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人体组织学论文范文,人体组织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人体组织学应用现状和对策论文(共2篇)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9-12-17
  • 阅读量196次
  • 评分0
  • 0
  • 0

  人体组织学是现在很多高校都必备的一门专业的学科,并且也是有很多人都比较喜欢这门课程,人体组织学在医学上也是有一定的作用的,本文就整理了几篇关于人体组织学的相关论文,一起来欣赏吧。


  第1篇:人体组织学实验教学切片的现状和对策分析


  白生宾,秦纹,冯树梅,李甜,廖礼彬,孟晓彤,阿地力江·伊(新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乌鲁木齐830011)


  人体组织学实验教学主要通过显微镜观察正常人体组织和器官的切片,学习其相关生理功能,为后续病理学和机能学科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技术和资源的日益发展,组织学实验教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数码显微镜的广泛应用,组织切片的数字化,全切片扫描技术日新月异,虚拟实验室的推广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在数字化的时代,把原有的切片如何长期保存下来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但是,伴随着数字化和虚拟化切片的出现和发展,同样带来了区域性和个性化等诸多问题。如何更新和补充现有的切片,如何进行实操训练,数字化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仍然有很多的问题亟待解决。


  1人体组织学实验教学切片的现状分析


  1.1组织来源不足的现状


  目前,国内医学院校的组织学实验教学环境大致有3种:虚拟切片实验室;数码互动显微镜室;普通显微镜实验室。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和信息化技术发展的差异,呈现出混合式的发展模式,但也体现出东、西部发展的差距和特性。在大部分医学院校里,数码互动显微镜室和普通显微镜室共存的模式较多。无论以什么样的教学环境存在,组织切片是根本。组织学实验教学中切片观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本技能和验证理论课学习内容最直观的方法。但是,目前大部分医学院校都存在切片组织来源不足的问题,其中组织学的实验教学切片中相当比例是动物源性的,包括狗、兔、猫、青蛙和豚鼠的组织器官(表1)[1],人与动物的差异性究竟有多大,是否有明确的规定,人体组织学不能拿动物的标本来代替,都没有统一的说法,这给学生带来了很多的困惑。


  1.2实验教师队伍的现状


  由于实验技术人员的缺乏,实验技术人员进入高校的门槛的提高,从中专到大专,再到本科,直至近10年,入门条件最低都是硕士研究生,导致实验人员的稳定性较差,入职后不能潜心钻研实验技术,通过进一步深造离开原单位或原岗位,使切片制作成为一种不被重视的技术甚至忽略。以往保留下来的切片在随着人员的变动和保存不完善,导致切片的组织来源标示不清楚或无法找到来源。阅读切片的传承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在随着新老更替,或断层断代的快速发展时期,在伴随学历提高的同时,忽略了切片的阅读和共享,偏重授课。另外,切片本身可能存在部分的病理变化,没有被很好地发掘和纠正。由于实验技术人员缺乏和技术经验的不足,促使第三方的介入,这部分切片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参差不齐的试剂公司和切片制作公司,提供了规格和来源不同的组织学切片,同样为了取材的方便,大部分采用动物标本来源的组织器官,使教师和学生的切片阅读出现一定的问题。


  2解决切片问题的策略分析


  2.1遗体捐献


  我国各院校尸体来源途径主要有:无主尸体或虽有主但不愿收其尸,这一途径是通过公检法、民政部门、医院或殡仪馆等收集;死者生前签订遗体捐献志愿书,自愿百年之后捐献遗体,并得到直系亲属签字同意,立有遗嘱说明,去世之后自愿将遗体捐献给国家、医学院,供教学、研究之用;三是以购买的方式收集,这有悖于医学伦理学中的知情同意。我国医学院校尸体收集中,第一、第三种方法占很大比重,这也只是解决一部分人体组织标本的缺乏的问题[2]。但诸如眼球、肝、肾等在器官移植技术非常成熟的条件下,从临床患者的诉求等临床需求来看,遗体捐献能用于组织学教学的都很少。加之诸如眼球的切片属于火棉胶包埋的方式进行,更是缺乏。这是一种被动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只有合适的遗体来源,才能够解决需要的组织器官切片


