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教育学原理论文范文,教育学原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全球化视域下的和谐、差异与共生

  • 投稿安静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629次
  • 评分4
  • 90
  • 0

  【内容提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持着共生的美好愿望,并在承认差异的前提下,致力于维护世界的和谐。本文以历史的视角论述了UNESCO对比较教育做出的重要贡献,探讨了UNESCO采用的显性和隐性研究方法。同时,本文还阐述了UNESCO在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关 键 词】全球化/和谐/差异/共生

  【作者简介】[英]马克·贝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规划研究所所长,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客座教授。

  中图分类号:G5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667(2009)03-0001-06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成立于1945年。具体来说,是在二战结束数月后成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性战争,这个不争的事实展示出UNESCO的全球化背景,虽然这与当代的全球化背景截然不同。创建UNESCO的目的就是要在承认差异的前提下为世界的和谐做出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宪章》的序言部分以发人深省的声明开始:

  ●既然战争源于人类的心灵,那么必须从人类的心灵出发构建捍卫和平的理想;

  ●对彼此之间处世方式或生活方式的无知以及对生命的忽视是导致战争的一般原因。放眼人类历史,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所导致的怀疑和不信任常常成为战争的导火索;

  ●刚刚结束的这场影响范围广大且恐怖的战争可能就是因为否认了人类的尊严、平等与相互尊重等民主原则所导致的。正是由于在战争发生地区传播无知、偏见以及关于人类与种族不平等的教义,战争才会爆发。

  对于人类尊严的构建来说,文化的广泛传播以及着眼于公平、正义、自由与和平的人文教育不可或缺。同时,这也构成了神圣的职责:所有国家都要践行友爱互助、互相关心的精神。

  上述声明和主张表明了教育在UNESCO建设一个美好世界的理想中的地位。综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宪章》,我们得出一个重要启示:有必要在国与国之间、文化与文化之间进行比较研究,并将此作为促进彼此间了解的工具,进而实现该组织的使命。

  毫无疑问,在过去的数十年里,UNESCO经历了许多里程碑式的事件。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工作背景发生了变化,UNESCO本身及其使命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在此过程中,关于如何在这个全球化世界中促进和谐、差异与共生,UNESCO学到了很多,这正是本文的重点。需要指出的是,本文重点讨论的是UNESCO的教育部分而非其他工作领域。同时,本文将评论UNESCO对比较教育做出的主要贡献及该组织采用的显性和隐性研究方法。

  一、从历史的视角看比较教育

  2005年,UNESCO在创建60周年庆典之际,出版了一本书回顾它的知识史(intellectual history)。作者通过观察发现,当今世界与1945年UNESCO成立之初时的世界完全不同,并以此作为开始进行论述:“经济、政治、地缘政治、外交、军事、技术和文化的现实绝不会一成不变。观念也已经产生了根本性的转变(Droit 2005,p.9)。”

  作者意识到,核心的价值观仍旧没有改变。那些伟大的思想,如和平、全民教育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一直延续至今,尽管这种陈述可能仅在部分意义上是真实的。作者接着指出:“人们并未充分认识到‘名’与‘实’相背离的问题。例如,2005年我们所谓的‘人民’与1945年所指的‘人民’,其内涵是否一样?对于所有的关键术语我们都可以提出相似的质疑,如和平、教育、科学和文化。这些术语的本质内涵并非永恒不变(同上,p.9)。”

  这些评论对比较教育学者来说或许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它凸显了跨时空进行比较研究的价值(Sweeting 2007)。同样,我们也不能假设在同一时间、不同地域的具体词汇含义相同。UNESCO对比较教育某些领域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如教育体制领域——教育体制的发展(如,UNESCO 1996;Amadio 2000);语言学领域——对不同背景下教育术语含义进行解释的词汇(如,Nicolescu 1996;Federighi et al. 1999;Vlǎsceanu 2007);标准化分级系统——使处于不同地理位置且水平和类别不同的教育比较简易化(如,UNESCO 2006a)。UNESCO所做的部分工作也显示出普通教育、终身学习和分权等概念的含义因地域的不同而不同,并且其含义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相应地,这就要求我们对和谐、差异和共生的理解与时俱进——要认识到某一特定时代的模式并非永远适用。例如,适合于殖民时期的概念不一定适用于后殖民时期;冷战时期则与20世纪90年代及90年代后截然不同;全球化背景下的贸易和政治之间也建立起新的联系。

