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核心价值观论文范文,核心价值观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班级文化建设新模式

  • 投稿黎贝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1091次
  • 评分4
  • 28
  • 0

凌云

(湖南文理学院文史学院,湖南常德,415000)

[摘要] 高校班级文化建设是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指引下产生的新课题,对这一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提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班级文化建设,不仅解决了尚处于初级阶段的班级文化建设政治方向问题,而且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不同层面明确了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体、目标和内容,为高校学生工作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文章以上述三个方面为论述重点,对各层级责任、实践途径做了初步研究,尝试建立党委领导、院系负责、师生共同参与的全局性班级文化建设模式。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班级文化建设;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5)01-0160-03

[收稿日期] 2014-10-09;[修回日期] 2014-11-19

[基金项目] 2014年度湖南文理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委托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班级文化建设研究”

[作者简介] 凌云(1981-),女,湖南长沙人,湖南文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与实践逐渐成为全社会共识[1,2],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重要阵地,应该主动适应这一新的历史任务,探索如何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合格人才。笔者认为,班级文化建设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环节,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不仅能够赋予班级文化建设新的内涵,而且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学生中的传播与实践。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汲取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先进经验基础上提出的,既有宏观的思想引领作用,又有微观的行为规范作用,体现了5000多年来传承、发扬、智慧的中华文明特性,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科学发展的精神支柱,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都应当以此为标准,不断改造自身精神世界,积极付诸实践,最终形成全社会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实现,进而使其成为中华民族的灵魂而得以世代相传。班级文化建设从本质上属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班级文化建设具有合理性与先进性,是班级文化建设需要一以贯之的主题。从这个意义上讲,班级文化建设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与其他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相同的性质,班级文化建设是否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是否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相一致,从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全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与形成。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是目标也是方法,可以用于指导班级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将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运用到班级文化建设中,能够提升班级文化的质量,改善目前高校班级文化单调、同质的低层次状况,将学生思想世界的改造与社会发展、国家富强、人类融合紧密联系起来,使班级文化紧跟时代步伐,体现民族特色、创造精神。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班级文化建设紧密相连、互为促进。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体责任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班级文化建设,应当明确由谁去引领的问题。传统意义上的高校班级文化建设主体单一、责任不明、缺乏互动,加之大学生相对成熟的价值观,班级文化建设的效果很难显现。我们应该用全新的视野去看待班级文化建设,把与之相关的因素都纳入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体范围中。

首先,应把学生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大学生均是成年人,这是高校教育中得到公认却常常被忽视的一个特点,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责任主体理所当然是学生,学生不仅参与文化建设的全过程,而且是文化建设的最直接受益者。

其次,不同类型的教师应积极参与班级文化建设。强调学生主体责任的同时,要重新定位不同类型教师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班主任、辅导员在高校老师中与学生的联系相对密切,掌握学生思想状况最为及时,应当是班级文化建设的直接指导者。专业课教师不能只教书,而不“育人”,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以身示范,向学生传递治学精神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让班级文化承载着专业精神,影响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通俗地讲,医学院的教授不仅要教学生治病,更要教学生如何当好医生,商学院的教授不仅要教学生如何经商,更要教学生如何当好商人。院校领导、学术带头人等,虽不直接参与教学活动,但因为代表着一所学校的道德与专业的最高水准,同样对班级文化建设起着重要作用,尤其对学生是非观、大局观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

再次,其他成员的辅助作用。学生在高校接触到的非教学人员对班级文化的影响往往被忽视,实际上这部分成员同样对班级文化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他们与社会关系更为紧密,传递给学生的信息更能体现社会价值观走向。如入校军训时的教官、实习期间的主管领导、后勤服务人员等均视为班级文化建设的参与者。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

文化的作用在于凝聚共识,形成共同的价值观[3],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班级文化建设要达到的目标正是如此,即形成三个层面的观念认同。

一是国家民族观认同。这是班级文化建设最高层次的目标,对其他层次的观念认同具有统领作用。随着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更为紧密,各种非传统的国家民族观念甚嚣尘上,使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受到全面冲击,不少学生对西方社会制度、民族文化顶礼膜拜,在物欲横流的时代缺乏免疫力,民族自豪感、自信心荡然无存,成西方文化的俘虏。这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最大心理障碍。班级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让学生走出中国近代以来民族心理中根深蒂固的自卑阴影,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道路、理论的自信,形成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高度认同。这是学生今后走上社会后自觉为国家社会作贡献的思想基础,也是中国教育当前承载的最重要政治任务。

