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长源,秦娜
(乐亭县水产局,河北 乐亭 063600)
乐亭县是河北省第一沿海大县,海岸线124?9 km,潮间带面积310 km2,浅海面积1 808 km2,近海水质营养物质丰富,浮游生物含量很高,底栖生物种类繁多,鱼、虾、蟹、贝等主要海洋经济资源丰富,但随着工业产业不断向沿海聚集,工业废水、生活垃圾污染以及养殖废水的大量排入,致使浅海海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加之近些年对海洋渔业资源的过度捕捞,导致海洋生物资源相对匮乏。在严峻形势下,2007年该县开始组织申报建设海洋牧场人工鱼礁项目,2009年“乐亭县海洋牧场人工鱼礁项目”经国家农业部审核验收,被评为“国家海洋牧场示范区”。2014年“乐亭县兴乐海洋牧场人工鱼礁项目”也通过省农业厅批准,开始建设。在海洋牧场人工鱼礁建设方面,乐亭县具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优势和丰富的工作经验。
1人工鱼礁及海洋牧场定义
1.1人工鱼礁
人工鱼礁(包括鱼类礁、藻类礁和贝类礁)是人工置于某一水域环境中用于修复和优化水域生态环境的构造物[1],具有诱使鱼类聚集、栖息的作用。建设人工鱼礁的目的主要是改善沿海水域的生态环境,增加物种资源[2],为鱼、虾、贝、藻类等海洋生物聚集、栖息、生长和繁殖创造条件,除此之外还可作为水下障碍物,用以限制某些渔具在禁渔区内作业,从而促进水产资源的增殖。人工鱼礁最大特点是能使海洋生物量显著增加,鱼礁体结构多样且具有众多的空隙,为喜礁性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栖居场所,鱼礁区形成的上升流、涡流等复杂的流态,有利于提高水域肥沃度,形成生物种类多数、量大的生态环境[3]。
1.2海洋牧场
“海洋牧场”是为了增加某一特定海域的渔业资源或是引进新的外来经济品种,采用一整套规模化的渔业设施和系统化的管理体制(如建设大型人工孵化场,大规模投放人工鱼礁,全自动投喂饲料装置,先进的鱼群控制技术等),以海洋生态环境中的天然饵料为食物,将增殖放流和移植放流的经济海洋生物聚集起来,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海上放养的大型人工渔场[4]。海洋牧场的实施有三大贡献:一是可以提高某些经济品种的产量以及整个海域的鱼类产量,确保了水产资源稳定和持续增长;二是在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做到了维护海洋生态系统平衡,实现了渔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三是渔业资源的增加为渔业从业人员带来了较丰厚的收入。总的来说,这种生态型渔业发展模式改变了过去以单纯捕捞、设施养殖为主的生产方式,克服了由于局部海域水质污染或过度捕捞带来的资源枯竭问题,消除了由于近海养殖带来的海洋污染和病害加剧等弊端[5]。
2乐亭县海洋资源概况
2.1海洋环境
乐亭县海域海底地貌多为水下浅滩,为沙砾、沙泥底质,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水深10 m处最大透明度6 m,平均4~5 m,水温适合,海水表层水温年平均低于14.38 ℃,年极大值为29 ℃,极小值为-1.9 ℃,盐度32%左右,适合藻类和各种鱼、虾、蟹、贝等生物的生长。该海区风向以S、SW向为主,波型以风浪为主,涌浪较少,S向浪为常向浪,频率为11.57%,平均波高0.5 m,海流以潮流为主,并呈往复流运动形式,潮汐余流较弱,大潮实测最大流速0.86 m/s,流向为252°,小潮实测最大流速0.66 m/s,流向为64°,海流较缓,水质清新适于观察和发展海底生物、浮游生物及底栖生物,适合投放人工鱼礁礁体。
2.2生物资源
乐亭县近海水质营养物质丰富、营养盐含量较多,浮游生物含量丰富,底栖生物种类繁多,形成了天然的渤海两大渔场--滦河口渔场和大清河渔场。据海洋调查结果显示,该海域浮游生物含量达到100~400 mg/m2,浮游生物种类超过50种,主要以硅藻、圆筛藻、剑水蚤、蛰镖蚤为主;底栖生物20余种,主要有腔肠动物、原生动物、棘皮动物、甲壳类、沙蚕等多毛类、贝类等。丰富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资源使该海域具有较高的初级生产力,形成了多种海洋经济生物的天然产卵场和索饵场,主要品种有对虾、虾姑、大黄鱼、梭子蟹、小黄鱼、带鱼、牙鲆、鲈鱼、梭鱼、毛虾、日本鲟、乌贼、海蛰、扁玉螺、文蛤、海参、魁蚶等二十多种。本海区优良的自然条件为鱼、虾、蟹、贝等多种生物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很适宜进行增殖型人工鱼礁的建设。
