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企业家, 要考虑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但至少未来是不是环保, 是不是绿色,我想这个是确定的。这不是企业来确定的,因为我们这个地球支撑不了我们现在这样的一个消费方式。企业一定会首当其冲,所以你必须来为未来的绿色建筑做准备。
王石
万科为什么做绿色建筑就这么简单,就是你要为未来不被淘汰做准备,绝对不是说什么社会责任,善对子孙。我没有想那么远,我想的就是一个企业家怎么让企业可持续下去。
万科规模已经搞这么大了,等到未来政府说你必须搞绿色建筑的时候,万科再动手,已经来不及了,所以我们能不能打提前量。
那这提前量打多少?这个绿色建筑、绿色经济,是下个礼拜,是明年,是三年之后,还是十年之后呢?你不清楚。这就体现一个企业家本人的特点了,企业家要冒一些风险。企业的平均寿命不长的,你要不被淘汰一定要冒险打提前量。
但是打提前量也带来问题。比如住宅产业化一般是两种企业搞,一是建筑公司,他们来搞住宅产业化,施工方法等当然是建筑公司的事;二是部品供应商,比如大的水泥厂,大的建筑材料提供商。
在全世界没有说发展商搞住宅产业化的,但是在中国,当时万科就面临一个问题:我要未来不被淘汰,我现在就想搞住宅产业化。我们跟建筑公司说希望建什么,按这个标准能不能建一个。建筑公司说这不是建筑公司想做就做的,必须有相关的支撑,比如说专门制造设备的厂家,提供住宅产业化的设备,专门的部品生产厂,跟五金构件整个配套起来才能做。
当时建筑公司不做,万科就做出决定自己做。自己做才发现非常难。但天天闲着就不难吗?实际上你胆战心惊不知道明年怎么好,不如说迎难而上去做,你还有个未来。所以万科就这样走上了一条住宅产业化的路。
但一做之后,突然发现它性质开始变化。建筑公司不做,你做你又不组建建筑公司,你要引导建筑公司。怎么引导呢? 你必须有技术队伍,日本有现成的,就到日本学习,学习肯定是工程师去学习,这就开始聘请工程师。
万科的工程师越来越多,现在万科白领是6000 人,我们突然发现万科的工程师有3000 人。在搞绿色建筑的过程中,这个企业性质突然变了,直到现在。我们也发现自己有一种竞争力了,就是万科的技术核心竞争力,就是如何搞住宅产业化,如何搞绿色建筑,如何搞节能环保的这样一个体系。很多人问这个成本高吗?我说高。房子好卖吗?我说消费者不买账。你为什么要搞呢?为了未来。
慢慢地,万科的竞争力出来了。竞争力表现在一个企业中通常是经营规模有多大。但实际上,万科和它们真正的差别,不是在规模上,而是在万科这几年为了未来,为了生存,整个企业的思维方式,企业的人员构成发生变化了。十年前万科最多的是营销人员,到现在最多的人员是工程师。
中国现在整个国家在面临转型,行业面临着转型,城市面临着转型,企业面临着转型。转型当中,突然发现好人有好报了。在转型当中,在其它企业还在困惑着搞规模的时候,万科已经完全另外一个思维方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