  历史的视角同样也展示出主要分析单元的演变。作为联合国的下属机构,UNESCO将国家作为决策和运作的主要单元。尽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宪章》于1945年颁布,但UNESCO的正式成立却是在一年之后,即20个国家正式批准通过该宪章之时(Valderrama 1995,p.26)。①这些国家来自多个地理区域,但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却只有一个国家,原因可能是:非洲的大部分地区是欧洲强国的殖民地而非主权独立国家。60年后的今天,UNESCO已经拥有193个成员国。这也表明不仅是非洲国家,而且亚洲、加勒比海地区和南太平洋地区的国家都脱离了殖民统治,这同时也反映出1991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分裂成为15个独立国家的历史转变。UNESCO召开执行局会议的时候,不管这些国家的人口数量和经济实力如何,每个成员国都拥有平等的选举权,就连座次安排的空间也是平等的。

  UNESCO使用的官方语言也十分重要。巴黎的秘书处在处理日常事务时使用法语和英语。此外,UNESCO的官方语言还包括阿拉伯语、汉语、俄语和西班牙语。选择上述6种语言作为官方语言再次反映出该组织承认差异并且希望推动和谐的美好愿望。当然,UNESCO一直都尊重其他语言的客观存在,在将2008年作为“联合国国际语言年”的实践中,UNESCO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UNESCO 2008a)。该组织强调:

  语言对人类和整个地球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对个性、交流、社会融合、教育和发展都有战略性意义。但是,由于全球化进程,它们越来越多地受到威胁甚至消失。语言一旦消失,世界上文化多样的繁荣景象将消失殆尽,我们追求美好未来的宝贵资源,如机会、传统、记忆、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也将随之消失(UNESCO 2008b)。

  我们可以从这种现象中得出以下结论:英语作为一种全球化语言日益占据支配地位(Crystal 2003;Altbach 2007)。实际上,这种趋势在UNESCO和其他国际组织中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因为英语已经成为6种官方语言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语言,甚至在UNESCO法国总部也是如此。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单一语言占据主导地位,因为弱化了翻译的需求,使交流变得简单、快捷;但同样,这也引发了单一化的风险。

  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比较教育

  UNESCO对比较教育的贡献广泛而深入,因此难以用几句话归纳总结。该组织对比较教育的贡献既有理论层面的,又有实践层面的。它们的贡献是建设性的,因为它们为比较教育的专业机构提供了支持。

  就出版而言,教育领域历史最悠久的杂志——《国际教育评论》(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ducation),就在德国汉堡的UNESCO终身学习研究所(Institute for Lifelong Learning)编辑发行。该杂志创刊于1931年。②该杂志只出版英语、法语和德语版本,文章的摘要除了使用法语、英语和德语之外,还使用西班牙语和俄语。尽管如此,近年来,该杂志日益由英语主导,再次反映出全球化背景下英语语言功能的逐渐增强。终身学习研究所与荷兰的国际出版社施普林格(Springer)联合负责该杂志的出版发行。

  还要提到的杂志是《展望:比较教育评论季刊》(Prospects: Quarterly Review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以下简称《展望》),该杂志自1993年在瑞士日内瓦由UNESCO国际教育局(International Bureau of Education)负责编辑。《展望》于1969年在巴黎UNESCO总部创刊。③一开始,该杂志只出版发行英语和法语两个版本,1973年增加了西班牙语版。到20世纪90年代,又新增了阿拉伯语、汉语和俄语版。尽管如此,用6种语言出版发行该杂志的工作十分繁重。现在,该杂志首先只出版英文版,汉语和阿拉伯语的译本延迟发行,只有特定问题或章节才使用西班牙语和法语。英文版《展望》的出版发行和《国际教育评论》一样,是与荷兰的国际出版社施普林格联合出版发行。

  UNESCO也出版了大量比较教育领域的书籍。确切来说是1971年开始出版的,④以“比较教育研究”命名的国际教育局系列丛书。具体说来,涉及到和谐、差异与共生这个主题的书籍包括:霍尔柏林(Halp é rin 1997)、辛克莱(Sinclair 2004)以及托威尔和哈利(Tawil & Harley 2004)等人的著作。由UNESCO相关部门出版发行的书籍也涵盖了这部分内容,如国际教育规划研究所(IIEP)出版的赫奈斯等人(Hernes et al.2003)及英格利斯(Inglis 2008)的著作;UNESCO终身学习研究所或者说是它的前身UNESCO教育研究所(UIK)出版的索迪安等人(Soudien et al. 1999)、奥迪瑞恩和博拉(Oduaran & Bhola 2006)以及玛耶诺维奇等人(Majhanovich et al. 2008)的著作。

