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工作30年来,杨杰始终扎根煤海一线,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从一名普通的机电工人成长为机电专业高级技师,实施大小革新项目200多项,其中13项创新成果获国家专利,11项创新成果获得国家专利申请受理通知书,1项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2项刷新了全国记录,2项填补了全国煤炭行业空白,2项获安徽省重大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成果奖,创造经济效益8650多万元,为保障国家能源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中共十八大代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技术技能领军人物,他勤奋敬业,创新奉献,先后获得“全国劳动模范”、“中国高技能人才十大楷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知识型职工标兵”、“全国职工自学成才标兵”、第十二届“为国家技能人才培育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等荣誉称号,成为了国家产业工人、高技能工人的杰出代表。
勤奋钻研炼就金牌工人
杨杰的刻苦钻研是出了名的。1984年接班进矿的他,依靠自学在短时间内啃完了20多本矿井提升机方面的专业技术书籍,记下了数百个电子原件符号和电路图,积累了三十多万字的读书笔记,业务水平大幅度提高。1987年,他在淮北市“百业十行”大比武中夺得绞车工种第一名,1990在全国第一届青年职工技术大比武中获得第六名,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煤炭系统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宝剑锋从磨砺出。通过勤奋自学,杨杰由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一名矿井维修电工高级技师、淮北矿业首席技师、淮北矿业突出贡献人才,成为安徽省唯一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及“中国高技能人才楷模”的职工。他把学到的知识用在了岗位技术创新上,提出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合理化建议103条,20多项创新成果获淮北矿业集团合理化建议、五小成果及科学技术奖。围绕矿井提升系统改造和安全生产等方面撰写了20多篇论文,发表在《煤矿机电》等国家级核心期刊及相关专业杂志上,使自己的技术心得、经验认识得到更为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有一次,矿井停产检修,井下中央变电所停电技改时间定为20个小时。时间是根据井下涌水量设定的,超时后涌水就有淹没矿井的危险。检修结束后,井下中央变电所总进线高压开关柜却送不上电!矿井排水系统无法运行,情况十分危急。现场施工的厂家技术人员急出了一身汗。
杨杰闻讯后,火速驰援。他根据现场故障查排过程,指明有控制点在图纸上漏标。经过一番排查,果然发现一个预留控制端口在图纸上没有标明,问题旋即迎刃而解,一场火烧眉毛的淹井事故化险为夷。
岗位创新造就煤海精英
“出炭不出炭,关键靠机电”。对于煤矿而言,机电工作是保障出煤的咽喉。2002年,他所在的矿井安装一套高压变频提升电控系统后,变频器的工作始终处于不稳定状态。技术人员咨询厂家后得知,采用传统的安装方法不能满足新设备需求。
针对问题,杨杰设计出一套新的连接装置,解决了电机在转动过程中轴向窜动及动态响应慢的问题,避免了对轴编码器的损伤,同时容易拆装、方便维修,彻底解决了变频器工作状态不稳定的现象,每年可产生直接经济效益98万元,这项创新成果获得了国家专利。
在构造复杂、精确控制的矿井提升机电控系统上,杨杰练就了快速排查电器故障、一招制胜的绝活。日本三菱和德国西门子公司研发的PLC工业控制计算机技术,由近千条指令、上万个虚拟继电器相互作用完成内部控制功能,杨杰潜心攻关,一遍又一遍地绘制梯形图和编程原理图,终于掌握了该项国际最前沿技术,并对厂家原有的控制工艺大胆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改进,使设备潜力得到更加稳定充分的挖掘和释放。
2013年,杨杰带领团队研制的煤矿风井“DNZJGS-01型多功能智能静压供水控制装置”,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实现设备自动化控制,直接减少4个人用工,实现了无人则安,适应了企业减员提效的发展需要。该装置利用矿上的废旧闲置备件,成本不足1000元,安装应用后,实现了井下供水控制自动化及无人值守。在集团公司推广应用后,每年可节省300万元费用支出,这项创新成果也获得国家专利。
