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农学毕业论文论文范文,农学毕业论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协同创新视角下的陕西农业推广体系构建研究

  • 投稿菜花
  • 更新时间2015-09-24
  • 阅读量229次
  • 评分4
  • 66
  • 0

杨宏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技推广处,陕西杨凌,712100)

摘要:结构科学、布局合理的推广体系不仅是农业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与应用的基础,也是农业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保障。基于协同创新视角的陕西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是陕西发挥科技、人才优势,实现农业发展、农民致富、农村繁荣的重要举措。构建陕西农业推广新体系,必须按照协同创新理论,实质性运作陕西省农林科学院,创新农业推广的机制体制,加强不同推广主体之间的联合,提升科技对农业的支撑能力,并在现代金融手段支持农业发展方面有所突破。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农业推广;协同创新;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S-1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2014-0349

作者简介:杨宏博,男,1979 年出生,陕西扶风人,主要从事农业科技管理研究。通信地址:712100 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推广处,Tel:029-87082847,E-mail:yhb@nwsuaf.edu.cn。

收稿日期:2014-08-28,修回日期:2014-10-11。

0 引言

农业推广体系是农业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的载体,它作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最主要力量,是连接农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书本走向田间与地头“最后一公里”的桥梁,地位重要。近年来,陕西涌现出“平利模式”、“西农模式”、“大荔模式”以及“协会模式”等农业推广新模式,在提升陕西农业发展水平方面做了有益探索,成绩值得肯定。但也存在着主体多元、合力缺乏、技术供给重复以及农科教合作深度不足,产学研条块分割等问题。因此,探索和构建一个以国家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为主导,农业高校、涉农企业、协会多元参与,产学研紧密结合,主体协同,横向联合,纵向贯通的“一主多元”农业推广体系,对提升陕西农业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新形势下农业推广体系构建相关方的协同关系是创新陕西农业推广模式的必要条件。

1 协同创新理论概述

关于什么是协同?在不同的语境中解释各异。《新华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各方互相配合或一方协助另一方做某件事。《辞海》的解释分为谐调一致、和合共同,团结统一,协助、会同,以及互相配合等4 种[1]。

“协同创新”指的是,创新主体之间原有的壁垒被打破,各主体之间创新要素如人才、技术、资本等活力被充分释放,并且基于共同目标的有效汇聚,从而实现深度合作。关键是要建立各独立创新主体之间的共同目标,激发各主体的内在动力,构建能够突破部门、体制限制的共享资源平台,进行多方位的平等交流,开展多样化的有效协作,产生“1+1>2”的协同效应。山仑[2]认为,协同创新的本意与可贵之处在于:组织不同部门、不同学科的专家,统筹科技资源,共同解决一个具有明确应用目标的重大科技问题。李兴华[1]认为,协同创新意为多主体、多因素围绕同一目标,共同协助、相互补充、配合协作的创新行为。

当今社会,在同一既定目标指引下,研究领域、区域和研究者的国别界限已经被打破,地区性、全球性的协同创新正在建立,通过组建跨区域、跨行业甚至跨国度的创新网络,创新要素的整合程度前所未有,不同主体间竞相探索的新型创新模式正在不断完善中。

2 陕西农业推广的现状

近年来,陕西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探索工作方兴未艾,形式多样,形成了“平利模式”、“西农模式”、“大荔模式”和“协会模式”等4 种有益探索,这些模式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方面发挥了积极地作用,提升了陕西农业发展的水平。

2.1 以政府公益性为主体的“平利模式”成效显著

陕西安康市平利县以发挥农技推广工作的“公益性”职能为核心,将县级农业推广机构由原来的8 个整合为5 个,并打破各个乡镇之间的界限,建设了跨乡镇的区域农技推广站,将农技服务延伸到了村级。建立了5个县级农技中心,4个区域农技推广站,100个村级农技服务室的“三级农技服务网络”,实行人事关系、劳资关系、资产所有权归县农业局管理的“三权归县”管理模式。“平利模式”加强了基层农业推广体系的公益性地位,通过整合全县力量,跨乡镇建设区域站,使农业技术服务得到极大延伸,服务质量得到提升,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为县域农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3]。

2.2 以农业大学为主导的“西农模式”不断创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借鉴美国赠地大学的做法,发挥大学的科技与人才优势,在陕西及西北地区,围绕区域主导农业产业建立了23 个永久性试验示范站,采取学校和政府共建共管的模式运行,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学校出专家、技术以及研究示范经费,地方政府配套运行经费,大学专家和地方农技推广力量紧密结合,围绕地方主导产业开展科学研究、试验示范与技术培训等形式的推广工作。大学科技、人才资源与政府行政资源紧密结合,加速了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激活了国家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4]。

