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教育心理学论文范文,教育心理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浅析超个人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8-04-11
  • 阅读量145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作为一种新兴的心理学流派,超个人心理学诞生于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美国,它的产生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充分发展的集中体现。本文在超个人心理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超个人心理学的内涵、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进行了系统探究。


  【关键词】人本主义心理学;超个人心理学;研究


  一、超个人心理学的含义


  20世纪60年代末,苏蒂奇和马斯洛创建了超个人心理学会(ATP)[1],标志着超个人心理学真正产生。一般来说,超个人心理学就是一门关于个人及其超越的学科,是试图将世界精神传统的智慧整合到现代心理学的知识系统中的一门学科[2]。


  二、超个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超个人心理学依然采用心理学常用的科学实证的研究方法,坚持对象中心的研究原则,多学科的研究原则以及跨文化的研究原则等。


  三、超个人心理学的研究目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民众努力寻求一种更高的精神层面。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包括马斯洛和苏蒂奇等人经常对于超人本主义的讨论和商议,他们认为当今的社会现有的一些人本观点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加上人们对精神层面更高的追求,人本主义当中有关关注个体的自我及其实现的观点越来越显示出局限和不足,因此需要将外在的世界以及环境以及自我结合来,寻求一种更加全面和开放的范式来理解人性,从而达到超越个体超出自我这样的一个的领域。而不能以一种不充分的范式去理解人性。因此开展了各种研究。


  四、超个人心理学对人性的观点


  (一)人的内在是智慧的源头且有益于健康的


  精神分析学派当中弗洛伊德将潜意识看成是冰山下最深层的部分,包含着大量的欲望和冲动,而另一位精神分析大师荣格则认为正因为有着大量的潜意识存在,往往巨大的智慧也在其中。因此苏蒂奇等人借鉴和发展了荣格的观点,认为个体必须挖掘自己不被发现的巨大潜能和智慧。使内在智慧得到更大程度的开发,以便追求更高的精神层面和内心的整合。因此,我们经常观察到的智慧以及表现的自我并不是一种真正的智慧。我们必须努力探讨蕴含的内在的智慧,寻求超越。


  (二)人的本性主要是精神的


  从超个人心理学的一些观点来看人类的精神层面往往处于一个更高的地位,扮演者引领自我自我的作用。而传统意义上所认为的人类本性中的包含的心理和精神这两个大的层面,并不为他们更多的关注。他们认为一个全面的人性观应该用传统的精神以及当下发展的各种心理学派观点结合在一起来认识。对精神层面的追求的动力主要来源于为个体通过将自身、社会以及用一种超越自我的精神联系在一起。人类对精神追求的历史进程中,西方文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开始得到不断地解放文人们运用一种更加理性和批判的观点的去看待问题。


  (三)人的意识是多种维度的


  意识是多维的,它不仅仅只是包含了某一个方面的内容。而恰恰对意识的各种状态的研究是超个人心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心理学的各项研究中,个体通常的行为表现的以及异常意识状态经常被治疗师所忽视。因此在研究中对向人类精神层面产生的各种感受而拓展的意识状态要加以关注。意识当中所体现的各种维度也恰恰是传统智慧的生动体现的其他维度体现,如果不能深刻认识到意识多维度的特性,将会导致相关意识理论的不完善。


  (四)人的生活是有意义的


  对于我们每个个体来说我们都拥有解决各种困难和挫折的巨大潜能,只要它在生活中在某种方面对我们的成长是有意义和有帮助的,也许在现在看来十分的可怕,我们难以解决它,因此垂头丧气,此时的我们应当用更积极的乐观的眼光看待事物生命。超个人心理学认为健康对于我们每人来说是一种发现生命里所存在的意义的结果。人类一方面通过自身的的努力不断的发现生命中所蕴含的深层意义,同时又要依靠外部环境的支持尝试地去构建和说明这种深层意义。


  五、超个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随着超个人心理学的不断发展,各种有关其基本理论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根据郭永玉的研究,[5]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生活是精彩有趣的,对待生命我们应该用积极乐观的以及更加开阔的眼光去看待它,而不能消沉以及狭隘。第二,每个个体的本性主要是精神层面的,而非心理方面的;第三,人的内在生命是智慧之源头。智慧的产生与个体内在紧密相关。第四,意识是多维的;第五,对待多种多样的理念以及思想,我们要加以整合,同时也要尊重他们,吸取它们的长处。因此,我们在自我实现的同时也要努力的进行自我超越。


  根据心理学家李安德(1997)的观点,他认为一个完备的超个人心理学体系应当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自然界中任何事物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我们每个个体都与其他个体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联系,而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存在,并且置身于整个社会之中。第二人类的关注的健康不仅仅包括生理和心理更多的是包含精神层面。第三,在日常生活中绝大部分的人不能够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在意识状态清醒下所观察到的有关自我的表现,于是经常性的错误的估计和不理性的评价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他们不承认他们自己观察的“我”就是真实的自我表现[3]。


  参考文献: 

  [1]Sutich,A.J. Transpersonal psychology. An emerging force[J].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1968,8(1):23-26. 

  [2]郭永玉.超个人心理学的界说[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6):45-48. 

  [3]李安德.超个人心理—心理学的新典范[M].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0:202-204. 

    作者:杨虎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