  来源问题,这又是较完备的一种提供各个系统和器官组织切片方式。


  2.2手术来源


  一般情况下,手术来源的标本多用于病理学的教学,外科手术的切除病灶基本都是非正常的组织结构。在手术过程中,在征得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可以对切除的诸如脂肪组织等进行切片制作,用于组织学的教学。当然,在现代手术中还包含了一些非病灶性手术,例如美容手术,包皮环切术等都可以利用切除的正常组织进行组织学实验教学切片补充。第6指在组织学实验教学切片中也是一个有益的补充。第6指作为一种人体来源的组织学标本[3],人体来源的第6指标本是我们与附属医院骨科中心合作的项目之一,时效性和易获得性具有明显的优势。组织学胚胎学的实验教学包括了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第6指的及时获取,予教师能够更加积极主动从教学和科研方面对人体组织标本进行研究,并进行H-E和特殊染色的探索和实践。从学生角度,有2方面:第一、学生接触到来源于人体的标本,是有“故事”的标本,组织结构一致,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提高;第二、作为组织学胚胎学开放性实验的一部分,学生通过对第6指的收集、处理和组织切片的制作,将对人体组织胚胎学的实验和理论学习提高兴趣。手术来源的组织能够提供诸如疏松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皮肤、软骨组织和复层扁平上皮等种类有限的组织来源,具有一定局限性。


  2.3动物源性组织


  通过形态学实验技术人员与机能学老师的配合,可以获得不同动物源性的组织,如大动物实验时,可以获取狗和羊的组织器官。其他如兔子、猫、青蛙、豚鼠、大鼠和小鼠等组织器官可以通过在基础医学开展的各项实验中获得。通过与人体组织器官的切片比较发现,猫的卵巢和脊髓、狗的心和食管、豚鼠的内耳、兔的疏松结缔组织铺片等可以作为替代人体组织切片的一种方式。但是具有种属特异性,可以进行类比实验教学。


  总之,通过以上3种方式解决了部分组织切片来源不足的问题,但各有利弊,需要相互补充。因此,较为全面合理的方式和方法获取正常人体的组织标本是解决组织学实验教学的根本途径,在实验教学中一定要强调动物源性组织结构的标本来源和比较组织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加客观地认识人体组织结构,更好地学习基础医学,为后续的专业知识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2篇:基于数字化切片的虚拟人体组织学实验教学的应用效果探讨


  李艳1,钟近洁2,刘春燕1,郭琼1,冯树梅1(1新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乌鲁木齐830011;2浙江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系,杭州310058)


  〔摘要〕目的探讨使用基于数字化切片的虚拟实验教学对组织胚胎学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及提升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方法以新疆医科大学2017级护理本科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对照班级采用数码显微互动系统授课,实验班级采用数码显微互动系统结合数字化切片虚拟人体组织学实验教学授课,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及实验考试的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4.7%(54/57)的实验班级学生认为采用数字化切片的虚拟人体组织学教学便于观察,丰富了学习方式及内容,有利于学习效率及成绩的提高。实验考试结果显示,实验班级学生实验成绩(90.53±7.62)明显高于对照班级学生实验成绩(81.46±10.36)。结论基于数字化切片的虚拟人体组织学实验教学是对现有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的创新和有益补充,对于改善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丰富教学资源都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和卓越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虚拟人体组织学实验教学;数字化切片


  组织学与胚胎学作为一门医学基础课程,是维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间的桥梁学科,同时也是培养医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之一[1]。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学科特点强调以形态结构为基础,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尤其在实验课教学中,对于机体微细结构在显微镜下的形态认识和理解,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2]。目前数码显微互动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实验教学,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往往受到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数字化切片技术的迅速发展,实现了在电脑屏幕上模拟传统显微镜,为传统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模式带来了机遇。为此,我们制作了基于数字化切片的虚拟人体组织学实验教学系统,并在新疆医科大学2017级护理本科专业2个班级学生进行应用,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及实验考试的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旨在了解基于数字化切片的虚拟人体组织学实验教学效果的影响。


  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选择新疆医科大学2017级护理本科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两个平行班级护理2017-2班(57人)和护理2017-3班(57人)参与实验研究,前者为实验班级,后者为对照班级。


  2研究方法


  2.1基于数字化切片的虚拟人体组织实验教学课程的制作


  通过使用PanoSlice数字化全景切片扫描系统,建立新疆医科大学人体组织学全套数字化切片。并在此基础上,经后期教师录音、鼠标指示,字幕显示和视频录制等手段的运用,制备出整套虚拟人体组织学实验教学视听课程系统[3]。并将其上传至新疆医科大学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网站。


  2.2基于数字化切片的虚拟人体组织实验教学课程的应用


  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实验班-护理2017-2班(57人)学生采用数码显微互动系统结合虚拟人体组织实验教学课程授课,要求学生在课前和课后均要访问课程网站,使用虚拟人体组织学实验教学资源进行预习和复习;对照班-护理2017-3班(57人)学生仅使用数码显微互动系统授课。


