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月 范春风
摘要:近年来,电子商务以其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迅猛发展,越来越多传统企业也开始开发电商渠道,进行转型升级。电商人才紧缺成为企业再发展的“瓶颈”。虽然高校每年都输送大量的电商专业人才,但还是远远满足不了企业对电商人才的迫切需求。同时,电商人才的质量也跟不上市场的需求,具体表现为掌握理论知识多过实践技能。所以高校的电商人才培养迫切需要提升学生的电商实践技能。本文通过对企业和高校合作,采用商业分销方式培养学生的电商实践技能的这一合作模式进行跟踪和研究,在电商企业以分销代理模式长期和高校合作的可行性,这种合作培养模式的优势和改进之处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电子商务;校企合作;分销
1、绪论
1.1 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电商 “全天候、全方位和零距离”的优势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日益成为拉动我国消费需求、促进传统产业升级转型、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引擎。据商务部公布了电子商务司的测算结果显示:2014年全年我国电商交易额达到13万亿元,同比增长25%。而截至到2014年6月,电商服务企业直接从业人员超过250万人,由电商间接带动的就业人数,已经超过1720万人。由此可见,在新技术和模式创新驱动下,电商通过各种渠道广泛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已成为引领生产生活方式变革的重要推动力。
1.2 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状况
传统企业往“互联网+”转型,导致电子商务人才缺口进一步加大,电商人才问题日益成为摆在市场、企业、行业发展面前的一道鸿沟。电商行业岗位分布非常广泛,社会对电商人才的需求具有多样性,要求的标准及其类型是不一样的。电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中,高级综合人才、技术性人才、运营人才是三大主要人才需求。据2015年报告显示,电商运营人才排名第一,占37.68%。28.57%的企业急需技术性人才,如IT工程师、美工等。18.84%的企业急需综合性高级人才。
1.3 目前电商人才培养模式
近几年面对电商人才旺盛的需求,我国政府也非常重视和鼓励电商人才的培养,现已初步形成两种培养体系,一种是社会的培养一种是院校的培养。
1)社会人才培养体系
社会对培养电商人才的培养体系可以分为企业内部培训、教育培训机构。企业内部培养是根据企业自身定制的人才培养计划,企业内部现有人才进行定向、定岗培训;有实力的电商企业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内训员工。教育培训机构是目前全国许多教育培训机构和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推行的对电子商务师培训和认证工作,通过短期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培训学习后以考试的形式进行知识的鉴定。
2)院校培养体系
为适应电商人才的需求,学校开设电商专业课程、电商人才的培养基地。而有的院校也有根据自身的缺陷和需求选择和企业进行合作共同培养人才。
3)培养体系综合分析
综合来看,社会培养缺乏一定的支撑体系,同时也存在着区域性差异。企业培养则多是针对岗位的培养,无法让员工形成综合竞争力。而多数院校因为条件所限,依旧停留在传统的教学上,与市场现状及企业需求严重脱节,理论式的教学使许多学生“学无所用”。校企合作是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充分发挥双方优势资源互补共同人才培养的模式,但是由于很多都存在利益关系,对培养的目标不一致也导致了校企合作很难持续。
但校企合作确是电子商务实用型人才最好的培养途径。高校提供“理论依据”,企业提供“实战项目”,理论在实战中理解,实战在理论中出绩效。
1.4 分销代理模式的电子商务校企合作
企业转型中的电商人才短缺和高校电商人才培养中的实战不足,让企业和高校一拍即合,双方都愿意合作开展电商人才的培养。高校重新制定人才培养模式,让企业项目进学校,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让实战能力欠缺的学生尽快成长为企业急需的人才,以适应电商瞬息万变的节奏。
企业进入高校开展电子商务实战项目的合作,分销代理的模式是比较合适的一种方式。分销是当前国内很多批发型商贸企业及产供销一体化的制造类企业所采取的销售管理模式。对于分销商而言, 只是作为一种中介,发布商品信息,进行宣传,确认订单等服务,并不用为商品本身投入大笔资金,也不用承担货物积压等风险,大大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而对于供货商而言,可以通过多个分销商进行销售,大大减少库存压力,有效地节约了运营成本,提高了成交量与物流速度,加快了资金循环速度,可以在同等时间内赚取更高的利润。利用这种模式进行校企合作的优势在于,企业作为供应商,可以有效管理分销商;而学生作为分销商则避免了前期物质投入太多,又可以在企业那里学校实战营销技能;如果学生分销有绩效,则企业、高校、学生三方获利。
维科投资有限公司以分销代理模式与宁波大红鹰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进行校企合作,开设鸭鸭电商班,招收35个学生作为班级成员,分销鸭鸭羽绒服。企业提供了长达一年的培训和服务,学生进行了一年的分销实训,作者实地跟踪调研了一年,研究这种模式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以便有更好的借鉴。
2、实证分析
2.1 数据采集及处理
本次研究调查采用随机抽样法和针对性全体调查法,针对维科班的所有成员发放问卷及大红鹰全校师生进行随机发放。其中本次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39份。利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对问卷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录入、整理,对没用的数值和缺失值进行相应处理,对有效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相关的结论。
2.2 校企合作调研数据
1)相关分析
