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安全生产论文范文,安全生产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对我国畜产品安全问题的探讨

  • 投稿Jack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563次
  • 评分4
  • 66
  • 0

罗鹏 LUO Peng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郑州450011)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地提升。在此背景下,畜产品安全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研究了我国畜产品安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畜产品;质量;安全;对策

中图分类号:TS25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3-0325-03

作者简介:罗鹏(1975-),男,宁夏中宁人,本科,教师,研究方向为畜牧业经济。

0 引言

畜产品包括食用和非食用两个方面,本文研究的畜产品主要是指食用畜产品。畜产品一旦出现安全问题,一方面会影响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威胁其生命健康权;另一方面还会影响和制约我国的畜牧业发展,不利于其持续稳定发展,更有甚者还会对我国畜产品的出口创汇产生一系列消极影响。因此积极研究和分析我国畜产品发展现状,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解决方案对于推进我国畜产品产业发展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1 我国畜产品发展现状

畜产品是农产品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指动物产品及其直接加工品,它包括食用和非食用两个方面,大家通常所说的畜产品主要是指食用畜产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发展,我国畜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并呈现高速发展态势,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支柱产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畜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畜产品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其发展进程。2013年全国肉类总产量8536万吨,比上年增长1.8%,猪肉产量5493万吨,增长2.8%;牛肉产量673万吨,增长1.7%;羊肉产量408万吨,增长1.8%;但由于受H7N9“禽流感”病毒等因素影响,2013年禽业遭到重创,禽类食品产销急剧下降,损失超过1000亿元。2011年至2013年我国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十分严峻,主要表现为各种动物疫情和来自于肉类产业链内部的安全风险因素,例如养殖环节非法添加“瘦肉精”、屠宰环节检疫检验薄弱。目前,我国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依然较为突出,忽视动物性食品安全的问题却时有发生。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威胁着消费者的健康,而且还给我国的动物性产品出口造成了不利影响。为了维护消费者的健康,特别是面对来自国外的优质动物性食品的竞争挑战,随着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发达国家利用技术壁垒充当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工具,成为阻止我国畜产品出口的一道新的屏障。商务部科技司组织的一项调查表明,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进一步趋严,这已成为影响我国畜产品出口的重要因素。

2 畜产品不安全对我国畜产品市场的影响

畜产品不安全不仅对人类生命的健康产生直接危害,也影响了我国畜牧业持续稳定地发展,更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我国畜产品的出口创汇。2013年上半年我国畜产品进口额93.4亿美元,同比增22.7%;出口额30.1亿美元,同比减2.8%。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国畜产品初级产品占比重大、产品质量不安全缺乏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安全生产标准等是影响我国畜产品出口的主要原因。具体来看,动物性食品不安全对我国畜产品出口的影响主要有:一是导致了我国畜产品进出口贸易逆差情况。2013年,我国畜产品进口额110.0亿美元,同比增25.0%;出口额35.9亿美元,同比减0.8%;贸易逆差74.1亿美元,同比增43.1%。二是造成我国畜产品检疫标准与国际标准的不对接,受到各国兴起的“绿色贸易壁垒”的限制,使得我国畜产品难过“认证”关,这极大地影响了我国畜产品的出口创汇。三是对我国所有畜产品的形象造成了极不好的影响,我国有可能失去更多的国际畜产品市场。

3 畜产品不安全原因探析

3.1 饲料的不安全 饲料产品安全是指安全的饲料产品通过饲养动物转化为人们日常食用的安全食品肉、蛋、奶,鱼和其他水产品等。如果饲料产品中存在不安全因素,譬如含有毒副作用和违禁物质,必然影响饲养动物的正常健康生长,其残留转移、积蓄,不仅污染环境,不利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最终也会影响到人类健康。

