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环境生态论文范文,环境生态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内河水域船舶溢油应急能力建设研究

  • 投稿鬼畜
  • 更新时间2015-09-17
  • 阅读量841次
  • 评分4
  • 51
  • 0

文/程金香 韩兆兴 徐洪磊 陈冬元

摘要 随着近年来我国内河航运的快速发展,内河水域的船舶流量增加、油品运输规模扩大,内河船舶污染事故风险显著提升,船舶溢油事故时有发生,对内河水域环境带来了严重威胁。但内河船舶溢油应急存在蓿应急能力建设系统性不足、应急决策科学性不高、船岸衔接不畅、应急能力建设定量化研究缺乏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推广系统应急理念、建设决策支持系统、构建设备快速下水模式和加强量化研究四个方面提出了未来提升我国内河船舶溢油应急能力的对策措施,以期减少船舶污染事故的影响,强化内河水域的环境保护。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内河:船舶溢油;应急能力建设:污染事故

我国内河水系发达,近年来,航运发展十分迅速。2013年底,全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已达到12. 59万公里,完成货运量32. 39亿吨,较2010年的通航里程12. 42万公里和货运量18. 86亿吨都有大幅增加。运输货物的增多,船舶流量的不断增加,带来内河船舶污染事故发生风险的增大。船舶溢油事故为船舶污染事故的一种,一旦发生将对居民取水安全、水域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社会影响较大。

我国高度重视船舶溢油应急工作。自21世纪初交通运输部在沿海先后投资完成了十几座国家级溢油应急设备库的建设,基本覆盖了我国沿海溢油高风险水域。我国内河船舶溢油应急工作始于2006年。相比沿海水域水面宽阔、浪高涌多的特点,内河水域则具有水面较窄、水流速度快、水流方向相同、水深年变化大、饮用水水源地分布较密及生态敏感区众多等特点。由于水域环境特点的不同,致使沿海众多船舶溢油应急方法和设备并不能适用于内河水域,因此自2006年开始研究和建设的内河水域船舶溢油应急成为我国船舶污染防治工作的薄弱环节,众多问题亟需解决。本文梳理了我国内河船舶溢油应急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充分借鉴有关项目研究和工程建设经验,提出内河水域船舶溢油应急能力建设的有关对策措施。

内河船舶溢油应急工作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溢油应急能力建设需系统考虑

溢油应急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监视监测、应急清污、决策支持、回收物处置等多个方面。传统的沿海溢油应急能力建设,往往重视溢油应急清污设备配备,但在监视监测、决策支持等方面考虑不足。当发生溢油事故时,很难及时定位事故发生地点,无法准确判断溢油漂移路径并对敏感区域实施有效防控。

溢油应急决策科学性有待提高

应急行动方案的制定需要针对泄漏污染物的特征,结合历史污染事故处理经验,综合考虑水文、气象、敏感目标、应急力量分布与规模等各类信息。但目前大多数应急中心缺少溢油应急决策支持系统,实际工作多依靠指挥者个人经验进行判断,决策周期相对较长,同时决策方案的科学性较难以保证。

设备下水速度是提高应急反应速度的关键

与沿海水域相比,内河水域流速度较快,使得油膜漂移扩散迅速,影响范围难以控制。为减少油污污染面积,应提高溢油应急反应速度,缩短应急响应时间。同时内河水域具有水位变化较大、坡降较陡等特点。导致应急船舶与应急码头衔接不畅,应急设备的运输和装卸时间较长,极大影响应急效率。

溢油应急能力建设需加强定量化研究

目前,内河溢油应急能力的建设目标多利用船舶流量、货物运输种类、环境敏感资源分布等因素定性分析得出,缺乏必要的定量化计算。在定性分析出的能力建设目标指导下,配置各类应急设备可能会出现与区域环境风险不相适应的问题,如围控设备过量,卸载和回收设备不足,配套设备设施缺乏等,直接影响了应急清污设备作用的发挥。

