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大学教育论文范文,大学教育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机制的大学生职业发展课程教学创新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8-04-17
  • 阅读量72次
  • 评分0
  • 0
  • 0

  [摘要]当前我国大学生职业发展课程存在着缺乏有力的专业理论支撑、教学素材来源单一、教学内容脱离市场需求等问题,而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机制是该课程教学素材和教学内容的有效来源。通过从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机制中最大程度地提炼有效的教学素材、运用翻转课堂创新教学形式、系统地对教师加以培训等途径,多方位提高大学生职业发展课程的实效性和适时性。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机制大学生职业发展课程教学工作


  [作者简介]李纪宾(1966-),男,河南开封人,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河南开封475000)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8)02-0096-04


  在国外,职业发展教育已经历几十年的发展,具备了较为完善的教育教学体系。相对来说,我国职业发展教育起步较晚,而且发展极不平衡,在课程内容、教学环节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开发和创新,亟须走出一条符合我国毕业生就业市场发展规律的本土化教育教学道路。


  一、大学生职业发展课程的教学困境


  大学生职业发展课程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高自身生涯发展意识、实现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经过多年的实践,很多高校已逐步构建起基本的大学生职业发展课程教学体系。但由于课程建设起步较晚、实践教学经验不足等原因,致使大学生职业发展课程在教学方面仍面临诸多困境。


  一是缺乏有力的专业理论支撑,课程教学停留在表面。职业发展教育属于多学科交叉的领域,融合了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没有绝对对口的学科作为依托,在当下崇尚“学术渊源”的教育生态圈里,给人一种“非正规军”的印象。师资队伍也多由辅导员、专业课教师、就业管理部门教师等非“科班”出身的教学人员兼任。他们虽然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但是对于职业发展教育这一新领域的教学往往只能依靠自身经验或者课本进行教学。一方面,他们对于自身经验是否适合于每一位学生,没有把握;另一方面,他们对教科书中所阐述的理论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在授课过程中对经典理论的掌控也力不从心,只能照搬书本,无法提炼出理论的精华所在,因此,课程教学只能停留在表面。


  二是教学素材来源单一。大部分任课教师的工作经历局限在高校,难以帮助学生对其他就业单位的情况进行深入了解。虽然大部分任课教师都能意识到这一问题的存在,但鉴于自身职业的客观原因,往往无法深入企业去全面了解就业情况。而大学生职业发展课程本身又和现实就业环境有着天然的联系,不同于一般的专业课程,不能完全以学生期末卷面成绩的好坏来判断课程教学的效果。因此,这种根本性矛盾导致教师的课程教学素材来源比较单一,即从教科书和网络或其他途径获得的“碎片化”经验。至于现实情况是否如教科书中所说,教师也无从考证。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易形成一种“学生对课程内容心存疑惑,任课教师自己也模棱两可”的尴尬局面。


  三是教学内容脱离市场需求。就业市场对不同类型的人才有着不同的要求,而每个任课教师很难自己去探索或求证这些不同的要求,于是只能照搬教科书上的“大道理”讲给学生听,学生自然觉得难以把握就业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产生一种“大道理我都懂,就是不知道怎么做”的无力感。那么,这一矛盾是否无法解决呢?当然不是。政府和高校可通过整合各种资源来获取就业市场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并将其反馈给任课教师,供他们教学时使用。事实上,从2014年起,政府教育部门和高校每年都会发布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这就是对就业市场需求和毕业生现状最直接、最及时的反馈。从反馈的数据中,任课教师可以提取最真实的教学数据,并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加以对照,从而保留符合现实的教学内容,摈弃过时的教学素材。


  二、以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为导向创新大学生职业发展课程的价值意蕴


  1.充分利用反馈成果,渗透教学过程。毕业生是高校与社会之间联系的纽带,高校培养的毕业生能否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无疑具有极大的价值。早在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就下发了《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指出要“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需求预测和发布制度,完善就业状况的反馈机制”,并要求从2014年起,高校要编制和发布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经过几年的探索,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内容体系得到逐步建立,主要包括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相关分析、主要特点、发展趋势以及对教育教学的反馈等方面。


  毕业生的就業意向、择业观动向,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以及毕业生的薪酬水平等信息都可以通过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机制实现动态监控。目前,高校通过自行调查、政府统计、第三方介入调研等形式逐渐将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机制的构建推向成熟。然而,将这些数据以报告的形式呈现出来,不是就业反馈的最终目的,更关键的是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利用,否则将造成时间、人力、物力的浪费。高校应从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数据中最大程度地提取有关人才培养的有价值的信息,并将其反馈到教育教学中。大学生职业发展课程致力于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发展意识,以及具备适应职业世界种种挑战的能力。通过科学合理地比对毕业生的表现与企业用人制度、评价标准之间的契合度,找出教育教学中的偏差,从而保证大学生职业发展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因此,大学生职业发展课程对就业状况反馈成果有着最直接的应用诉求,应最大程度地发挥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机制的价值。