3.2 兽药的残留 所谓兽药残留,就是指动物在使用药物后残留于其细胞、器官以及组织中的药物原形、代谢物以及杂质等。兽药残留主要包括兽药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和生态环境中的残留。兽药残留会给人身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人一旦食用或使用有兽药残留的动物性产品就容易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动物残留的危害主要表现在毒理作用方面,主要表现为致畸、致突变、致癌。因此,兽药残留与人类的生命健康联系紧密,加强对兽药残留的管理与控制,是保证畜产品安全,提升畜产品质量的重要举措和必然要求。

3.3 生产地环境污染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一系列不良影响。工业废水和废气污染问题给我国畜牧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工业废气废水污染了大气、水系和土壤,并通过食物链威胁到植物、动物、人类的生长发展。目前,我国一些畜牧业发展较为成熟的地区处于重工业污染区范围内,其畜产品加工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

3.4 加工环节的污染 在畜产品的加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污染问题。如加工人员在进行屠宰时,受水源、加工设备、人为操作等因素的影响,有时会引起微生物污染,产生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另外,在储藏环节,畜产品也会受到消毒剂、防腐剂、着色剂等的影响,进而产生安全问题。

4 提高我国畜产品安全的对策建议

4.1 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步提升,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并要求严格控制食品加工和流通过程,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食品质量。另外,我国政府部门也充分发挥其经济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要求加快建立农产品市场信息交流平台,并逐步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和质量标准体系,将食品安全问题纳入法律体系。目前,我国农业部组织实施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要求各级抓管部门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力度,不断提升农产品食品安全水平,以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安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即从农田到餐桌进行无公害生产。制定了一系列无公害畜产品标准,包括畜禽饮用水、畜禽饲养饲料使用、畜禽兽药使用、畜禽饲养管理、畜禽兽医防疫及产品加工规程、产品加工用水都进行了规定。以及后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发布的《无公害畜禽肉产品安全要求》、《无公害畜禽肉产品产地环境要求》,以此来加强我国畜产品的安全。

4.2 治根抓本,切断污染之源 饲料的安全直接影响着畜产品的安全。因此,要想切实做好畜产品安全管理,就必须从源头抓起,保证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饲料安全。动物性食品是人类食物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其安全性直接影响着人类的身体健康状况。但总体来看,当前我国动物性食品污染问题不容乐观。动物性食品污染问题不仅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还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而饲料作为畜产品生产的主要原料,加强其质量安全管理对于提升畜产品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日常生产活动中,管理人员必须将安全性作为考察饲料质量的主要指标,严格控制畜产品的规格和品质。在就当前畜产品生产实际来看,目前一些不法生产者为了实现其利润目标,无视畜产品生产的相关安全规范,违法使用不符合国家畜产品相关生产安全标准的饲料,给人类的生存安全埋下了巨大隐患。另外,畜产品生产饲料安全问题还与环境保护和畜牧业发展息息相关,相关生产者必须妥善处理畜产品生产活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进而实现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4.3 科学防治,确保健康生产 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的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它与食品安全问题处理一样都以保障安全生产,维护人类健康为主要目标。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畜产品生产者必须坚持防治结合的原则,加强食品加工监督与管理,以预防为主,治理为辅,一旦发现疫情要尽快处理,以防其波及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但目前一些从业人员在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的预防上认识不足,没有充分认识到安全预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导致疾病控制工作不到位,进而影响了整个畜产品的加工流程。对此,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加强疫病控制,强化其防病意识和安全责任意识。另外,生产加工企业也应加强动物性食品加工疫病预防政策的宣传力度,创造良好的生产加工环境,以有效提升其食品生产安全水平。

4.4 正确使用兽药,严格控制兽药残留 兽药残留是造成我国动物性食品不安全的重要因素。我国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对兽药残留问题缺乏认识和重视,兽药残留监测体系尚不完备,时常发生因畜产品中药物残留超标而被外国拒绝进口的事件,给我国畜产品出口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八十年代欧美等国已开始建立兽药残留监测体系,并制订了较为完善的兽药残留限量(MRLS)、休药期及有关法规、标准。正确使用兽药,严格控制兽药的残留是保证我国动物性食品安全的关键因素。兽药残留监控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长期性的工程,生产管理人员必须认真贯彻国家相关管理政策,保证监控工作万无一失。

