适合市民的休闲度假,具有巨大的旅游发展潜力[41]。作为十渡风景名胜区中心地带的九渡村,旅游项目多种多样,形成了“水、陆、空”一体化。游客既可以在九渡村品尝各种民间食物,又可以亲自体验特色民俗活动,还可以水上漂流、高台蹦极、峡谷飞人和沙场骑马,让游客在吃中学文化、在看中长见识、在玩中增乐趣。

4 北京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建议

4.1 坚持因地制宜,推动美丽乡村“三化建设”每一个乡村的自然资源、历史资源、文化资源都不一样,同时每一个乡村的经济条件和人文环境也不一样,所以在北京市美丽乡村的建设过程中,不能单纯地复制成功模式,而应该因地制宜,坚持个性化、差异化和地域化发展,培养每个村庄自身特色,打造独一无二的美丽乡村。每一个村庄都要具体分析自身的优势和特点,结合自己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利用本地各种资源的基础上,选择符合自身发展的建设模式,形成全民参与、特色鲜明、独树一帜的美丽乡村建设格局。4.2 注重规划导向,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顶层设计”注重美丽乡村建设的“顶层设计”,制定覆盖全市的整体性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计划,强化全市的美丽乡村建设整体部署,明确不同类型的乡村所对应的建设思路,逐步形成和完善合理的城、镇、村构成体系,确立一村一韵、一家一品的建设格局。在美丽乡村建设政策的落实过程中,需要加强政策的时效性、连续性,让政策在市、区县、部门各级之间保持透明性,全市整体进行统筹协调,稳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伟大事业。

4.3 挖掘文化资源,促进美丽乡村内涵建设

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北京乡村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和独特的文化传承,所以在美丽乡村的建设过程中,应非常重视当地的历史遗迹、人文色彩、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挖掘深层次的历史资源和人文底蕴,促进美丽乡村的内涵建设。应该充分突出地域特色,整合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利用各种名胜古迹、古村文化、传统习俗等人文因素,促进文化资源的传承,丰富乡村的文化内涵,提升美丽乡村的文化品位,发展农村文化事业,让北京的美丽乡村真正“美起来”。

4.4 提升产业水平,增强农村整体经济实力

坚定以产业链为核心,进一步提高现代化农业的产业化水平。具体表现为:大力延伸农业产业链条,积极拓展农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方向;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较高产业化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从而引领整个市场的主体经营向现代化农业转型;加强农业生产基地的建设力度,从更高的视角来优化整个产业的布局;完善经营机制,增强创新性,牢固各个经营主体间的利益结点。通过提升农业产业化的水平将显著凸显农村经济的市场贡献。

4.5 利用京津冀一体化,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升级在京津冀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大背景下,充分把握发展机遇,积极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升级转型。具体表现为:进一步挖掘农村的资源潜力,创新农村的产业发展方式,大力培养发展的载体、积极带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以文化建设为重点、以标准化建设为入口、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的转型升级。研究和细分客户市场,提供精细化的服务,满足用户的多元化消费需求;以休闲农业为基础,推动农村第三产业的积极发展,带动农村就业和实现农民增收,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的相互促进和提升。

4.6 打造区域品牌,提升产品品牌效益

着力深化品牌化经营,促进品牌价值的提升。主要表现在:从农业产业链出发,延伸出品牌链,积极推进农业经济的产业化和标准化,实现品牌化,提高品牌在市场的竞争力;深化村镇的品牌建设以及品牌化经营理念,深耕美丽乡村品牌,打造风情小镇、魅力乡村。通过大力的品牌化经营,一定会显著提升区域的品牌效应,进一步实现农产品的品牌价值。

5 讨论

美丽乡村建设需要结合各地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产业形态以及村民的实际需求等因素,对村庄实施差异化的发展指导,挖掘和塑造地方的个性化特色,让农民切身体会到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笔者通过对北京市16 个区县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和建设现状的研究,分析和归纳了北京美丽乡村建设的五大模式,并进一步提出了北京美丽乡村建设的六大发展建议。但由于北京市美丽乡村建设的时间并不长,发展还不是很成熟,学者们对其相关的研究也很少,所以本文可以研究和借鉴的资料也不多,这难免会造成研究的局限性和不全面性。所以,随着北京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完善,也会对其发展模式进行更详细更深入地研究,以弥补现阶段的不足,希望能更好更快地促进北京美丽乡村建设的持续发展和改造升级。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黄燕.美丽乡村建设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全国商情,2013(13):77-78.