  2.大数据的及时性为课程创新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大学生职业发展课程可以大致分为两部分: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这门课程不是让学生交一份职业生涯规划书或填写一张规范的简历就可以了,而是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现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工作要求,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学生之所以对大学生职业发展课程的实用性和现实性存疑,是因为教科书中的求职经验或技巧不可能一成不变或解决一切求职问题,并且他们对任课教师的经验也持有一种不信任感。因此,从课程教学的角度,要充实课程内容就必须从实际出发,研究现实情况中优秀职场新人的案例,寻找那些受企业欢迎的毕业生身上的“闪光点”。通过引入案例,吸引学生进入特定事件的场景。学生在课下充分思考,在课上集体讨论,对案例中的具体问题认真分析、切实感受,从而在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同时,反过来又对所学的理论知识实现补充和升华。另外,劳动力市场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随时在变,这些变化不能依靠教师的凭空想象,而应该利用大数据表现出来的状况来研判。


  三、基于反馈机制的大学生职业发展课程的教学创新策略


  大学生职业发展课程应根据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机制的特点和优势,结合翻转教学和案例教学的内涵,进行开发和创新。


  1.提炼可应用于大学生职业发展课程的内容和素材。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以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为书面载体予以呈现,主要模块包括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相关分析、主要特点、发展趋势以及对教育教学的反馈五个方面。这些模块有些是客观数据统计,有些是主观对象调查。数据本身没有意义,找出数据背后反映的问题才是核心。首先,根据对“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的分析,如就业率、毕业生规模结构、就业流向,我们可以比对不同专业学生的就业差异、不同签约形式的占比、升学率、创业或出国情况等。这些真真切切的数据能有效地反映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学生的就业意愿,比单纯的理论政策讲解更直观,更具说服力。其次,从“相关分析”和“主要特点”中,我们可以获取的信息包括就业政策、就业服务、就业市场状况、创新创业状况、毕业生的就业层次、就业满意度、专业相关度、薪酬水平等。这些更深层次的分析呈现在课堂中,为学生全面深入了解劳动力市场状况、职业世界的变化无常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窗口,更有利于他们认识自己的专业,以及对未来职业有一个更现实、更合理的预估和期待。再次,从“发展趋势”中,我们可以预测就业率的大致走向,对就业形势进行研判。最后,从“对教育教学的反馈”中,我们可以优化专业设置,同时也能获取劳动力市场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2.充分利用翻转课堂,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是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基本流程如下:课前,教师布置下节课内容,由学生自行学习网络资源或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源;课堂上,教师组织课堂内容小组讨论、现场答疑、完成学习任务,实现知识的内化。这种把“学”与“教”进行翻转的教学模式,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动力的同时,使教师的教学和指导更加有了针对性。大学生职业发展课程旨在激发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自觉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笔者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及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机制的应用,在借鉴国内翻转课堂实际应用案例后,提出了职业发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如99页图所示)。


  课前,实现知识的传播过程。教师结合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机制设计教学模块,包括兴趣探索、性格探索、职业探索、行业发展趋势、求职方法、面试技巧等内容;通过QQ、百度云盘等上传或发送学习资料或测评工具给学生;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并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后填写《课前学习自测表》,明确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知识的理解,以便在课堂上讨论。课中,完成知识的内化过程。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根据《课前学习自测表》提出问题;在组内开展讨论,学生共同探索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对于讨论后未解决的问题由教师进行个性化指导;问题解决后,小组內部进行总结,所有小组成员分享自己的学习感悟;所有小组派出代表对课程内容进行发言;教师进行点评并总结,强调课程重点,与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课后,实现知识的应用。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职业生涯活动中,接受“实战”检验,在学习、实践中不断调整自身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总之,这种教学模式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和分析教学素材,积极探索网络资源,了解就业形势、就业市场状况,实现知识的传播、内化和应用。


  3.对任课教师进行系统、专业的培训。目前,很多任课教师之所以对大学生职业发展课程教学感到力不从心,一是鉴于非“科班”出身,专业理论知识相对缺乏,急需进行系统学习;二是无法及时获得有关就业市场的信息,教学素材有限。因此,高校的职业发展教研室,一方面,要系统组织任课教师进行培训学习,如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外出培训,并定期组织内部学习讨论,从而提高任课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另一方面,要帮助任课教师及时掌握当下的就业市场状况。目前,很多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机制引入了第三方专业调研机构的参与,对大数据进行了分析整理。例如,研究毕业生所学专业与所从事职业的相关度状况,学生性格、兴趣、价值观、能力与所从事职业的关系,以及学生在校期间的成绩、表现与求职成功的关系等。通过这些研究,帮助教师科学指导学生进行生涯发展规划和求职择业。从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机制中可以获得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的反馈及建议,为调整课程内容提供可靠的依据。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数据都具有代表性,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认真加以考量和甄选。


  总之,构建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机制是一项涉及面广泛、意义重大的工作。大数据时代,应充分利用数据反映出来的深层次问题来指导实际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余明,曾璇,李国章.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4(29). 

  [2]李胜利.回应社会关切 深化供给侧改革 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机制[J].河南教育:高教,2016(5). 

  [3]陈子超,蒋家傅.高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12). 

  [4]赵呈领,徐晶晶,刘清堂.基于微视频资源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探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12). 

  [5]赵敏.基于“翻转课堂”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类课程教学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6(3). 

    作者:李纪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