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农学毕业论文论文范文,农学毕业论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武威市凉州区玉米增产模式攻关之我见

  • 投稿黄宇
  • 更新时间2015-09-24
  • 阅读量341次
  • 评分4
  • 61
  • 0

任林年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武威733000)

作者简介:任林年(1975-),男,甘肃武威人,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信息工作。

凉州区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东段,境内农业区域地势平坦,光热充足,土质肥沃,一直是甘肃省主要粮食产区,是农业部确定的玉米、肉牛、肉羊、蔬菜等全国优势农产品生产区域,也是《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确定的粮食生产大县(市、区),农业发展水平处于甘肃省前列。从2005年开始,连续被农业部确定为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县区,2013年、2014年又连续被确定为玉米增产模式攻关试点县区。通过高产创建示范片建设,累计辐射带动330万亩粮食作物实现了增产,总增产11 2万吨。

一、玉米增产模式攻关实施情况

(一)明确玉米增产模式攻关内容

1明确攻关核心点。把机械化作业作为增产模式攻关的核心。一是机械化整地。落实深翻、全方位深松等关键技术,消灭杂草、打破犁底层、加厚耕作层,增强蓄水保肥能力。二是机械化播种。采用拖拉机牵引旋耕起垄施肥覆膜播种一体机作业,整地播种一次完成。三是机械化管理。以统防统治为基础,突出病虫害机械化防治。四是机械化收获。

2明确攻关突破点。突破瓶颈,挖掘潜力,在种植规模、栽培技术、机械研发、残膜回收上寻求突破。一是栽培技术的突破。主推膜下滴灌、垄膜沟灌、全膜双垄沟播等技术,配套选用耐密性品种、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控等技术。二是机械研发的突破。除大力引进和改进外省机械提高适用性外,重点改进本省自主研发的起垄覆膜机械,力争实现玉米全膜双垄沟播覆膜机械的通用性,避免农户重复购机,提高机械使用率。三是残膜回收的突破。将残膜回收纳入模式攻关突破点,联合兰州农源农机有限公司研发残膜回收机械,力争模式攻关试点县残膜回收率超过90%。

3明确攻关着力点。一是创新组织方式。打破行政区划,把家庭农场、农机大户和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作为模式攻关重点,整流域推进。同时,推进土地流转,鼓励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积极探索集约化生产、标准化栽培、机械化操作、产业化管理的新模式。二是创新管理方式。围绕苗情监测、墒情监测、土壤检测等手段,提高对马铃薯、玉米苗情管理、土壤水分管理和配方施肥管理的精准化水平,并建立相关信息定期发布机制。三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把家庭农场、农机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的扶持和培育作为重点,强化技术指导和宣传培训,落实标准化栽培技术,提高规范化程度。四是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明确农技推广机构的技术服务主体地位,同时积极探索针对家庭农场的技术承包制度,吸收有实力的农业公司作为技术服务主体,针对家庭农场实行技术承包制度,建立长期合作机制。

㈡耐密宜机收玉米品种筛选取得突破

通过2年的试验筛选,初步筛选出了“登海618”“登海605”“M751”“M753”“DK517”“宁玉524”共6个耐密宜机收品种,“登义2号”“金穗1203”共2个抗旱品种。

㈢攻关技术模式初步完善

在攻关工作中,凉州区结合实际确定了机械化作业、选用耐密型品种、测土配方施肥、节水栽培、改土增产、病虫害综合防控6项增产技术模式,在2014年的推广应用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攻关技术模式初步形成。

二、玉米增产模式攻关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田的分散经营使统一品种、统一耕种、统一栽培模式、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收获的标准化生产技术难以落实,影响了技术应用和产量潜力的发挥;二是农户重化肥轻有机肥的观念深,有机肥投入不足;三是适合垄作的机播机械缺乏,播种费时费工;四是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数量少,规模化生产程度低。

三、对玉米增产模式攻关的几点建议

一是建议加快推广先进耕作技术,不断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二是建议加大耐密宜机收品种的引进筛选工作,完善配套栽培技术,为机械化操作提供方便。三是建议注重农机农艺融合配套,轻简化为目标,加大播种机械的研发力度,推进全程机械化作业。四是建议加强技术培训,对各级农技人员、乡村干部及农民技术骨干进行多种形式的系统培训,培育一批科学种粮的新型农民。

(编辑: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