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特殊教育学双语教学实践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760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1年重庆师范大学校级特色专业、教学团队、精品课程、双语教学示范课程项目(重师教发〔2010〕138号文件)及2011年市级教改项目《<特殊教育学>双语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渝教高[2011]36号文件,编号:111013)成果之一。
双语教学(bilingualeducation)主要是指以外语为主、汉语为辅来进行知识传授,在全面了解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提升了英语技能。我校从2011开设《特殊教育学》的双语教学,包括两层意义:一是针对普通本科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的英语汉语双语教学;二是针对听障本科特殊教育信息与资源方向非师范专业的手语汉语双语教学。
一、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实施双语教学十余年来有了很大的进展,各高校积累了不少有益经验,我校《特殊教育学》双语教学执行了四年,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一些困境:
(一)合格的师资缺乏
我校《特殊教育学》双语师资原有十名的教师团队,从最初全部参与分头承担不同章节的两门《特殊教育学》双语课程的教学,但发现学生确实能体会到不同教师上课的优势特色,但因老师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方式各异,学生很难预见及适应新老师的教学,尽管组织教学团队讨论,但有的老师在执行过程中双语教学的课程定位处于模糊状态,很多时候都将其单纯地定义为专业英语课程,侧重于对英语教学进行强化拓展[2]。后来逐渐调整为三名具有留学或有博士学位的本专业教师上这两门课,中途也请美国教授给本科生上过课,但也是杯水车薪,要满足既有专业知识水平又拥有流畅地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有熟练手语的双语老师仍然有一定距离。
(二)学生英语水平有限
开展双语教学对学生的英语水平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因为《特殊教育学》是专业基础课,必须在大学一年级下期开设,大学一年级只有少部分大学生已经或正在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要完成大量的专业词汇非常多的原版英文阅读理解存在困难,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要用英语自如地进行听说交流也存在一定问题。本校所招收本科生多为西部学生,双语教学对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但收效甚微,还容易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专业学习兴趣。
(三)课程设置与教材选用困难
英汉双语教材主要选用国外英文原版教材,其运行模式与本土实际的特殊教育有所差异,学生需要查阅中文的相关教材来做补充,需要花费更多时间。手汉双语教材选用国内教材,但倾向于理论性概念,对听障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而言,不太适合,在教材的处理上也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去做形象化处理,如图片、案例、视频等材料的补充。这些额外处理常因不同教师上课而有所不同,忽视其系统性、连续性和阶段性,存在因人设课的特点。有教师是通过汉语讲解知识,再讲解一下其中出现的一些外语专业词汇,有的学院甚至在教学计划中将同一门课程是否是“双语教学”的属性也将其更改[3]。双语教学的教材总体来讲不太适用,没有一套切实适用学生学习的专用教材,对英汉双语教材主要通过影印国外英文版专业教材,虽然保持与国际接轨,却忽略了中外文化差异以及学生主体的英语能力水平。而对手汉双语教材主要以增加教学资源配套材料,但手语有限的老师要将一些概念性理论对听障学生解释清楚,也存在一定困难。
二、《特殊教育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思考
通过查阅十多年来双语教学相关文献及本门课程双语实践总结发现,《特殊教育学》双语教学的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可以有以下策略:
(一)继续对《特殊教育学》双语师资建设
对于《特殊教育学》双语师资的建设,主要可用“引进来、走出去、就地培养”三个策略。“引进来”即引入学科水平与英语水平俱佳的外教,外籍教师不仅能带来纯正的外语授课方法和国外技术前沿,也带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推动了双鱼课程的建设。之前有通过“引智人才计划”引进美国教授直接走进双语课堂,但机会很少,以后可以制造更多机会“引进来”外国教授;“走出去”即积极寻求与国内外著名大学开展合作办学,积极组织教师出国培训进修,加强学科专业之间的校际交流,特殊教育专业最近两年有送出国外攻读博士学位的专业教师;“就地培养”则是对专业教师专业技能,外语水平和双语教学技能的培训,充分挖掘、培养现有教师队伍中有英语基础的教师,特别是本科为英语专业毕业的特殊教育专业教师,使他们尽快的成为合格的双语教学教师。同时鼓励并提倡留学归来的博士、硕士或学术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积极承担双语教学工作。通过“专业强化”、“外语强化”和“外聘式”三个渠道对高校双语师资进行培养,通过教师间的合理搭配,构建一个稳固的双语师资队伍[4]。
(二)加强《特殊教育学》课程建设与教材改革
任何课程都要有一个合理的课程体系。当前特殊教育专业只有《特殊教育学》一门双语教学课程的开设,这门课程也只是概述,里面提到的各种障碍类型的特殊儿童的具体课程还不够系统,忽视了课程之间的衔接,没有形成一个专业里完整的双语课程体系。未来的课程建设中应考虑中西方文化背景,既尊重原版教材,又结合我国实际,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具体策略有如下考虑:①分科课程与语言课程结合,在双语教学的开始,加强语言课程同时进行,鼓励学生尽快通过四六级考试提高英语基础水平,学科课程对语言课程起到促进作用;到高年级时,则加大学科课程的比重;②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结合。考虑本校生源来主要来自西部,素质参差不齐,学生英语水平高低不—,可以在本科一、二年级在基础必修课程中采取分班制,让学生在同时开设双语课程和中文课程中自主选择,开设双语教学课程,吸引英语听说能力强、对这些课程学习兴趣大的学生选择;高年级时则在选修课程中开设双语课程,让有成功双语经历的学生自主选择;③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结合,如在系上广播、板报、标志牌环境下进行双语布置,隐形地传授双语知识。
《特殊教育学》双语教学教材有两种:英汉双语教材使用国外原版教材影印,同时给予重新组合和中文教材补充,这样的教材教学思想新颖,有利于吸收国外先进成果,但因为文化背景不同,特殊教育实施有差异,理解起来有些晦涩,不符合我国学生普遍英语水平;手汉双语教材是国内出版的双语教材,概念性理论较多,对听障生来讲理解较为困难。另外结合教师自编的讲义。根据四年双语教学经验,我们应根据特殊教育专业的不同特点和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教材方式。双语教材的发展趋势是将国外原版教材和国内经典教材相结合,融合中西方文化,编制既符合我国国情,又引入国外前沿学科知识的教材。还有学者从建构主义的角度出发,提出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推荐给学生一些参考书目让学生自行阅读。未来《特殊教育学》双语教学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主查阅文献,国外原版教材和国内经费教材相结合的方式。
(三)对《特殊教育学》教学模式的改革
1.教学模式的改革策略