2.3 以企业为主导的“大荔模式”异军突起

陕西荔民公司通过聘请县域内国家公益性推广机构的农技人员组建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为购买了公司农资的会员免费提供农业科技服务工作。其核心是农资销售企业通过技术服务与政府公益性机构联姻,农资企业的农资与推广部门的技术相配套,企业的市场销售行为搭上了政府公益性农技推广的“车”,农民在购买农资的同时,获得了免费的农技服务。这种以生产资料为媒,将劳动者和技术拥有者紧密结合的模式,把政府、企业、农技人员和农民用“科技之手”捆绑在一起,探索出了政、企、技、农多方共赢的路子[5-6]。

2.4 以协会为主导的“协会模式”带动作用明显

西安果友协会在西北5 省建立了20 多家分会,分会管理了300 多个基层工作站,下联3 万余户果农。协会通过聘请大专院校、农业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为技术顾问,一方面为协会提供最新技术,同时对基层工作站的“农民老师”进行技能培训。再以“农民老师”为协会技术传播的辐射点,带动周边会员。会员通过缴纳会费的形式获得免费农技服务,协会通过收取会费以及农资经营获得运营资金,下级分会以低廉价格获得优质农资,供应商在节省推广经费的同时扩大了农资供应量。“协会模式”在没有占用公益性推广资源的情况下,承担了基层公益性农业推广服务的职能[7]。

3 陕西农业推广的困境

总体来讲,上述陕西农业推广新模式探索选准了切入点,效果好,大批新技术、新品种得到了推广与应用,加速了农业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从发展的眼光来看,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科学研究对农业推广的支撑能力不强

农业推广工作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有效的农业推广离不开强大的科技支撑。陕西虽然为西部的科技大省,教育大省,但是农业科技的创新水平比较低,对农业推广的支撑能力不足。2012 年,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陕西只有52%,低于全国水平。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统计显示,陕西省从1999 年至2014 年2 月28 日,共申请植物品种权保护143 件(授权58 件),排名全国第21 位,落后于周边的河南(第3 位)、四川(第4 位)等省份[8]。在科技成果供给不足的同时,还存在着研究方向偏离生产实际,重科研轻推广等现象,成果与生产脱节[9]。

3.2 农业推广管理体制不顺

从陕西农业推广现状可以看出,目前陕西省的农业推广主体不明,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现象严重。农业推广资源分散存在,难以整合全省不同模式联合攻关,发挥不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体制不顺成为制约陕西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现有不同主体探索的推广新模式,形式重复,力量分散,“大而全”与“小而全”同时存在,不同模式的突出优势得不到发挥,影响了农业科技推广的效果。

3.3 农业推广经费投入不足

2010 年,陕西用于农业推广和农业生产领域的资金仅占财政支农资金的12.3%,低于全国36.8%的平均水平[10]。1999 年至2012 年,全省农业推广经费一直没有增加,各级财政在农技体系建设上基本未投入经费。尤为突出的是,在全国大多数省区列支农业推广专项经费,陕西周边四川、湖北列支过亿元,郑州市年投入1 亿元的背景下,陕西仍没有专项经费支持[9]。经费不足成为推广工作纵深推进的制肘,也影响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效果。

3.4 农业推广方式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随着中国现代农业规模化、产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者对技术呈现出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需求。而诞生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农业推广体系,一直沿用从上到下的“贯彻式”推广,“给的不要,要的没有”,忽略了农业生产者的需求,脱离实际,不仅难以实现推广的目标,不被受众接受,还损害了推广机构的威信。这种脱离农民生产实际和自身需求的推广方式,造成了推广的盲目性,降低了工作的实际效率。

4 对策与建议

针对目前陕西农业推广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笔者认为,要打破部门、区域、学科界限,建立协同创新机制,通过技术创新、体制革新、方式转变和资金扶持等综合措施的运用,引导不同主体在农业推广服务中发挥积极作用,以协同创新机制促进陕西农业推广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发展。

4.1 要加强农业推广的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

创新是当前陕西各项工作驶入快车道的活力之源,体制机制对于促进农业创新具有根本性意义。如何进一步深化陕西农业推广工作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至关重要。

要打破体制壁垒,实质性运作陕西省农林科学院,构建多元开放、集成高效的协同创新平台。将分散于农业厅、科技厅、林业厅、水利厅、科学院以及大学的人才、技术力量以项目的形式捆绑起来,联合地市级农科所、企业以及协会的研发机构,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实现优质资源充分共享,提升整体创新效能。努力将陕西省农林科学院建设成为全省农业资源融合的纽带,科技成果研发的龙头,农业技术推广的源头。