  此外,UNESCO通过技术援助和能力发展对比较教育的应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技术援助范围内创建一个超国家机构的基本理念是使各国有权使用并共享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经验。UNESCO的技术援助强调各国在区域范围内外都可以互相学习,尤其关注的是南南合作。通过南南合作,欠发达国家之间可以互相协作,这也是对通过南北合作途径相互学习的有力补充(UNESCO 2007a,p. 7)。

  能力发展方面包括各种不同的专题讨论会及很多正式的培训项目。专题讨论会及其他会议既有全球性的,也有地区性的(如,UNESCO 2005;2008c)。正式的培训项目包括:在拉丁美洲举办的针对教育规划人员的3个月的培训课程;由国际教育规划研究所(IIEP)举办的为期9个月的高级培训课程。

  最后,UNESCO在比较教育的组织方面也作出了贡献,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它对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WCCES)所起到的作用。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是一个庞大的组织。2007年,它已将36个基于国家、地区和语言的比较教育学会联合到了一起(Bray & Manzon 2007,p.5)。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台会于1970年(1970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教育年”)成立于加拿大。1972年至1978年,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秘书处设在瑞士日内瓦城的UNESCO国际教育局。此后的几十年里,UNESCO继续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为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提供支持,包括分发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的工作材料并支持举办世界性代表大会(Masemann et al. 2007)。UNESCO也为该组织下属的独立会员学会提供支持,包括对会议、出版物和研究的资助(如,Majhanovich & Zhang 2007;Ninomiya 2007)。

  三、机遇、平衡与妥协

  如前所述,作为一个担负教育的比较研究这个重要使命的国际组织,UNESCO既得到了联合国的授权,同时又面临着发展机遇。UNESCO开展教育的比较研究工作,除了通过巴黎总部和世界各地下属的研究所和研究中心,还通过地区办事处、研究团体和国家办公室。UNESCO在招募空缺岗位的时候,总是尽最大的努力以确保职员来自世界各地。UNESCO招募了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工作人员,他们的个人经验及彼此之间的交流为UNESCO带来了不同观点和见解。使用6种官方语言开展工作确实造成了财政和语言逻辑上的负担,但这也同时促进了理解的多元化,正是理解的多元化帮助UNESCO一步步接近它试图达成的目标:和谐、差异与共生。语言传递的不仅仅是话语,它同样传递着蕴含在话语中的文化和观念。例如,通过终身学习和教育传递和平的理想与教育体制的包容性。

  尽管如此,UNESCO的创始人想要实现的美好愿望在该组织创建伊始就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1946年,该组织首任总干事委托专家组规划基础教育方案,试图通过实施该方案找出下面这个问题的答案:想要成为社会的和谐参与者,每个人应该学习什么(Jones 1988,pp.47~87)?该方案最初的焦点是伴随各种实验结果的大量讨论。然而,正如德罗特所述,“我们必须应对许多惰性,特别是要应对国民教育体系的惰性,很明显这些教育体系是异质的且大部分是自闭的”(Droit 2005,p.58)。尽管该方案最初是以改良的方式推广,人们的热情仍在持续。但是,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这种目标导向的热情逐渐冷却。人们逐渐意识到完成这项任务需要很长时间,并且还需要各种监测工具、规划方法以及对各种各样不同社会和政治背景的仔细分析,这些都是UNESCO本身无法控制的。

  UNESCO是由各成员国管理的政治组织,它总是在极其多元的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暗流中实现它的正常运作。现在,该组织不再需要应对冷战时期的紧张状态,但它要正视全球化时代的全新的复杂性——一些群体占据中心地位,而另外一些群体则被边缘化。此外,因为成员国逐渐增多,我们也听到了世界各国的呼声:

  UNESCO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下面这个转变,即从知识分子和知名人士团体以他们自己的名义发表意见转变为善于交际的外交人士集合在一起代表各自政府发表宣言,这种转变对UNESCO内部的理智争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Droit 2005,p.15)。

  专业技能和政治要求之间的平衡问题自然很难解决,因为它们中任何一方都不能忽视对方而独立存在。尽管如此,我们必须以某种方式在一个关于人权、机会均等的普适框架内对政治倡议加以利用。这种倡议只有通过专业化来巩固加强才能对实践产生影响。在这个领域,UNESCO主要的举措之一是它每年都会出版《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Education for All Global Monitoring Report)。

  UNESCO面临的更大挑战在于财政。财政预算总是捉襟见肘,20世纪80年代财政预算更是大幅度削减(Valderrama 1995,p.287;Burnett 2008,p.14)。财政预算削减致使UNESCO难以开展许多对课堂和学生学习有直接影响的项目。