内河船舶溢油应急对策措旖

系统应急和日常执法监督管理结合

从单一依靠应急技术装备的应急建设思路向系统应急理念转变,结合日常执法监督管理建立综合溢油监视监测、指挥通信、应急清污等内容的内河船舶溢油应急系统。该系统应具有以下功能:强大的水域监视能力,形成全面覆盖目标河段的水陆空立体监视网络;完善的水域监测系统,可准确快速判断水质情况,具备鉴别溢油和污油水的能力:科学可行的辖区应急反应计划,建立相对组织紧密、制度齐全、人员固定、实施顺畅的应急反应机制;先进的应急指挥决策支持系统,借助通信手段和区域基础数据,实现对大型水上污染事故应急反应的组织指挥;强大的水域应急清污系统,依靠先进的应急清污设备和回收技术,在发生船舶污染事故时参与应急反应,迅速清除回收污染物,尽可能减少污染物对水域的污染。

建设污染事故应急决策支持系统

集成船舶污染模拟、应急知识管理、应急辅助决策、桌面推演与电子沙盘等技术,建设兼顾溢油和化学品泄漏事故应急的内河船舶污染事故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系统将区域风险源、敏感资源、清污力量、主要运输危险品理化特性、水文气象资料等信息综合集成,实现信息“一张图”显示。并在信息集成的基础上,构建污染物扩散预测模型和污染事故案例数据库,确保在短时间内形成应急方案,为船舶污染事故应急提供决策支持;提高应急效率。

溢油应急设备快速下水

内河水域具有流速较快、环境敏感目标分布众多等特征,事故发生后,对应急速度要求更高,因此溢油应急设备下水时间尽量缩短。其中设备改进方面,可将应急设备集装箱化,并在底端增加托盘设计,从而提高设备的机动性。船岸衔接方面,借鉴长江内河码头货物运输经验,考虑水位变化,建设缆车或公路斜坡道,用于应急设备的快速装卸。三峡坝区船舶污染防治一期工程实践表明,设备集装箱化并配套建设斜坡道后,可将原需2个小时的设备下水时间减少至30分钟,大幅缩短了应急反应时间。

应急能力定量化研究

基于风险定量研究,参考《国家船舶溢油应急设备库设备配置管理规定》,建立内河水域溢油能力建设的“风险一应急目标一应急设备”的数学模型(表1),以提高应急能力建设的科学性。以三峡库区为例,库区油船的主力船型为5000吨级,按照10个油舱进行计算,则最可能发生的溢油事故规模为500吨。根据“风险一应急目标一应急设备”的定量化数学模型,计算库区的溢油卸载、回收、围控能力需达到600米3/小时、350米3/小时、1800米。

总结

综上所述,内河溢油应急工作不仅涉及到内河水域的环境保护和沿线居民的生产生活,更影响到国家形象。尽管在沿海溢油应急能力建设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但由于内河水域特征明显、情况复杂,内河船舶溢油应急能力建设逐渐成为我国溢油应急体系的短板。未来,内河船舶溢油应急工程的开展将会更加突出系统性,应急方案的制定将会更加科学,应急设备的配备将会更加合理,配套设施也将会更加完善,从而有力推动我国溢油应急能力的快速提升。

主要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交通运输部.2013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 http://www. moc.gov. cn/zfxxgk/bnss j/zhghs/2 01405/t20140513_1618277.html. 2014-05-13.

[2]代君,王当利,王祥.内河油污染防治技术分析[J].航海工程,2008,37(4):113-115.

[3]许艳,王海潮.我国溢油应急综合实力显著提升[J].中国海事,2006 (6):12 -15.

[4]徐述铎,内河溢油事故应急反应体系与应急反应技术概述[A].中国航海学会船舶防污染专业委员会2001年内河船舶防污染研讨会论文集[C]. 2001.

(程金香、韩兆兴、徐洪磊,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陈冬元,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