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教育技术学论文范文,教育技术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碎片化研究

  • 投稿周冲
  • 更新时间2015-10-09
  • 阅读量221次
  • 评分4
  • 92
  • 0

侯 爽,戴 红,陈世红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北京100191)

摘要:面对碎片化时代的新特点,针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验教学,提出在实验环境上实施线上线下双学习模式;在实验设计上采用问题碎片化的思路,并注重知识点前后贯通,开展“形碎而神不碎”的教学。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碎片化;实验教学;计算机基础

文章编号:1672-5913(2015)17-0056-03

中图分类号:G642

基金项目:2013年度北京联合大学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基于网络学堂建设的通识课教学优化的研究与实践”(京联教[2013]25号);北京联合大学2014年通识教育必修课程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借鉴MOOC理念的数据库应用课程改革”(京联教[2014]18号)。

第一作者简介:侯爽,女,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和计算机教育,hs_2004@buu.edu.cn。

0 引言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科技创新引领各领域的快速变化。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层出不穷,碎片化信息以短(内容简短)、频(更新频繁)、快(即时通信)的优势迅速占领人们的交流空间和零碎时间,短小、直观、抓眼球的内容服务快速成长。同时,3G/4G技术日渐成熟,网络覆盖区域逐渐扩大,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流行,为“碎片化”提供了物质基础。在此阶段,传统的社会关系、市场结构及社会观念的整一性纷纷瓦解,从精神家园到信用体系,从话语方式到消费模式,代之以差异化诉求及社会成分的碎片化分割。

1 教育教学遭遇碎片化

碎片化时代已经来临,学校教学的传统模式也在受到“碎片化”的冲击。教学面对的受众——学生,正是一群最具接收新鲜事物能力的青年人,他们更在意个性化需求和自我感受,也更加没有耐心接受枯燥的长篇大论,因此,研究更接地气的“碎片化”教学模式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很有必要。

碎片化学习是当前国内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动态,对于较小粒度的概念、事实、新闻、通讯、某些缄默性知识以及操作程序和操作步骤的学习具有优势,而对系统的、复杂的学术性学习支持力较弱。

教育界众多学者对碎片化教学做了大量研究,比如指出根据碎片化设计的微课是MOOC的前奏,归纳碎片化学习的意义以及带来的学习上的变化,介绍大学英语的碎片化学习方案,对碎片化学习提出功能模块的构成和设计原则,总结微时代满足碎片化学习需要的微课设计与创作要点等。同时,反对碎片化应用于教学的声音也不绝于耳,比如认为碎片化不适合语文、历史、数学等类型的课程,其会打破内容的逻辑连贯性,是应试教育的产物,认为碎片化学习影响学习者记忆、思维等认知过程,导致认知障碍nu,指出青年大学生碎片化思维需要整合重构才能提升其综合文化素养等。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面向大学新生的普适性通识课程,包括计算机文化的普及、操作系统的介绍、各类基础性软件(如Office办公软件、多媒体软件、网页设计软件)的使用等,其特点是操作性强,以实验贯穿整个教学。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期末考试,试卷内容涵盖理论题目和操作题目;另一个是综合实验设计,根据给定的主题完成一个完整的作品。在研究这门课程有效的碎片化教学模式中,实验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2 实验环境的发展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关键是如何扬长避短,发挥其优势作用。碎片化实验教学如何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以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其教学模式和实验环境历经了3个发展阶段。

2.1 大课堂集中讲练阶段

能容纳100多人的多媒体教室、1位授课教师、1台计算机和1个投影仪,这是大课堂集中授课环节的标配。100多台计算机、授课教师和实验室教师,这是大课堂集中实验环节的标配。大课堂可以理解为教师的舞台,以教师讲概念、做操作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讲、囫囵吞枣地记忆。实验示例往往大而全,教师限于环境,讲解点到为止;实验课时,学生对教师课上讲的实验操作步骤记忆模糊,又因同时上机人数较多,无法得到教师的及时全面指导,学习效果较差。

2.2 小课堂边讲边练阶段

30~50人的机房、1位授课教师、每人1台计算机、1个投影仪和1套传屏系统,这是小课堂的标配。相对于大课堂,小课堂的优势立显——能实现边讲边练,可近距离清晰观看教师的操作步骤,及时上机尝试,马上解决实验遇到的问题,学习效果优于大课堂集中讲练阶段。但是,当实验示例偏大时,学生也难于记住教师演示的所有操作点,自己练习时往往需要教师多次重复演示。而且,所有教学仅限于课堂。