3乐亭县海洋牧场建设现状及成效
乐亭县目前有海洋牧场人工鱼礁建设区两个:祥云湾海洋牧场人工鱼礁区和乐亭县兴乐海洋牧场人工鱼礁区。结合乐亭县海洋环境与水文特点,礁区主要采用混凝土鱼礁与混合型鱼礁两种方式,投放的鱼礁呈方型或圆形摆放,分成若干个不相连的礁堆,每个礁堆体积为50~100 m2,鱼礁高度不超过2.5 m,礁堆间距50 m。
3.1祥云湾海洋牧场人工鱼礁
该礁区用海面积1 133 hm2,计划投资1.5亿,已完成投资5 000余万,投放各类礁体4.5万m2,建成渔礁区267 hm2,投放牙鲆苗80万尾、黑鮶苗500万尾、海参苗900万头、魁蚶110万粒、移植牡蛎12万吊、移植海带、裙带菜及鼠尾藻等藻类950万株,2009年被农业部评为国家海洋牧场示范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
3.1.1生态效益经河北省海洋与水产科学研究院的生态调查,投礁区的生物资源较丰富,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在礁区中心分布密度普遍高于礁区边缘和礁区以外水域,游泳动物的生物量、生物密度高于同期周边海域的生物量,礁区内的主要经济品种以黑鲷、花鲈等趋礁型鱼类和蟹类等为主,藻类覆盖率达到70%以上,投放的苗种已经形成养殖规模,礁区内生物密度明显增大(具体生物密度增大情况见表1-表4)。
浮游植物投礁区中心分布密度高于或基本等于礁区的平均密度,高于海区同期的平均水平。
浮游动物投礁区中心分布密度高于礁区的平均密度,高于海区同期的平均密度。
游泳动物生物量较海区平均增长在25%~50% 以上,生物密度增长25%左右。
底栖生物生物量较海区平均增长10%以上,生物密度增长10%左右。
3.1.2经济效益随着人工鱼礁项目的逐步实施,海洋环境得到修复,水生生物种类和数量都有所增加,礁区内经济产品的产量明显提高,在乐亭县水产局指导下,该企业根据近三年对示范区经济产品产量的跟踪调查,发现经济效益有明显提高(具体情况见表5和表6)。
3.1.3社会效益该海洋牧场的建成具有多极辐射效应,推动水产养殖、苗种生产、水产品加工及销售、休闲渔业、观光娱乐、交通、餐饮、住宿等多项附属配套产业的发展,在拉动内需的同时,为转产转业渔民及周边的服务行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500余个,为繁荣渔区经济,维持渔区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该项目的社会效益也十分显著。
3.2乐亭县兴乐海洋牧场人工鱼礁
该项目位于乐亭县滦河口西南海域,距岸边3.5海里,处于10 m等深线范围内。占用海面337 hm2,计划在3年内完成22万m2礁体投放,建成267 hm2的鱼礁场和66.7 hm2的藻场,增殖参苗400万头、各种海水鱼苗300万尾、贝类苗种5 000万粒、移植藻类500万株,目前正在积极开展礁体制作。礁区建成后年可生产经济藻类3 000 t、贝类1 000 t、海参50 t,预计实现年经济效益3 000万元,在促进近海生物资源迅速增殖修复、推进海洋生态环境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可明显增加从业人员经济收入。
4乐亭县海洋牧场人工鱼礁建设存在问题
乐亭县海洋牧场人工鱼礁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与其他发达地区的沿海市县海洋牧场建设相比,在资金投入、管理水平及科技含量等方面还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4.1公众认识不足,建设规模偏小
海洋牧场人工鱼礁属于改变海洋属性的围海类工程,必须在科研机构开展本底调查的基础上,经过合理规划,并通过渔业、海洋、环保、海事等有关部门批准后[6],方可实施,公众普遍认识不足。乐亭县作为河北省第一沿海大县,已建成鱼礁规模不足333 hm2,建设规模偏小,可开发空间较大。
4.2没有形成人工鱼礁建设投资长效机制
人工鱼礁是一项系统科学的工程,从开始的成本调查论证、中期的建设以及后续的管理都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7],单凭企业自筹存在困难,需要各级政府的扶持和社会各方面的资金流入。乐亭县海洋牧场建设除了国家农业部部分扶持资金外,没有地方政府的配套资金,社会资金投入不足,致使项目进展较慢。
