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教育技术学论文范文,教育技术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中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 投稿狂奔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631次
  • 评分4
  • 74
  • 0

湖北省宜城市南街小学(441400)陈顺玲

1转变理念明确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而科学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也是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和科学技能训练的有效途径。科学实验本身其实就是一种基本的科学方法,它不但能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操作能力,而且通过学生实验的操作还能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并能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在科学实验过程中,通过科学探究似的实验教学,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主动获取科学知识,获得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以及形成严谨细致、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因此,教师应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等的学习,了解新课标对实验教学的新要求,提高自己对实验教学的认识水平,并努力钻研业务,提高自己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2改善方式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2.1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2.1.1激励学生参与准备器材

收集信息是现代人的一项基本能力,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学会选择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是科学探究的基础。因此,实验教学中,教师千万不要“好心”地剥夺学生搜集材料的权力,而应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共同参与收集准备实验材料的过程。在科学课的诸多实验中,都可让学生在课前以小组的形式自己搜集、准备器材,在上课时展示。教师再查漏补缺,把没有或不能收集、不便准备的器材提供给他们。这样一来,学生准备的材料不仅齐全,而且种类也很多。

2.1.2激励学生参与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是由教师演示的方法进行的实验活动。但在新课程改革下,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更是小学科学实验中的主角,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因此作为教师,应该更多地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机会,在课堂上让一些大胆的学生来动手做演示实验也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当然让学生参与演示实验的前提是实验课前,应该在教师指导下反复练习,以确保这个演示实验能顺利完成。上台演示的人选方面,教师可以根据科学实验的难易程度来挑选可以胜任的学生,如:学习认真的学生、成绩不好但有进步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等。

2.2科学合理改进实验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也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在实验教学前,教师要预先

多做几次实验,以保证课堂上能“旗开得胜”,使教学内容能顺利地进行下去。当然仅仅这样还不够,因为由于种种原因,科学教材中的部分实验效果不尽如人意。而这些课本中的实验也的确是可以进行改进的。因此,为了使学生能更有效地进行实验,从实验中获取科学知识,提高科学技能,教师应对实验进行合理的改进和设计。

2.2.1化繁为简

教材中的一些实验,操作起来比较复杂,稍有不慎就会失败,再者课堂时间有限也不允许教师花很长时间在一个实验上。但这些实验只要稍作分析,略加改进,就能达到化繁为简且实验现象明显的效果。

2.2.2化拙为趣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最大动机,是促进学生参与学习的前提。科学课本上的演示实验往往有一些现象不明显或缺少趣味性,若我们稍微动一动脑筋,就可以想出与书上的实验相近,但又有异于它的非常有趣的一种新式实验,从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引发情感体验,使探究过程始终对学生有一种吸引力,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到科学探究中,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其中的奥妙。

2.2.3化无为有

我国物理教育界的前辈朱正元先生曾倡导“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随着新课标的实施,这种实验思想,也已深入人心。因此在实验教学时,可以就地取材、废物利用,这不仅可以为学校节约部分经费,而且因为材料是学生身边就有的,可以使他们深刻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体验到科学学习的真正价值,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效果达到最佳。

2.3适时借助多媒体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现代的教学手段,它是利用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向学生传递信息,促进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借助电脑等多媒体手段,可将一些重要的、在实际教学中难以观察的科学、事实、物体、变得可观察,也可使科学实验现象不明显的或在实际实验环境下不易完成的实验,进行模拟实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很好地理解教学中的重难点,从而取得更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揭示一些实验的本质,又能弥补常规实验仪器的不足,但我们也不能完全依赖于多媒体教学,毕竟这样操作,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新鲜感、真实感都会大打折扣,学生对实验的亲身体验几乎没有,培养学生的科学技能、科学素养更是无从谈起。

2.4及时合理评价学生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提出“评价时机的全程化”。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就是要通过评价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改进教学,促进学习。评价不能仅在学习过程结束后再进行,而必须伴随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之中。这就需要教师随时关注学生在实验课堂上的表现与反应,及时给予适当的鼓励性、指导性的评价。这些及时合理的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手段,意在唤起学生的自信,激发学生进一步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如:“第3组的同学个个眼睛睁得大大的、亮亮的,我感受到了你们特别认真,注意力特别集中!”、“倾听是分享成功的好方法,看,某某同学正在分享着大家的快乐,我相信他已经有了很多收获!”、“你真爱动脑筋,教师就喜欢你思考的样子!”、“你是一个负责任的材料员,每一次实验后都能把材料整理得整整齐齐!”、“教师欣赏你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实验教学中,凡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行为都应得到肯定与赞赏,使评价最终为促进学生学习、促进学生的发展服务。

3小结

总之,提高实验教学有效性需要教师改变教学理念,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采取多种有效的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获取科学知识,提高科学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收稿日期:2014-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