  UNESCO主要关注低收入国家,而让那些富有的国家自给自足,或者通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为其提供服务。

  UNESCO强调将国家作为教育研究主要分析单元的做法有一定的局限。UNESCO的报告和统计数据将世界最大的国家和最小的国家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并注意到了国家内的性别差异,但却没有每个国家内部区域、种族、社会经济等其他统计分析的指标。尽管如此,UNESCO也注意到了其他的分析单元。因此,它也进行了一些超国家区域性教育统计分析。

  从全球化角度来说,像其他国际组织一样,互联网的普及、电视会议和廉价机票等也推动了UNESCO工作的开展。尽管如此,德罗特评论道:20世纪90年代期间,全球化的范围和强度是许多国际组织始料未及的,UNESCO也并没有将全球化纳入到自己的行动计划之中(2005,p.180)。某种程度上,经济力量推动的全球化压倒了国家和国际性组织体系的全球化(Jones 1999,p.17)。

  此外,在一个低成本即可实现国际交流与旅行的时代,UNESCO与其他同质的国际组织失去了一些它们原来具有的独特吸引力。全球化弱化了民族国家的权力,因为经济和社会由跨国家力量而非单独的国家力量构成。全球化也弱化了为实现这些国家的合作而创设的多方体制(multilateral system)。

  尽管如此,UNESCO的工作计划也注意到了全球化进程加剧带来的更多的机会和挑战,该组织出版了《跨境学生流动》(UNESCO 2006b;Martin et al. 2007;Varghese 2008)和《教育中的技术》(D' Antoni 2006)等主题的出版物。

  UNESCO《2008年~2013年中期规划》包括一个以“全球化时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面临的挑战”命名的一揽子方案,这部分内容涵盖在以下要点之中:

  ●坚持并推动人权、性别平等和可持续发展,秉持所有人类的努力,将其作为多方行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应对新兴的、与全球化相联系的社会挑战和道德的挑战;

  ●促进文化的多样性。文化是我们人类共同的遗产,是推动发展的力量,是与跨文化对话和不断增强的语言多样化联系在一起的(UNESCO 2007a,p.11)。

  这些主题十分广泛,该组织将尽力提供资源与专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支持。对于比较教育领域,UNESCO能为它做的贡献之一就是分析全球化在不同组织机构中起到的作用,然后运用以这种分析为基础的、可以修正的工具去支持那些可能会受到全球化消极影响而成为受害者的组织机构。这些消极方面可能包括全球化压力下对地区文化和经济状况的忽视和破坏。

  四、结语

  教育是UNESCO工作开展过程中最大的纲领性组成部分,因此也成为自1945年成立以来整个组织的工作重点。几乎UNESCO开展的所有关于教育的工作都以比较的方式进行。UNESCO通过召开国际会议和专题讨论会,通过出版发行相关出版物为教育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该组织也为世界比较教育联合会等同领域的其他组织机构提供了支持。

  世界比较教育论坛的特别关注点,即“全球化世界的和谐、差异与共生”也是UNESCO工作的中心。UNESCO秉持共生的美好愿景,在承认差异的前提下致力于对和谐的追求。此外,早在“全球化”成为流行语之前,该组织就已经作为一个全球化组织而存在着。UNESCO的领导者坚信差异在探求和谐的过程中的价值。正如德罗特对UNESCO知识史的叙述一样:

  “生命以差异为先决条件。‘一刀切’意味着死亡。为了与一刀切进行抗争,首要任务是保卫差异并且铸造世界文化间的联系(Droit 2005,p.26)。”

  UNESCO是一个国际机构,它担负着保卫和平与人权的责任,它能够提供促进和谐的框架。当然,国家个体和其他相关人员对该框架的使用程度取决于各自的选择;但是UNESCO必须坚持它的政策倡议,该倡议以对目标和局限的真实评估为基础。这就要求专业化要避免夸夸其谈,要以对变革力量的批判性评价为前提。当这一切都结束之后,我们觉察到在二战结束后的乐观时期,我们低估了要实现UNESCO伟大目标所面临的挑战。UNESCO已经遭遇了许多错综复杂的问题,尤其是最近10年间,UNESCO已经注意到其他机构在其所关注的领域发挥出的作用和影响力。跨时空的比较需要对以下两个方面做出冷静的评估:到何种程度,在何种环境条件下,教育供给能够而且真的也能为世界和平与社会和谐做出贡献。在这方面,相关人员之间的持续讨论十分必要,世界比较教育论坛将成为开展讨论的重要舞台。

  注释:

