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辩证的科学,人生是岁月的长跑。只想到不让我们的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却忘记了征途上仍需后劲、忘记了跋涉中的艰难、忘记了攀登中的素质……这种所谓“起点”上的较量,又与最终的夺冠有什么关系呢?
不久前,温家宝总理与几位教师代表见面。他在谈到中国缺少“有重大成就的人才”、“世界著名人才”时特别指出,中国培养的学生往往书本知识掌握得很好,但是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还比较缺乏……也就是说我们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比较重视认知教育和应试的教学方法,而相对忽视对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温总理的这些话可谓切中时弊,令我不禁想起最近读到的一则新闻:一个叫做“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的组织对21个国家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数学计算能力位居第一。但令人吃惊的是,在创造能力的测试中,中国少年儿童却排在了第17位,落在多数国家后面,竟然是倒数第5!那么,中国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到底是被什么挤压掉了呢?专家认为,原因多多——有鼓励低眉顺眼、听话稳妥之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有应试教育死记硬背的束缚,有竞争激烈惟恐输在“起跑线”上的误区等等。
我认识这样一对知识分子夫妇,他们的男孩仅5岁,还在上幼儿园大班就开始了非同一般的“培养”。每到双休日,小男孩就穿梭于各种智力班、训练营。学武术、学围棋、学钢琴、学美术、学摄影、学外语等等,加上这个小孩在幼儿园本身要学的内容……呜呼!他的小脑瓜里要填进去多少知识啊!有人说,这叫作幼儿园的“小学化”。我觉得应称为幼儿的“超人化”培训。我真想向这对望子成才心切的年轻父母以及所有像他们一样节衣缩食的可怜夫妇说一句:就在你们以为具体的大量知识灌输可以造就超常后代的同时,却忽略、忘记甚至完全没有意识到对孩子还有另一种更为重要的培养和训练。事实上,在人的成长道路上,在人生未来的博弈中,确有一种无形的东西比有形的知识更重要、更可靠也更有力量。这种东西不仅能使孩子学到知识,而且如温总理所云,还可以使他们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思考,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其实,这个看似万能的东西并不是什么“法宝”,它就是将会伴随孩子一生的良好习惯!良好的习惯会护佑支持孩子们的一生;良好的习惯犹如基础牢固的列车轨道,无论怎样风驰电掣,终能保证生命的列车达于成功的终点。
实际上,人的习惯是人的心理定式和行为定式决定的。它还是一种生长基因和助推器。习惯与知识的区别在于前者犹如捕鱼的本领,而后者则多属于充饥的鱼。显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鱼可充饥一时,渔却可得益一世。那么,什么样的良好习惯,才能使我们的后代健康、自主而又能极富创造力地成长呢?笔者以为有四种良好习惯可以保证青少年在未来的岁月中立于不败。
首先,自然是学习的习惯。这其中尤其以自觉地读书为要。一个人只要养成自觉读书学习的习惯,就会把“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苦,视为一大乐事。一个读书成瘾学习成癖的人,还用头悬梁锥刺股吗?还用你苦口婆心地训导“天道酬勤”吗?
其次,是体育锻炼的习惯。现代运动科学早已证明,有氧体育锻炼不但可增强体质而且可全面刺激内分泌,必使人的工作与精神生活出现质的跨越。在栉风沐雨中吸取天地之精华,在血脉贲张、肌肉张弛中去拥抱自然,我们的后代还会有萎靡之状吗?体育习惯对学生之如此重要,无怪南开大学创始人张伯苓会说,不懂体育的,不应该当校长。
再者,就是卫生的习惯。当前的甲型H1N1流感大暴发绝大多数都属接触传染。而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仅可为孩子自己立起道道健康屏障,而且也使他们能够远离粗蛮,亲近文明。
最后一个,也是当代中国“80后”“90后”最为缺乏又最为需要的习惯——劳动。这里所说的劳动仅指体力劳动。首先是孩子自我服务性的劳动(包括家务劳动),然后是有助于他人的劳动。适当的体力劳动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抗毒素,是他们善待自己理解他人的无声启示。要知道:人生在世,腰缠万贯不如薄技在身。而动手动脑恰恰是为孩子们掌握无饥寒之虞的一技之长,夯实了人生第一步。
天下多少父母为儿女殚精竭虑,为学业为生存为做人为冷暖为前程……我劝千千万万的教育家和年轻的爸爸妈妈还是在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上下下工夫。因为习惯比单纯灌输“知识”更有力量。有了良好的习惯,不但家长得到解放,孩子也会真正发挥创造力的自由和张力,正可谓“教是为了不教(陶行知语)”。不过,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却不能嘴上说说,它更需要氛围、表率和榜样。尤其是家长更应率先垂范。想想吧,您的家是这种无形的有益课堂吗?反之,粗蛮慵懒脏兮兮的家庭、哗哗作响的牌桌和吆三喝四的酒桌绝不是培育好习惯的母床。
教育是辩证的科学,人生是岁月的长跑。只想到不让我们的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却忘记了征途上仍需后劲、忘记了跋涉中的艰难、忘记了攀登中的素质……这种所谓“起点”上的较量,又与最终的夺冠有什么关系呢?温总理说,他为人才问题常感到内疚。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呢?
责任编辑:紫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