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教育管理学论文范文,教育管理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思想品德课前有效预习的策略

  • 投稿Leon
  • 更新时间2017-08-03
  • 阅读量907次
  • 评分4
  • 17
  • 0
在新课改背景下,课前预习是学生必须形成的学习习惯。通过充分有效的预习,学生能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对课堂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提前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上课时有针对性地学习。那么,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如何引导学生有效预习呢?

一、采用科学的预习方法,为学生有效预习提供重要途径

要取得较为理想的预习效果,采用科学的预习方法至关重要。针对不同的课型、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就应采取有针对性的预习方法。如苏人版(下同)八年级下册《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这一单元是有关人口、资源和环境内容的,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采用“调查式”预习法,让学生按照调查表要求调查了解我国所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由于在课前,学生通过调查为本话题准备了大量的素材,因此学生在表达时基本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这种预习方式不仅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还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交往沟通能力,更加深了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理解。又如,八年级下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这一课是关于消费者权益的,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采用“体验式”预习法,要求学生独立或与家长一起逛商场,完成商场购物的任务。这种预习法让学生获得了消费体验,丰富了思维素材,为我们进行有效课堂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再如,我们布置学生进行复习课的预习时,可让学生采取“归纳整理式”预习法,按照一定的关键词分类进行主题整合,自主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上述几种不是全部的预习方法,但充分说明了只有结合教学内容采用合适的预习方法,学生才能有效地完成预习任务,形成良好的学习策略。

二、及时开展预习评价,为学生有效预习提供重要保障

对学生预习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及时检查和评价是实施有效预习的重要环节和保障,这样可以督促学生不断提升预习效果和预习能力。因此,我们要本着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不能让预习作业成为摆设,要重视对学生预习作业完成情况的检查,避免让一些自觉性不高、懒散、贪玩的学生钻空子,导致无法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对预习作业的检查可以采取小组检查和教师检查两种方式。对于思想品德基础知识记忆的预习任务,可以在小组内两两过关,或由小组长统一检查;对于实践类、汇报类、表达类的预习作业,可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渗透形式检查,也可在课前专门进行3-5分钟左右的抽查,并当堂给学生的表现予以口头点评或打分,作为期末成绩的一项考核指标。不管是哪种检查和评价方式,我们要本着鼓励的原则让学生充分体验完成预习任务带来的成就感和愉悦感,引导他们充分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促使学生在下节课开始之前进行更充分的预习,不断形成良性循环。

三、设计适当的预习学案,为学生有效预习提供重要前提

让学生有效预习,不能流于口头上的泛泛布置。预习缺乏针对性的指导和有效的监控,会使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毫无头绪,不知从何处切人,最后只能应付式地匆忙看一下预习内容,最终什么学习收获也没有。要把预习落实到位,取得比较好的预习效果,教师就要精心设计预习学案,将重点知识通过预习学案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对教学重难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使学生的预习任务目标明确,有章可循,真正做到有效预习,提升学习能力。预习学案不是训练,不是测试,也不是反馈,而是要调动学生获得主动参与探究学习的欲望和兴趣。因此,预习学案设计的难度要结合学生的心智特点和学习水平,尤其要考虑基础不好学生的学习能力,将难度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学生可以初步阅读教材,然后根据预习学案中的问题尝试在教材中寻找答案,并结合教材叙述的案例情境初步理解,尝试通过自己的语言对相关情境案例表达自己的看法。预习过程中如有疑难,可让学生记录下来,然后在课堂上展开小组合作探究学习。预习学案的设计还要适当增加趣味性,以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开展合作探究学习。总之,预习学案的设计要考虑不同学生的知识水平,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做到难易适中,由易到难,既生动又有趣,让预习学案成为学生有效预习的保证。

综上,思想品德教师要高度重视预习的作用,引导学生在预习中探索未知、发现问题并创新地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提高学习效果,提升学习能力,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