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高等教育学论文范文,高等教育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金属切削机床”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 投稿clar
  • 更新时间2016-07-18
  • 阅读量868次
  • 评分4
  • 16
  • 0
 金属切削机床是加工机器零件的主要设备,是制造机器的机器,在机械制造工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1-2]。“金属切削机床”(以下简称“机床”)课程是机制专业的核心专业课,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对学生从事机械制造行业的工作有重要的影响。根据课程的特点,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实践、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改革尝试,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一、突出教学内容的时代性与系统性 
  (一)教学内容的时代性 
  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与本学科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反映行业最新知识和发展方向。陈旧过时的内容应压缩或删除,增加新机构、新系统、新技术等内容。为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教案,抓住重点,同时简化原有的教学内容。“机床概论”部分内容不能再局限于传统的通用机床,要重点补充数控技术、数控编程知识,加重“数控机床”这一章节的课时比例,并对柔性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这些先进制造技术领域进行全面介绍,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开拓专业视野。当然,传统的通用机床应该弄清楚其用途、工作原理、运动及主要机构等,专用机床、组合机床要重点介绍机床设计与工艺方案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的系统性 
  “机床”课程内容繁杂,各章节间相对独立,联系不紧密。名词、图表较多,信息量大,实践性强,内容欠缺系统性[3]。这就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整合,不同种类的机床进行归纳总结,找出系统性、规律性的知识,利于学生掌握。例如,从单章内容的组成上来看,车床、铣床、磨床等章节论述的内容和方法大体一致,基本上是机床功用、种类、组成、传动系统和典型结构这一固定顺序。在课程安排时,可使看似不相关的机床,在讲述方法、步骤上得到统一,加强课程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如教学时可重点详细介绍车床的上述内容,对于结构简单的磨床可组织学生按车床的步骤自学,找出两种机床不同机构和传动原理,既可节省课时,掌握课程知识,又可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倡导启发式与讨论式教学 
  过去教学时对“教”强调得太多,而忽视“学”的效果。教师上课采用“填鸭式”教法满堂灌,而学生也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的单调模式。这种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主动思维,也增加了学习惰性和依赖心理,使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处于被动接受地位[4]。 
  (一)采用启发式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使用启发式教学,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启发式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例如在讲滚齿机加工斜齿圆柱齿轮,确定滚刀架和工件转动的计算位移时,教师可引导性地提出问题:“加工斜齿轮的齿线与车床上车螺纹相类似,工件转一转时,刀具必须沿工件轴向移动多大距离呢?”学生联想车床车螺纹的情形,问题迎刃而解。 
  (二)注重讨论式教学 
  讨论式教学即讲完某一章节后,安排一次讨论课,教师课堂提出问题,引导、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讨论,主动回答。改教师的单向传授为师生、生生间双向互动。一个学生阐述完毕后,其他有不同意见的同学可以各抒己见,鼓励争论,不求答案唯一,最后由教师做出归纳总结。学生也可以对上课中不理解、不明白的问题向教师提问,教师做启发式的提示,学生回答,实现教与学的互动。例如,讲完“车床”这一章后,讨论“CA6140型车床加工外圆时出现一头粗、一头细的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怎样解决?”这样的问题能使书本内容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和锻炼。引导学生去探索知识,在学习中学会发现和创新。 
  三、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机床”课程的特点是图多,介绍机床的传动系统时,常产生教师对着挂图讲,而学生低头从书本图上找的不协调现象,影响授课进度,增加了理解难度。教学手段除课堂讲述外,还可采取多种形式。 
  (一)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机床”课中一些复杂机构的工作原理,仅凭教师在平面图上口头讲解,即使讲多遍,学生可能还是不能真正弄懂。如学习车床溜板箱中开合螺母和纵横向机动进给互锁机构的工作原理时,光凭借挂图来讲,平面图上讲立体结构,学生一头雾水。可将之做成三维动画,借助直观、形象的图形与动画进行讲解,将生涩的内容直观而形象地展示出来,教师讲解省力,学生学习容易。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课件、网络教学平台和教学录像等,能最大限度地增加教学信息量和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 