4.5 建立和完善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的配套法规与技术标准,全面提高规范化生产的水平 为进一步推进我国畜牧业发展进程,我国已颁布并实施了一系列行业标准,并建立起一整套较为系统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常见的畜牧业法律法规主要有《动物防疫法》、《绿色食品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规范》、《兽药管理条例》等。这些法律法规为我国畜产品生产加工活动提供了生产和管理依据,保证了畜产品生产的安全性、规范性和专业性。但目前我国尚未出台《动物防疫法》、《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实施细则,同时畜产品生产质量标准也有待进一步明确和完善。因此,我国应进一步完善畜产品生产法律法规,加快建立畜产品生产和检疫标准体系,以有效保证畜产品加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4.6 推行HACCP管理体系 HACCP管理体系是国际上认可度较高的一个食品安全保证体系,它以科学技术为基础,要求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与控制,及时消除威胁食品安全的危害物。目前,很多发达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均已实行这种管理模式,并取得了良好成效。因此,就我国当前食品安全管理现状来看,推行HACCP管理体系可以有效地预防食品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风险,保证食品安全。同时,我国还应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管理风险控制机制,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产品检测,尽可能地减少产品中存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危害物,提升畜产品的总体安全水平。

4.7 加强畜产品认证体系建设 目前,我国在畜产品认证领域主要实行三种认证方式,即绿色食品认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有机食品认证。这三者在畜产品认证的安全性程度上存在差异,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国的食品认证体系。因此,为进一步规范绿色食品质量管理,充分发挥全国绿色食品监测技术协作组的作用,我国出台《绿色食品监测机构管理办法》、《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技术守则》等,以完善标准和制度,健全机构,规范工作。形成以“标准体系一质量认证一标志管理”为主线的运行模式,开辟市场经济条件下,组织动物产品生产、加工、贸易的新途径。创造新的品牌,促使农业资源生态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

4.8 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体系 目前,我国农业部在其信息网建设过程中,有机融入了一部分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内容,并开辟了专门的“农业质量标准”模块,并定期发布最新的畜产品质量信息及相关动态。同时,农业部下属各部门也通过这一系统收集和整理相关生产加工信息,并逐级上报。但这一信息管理系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难以反映我国畜产品生产质量监管的整体情况,准确度较低。因此,我国应逐步建立畜产品安全信息管理体系,将畜产品安全信息的整理和发布工作交由专门的部门处理。此外,我国政府还应加快建立畜产品安全追溯机制,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就采用逐级追查的方式追溯各个生产环节,最终找出症结所在,以便及时改进和完善。

4.9 发展绿色动物产品生产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提高,我国畜牧业生产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一定的外来冲击,畜产品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畜产品生产毫无疑问会面临汹涌而来的国外畜牧同行的激烈竞争。因此,我国居民在进行畜产品选购时面临的选择更多,更安全标准的进口畜产品将是他们的首选。因此,要迎合时代的潮流,转变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的观念,生产安全的动物性产品,大力发展高质量健康绿色食品,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这是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战胜对手的必然选择。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辛盛鹏.我国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禽业导刊,2003(15).

[2]崔艳丽,崔阳.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养殖技术顾问,2011(05).

[3]朱虹.如何保障洪灾后畜产品质量安全[J].收益导刊,2007(08).

[4]李阁,李鑫,黄守琼.当前形势下如何有效调控畜产品质量[J].畜牧市场,2009(07).

[5]金笑敏.关于动物性食品安全的思考和建设[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1(2).

[6]黄红卫,杨泽生.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分析[J].肉类加工,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