2.3 碎片化线上线下阶段

在碎片化线上线下阶段,课程除了小课堂的标配外,同时还辅以网络学习平台。所有的学习资源(实验素材、教学课件、操作视频等)都在网络平台共享,学生课上课下均可访问。实验摒弃大示例,以3~5分钟碎片化微实验取而代之。线下(即课上)学习不够透彻的地方,学生通过线上(即课下)网络学堂提供的学习资源实现回顾复习、自我检测、讨论交流等功能,学习效果进一步优化。

3 碎片化实验内容设计

3.1 碎片化实验初探阶段

传统的教材平铺直叙介绍软件的各种功能,对应用场景的构建和操作步骤较少着墨。近些年出现的案例化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情境化教学等教学设计方法弥补了传统教材应用性不足的缺陷。在碎片化教改伊始,笔者以各知识点为核心,划分若干小的碎片单元,为每个碎片化的知识点构建应用情境。图1显示的是MicrosoftOffice中Excel部分的碎片化微实验列表,图2是“Excel排序”微实验的设计。

通过碎片实验教学,课堂的活跃指数上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这是因为:①情景化教学,增强了实验的应用性,学生见识了更多的Excel应用场景,提升了学习兴趣;②案例碎片化,将一个整体切分成若干小的个体,增加了灵活性,方便学生针对某个知识点进行学习,更好把握每个知识点;③任务碎片化,将案例的任务一一列出,学生更加明确要完成哪些操作,提高了知识的吸收率,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整体看来,实验碎片化一定程度上排解了学生的畏难情绪,考试成绩有所上升,但是,笔者也注意到其负面影响,课程考核的另一环节——综合实验水平明显下降。经过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2点:

(1)实验任务碎片化的同时,思维也碎片化了。现实生活中解决问题要从分析问题开始,但碎片化的实验任务代劳了这个分析的过程,直接给出任务操作条目。学生的关注点转移到怎样应对这些操作,而不是探究怎样解决问题。因此,思维碎片化使得学生不知道何为设计创新,只会像流水线上的操作员一样重复劳动。

(2)每个微实验的情境不同,学生疲于应对场景转换。实验应用的场景每个操作点都不同,几分钟就要更换情境,学生的应用感受割裂,只能看到一棵树的样子,无法想象森林的全貌。

3.2 碎片化实验升级阶段

“碎片化”实验不能单纯将大例子替换为若干小例子,必须考虑微任务之间的内在联系,在逻辑上体现整体性。各个微实验完成后,教学应能达到1+1>2的效果。图3显示了升级后的微实验之间隐含的关系。其中,“策划”是开篇实验,激发学生思考;“评价”是收尾实验,互评共赏。为更贴近学生的兴趣,在构建情境时可选取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主题,围绕主题将相关知识点模块化串接。

升级后的实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其真正体会到“现学现用”的乐趣和满足感。碎片化的知识点“形碎而神不碎”,从任务、内容和资源的角度力求原子化、独立化,但学习任务的内在关联性并未切断,知识点前后贯通,学习变成—个完整的过程。同时,配合线上线下的实验环境,针对单个知识点的重复学习也非常方便。

4 结语

在碎片化时代,教育须顺应时代潮流扬长避短,发挥其优势。本学院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证明:实验教学碎片化一方面要搭建高效的实验环境,借助网络学习平台开展线上线下双模式学习;另一方面在向学生推送的实验内容上也要精心设计,不能违背认识事物“整体一部分一整体”的基本规律。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碎片f匕[EB/OL].[2014-02-26]-http://baike.baidu.com/view/158 08 92.htm.

[2]祝智庭.教育信息化的新发展:国际观察与国内动态[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2(3): 3-13.

[3]张铭.微课:唱响中国MOOC的前奏[J].计算机教育,2013(20): 11-13.

[4]单莹,从幕课、微课看碎片化和娱乐化学习[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1): 18-19.

[5]窦菊花.基于碎片化应用的大学英语移动微型学习实证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4): 172-179.

[6]朱学伟,朱昱,徐小丽.基于碎片化应用的微型学习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1(12): 91-94.

[7]李平,微时代:满足碎片化学习需要的微课设计与创作:以“李平现代文学欣赏”系列微课为例[J].天津电大学报,2014(2):

[8]董凌云.基础教育“碎片化”的思考[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3(12): 70-71.

[9]高慧燕.反思“碎片化”教学,提升学生历史思维能力[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4(9): 55-58.

[10]张格波,“碎片化”教学现象剖析及调整对策[J].a中学数学杂志,2014(9): 3-5.

[11]张克永,碎片化学习中的认知障碍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4.

[12]卢秀峰,李辉.基于新媒体背景下的青年大学生碎片化思维及其整合[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5): 88-90.

(编辑:杨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