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静 HAN Jing
(辽宁省工程技术学校,沈阳 110034)
摘要: 辽北十八家子铅锌矿区位于中朝准地台胶辽台隆与内蒙地轴的接壤部位,地壳运动比较频繁,火成岩、变质岩广泛发育。铅锌矿体赋存于角岩中;角岩之主体属钙硅酸盐角岩型,呈扁豆状赋存于混合岩中;矿床成因类型属混合岩化中温热液角岩型多金属矿床。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铅锌矿;角岩;矿床成因类型
中图分类号:P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3-0275-02
作者简介:韩静(1971-),女,辽宁沈阳人,教师,副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地质工程。
1 地层
区内出露的岩层为一套经受不同程度混合岩化的区域变质岩,及特殊的混合岩化热液变质岩。
由于不同岩性的频繁交替和混合程度的高低不均,部分岩层造成受混合与基本未受混合岩石,云母质与长英质间夹钙质岩石的混杂出现。即相当原称之“黑云母片麻岩及片麻岩角岩混杂带”。本区角岩尤其是钙硅酸盐角岩,是主要赋矿层位,为控制成矿的岩性因素,对矿体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
2 花岗岩
区内有几块面积不大的小花岗岩体,现将观察结果简述如下:
2.1 第二矿化带附近的“花岗岩”
观察结果为角闪钾长混合岩。部分具似条痕状。矿物成分有钾长石、斜长石、角闪石、石英。其分部很不均匀,各有局部集中现象。角闪石最为突出,并呈定向的断续细脉或连续蠕虫状分布,常成似条痕状构造。有的地方以钾长石为主,斜长石及少,基本无石英,而靠近角岩处,蠕虫状石英增多。矿物之定向排列和矿物局部集中所形成之条带以及微薄层黑云变粒岩残留体的产状,均与角岩一致。可见其系长英物质沿角岩带中黑云变粒岩夹层顺层混合交代而成。在其顶部附近之角岩,均受有较强的混合岩化。
2.2 山顶庙后“花岗岩”
观察结果为黑云钾长混合岩及长英质混合岩(石英细脉分布于钾长石英钟粗大晶体之间)间有混合岩化含绿帘石角岩。
2.3 矿区西南、北山坡“花岗岩”
观察结果为原范围内仅K4—2槽为长英质混合岩,并见有残留之黑云变粒岩。K4—1槽及其他地方为角岩和角闪长英混合岩,应属原称之混杂带内。
2.4 矿区西南、南北坡“花岗岩”
观察结果为浅肉红色石英细脉长英质混合岩,石英之微细小脉,定向分布于细粒长英矿物之中。
由此可见,区内之花岗岩,均为各种以长英为主的混合岩。
3 构造
本区古老变质岩系承受不同时期多次动力作用,褶皱和断裂均很发育,走向N—N 40°E,倾向SE,倾角40-60°。矿区内构造简单,以断裂构造为主。
4 矿床特征
4.1 矿染
经化学分析及肉眼观察,未达工业品位但具微弱矿化部分,暂称为矿染带。矿化沿层理及节理、裂隙分布,产状基本受角岩控制,呈北东向断续带状延伸。主要矿化带长240m,宽2—10m,两端及中部窄,地表因受淋滤作用,部分氧化露头可见呈褐色之锰铁氧化物。
4.2 矿化
根据化学分析结果,部分样品尚能达到工业品位,但其分隔零散,难以圈出工业要求的矿体,这一部分暂称为矿化带。
Ⅰ号含矿带 59×5m
Ⅱ号含矿带 16×5m
Ⅲ号含矿带 25×5m
4.3 矿石矿物
原生矿物: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斑铜矿、辉铜矿、黄铁矿、硫锑铅矿及锰矿等。
氧化矿石:孔雀石、蓝铜矿、菱铁矿、褐铁矿及氢氧化锰等。
4.4 矿石结构构造
矿石结构:柱状建晶结构、溶蚀交代结构以及胶状结构等。
矿石构造:不规则细脉状、侵染状及其集结而成之小团块状,局部有沿层理的似条带状,此系沿角岩节理、裂隙或层理充填交代而成。
4.5 矿石自然类型
据矿石构造和矿物组合,可分为细脉状铅矿石、细脉状铅锌矿石及细脉侵染状铜铅锌矿石。
5 矿床成因类型
本区含矿体及矿化带,与围岩无明显界线。矿石以细脉状、侵染状及不规则团块状产出。并具有溶体分解柱状连晶结构和交代溶蚀结构。说明系由含矿热液充填交代而成。
成矿作用之进行,受岩性、构造严格控制,与混合岩化关系密切。
矿化带与含矿体赋角岩层中,产状与角岩一致。从金属矿物之富集部位可见,黑云片岩(或黑云变粒岩)下伏的钙硅酸盐角岩中节理裂隙发育地段,为含矿热液的有利储矿场所。
本区角岩系混合岩化热变质形成。据主要非金属矿物柘榴石、透辉石、硅灰石、透闪石等可知其属中高级变质产物。而矿化又常出现在混合岩化热变质角岩中混合岩化相对较强的部分。并在含矿角岩下伏之角闪钾长混合岩中亦具微弱的矿化,尤其两者接触面上,可见矿化集中或形成团块的现象。又从铜铅锌硫化及少量钙钼铋元素的出现,说明其应属偏高的中温热液矿床。
总而言之,在区域变质及混合岩化过程中,碳酸盐岩石形成了混合岩化热液变质角岩,与混合岩化有关的含矿热液,又沿角岩中之构造岩性有利部位,在偏高的中温条件下,停聚成矿。故该矿床是一种新的特殊类型,暂称为混合岩化中温热液多金属矿床。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杨占兴.辽宁省金矿成矿作用研究[J].辽宁地质,1997(01).
[2]刘伟,刁纯才,孙久喜.辽宁新宾黑炭沟区金铜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J].科技信息,2012(06).
[3]孙鹏,李沧人.广元北部大滩地区细碧岩-石英角斑岩系若干特征及找矿前景[J].矿物岩石,198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