4.3科研水平偏低
目前乐亭县人工鱼礁科研力量和技术支持相对滞后,没有系统性理论和成熟的技术指导(如礁体设计、材料分析、建礁机理等),导致人工鱼礁建设存在一定问题。另外,水下监测设备存在局限性,投礁海域本底调查较为粗糙,检验投礁效果的数据需要进一步充实。
4.4海洋牧场管理人员业务素质需提高
人工鱼礁建设涉及到水生生物、水文、海洋地质、工程建设和管理运作等多个领域,其建设和管理都需要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作为支撑,而现在高校普遍未设立相近专业,社会上对此类人才的技术培训机构少、力度不够,乐亭县现有技术人员专业知识不足,缺乏专业人才。
5建议
5.1加大宣传力度
以现有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为依托,以礁区内生物资源影像资料和水产品产量调查数据为重点,通过电视、网站、报刊等多种渠道,对人工鱼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广泛宣传,提高政府和社会对此项工作的认识程度。
5.2出台扶持政策
积极呼吁各级政府研究制定海洋牧场扶持政策,并将人工鱼礁建设和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渔船拆解以及近海浅海生态环境修复项目相结合。在渔业资源增殖放流项目安排上要倾向于海洋牧场建设;在报废渔船处理上要首先考虑建礁使用;在近岸浅海生态环境修复项目中要优先考虑和扶持建设人工鱼礁项目;适当减免海洋牧场项目用海海域使用金[8]。
5.3拓宽融资渠道
积极争取国家扶持资金和地方政府配套资金;鼓励养殖户组建水产专业合作社,共同参股入社,扩大资金流入量;鼓励有实力的养殖大户合资入股,组建股份制公司,提升融资能力。
5.4提升业务水平
与河北省海洋与水产科学研究院、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等科研机构和高校建立长期技术支撑关系,聘请专家授课,不断完善理论体系。选派技术人员到山东、广东、浙江等海洋牧场建设技术较为成熟的沿海地区,考察学习最先进的建礁技术和管理模式,从而提升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乐亭县海洋牧场人工鱼礁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乐亭县沿海海域适宜开展海洋牧场建设,也迫切需要以此项工作为基础解决海洋生态环境恶化、海洋生物资源匮乏等问题,海洋牧场建设前景广阔。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贾石磊,谢键,彭昆仑.人工鱼礁选址合理性分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26(4):72-75
[2] 陈勇,于长清,张国胜,张硕.人工鱼礁的环境功能与集鱼效果[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2,17(1):64-69
[3] 尤永生.人工鱼礁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渔业现代化,2004 (4) :36-37
[4] 陈永茂,李晓娟,傅恩波.中国未来的渔业模式-建设海洋牧场[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0,16(2):78-79
[5] 王诗成.海洋牧场建设: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的一场重大产业革命[J].理论学习-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2010(10):22-25
[6] 李怡群,胡志山,张福崇.河北省人工鱼礁发展现状及对策[J].河北渔业,2012(17):48-51
[7] 杨宝清,王树田,王熙杰,等.山东省人工鱼礁建设情况调查报告[J].齐鲁渔业,2007,24(5):19-22
[8] 李文涛,张秀梅。我国发展人工渔礁业亟需解决的几个问题[J].现代渔业信息,2003,18(9):3-6
(收稿日期:2014-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