  2.3研究效果评价


  2.3.1教学满意度调查


  实验教学结束的最后一次复习课上发放调查问卷,对教学方式、数字化切片的感兴趣度、对学习效果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调查。问卷共发放57份,回收57份,经统计,全部真实有效。


  2.3.2实验考核


  依据教学内容安排实验考试,方法采用多媒体幻灯片考试,20张幻灯片,每张幻灯片分数5分,共计100分;考试为20min。


  3统计学分析


  实验成绩录入Excel表格,使用统计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以%表示。


  结果


  1教学满意度


  教学一学期后,为更好了解学生需求及对实验教学的反馈,我们设计了一套调查问卷,通过14个小问题(包括单选题与多选题),对虚拟人体组织学实验教学的感兴趣度、对学习效果的影响等方面,针对实验班级进行了问卷调查。综合分析问卷结果显示:80.7%(46/57)的学生希望在实验教学中使用数字化切片视听教学资源;78.9%(45/57)的学生认为虚拟人体组织学实验教学资源很有用,并经常使用;对于课后学习,80.7%(46/57)的学生更偏向于纸质教辅和数字化教辅相结合;94.7%(54/57)的学生赞成使用电子终端设备进行虚拟人体组织学实验教学的观察及学习,其原因主要为:数字化切片新奇有趣,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方便学生与老师的互动;可动态、直观、形象地显示图文资料,方便学生理解;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应保持与时俱进。


  问卷结果表明,学生普遍认为数码显微互动系统结合数字化切片教学要优于单纯的数码显微互动系统教学,便于观察、提问、交流和课后复习,丰富了他们的学习方式及内容,有利于学习效率及成绩的提高。


  2实验成绩


  护理专业两班级的实验成绩比较,实验班级高于对照班级(表2),由此说明采用数码显微互动系统结合数字化切片授课,其实验成绩高于单纯采用数码显微互动教学的实验成绩,教学效果具有显著性差异。


  讨论


  数字化切片又称数字化虚拟切片,首先使用显微镜对玻璃样本切片进行全自动数字化扫描,获得高清全景图像,并结合可靠、高效的无缝拼接技术及相关计算机视觉技术制作出包含完整样本图像信息的显微数字全景切片。通过电脑或手机操作,选取切片上任意位置,可进行倍率的放大和缩小,模拟了普通光学显微镜的观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整体与局部的相互关系[4]。


  目前实验教学使用的数码显微互动系统将显微镜下切片的图像传递到电脑屏幕上,已经极大提高了教学效果[5],但仍需耗费一定人力、物力和时间制作教学切片,且切片质量很难保证。数字化切片的应用,赋予了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教学全新的模式,是对传统的实验教学进行的改革和补充[6]。它突破了传统实验教学需借助显微镜观察的局限性,通过高精度的扫描,生成全视野的数字切片,图像清晰,色彩逼真,保存切片的完整信息,克服了玻璃切片易破损,易褪色,不易永久保存等缺点,尤其对一些罕见的组织切片,扫描后形成数字化切片有利于防止资源丢失和教学资源共享。其次,从“学”来讲,传统的实验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通过调查问卷反馈的信息以及实验成绩结果显示,更多的学生愿意使用数字化切片,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启发创新思维,同时,不再局限于课堂和实验室,学生可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平台利用数字化切片进行课后复习和自主学习,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激发学习动力[7]。从“教”来讲,数字化切片也为教师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教师可对学生疑惑的结构在计算机上进行解答,增加了师生之间互动交流,极大方便了教学过程。同时,数字化切片能拍照取图,为教师编写课件提供了很好的素材,节约大量的资料搜集时间,此外,教师在运用数字化切片教学的时候,可以同时打开多个切片,从而能够开展对比式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数字化切片可以简化实验考核方式,通过直接观察数字化切片使得实验考核内容更为多样,形式更为灵活。最后,数字化切片还可以应用于其他形态学科的实验课教学,有利于学科之间交融和交流,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数字化切片虽有众多优势,但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显微镜及玻璃切片,我们仍然要培养学生熟练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会在显微镜下观察组织结构。因此,数字化切片结合数码显微互动教学更适用于实验教学。


  基于数字化切片的虚拟人体组织实验教学课程为组织学与胚胎学这门学科提供了一种新颖、灵活、节能、高效的现代化实验教学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校园网络的进一步完善,数字化切片必将成为实验教学发展的趋势,在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的同时,为学生提高学习成绩,丰富学习方式,优化学习环境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