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贮娇
摘要:性别差异是学生差异性的一个重要体现。“因性施教”是“因材施教”必不可少的维度之一。作为女子学校的英语教师,从贯彻女性教育思想入手,探讨在英语课堂中如何贯彻“因性施教”,希望唤起广大教师对“因性施教”的重视,并将其广泛应用在课堂教育教学当中。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英语课堂教学 因性施教 抗挫折教育
“圣人之道,粗精虽无二致,但其施教,则必因其材而笃焉”——《论语·雍也》。“因材施教”语出于此。孔子将这一理念贯彻教育生涯的始终。它也为后人广泛接受,经久不衰。教育,必须要着眼学生,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基础、认知习惯等多个方面。简言之,即关注学生的差异性。性别,则是体现学生差异性的重要方面。尤其是对于单一性别班级、单一性别学校,“因性施教”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正是来自一所女子职业学校,想借此文浅谈在女校英语课堂中的“因性施教”,权作抛砖引玉。
一、性别特征在女校课堂上的表现
性别特征在女校的课堂上表现得非常明显。女生在语言学习方面占有先天的优势。她们有着良好的形象思维与记忆力,擅长完成朗读、背诵这种比较机械的任务。此外,女性有着较强的表现欲。她们渴望展示自己,模拟别人。但是,她们细弱敏感,经常对教师、同学的一句话反复思量,爱钻牛角尖,听不得相左的意见,抗挫折能力较差。
二、如何针对性别特征在英语课堂上“因性施教”
针对以上特点,笔者在英语课堂中采取多种方法“因性施教”。首先,针对女生的认知习惯,教师安排了大量的识记、朗读、背诵等活动,进行英语基础知识教学。学生在听、说、读、写中夯实基础,体验到完成任务的成就感和喜悦。同时,任务的顺利完成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使她们有信心接受更高层次的任务的挑战。
其次,因为女生的表演欲比较强,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安排角色扮演或者分角色朗读这一类型的活动。一则,这一类任务是对机械朗读、背诵的提升,需要用到学生的合作、交流、沟通的能力;二则,学生在角色互换中,能感受到英语学习的兴趣。不同的角色也能帮助学生换位思考。除了英语学习之外,她们更能增强职业意识,更能够站在接受服务者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无疑是情感教育的一个方面,体现出公共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理念。
再次,针对女性个性敏感、容易产生挫败感这一特点,抗挫折教育刻不容缓。
第一,教师既要充分尊重女生个性的敏感、脆弱,语言表述时要注意自己的措辞、语气。同时,教师也不能为了回避矛盾,放低姿态,任由学生的小任性恣意蔓延。当有学生出现钻牛角尖、甚至胡思乱想不讲理的时候,要严词批评,不能让学生感觉,性别就是她们的法宝,要让学生理解,道理是不分性别的。
第二,教师的评价要客观、公正,不能打着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的幌子盲目包容。学生的学习任务完成得好,教师自然大力表扬,不需吝惜溢美之词。但是,学生完成得差强人意,或者不尽如人意的时候该怎么办呢?是不是为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同样伸出大拇指,夸张地说“Excellent”呢?笔者倒觉得值得商榷。通常情况下,笔者会先根据学生的完成任务情况,实话实说地表扬她所付出的努力;随后,笔者会指出,也许换个别的做法或者说法效果更好。语言是一门艺术,不见得一味褒奖就会持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她们会觉得做好做坏一个样儿。同样,也不见得公正评价、指出毛病就会打击到学生。学生也期待得到公正的评价。学生在完成任务时,付出的努力、认真的程度、任务完成效果,大致自己也会有个评价,其在全班学生汇报时,优劣立现。她们同样期待教师的客观评价。时间久了,学生完成任务的质量会越来越高;同时,她们学会从批评中成长、从挫败中汲取教训。那么,她们对待批评指责的态度就会越来越客观。这也是抗挫折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学生需要随时面对课堂上的教师提问,随时作答。笔者的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这样一幕。笔者问:“What’s your favourite sport(你最喜欢什么运动)?”学生回答:“My favourite sport is swimming(我最喜欢游泳)”但是,提问还没有结束,笔者会追问学生:“Are you good at swimming(你游得好吗)?”或者“When did you form this hobby(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游泳的)?”。教师追问的问题是随机产生的,内容根据学生对先前问题的答案而定,但是基本上都逃不开what、why、when、who、where 这样的提问。这种追问的方式具有比较大的灵活性,给了学生更多的挑战。她们必须要听懂问题、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作答。回答问题无误当然好,不过,不要高兴太早,笔者一定会想办法难为学生的。时不时地,笔者会向较高层次的学生抛出一个生词、一个不常见的句型或者一个不太好回答的问题。这倒不是纯粹为了难为学生,满足一下教师的权威感,而是让学生尽快适应随机追问。对学生来说,这不啻一种挑战。笔者希望学生明白,有问题回答不上来很正常,她们要学会如何化解这种尴尬局面。答案是什么不是老师最看重的,老师希望能看到学生从容应对、不冷场。挫折,随时会发生;前一秒钟兴高采烈,下一秒钟也许乐极生悲。生活,就是这样。笔者希望学生能从容淡定地应对这一切。抗挫折教育,就从英语课堂开始。
2013级的新生入学将近一年。她们已经适应了笔者的“因性施教”。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和抗挫折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上课时,大多数学生敢于和笔者的目光对视;上课发言很积极,学生举手发言很少有迟疑;在进行任务汇报时,笔者鼓励学生进行小组互评或者学生之间互评,学生的评价很公正,也被友善地接受。有时,被评价者会做出解释,双方能够做到对事不对人,客观对待好评差评。最重要的是,学生更会“聊天”了。她们在回答笔者的追问时,更加从容。即使答不出来,也会礼貌地说“Pardon”,请笔者重复,或者提出换个问法。学生的答案也从开始的一个词、两个词,逐渐扩充成一句话、两句话。更让笔者欣慰的是,她们开始反问“And you(你呢)?”课堂气氛活跃了不少。从成绩上来看,入学时,她们的英语平均分为79分(满分为150分),离及格差得很远。排除教材使用因素之后,她们期末考试的卷面平均分为61.7分(满分为100分);再结合平时成绩,这个班级的总评平均为达到了73.6分。全班24名学生中,90分以上达到6人,80分以上有9人。好几个学生期末成绩下发之后,惊喜莫名,她们没想到自己能及格。
“因性施教”对于女校的学生来说意义重大,放眼望去,对所有学生何尝不是这样。男校如此,男女生同校亦如是,只是进行的具体做法不同而已。因此,谨以此文唤起广大教师对“因性施教”的重视,唯愿与同侪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Heider,F.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M].Wiley,1958.
[2]韩仁生.高中生学业成就归因的性别差异研究[J].山东教育科研, 1993(4).
[3]韩仁生.高中生数学考试失败归因的性别差异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1994(6).
[4]韩仁生.中小学生交往归因训练的研究[J].心理探索,2004(1).
[5]兰笑笑.英语学习成功者的归因研究[J].山东农业教育,2006(3).
(作者单位:大连女子职业中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