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建筑毕业论文范文,建筑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京津冀一体化如何破题

  • 投稿家慧
  • 更新时间2015-09-07
  • 阅读量1018次
  • 评分4
  • 55
  • 0

早在10 年前,北京市就曾把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内容写入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然而直至今日,才有了更为清晰的顶层设计。

2 月26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需要,是探索完善城市群布局和形态、为优化开发区域发展提供示范和样板的需要,是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路径、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需要,是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带动北方腹地发展的需要,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来。

要求京津冀要努力实现一体化发展,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势,抱成团朝着顶层设计的目标一起做。他还就具体推进工作提出7 条要求,包括编制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规划、加快推进产业对接协作、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促进各项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以及构建交通网络系统等。

北京、天津、河北人口加起来有1 亿多,土地面积有21.6 万平方公里,早在十年前,北京市就曾把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内容写入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到了今天,京津冀一体化终于成为重大的国家战略。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在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背景下提出来的,这让这一战略起点很高,同时也责无旁贷地承担起相应的探索、引领作用。如何冷静认识京津冀协同发展、京津冀一体化还面临哪些挑战等,社会各界的有识之士都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发展瓶颈

京津冀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4年以前,北京和天津为谁是京津冀的龙头、谁是经济中心而争论不休;2004 年以后进入第二阶段,这个时期明确把天津定位为北方经济中心,尤其是滨海新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天津的发展非常快;第三阶段是从今年开始,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京津冀一体化进入到一个实质性的行动阶段。

那么京津冀协同发展存在哪些问题?动力何在?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说,很多人提起特大城市,都特别强调这些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其实这是因城市而异的。珠三角的发展确实和香港有关,长三角的发展和上海有关,但京津冀地区至少在完成工业化进程中,北京的辐射带动作用并不明显。

“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么多年没有实际的突破,关键就在于体制机制深层次的原因。”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王辉说,只有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才能真正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制约京津冀发展的症结应该说大家已经有比较明确的共识,就是政府的力量超强,市场作用相比长三角和珠三角有明显的不足。”

相关数据也可以印证这一点。2013 年,北京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民间投资占比是34%,天津是50%,河北是78%;再看长三角和珠三角,不仅有较多的外商投资,民间投资的占比也很高,江苏是68%,浙江是61%,广东是56%。这说明,京津冀地区尤其是北京、天津两市,政府和国企投资明显偏高,行政力量在当地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

重新定位

廓清京津冀各自的定位,是顺利实现这一国家战略的前提。

“现在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意愿,就是加强合作。”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耀说,三地已经到了共存共荣的时刻,这其中核心是解决首都“大城市病”的问题。拥堵的问题、雾霾的问题、高房价的问题,以及其他资源约束的问题,这些都是由于人口等过度聚集导致的。

河北工业大学京津冀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贵认为,北京必须要疏解城市功能,主要涉及转移传统的制造业、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污染环境和能耗高的产业,以及非首都功能的部门和事业单位等。

专家认为,要打破利益藩篱,加强“市场之手”避免资源错配,需要遵循三个导向。

--合理定位导向。三地应科学明晰城市定位,这不是利益的让渡与承接的问题,而是协调发展的问题。河北工业大学京津冀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贵说:“北京外迁的不能只是‘三高一低’,一味将‘肥肉’攥在手里,把‘鸡肋’扔出去。”

--变“投资导向”为“产业导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区域经济系教授祝尔娟认为,各地应本着产业转型升级、集群化发展的方向出台鼓励政策。廊坊市最近提出,将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新兴产业,以及与北京关联度高的产业,着力建设创新型城市。

--转“市长导向”为“市场导向”。分析产业迁出迁入的直接成本、间接成本,近期效益、远期效益。还要以企业为主体,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逐步推进。北京市常务副市长李士祥近期强调,产业转移并非企业搬迁,政府不会做过多干预。

当务之急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元年,破解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难题,必须用改革的办法。”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张占斌表示,京津冀地区有两市一省,北京还涉及各个部委,有了高规格的协调机构,许多问题才可能得到解决,否则很难迈开步子,再美好的设想也会原地踏步。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耀也认为,当前最关键的是要建立协调机制。“从现在的实际情况来看,必须要有一个上级权威部门牵头的协调机构,没有这样一个机构,谁的声音大就听谁的,那还是突破不了以前面临的那些难题。”

“我设想,国务院可不可以搞一个区域政策委员会,其作用包括制订规划、协调区域政策、发起共同基金等,它是一个议事性机构,而不是职能部门。如果在国务院层面有这样一个机构,那对协调三地政府的工作将会十分有利。”陈耀说。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傅蔚冈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一定是建立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如果没有以互惠为基础,那么一个城市的繁荣可能会以另外区域的贫瘠为基础。京津冀想要实现一体化,关键是要看河北自身努力,而不是坐等京津腾笼换鸟将相关产业外迁。现在昆山GDP 之所以能够在县级市中高居第一,它是昆山政府和民众努力的结果,而不是依靠上海的恩赐。