要尽快建立依据推广工作任务获取支持的平等“渠道”,使得不同推广机构都能在同一平台争取到国家给予的各项支持。鼓励农业科研院所、涉农企业、协会与各级国家农业推广机构平等竞争,实现农技推广不同主体依靠贡献赢得支持,凭借实力获取支持的良好局面,彻底打破涉农项目、资金支持政府农技推广机构“一家独大”的局面,实现不同主体之间的有序竞争、有机融合。

4.2 要加强农业推广模式不同主体之间的协同

协同创新是在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基础上,各个创新要素踊跃参与、相互配合协作的创新行为[11]。要构建运行高效的陕西农业推广新模式,就必须打破除领域、地域、行业之间的壁垒,充分发挥政府、高校、企业、协会等多个推广力量的作用与优势,实现不同主体之间优势资源的整合、强势学科的融合、精干团队的组合,全方位、立体化协同创新。

就陕西现状来说,要利用利益驱动机制,发挥企业、高校、协会、政府等主体的优势资源,产学研联动、农科教互动,凝聚所有推广主体的力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促使这些主体自觉自愿围绕既定目标,产生合力,协同推进。可以通过设立普遍主体能够参与的农业科技推广项目,依托大学的科技、人才优势,发挥政府的行政推动力,依靠企业的市场经济主体地位,充分利用协会面宽点多的优势,形成协同效应、达到最终目的。

4.3 要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上的协同

按照陕西主导产业和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需求,突破机制和体制障碍,打破地域与部门界限,组建以技术和品种为依托,以农业产品为单元的“全产业链”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协同攻关,力争在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一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和重大实用技术成果,支撑陕西现代农业健康持续发展。

组建以企业、大学为主体,市级农科所、协会等主体广泛参与的研发团队,不同主体相互配合、有机联动,政府择优支持,为陕西破解农业推广“最后一公里”难题提供支撑。立足陕西科教大省实际,在充分利用大学实验室、研究中心、企业研发机构等现有平台创新研发能力的同时,支持大学、企业、地市级农科所以及协会建设一批资源共享的农业科研平台,以满足不同产业、不同发展阶段对科学研究的需求。特别是加强大型科研设备的共享力度,吸引更多的科技资源流向陕西,流向农业研究,不断提升陕西农业科研平台建设档次。

4.4 要加强农业推广与金融支撑之间的协同

现代农业是一个高科技产业,更是一个高投入产业。如何充分利用现代金融为推广工作提供支撑,是陕西农业推广工作面临的新问题。首先,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持续稳定投入机制。除继续完善财政主导、企业和民间组织协同的多渠道农业推广投入机制外,还要积极引导、鼓励企业与个人投资农业推广创新领域,加大农业科技推广投资总量。其次,引导银行业、证券业、担保业等机构探索适应农业推广工作新需求的金融创新[12]。探索农业科技推广保险工作,鼓励推广创新主体积极参保,有效预防和化解农业推广工作中的未知风险。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李兴华.协同创新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效率的最佳形式和途径[N].科技日报.2011-9-22(1).

[2] 山仑.山仑院士:协同创新本意在哪里.中国科学报[J].2013-3-27(1).

[3] 王东燕“. 平利模式”农技推广体系提升服务“三农”能力[C].http://www.farmers.org.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85.2011-08-10.

[4] 王立祥,杨宏博.服务“三农”农业大学的天职—实践“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与西部大开发[C].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117-127.

[5] 刘省平,刘磊君.荔民大模式[M].上海.上海印书馆,2011.63-73.

[6] 陕西省委政策研究室调研组.政府出钱养兵企业出钱打仗—关于农技推广“大荔模式”的调查与思考[N].陕西日报,2013-7-11(8).

[7] 沈贵银,郑有贵,程存刚.解决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有益探索—陕西省西安果友协会调查报告[J].中国农村发现,2010(1):90-95.

[8] 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1999-2014 年品种权申请情况汇总表(2014.2.28)[Z].http://www.cnpvp.cn/Detail.aspx?k85&itemID=1.2014-3-19.

[9] 省委办公厅法规处,省农业厅科教处.科技,助推农业发展的引擎—对我省农业科技发展现状的调研J].陕西工作交流,2012(41):1-9.

[10] 张鑫.经费不足成陕西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难首因[C].http://news.cnwest.com/content/2012-11/29/content_7770177.htm.2012-11-29.

[11] 何云峰.农业协同创新:地方农业高校的发展契机与时代使命[N].光明日报,2012-6-9(11).

[12] 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科技协同创新的决定[Z].赣发[2012]12 号.http://www.jxstc.gov.cn/ReadNews.asp?NewsID=6626. 2012-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