  (二)运用现场教学方式 
  要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采取现场教学的方式。可把某些理论教学内容搬到试验、实习现场进行直观教学,对着机床实体讲解,将教材内容与生产实际挂钩,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CA6140型车床主轴箱的结构及操纵机构的工作原理比较复杂,仅凭挂图课堂讲解学生不易明白。利用透明机床现场讲解就容易多了。再结合主轴箱的拆床实验,机构原理更加清晰,还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实践能力,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实践环节强化实用性与创新性 
  (一)实验项目的实用性 
  实验教学是对理论教学的补充和延续,其目的不仅限于理论联系实际,更重要的任务在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培养他们观察、发现、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要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和方式,尽量模拟生产中的方式,增加实用性的实验内容,重点突出实验基本技能的操作和训练。例如,利用废旧的机床增加了机床主轴箱的拆装实验,拆下各传动轴、齿轮后,用游标卡尺测量其尺寸,然后绘制结构草图。不仅培养了学生拆装、测量、绘图等技能,还学会正确使用各种工具。做完实验后,学生基本掌握了机械零件的拆装方法,动手能力上了一个台阶,并与生产实际接轨,益处多多。 (二)课程设计环节的创新性 
  “机床”课程设计是学生在学完若干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对机床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是“机械零件”课程设计的延伸和深入,也是毕业设计的一次预演,具有重要的意义[5]。要培养学生的独立设计能力,不应再局限于几十年不变的通用机床主传动设计,几十年来积累的资料越多,学生“参考”的也越多,就越少动脑筋,越少创新。所以应在开始讲“机床”设计部分内容时就下发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多样化,两人一组,设计机床结构、参数不同,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就经常考虑设计方案,自查资料、手册,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给有独创方案的同学加分。 
  另外,原有的传统设计方法已不适应时代要求,因此在课程设计中引入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应用虚拟设计软件进行机床的三维实体设计。如采用Solidwork、Pro/E、UG等软件进行零部件造型及智能装配,设计的结构一目了然,还可添加驱动进行仿真,查看运动有无干涉,满足设计要求后再生成二维图纸。这种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更贴近于现代企业生产实际情况,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打下技术基础。 
  五、注重考核方法的多样化 
  考核方法上不拘泥于传统的闭卷考核方式,变单一的理论测试为学生主体的能力测试,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和潜能。要采用多种途径的考核方式,课堂口试、实验室实际操作、笔试等相结合,将考核贯穿在课程的全过程,使学生认识到知识必须活学活用,平时不听课,考前搞突击的做法是行不通的。此外,通过多个途径的考核,也可多方面考查学生的能力,避免“一卷定乾坤”的弊端。 
  课程设计也是重点考核环节,采用指导教师审图,专家答辩的形式,严格把关。重点考核其综合设计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无独到的见解。这也为毕业设计奠定了基础。 
  “机床”课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不仅要讲授理论知识,还要联系实际,通过各种途径、手段、方法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实践表明,通过上述一系列改革,“机床”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均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不仅成绩明显提高,而且实践动手能力、创新应用能力显著增强。近3年毕业生回访调查显示,“机床”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了大量机械装备的组成、维修、设计方面的专业知识,有效缩短了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时间,受到了用人单位的肯定。 
  参考文献: 
  [1]黄开榜,张庆春,那海涛.金属切削机床[M].哈尔滨:哈 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1. 
  [2]戴曙.金属切削机床[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2. 
  [3]夏广岚,于峰,姜永成.金属切削机床课在机制专业卓越 工程师班教学中的改革[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4, (10). 
  [4]朱林,尹成龙,孔晓玲.《金属切削机床概论》课程中的案 例教学研究[J].大学教育,2013,(19). 
  [5]牛宗伟,李志永.面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金 属切削机床概论》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 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