提升需求

京津冀一体化必将进行交通和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筑材料行业将直接受益。

申银万国分析师王丝语预计,首都经济圈规划6月左右出台,带动交通基础设施重塑,使该地区拥有一个立体化的、网状的交通转乘体系,当前的缺口还很大,尤其河北基础投资建设有望加快。

“京津冀城市群的建设、保定廊坊首都功能疏解及核心区生态建设需要加大城市间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水泥建材需求的提升。”东兴证券建筑行业分析师赵军胜表示,冀东水泥属于华北水泥龙头企业,约有33% 的水泥产能在京津冀地区,将成为京津冀建设一体化的受益者。

华北区水泥供需正在出现一些积极变化。王丝语在3 月26 日的研究报告中表示,在环保压力下,小粉磨站逐步退出,目前石家庄已集中拆除35 家水泥企业,减少水泥产能1850 万吨,约占全市总产能40%,本周保定水泥企业销量均比去年同期明显改善,某家企业日销量可达12000 吨,去年同期仅4000-5000 吨/ 日。其预计,地方企业大多预期2014 年2 季度后工程需求量较去年会有大幅度增长,主要因京石高速、石家庄地铁、石济高铁、西阜高速、邢衡高速等多个项目或将陆续开工。供给端来看,鹿泉、平山地区粉磨能力基本已全部拆除,后期仍需观察唐山地区拆除力度。虽然区域价格仍维稳,需求逐步回升叠加供给能力大幅收缩正传递出一些积极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华北地区因空气质量差而临近首都,当地政府压力较大。环境保护部签署《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京津冀地区2014 年PM2.5年均浓度目标为下降25%。业内人士分析认为,2014 年短期停窑政策或超预期,采取行政手段阶段性关停中小企业进行整改的情况将时有发生。

房价已经先行

虽然具体规划尚未出台,相关举措还未制定,但燕郊、涿州、固安等环北京地区的楼市却持续“升温”。无论是在北京的公交地铁,还是在刚出北京城的公路上,北京周边地区的楼盘广告随处可见。在这些宣传单上,“置业京西迎来最佳历史机会”、“商业地产迎来爆发式增长”等大号字体十分醒目;“一小时热销500 套”“抢到即赚到”等语句更是刺激着购房者的神经。

根据河北省保定市住建局的数据,2013 年,当地共办理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备案14786 套,而今年3 月1 日至24 日就办理了3474 套。不到一个月的备案数量相当于去年的近四分之一。

CCTV 财经评论员刘戈说,如果能够搭上京津冀城市一体化的班车,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心太急了,诱导当地的房价快速的上升,可能最后带来的结果就是,想象的那个机会没有了,甚至原来可能的那种机会也没有了,因为你房价涨得太高会直接影响区域对企业的吸引力。

权威人士指出,从治理环境污染到缓解人口资源压力,再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当前的京津冀一体化更注重在功能定位、产业分工、设施配套和交通体系等方面的统筹,而不是强调某地的高速发展。如果仅靠区位优势带动房地产爆发式增长,反而让协同发展的效果大打折扣。

世界三大多中心城市群

城市群是不同城市在一定空间内有机联动、优势互补从而一体化的结果。国外城市群大多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在很多方面已趋于成熟,成为影响整个国家乃至全球的经济力量。

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是世界上首个被认可的城市群。它以纽约为中心城市,从北向南跨越10 个州,由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和40 多个中小城市组成,几乎囊括美国东北部所有大城市以及部分南部城市。该区面积占美国国土面积不到1.5%,却集中了20% 左右的美国人口,制造业产值占全美30% 以上。城市群中各城市都有明显的个性特征,都有占优势的产业部门,发挥着各自特定的功能。各大城市实现了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形成了城市群巨大的整体效应。

巴黎城市群由巴黎市和埃松、上塞纳、塞纳—马恩、塞纳—圣德尼、瓦尔德马恩、瓦尔德兹、伊夫林7 个省组成。全区面积约1.2 万平方公里,人口1100 万。从城市分工与布局来看,郊区工业在巴黎大区的地位相对稳定,成为巴黎工业集聚区。远郊还形成了明显的专业分工,如西郊的汽车工业,南郊的航空、电子工业,东郊的基础化学、制药工业等。

日本东海岸城市群从东京湾的鹿岛开始,经千叶、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直达北九州的长崎,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0%,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61%。东京—大阪城市群是日本经济最发达的地带,集中了全国工业企业和工业就业人数的三分之二,工业产值的四分之三和国民收入的三分之二。同样,这里也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枢,全国80% 以上的金融、出版、信息、教育和研究开发机构分布在该区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