由于高校大学生的英语能力水平很不均衡,整齐划一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双语教学的顺利实施。针对双语教学的教学模式,普遍采用的有“外文教材,汉语讲授”模式、双语模式:用外文教材,老师交错使用汉语与外文以及全外文式教学。总而言之就是要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学习特点做到因材施教。或者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把双语教学分为初、中、高三个阶段。在初级阶段用英文授课,如果学生没听懂就用汉语再讲一遍,对内容复杂的部分则完全使用汉语。在中级阶段,以英文教材为主,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以及课程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到了高级阶段,采取完全使用英语授课的教学式,以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锻炼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特殊教育学》双语教学中以往是50-60人大班,则无法照顾每位学生的双语学习需要,未来教学策略是可以根据学生整体英语水平合理分配中英文授课比例,保证学生对课程内容有一定的接受能力,再对外语程度较低的学生进行特殊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外语综合能力。[5]比如采用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发展而定的“诱导一迁移一浸没”双语教学模式。[6]《特殊教育学》在新的教学中采用分班教学的方式,根据学生实际英语水平将其编入中文班和双语班,根据学生的情况来进行双语试点教学。
2.教学方法的改革策略
双语教学的主要任务应是系统讲授专业的基本知识和专业前沿知识,同时使学生掌握相关的英语专业词汇和表达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特殊教育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
在《特殊教育学》双语教学改革过程中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法,如根据刘桂兰所强调的“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而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采用案例教学法,用典型案例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根据互动式教学法,通过课堂和课下互动策略让学生从课堂即时问答互动与课后网络交流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采用艾凌艳等的立项形式,指导学生针对某一话题进行查阅资料、做调查、写研究报告、进行讨论交流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发展多角度、多范围的英语语言接触机会,以发展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表达、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还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室、网络互动平台等现代信息技术,并制作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增加动画、音频、视频等素材,提高多媒体课件的质量,通过多样化的呈现方式开阔学生视野,加深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双语学习的兴趣。
3.教学评价的改革策略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进行的价值判断。传统的评价体系不能恰当评价双语教师的工作,挫伤了教师进行双语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因此《特殊教育学》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以及多元化的评价目标,有效发挥每一项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提高中的功能,《特殊教育学》双语教学的评价重点放在加强师生交流和教学方法上,因此除了评价教学结果,还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评价,比如除了期末考试评价外,同时进行形成性评价,学生查阅文献、上课汇报、观影影评和见实习心得等多元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多进行激励性评价,避免惩罚性评价。
4.建设《特殊教育学》双语教学资源网
双语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还与教学资源配给是否完善密切相关,《特殊教育学》双语课程也应该在网络上建设教学资源库。与我国双语教学课程改革保持与网络紧密结合发展一致,以便学生更便捷地学习与交流,促进双语课程建设质量的进一步提高。2005年教育部投资了100余万资助了50余个双语教学项目,建立了双语课程的资源共享体。教育部还组织了各高校的优质双语课程资源集中于“全国高校双语教学资源网(http://www.btrc.edu.cn)。目前很多高校建立了较为先进的校园局域网,有的高校将双语课程建设与网络课程相结合,建立了网上答疑等教学辅助软件,同时还参考教学资源库和网络精品课程建设模式,探索设计开发符合双语教学需要的网络课程,如blackboard(Bb)平台的网络教育平台。使用英文进行课程建设,同时与国外知名大学的开放课程同步,使学生长期沉浸在英语教学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英语水平。本校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会有效推动《特殊教育学》双语教学改革与发展。
三、讨论
双语教学模式伴随政治、经济全球化发展应运而生,是适应国际化需求的重要模式。我国《特殊教育学》双语教学实施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在国家和学校对双语教学建设的推动过程中需要加速推进本门课程双语教学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更新双语教学理念,进一步完善教学体系,根据特殊教育学科专业特点、西部大学师生特点灵活采用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困境,推动本专业双语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陈友华, 程玲玲. 高校双语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07(9):59-60.
[2] 郭桂杭. 高校雙语教学改革研究[J]. 教育与职业, 2009(30):90-92.
[3]朱峰博. 高等院校开展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南昌高专学报, 2011, 26(3):101-102
[4] 梁明柳, 陆松. 简析高校双语教学课程建设的关键要素[J]. 中国电力教育, 2009(20):112-114.
[5] 何芳. 高校双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商业经济, 2011(13):123-124.
[6] 蔡薇, 柳瑞清, 刘政. 普通高校双语教学的实施与应用能力培养研究[J].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1(5):153-155.
作者:徐胜,1973年10月生,女,副教授,博士学位,高校教师,研究方向:特殊教育课程与教学论。、著作:学前儿童家庭训练手册,弱智儿童适应性功能性课程与实践,特殊儿童班级管理,心灵的自由,独立的象征—特殊教育需要学生自我决定的理论与实践,自闭症儿童社会-情绪教育实务工作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