  ①批准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宪章》的国家按时间顺序排列依次为:英国、新西兰、沙特阿拉伯、南非、澳大利亚、印度、墨西哥、法国、多米尼加共和国、土耳其、埃及、挪威、加拿大、中国、丹麦、美国、捷克斯洛伐克、巴西、黎巴嫩和希腊。

  ②当时,该杂志用英语表示为“International Education Review”,法语表示为“Revue internationale de pédagogie”,德语表示为“Internationale Zeitschrift für Erziehungswissenschaf”。目前,该杂志的德语名称没有变,法语名称改为“Revue internationale de l'éducation”。

  ③当时,《展望》叫做“Prospects: A Quarterly Bulletin”。

  ④最初的出版物名为《比较教育的研究与调查》(Studies and Surveys in Comparative Education)。

  【参考文献

  [1]Altbach, Philip G. (2007). 'The Imperial Tongue: English as the Dominating Academic Language'.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No.49, 2~4.

  [2]Bray, Mark & Manzon, Maria (2007). 'Introduction', in Masemann, Vandra; Bray, Mark & Manzon, Maria (eds.), Common Interests, Uncommon Goals: Histories of the World Council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Societies and its Members. Hong Kong: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search Centre,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nd Dordrecht: Springer, 1~12.

  [3]Crystal, David (1997). English as a Global Langua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Droit, Roger Pol (2005). Humanity in the Making: Overview of the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UNESCO 1945-2005. Paris: UNESCO.

  [5]Federighi, Paolo with Bax, Willem & Bosselaers, Lucien (1999). Glossary of Adult Learning in Europe. Hamburg: UNESCO Institute for Education (UIE).

  [6]Hernes, Gudmund; Martin, Michaela & Zadra, Estelle (2003). Policy Forum on Planning for Diversity: Education in Multi-Ethnic and Multi-Cultural Societies. Paris: UNESCO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Educational Planning (IIEP).

  [7]Jones, Phillip W. (1988). International Policies for Third World Education: UNESCO, Literacy and Development. London: Routledge.

  [8]Majhanovich, Suzanne, Fox, Christine & Pasalic Kreso, Adila (eds.) (2008). Education and Intercultural Dialogue. Special issue of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ducation, Vol.54, Nos.3 & 4; also in press in book form, Dordrecht: Springer.

  [9]Martin, Michaela (ed.) (2007). Cross-border Higher Education: Regulation, Quality Assurance and Impact Paris: UNESCO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Educational Planning (IIEP).

  [10]McIntosh, Christopher (2002).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ducation: A Journal of Many Incarnations.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ducation, Vol.48, Nos. 1 & 2, pp.1-20.

  [11]Nicolescu, Adrian (ed.) (1996). Multilingual Lexicon of Higher Education. Vol.2.[Vol.1 published 1993] Bucharest: UNESCO Centre européenpour l'enseignement supérieur (CEPES) and München: K.G. Saur.

  [12]Oduaran, Akpovire & Bhola, Harbans S. (eds.) (2006). Widening Access to Education as Social Justice: Essays in Honor of Michael Omolewa. Hamburg: UNESCO Institute for Education (UIE) and Dordrecht: Springer.

  [13]Soudien, Crain & Kallaway, Peter with Breier, Mignonne (1999). Education, Equity and Transformation. Hamburg: UNESCO Institute for Education (UIE) and Dordrecht: Kluwer.

  [14]Tawil, Sobhi & Harley, Alexandra (eds.) (2004). Education, Conflict and Social Cohesion. Geneva: UNESCO International Bureau of Education (IBE).

  [15]UNESCO (1996). World Guide to Higher Education: A Comparative Survey of Systems, Degrees and Qualifications. Third Edition, Paris: UNESCO.

  [16]UNESCO (2006a). International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 Montreal: UNESCO Institute for Statistics.

  [17]UNESCO (2007a). 2008-2013 Medium-Term Strategy 34 C/4. Paris: UNESCO.

  [18]UNESCO (2007b). Education for All by 2015: Will We Make It?. EFA GLOBAL MONITORING REPORT 2008, Paris: UNESCO.

  [19]UNESCO (2008c). New Stakes for Intercultural Dialogue: Acts of the International Seminar, Paris, 6-7 June 2006. Paris: UNESCO.

  [20]UNESCO Institute for Statistics (2007). Global Education Digest 2007: Comparing Educational Statistics Across the World. Montreal: UNESCO Institute for Statistics.

  [21]Varghese, N.V. (2008). Glob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Cross-border Student Mobility. Paris: UNESCO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Educational Planning (II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