二是社会发展方向认同。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如何看待社会发展方向直接影响其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和享受社会成果的程度。中国共产党在总结新中国建设和改革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符合中国国情、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体现人类社会进化发展规律的社会发展理念,体现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应该注意的是,必须向学生正确传达这些社会发展理念的内涵。因为这些理念经常被西方国家用来攻击中国的人权和社会状况,而我们所提出的社会发展理念与西方所提的这些理念有根本的不同。最大的、最根本的不同就在于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是社会发展的领导者,这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并已写入宪法。因此,班级文化建设中必须强调党对社会发展方向的领导作用,让学生明白,这不是西方国家所宣扬的自由和平等、公正和法治,而是有法律规范和党的领导双重约束,如果没有这两种约束,社会发展就会无入歧途。如利比亚、乌克兰等国家部分政治野心家打着自由、平等的幌子,煽动民众从事反政府活动,造成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文明出现倒退。

三是个人成才认同。这是班级文化建设最直接的目标,也是大学生步入社会后如何成为一个有用的人的基本要求。中国自封建时代起,就已经形成了对个人成长方向的价值判断,《大学章句》正式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君子之道,“修身”被视为最基本和最低层次的成才要求[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丰富了“修身”的内涵,提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追求。班级文化建设应该围绕这一目标,使学生形成价值认同,具体体现为刻苦学习专业知识,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诚实守信,自觉遵守校纪校规;与人为善,互帮互助,培养融洽的同学关系。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班级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班级文化建设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套用,笔者根据以往工作经验,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提出以下主要措施。

(一)高校党委高度重视,建立全校性的工作机制

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实践工作是高校党委的重要工作职责,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班级文化建设要纳入各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的范畴整体设计、规划,这样才能保证班级文化建设得到足够的重视和保障。高校党政负责人牵头,组织思想素质过硬、教学经验丰富、熟悉学生工作的骨干教师骨干成立班级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对全校班级文化建设进行顶层设计,重点把握好班级文化建设的政治方向,组织第一个层面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实践工作,突出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作用,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提升学生精神境界。将班级文化建设提升到学校高度,有利于协调各方不同院系之间的工作,有利于集中管理监督班级文化建设效果,确保班级文化建设不流于形式。学校团委和学生工作部门要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制定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具体方案,树立和推广班级文化建设典型,对院系学生工作负责人进行培训,对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上报,协助学校党委掌握全校工作进展情况。

(二)院系负主责,指导督促班级文化建设

院系是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具体执行者,承担将学校班级文化建设指导意见细化为带有各院系特点的具体方案的任务。院系负责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和学生工作负责人是本院系班级文化建设的负责人,在院系班子领导下组织院系班级文化建设。一是要结合本院系学生特点制定班级文化建设具体实施计划,根据所在院系学科状况、学生思想状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贯穿到四年的本科教育过程中,明确学生毕业时应达到的核心价值观标准,按学年合理确定阶段性班级文化建设目标,确保整体目标与阶段性任务有效衔接。二是要搞好班级文化建设的宣传发动工作。要长期坚持将班级文化建设作为院系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生入学就对班级文化建设有感性认识,每学期要在院系学生大会上对班级文化建设情况进行通报,表彰先进,对年度班级文化建设进行部署。在每个年级树立一个班级文化建设的先进典型,引导其他班级向其靠拢。三是加强对班级文化建设的具体指导,善于与班主任、学生干部沟通,及时掌握各年级、各班级文化建设开展情况,对照学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总要求提出具体工作意见,并督促落实,积极参加班级文化建设活动,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贯穿其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充分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用好各类文化建设载体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班级文化建设的最重要内容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班级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和受益者。一是要选好班委会。班主任和院系学生工作负责人对各班委会成员要严格把关,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准,确保选出的班长和团支书道德品质好、学习成绩优异、富有担当精神;二是要积极依靠班委会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组织班委会干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进行学习、讨论,支持他们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贯穿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见,共同制定班级文化建设方案;三是要组织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班会活动,每学期至少召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题的班会活动,活动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如组织演讲、社会实践、邀请模范人物介绍先进事迹等;四是要树立优秀学生典型,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准在学生中发现先进典型,通过院系、学校刊物进行正面宣传,发起向身边人物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准规范自身行为;五是用好现代化的文化建设载体,在“微”字上下功夫,充分运用微博、微信、微视、微电影等方式[5],依靠网站、QQ群等互联网工具,为班级文化建设提供网上平台,指导学生建立班级主页、微信群、QQ群等网上活动空间,由班委会成员进行管理,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相关的资料放到网上,传播正能量,引导学生辩证看待当前社会问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12-11-08.

[2]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Z].中共中央办公厅,2013-12-23.

[3] 刘云山.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求是,2014(2):1-4.

[4]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5] 刘奇葆.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03-05.

[编辑:汪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