[2] 樊晓民.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几点思考[J].西部财会,2014(2):55-57.[3] 王卫星.美丽乡村建设现状与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4(1):1-6.

[4] 唐柯.美丽乡村[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3:32.

[5] 陶德凯,彭阳等.城乡统筹背景下新农村规划工作思考[J].规划师,2010(3):50-54.

[6] 易文彬,胡传明.双转型视野下新农村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求实,2013(3):45-49.

[7] 陈毛应,叶福明,叶辉.美丽乡村:中国农民的世代追求[J].今日浙江,2009(23):43.

[8] 汪彩琼.新时期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12(8):1204-1207.

[9] 黄克亮,罗丽云.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J].探求,2013(3):12-17.

[10] 姬振海.生态文明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8.

[11] 张孝德.中国乡村文明研究报告-生态文明时代中国乡村文明的复兴与使命[J].经济研究参考,2013(22):3-15.

[12] 王永林.提升农村生态环境加快美丽乡村建设[J].江苏农村经济,2013(8):32-37.

[13] 吴礼财,吴孔凡.美丽乡村建设四种模式及比较—基于安吉、永嘉、高淳、江宁四地的调查[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4(1):15-22.

[14] 柳兰芳.从“美丽乡村”到“美丽中国”—解析“美丽乡村”的生态意蕴[J].理论月刊,2013(9):10-15.

[15] 魏玉栋.与天相调,让地生美-农业部“美丽乡村”创建活动述评[J].农村工作通讯,2013(17):68-75.[16] 贺勇,孙佩文,柴舟跃.基于“产、村、景”一体化的乡村规划实践[J].城市规划,2012(10):58-62.

[17] 王旭烽,任重.美丽乡村建设的深生态内涵-以安吉报福镇为范例[J].浙江学刊,2013(1):220-224.

[18] 和沁.西部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模式与创新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3(9):8-17.

[19] 顾永惠,李氏权.统筹城乡发展视角下“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探讨—以永兴县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503-507.

[20] 黄杉.国外乡村发展经验与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探析[J].华中建筑,2013(5):35-45.

[21] 胡静林.加快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转型升级,推动美丽乡村建设[J].中国财政,2013(13):23-28.

[22] 郭焕成,郑健雄,吕明伟.乡村旅游理论研究与案例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12.

[23] 杨晓蔚.安吉县“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与启示[J].政策瞭望,2012(9):13-15.

[24] 夏阿国.切实把美丽乡村建设落到实处[J].今日浙江,2010(11):21-23.

[25] 嗡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和创新的典范[J].中国农村经济,2011(2):4-7.

[26] 谢培秀,庞振月,郭云.湖州市“美丽乡村”建设及对安徽的启示[J].铜陵学院学报,2012(4):42-47.

[27] 骆敏,李伟娟,沈琴. 论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25-28.

[28] 马以.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J].农村工作通讯,2011(1):37-41.[29] 齐镭.国外现代乡村的建设理念与模式[N].中国旅游报,2013-05-01(12).

[30] 邹志平.安吉中国美丽乡村模式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0.[31] 戴帅,陆化普,程颖.上下结合的乡村规划模式研究[J].规划师,2010(1):16-20.

[32] 殷剑.SWOT理论下大觉山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的优势分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5):20-21.

[33] 浙江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2011-2015 年)[J].中国乡镇企业,2011(6) :63-66.

[34] 舒川根.文化创意与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结合-以安吉县创建“中国美丽乡村”为例[J].浙江社会科学,2010(7):120-122.

[35] 柯福艳,张社梅,徐红玳.生态立县背景下山区跨越式新农村建设路径研究-以安吉“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为例[J].生态经济,2011(5):113-116.

[36] 刘佳奇“. 美丽中国”的价值解读与环境保护新审视[J].学习与实践,2012(2):24-28.

[37] 陈荣高.围绕“四美”目标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J].新农村建设,2011(10):60-61.[38] 蒋国强,毛根法.以“四级联创”为载体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J].政策嘹望,2013(4):2-44.[39] 沈启旺.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芜湖县乡村旅游发展探讨[J].衡水学院学辑,2013(1):23-125.

[40] 张壬午.倡导生态农业建设美丽乡村[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3(1):5-9.

[41] 李剑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响生态旅游战役[J].农村工作通讯,2012(17):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