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MVD)作为缺血性心脏病的主要类型,因其发病率较高而广泛受到临床关注。CMVD属中医学“胸痹”“真心痛”范畴,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且硝酸酯类、曲美他嗪等传统抗心绞痛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因此CMVD的相关研究逐渐成为心血管疾病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整理胸痹相关医籍,结合陈可冀院士“三通两补”思想中的芳香温通疗法,从阳虚寒凝、络脉瘀阻的角度对CMVD进行进一步阐述,探索其病因病机和治疗规律,以期为CMVD的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二,针灸作为中医外治疗法的代表,在防治疾病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系统梳理针灸疾病谱的发展,分析针灸临床研究的证据现状,总结现有优势与不足,为提升针灸临床研究证据的可靠性提出相应建议。以针灸疾病谱不断丰富发展、针灸高质量临床研究不断涌现、针灸疗法逐渐进入主流医学指南为切入点,发现针灸临床研究证据的可靠性越来越获得国际认可,但在假针设置规范、实用性证据的获得、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仍存在发展空间。今后应规范假针器具及假针操作标准、强化真实世界研究、发挥学科交叉优势多角度实现针灸临床研究成果的良性转化,以期在传承中医学精华的同时守正创新,提升针灸在国际化道路上的影响力。
三,伤寒与温病在临床表现上具有一定相似性,尤其是表现为“发热、恶寒、无汗”的伤寒与温病容易造成混淆。通过文献分析并结合临床实践,提出在辨析伤寒与温病时应注意四个要点:第一,应重视伴随症状,如“发热、恶寒、无汗”伴咽喉肿痛、咯吐黄痰、胸闷胸痛等呼吸道症状突出者,可考虑为太阴温病,首选清热解毒等治法;如“发热、恶寒、无汗”伴皮肤、骨节疼痛等症状,可考虑为伤寒,首选辛温解表等治法;第二,应充分借助血常规检查、胸部CT等现代医学手段,如有肺炎表现可首先采用太阴温病的清热解毒等治法;第三,应依据疗效调整治疗方案,尤其治疗后效果不佳者需及时调整治疗;第四,伤寒与温病共存的情况治疗则需二者兼顾。
以上是中医学论文摘要供大家写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