30年来,杨杰管辖的各类机电设备没有出现一次责任故障,没有发生一起事故影响到矿井生产。凭着对各种机电设备的熟悉程度,杨杰创立了“数字化检修法”,针对故障原因开展数字化检修,事故率几乎降为零,维护成本比以往降低了40%。他所负责的矿井提升等生产要害岗位,连续20多年保持安全生产。该方法在淮北矿业集团推广应用后,每年可创造3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累计创效益2000多万元。
杨杰讲堂成就桃李芬芳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2010年5月,在淮北矿业集团和矿上的全力支持下,以杨杰名字命名的、面向百里矿区开放的“杨杰讲堂”建成开课。讲堂把PLC生产控制设备搬进教室,实现了教学与生产实践“无缝对接”,建立了国内首个以工人名字命名的、培训现代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技能的PLC实训工作室。
为使实训设备与生产设备保持匹配,杨杰自主研发了矿用可编程控制器实训操控平台“西门子S7-300PLC及变频器组合模块式实训平台”,该成果通过安徽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开创了企业实训平台研究的先河,增补了省内空白,获煤炭协会科技成果二等奖。2014年研制的“矿井生产监控系统的远程在线交互式故障诊断实训设备”,三项创新点填补了国内空白,并于2014年12月通过煤炭协会组织的专家鉴定。
随着国家工业及科技创新的日新月异,各种生产设备不断升级换代。培训教材只有同步刷新,才能保证职工素质同步提高。为此,杨杰着眼于动态开发实训教材,他编写的《三菱FX2N系列PLC编程维护培训教材》等六本实训教材,属行业首次发布,实现了企业职工培训的重大突破。
他义务编写讲义登台讲课,把在国外长期考察积累的一体化培训理念,融入到杨杰讲堂实操培训中,他创立的“杨杰职工培训法”,实现了安徽省职工培训方法的新突破,提高了专业话语权,催生了大批业务技术骨干。经他培训的一线职工,50多人次在省、市、集团公司的各种比赛中摘金夺银。
作为身怀绝技的技术核心人员,杨杰深知先进技术只有被更多的职工所掌握,才能焕发出更大的力量。他甘当“人梯”,把多年积累的实践经验,精心提炼编写了《提升机故障排除多维思维法》《提升机常见故障100例》《提升司机50问》《变电工基础60题》等书籍,印发给工友学习。有些书籍已成为职业技校和岗位培训的精典教材。
为了开阔学员视野,拓展学员思维,进一步搞好实训教学,杨杰自费购买了大量参考资料、教学书籍和视频讲座资料放在讲堂内,供来自百里矿区各个矿井的学员学习参考及复制拷贝。
一次培训班上,一位学员说,“我的基础比较差,你能不能把绝活像武侠小说中的大侠那样,一下子就传给我,让我功力大长,达到你现在的水平。”
大家听了哈哈一笑,杨杰却把这个创意想法记在了心上。
他根据自己长期积累的经验,对一些常见电气故障,精心设计查排路线图、步骤法。按照路线图分解步骤的循序指引,即使一个初级工,也能迅速、准确找到故障点并解决问题,实现了绝技绝活迅速传递,可谓瞬间“功力大涨”,达到顶级高手的效果。
这个方法大大缩短了技能人才掌握绝技绝活的速度,使绝技绝活的传承指数几何级提升。为了更好地发挥“传帮带”作用,杨杰设立了自动化技术学习QQ群,在企业内网上开辟了“杨杰e族”,利用网络载体,增强绝技传承的辐射能,使“杨杰”的品牌与大师绝技在煤海进一步发扬光大。
蜡烛精神铸就最美职工
20年来,经他培训过的职工就达3000人之多,带过的徒弟多数成为各个单位的技术骨干。杨杰讲堂也已培训各类技能人才1278人(其中第一学历本科的48人、研究生学历的3人),56名技师晋级为高级技师,78名高级工晋级为技师,257名中级工晋级为高级工。在淮北市和淮北矿业集团组织的3次技术比武中,获得前三名的均来自杨杰讲堂学员。
2012年,杨杰被合肥工业大学工业培训中心及技师学院聘为兼职教师,被安徽矿业职业技术学院聘为客座教授。面对大师的光环,杨杰没有止戈散马。而是立足于技能大师的品牌、资源、团队和现场优势,为煤矿安全生产、培训教学、技改创新、节能降耗而辛勤忙碌。他常说,“我是搞技术的,离开了生产现场和培训教学就不能接地气。”
经过批量化、集中孵化式培训,杨杰为淮北矿区乃至安徽煤炭工业培养了一大批高技能职工队伍,为国家能源工业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大提高了企业生产力、安全力、创新力,同时提升了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已经节约各类培训费用515万元;承办了淮北市、淮北矿业及本矿各种技术比武6场次;开展科研攻关71项,技术交流和服务56次,为集团公司创效2270多万元。
杨杰劳模创新工作室也成为安徽省唯一一家首批晋级国家级的“技能大师工作室”,先后被授予“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安徽省技能大师工作室”、“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省“人才培养成果奖”、省“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