从表1的pearson相关系数图表可以看到,电商企业考虑从学生开始培养人才和选择以分销模式进行合作的相关系数值为0.387.低度相关,同时伴随概论P值明显小于显著水平0.01,说明两者低度相关且成正相关。
从表2的pearson相关系数图表可以看到,学生对电商的兴趣和选择参加以分销校企模式的兴趣相关系数值为0.290,同时伴随概论P值明显小于显著水平0.01,成正相关。说明两者还是存在一定关系虽然相关程度弱但是还是会有一定的影响。
2)对待校企合作的态度
根据调研数据结果显示,84%的调查对象都赞同校企合作,从学生角度理解校企合作是一个很好的发展平台,可以开阔视野。学校则认为开展校企合作可以进行资源优势的互补。企业则认为校企合作可以锻炼学生的同时储备人才。但是在不愿意选择校企合作的企业反映的问题是校企合作并不能及时的弥补人才空缺,且合作周期长,学生能力欠缺,同时学生缺乏一定的进取精神。
3)对校企合作的兴趣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对电商人才的培养有81.9%企业考虑从学生开始培养,主要是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培养成本低。而学生的数据显示,越是临近毕业的学生对校企合作的兴趣程度就越高。加入校企合作可以加强自身的技术经验,提供了良好的实习机会和就业前提条件,还可以明确就业的方向。
4)合作的对象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在选取培养对象的时候,需要考虑的因素诸多,企业希望合作的对象首先要有共同的价值观,其实才是相关专业的学生和有兴趣的学生。但是未来从事电商人才还是相关专业的多于有浓厚兴趣的人员。
5)合作内容的了解
数据结果显示,学生在参加校企合作之前对企业并没有过多的了解,而选择参加合作多是合作的模式和自身兴趣的影响。片面的表明了学校对合作的宣传力度不够,企业也缺乏相关的知识传播。
6)合作培养的方式
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定期在校内进行指导,培训的内容不仅都是理论知识,而且还结合实际进行实际操作,同时也给学生一定的压力。但是结果表明了多数同学只是对层面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结合到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也说明了企业在培养的过程中比较针对性,对知识的普及不够深入。
7)培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企业在培训的时间上受到一定的限制,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也相对的少。而学生在经营的过程中又缺乏相关的技术经验指导,店铺自身条件不足,对很多流程也不了解,同时定力不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容易缺失信心,店铺起步都非一帆风顺,固定的时间内没有销量而被取消合作也是正常现象。但学生认为还是要明确方向,不然容易失去动力和热情。
8)培养过程中的支持条件
学校和企业定期定点为学生开展培训,有时也开展相关的讲座,竞赛活动。企业还为学生提供进企业参观和企业实习。
这说明了在支持的条件上还是给予很多支持的。
9)信息的交流反馈
数据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学校、学生三者之间都缺乏信息的交流和沟通。主要问题是企业、教师、学生三重沟通模式,容易反馈不及时或不到位。这说明校企合作中,沟通需要一个有效的机制。
3、调研数据结论分析
通过对调研数据与实地追踪学习的结果深入分析,从以下3个方面展开观点和结论:
3.1 企业层面的调研数据结果分析
收获:校企合作,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使之更加符合企业需求。企业选派优秀员工对学生进行指导,降低了企业对人才培养的成本。选择学生作为分销商,降低了企业选择分销商的风险。介入人才培养,让企业在学生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企业可以及早发放岗位需求,招到满意的员工。
不足:企业只是定期的开展培训,定期培训课程时间短,导致较深入的技能没有时间讲解。上课氛围不够浓厚,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思维不活跃。因为工作原因,企业导师无法授课后对同学们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指导。合作过程中,企业和学生也缺少及时的沟通交流。
3.2 学校层面的调研数据分析
收获:校企合作使得教学针对性更强,吸收企业的智力资源进入教学过程。让相关教师同时参与课程,培养了电商实训教师。引入校企合作,直接培养学生了的电商实践能力。引入校企合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学校通过校企合作获得了企业资源。
不足:没有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和企业、学生沟通不及时,降低了合作效果。学校对合作事项的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学生的认识不足。没有帮助企业理顺课程,存在教学内容重复、企业导师讲授不清等问题,需要引起学校重视,以便今后更有效的开展校企合作。
3.3 在学生层面的调研数据结果
收获:分销的形式让学生有物质收益,学生学习兴趣被大大激发。企业导师的指导更具有针对性。参加校企合作班的学生通过一年的实践,不仅收获了技能,也大大明确未来就业的方向,减少了择业迷茫。
不足:学生的分销活动一般通过网店来进行,渠道稍显单一。企业导师的培训很有用,但有些知识过于商业化,并不能全部被学生接受和理解。校企合作后期,学生分销商之前销售额差距拉大,一些学生出现畏难和厌烦心理,企业没有足够重视,导致学生没有继续实践的动力和热情。
学生们的意见及建议:
通过本次调查,许多学生分销商在客户回馈的信息中都反映出企业所发出的物流包裹包装不符合企业的品牌形象,没有固定品牌的包装会有失企业的形象,内在虽好但外观也很重要,希望企业可以对商品的物流包裹形象进行改善。
学生们成为分销商的时间都不长,在学习过程和技术经验上都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如对客户的群体,店铺经营的自身条件、价格、推广和管理等。且个人在经营过程中有的时候会信心缺失或处迷茫状态,热情并不能时刻激昂。加之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上也存在有时不能及时的发现和解决,缺乏总结和经验分享。同时在沟通交流和时间上也有一定的限制。希望在接下来的合作中可以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店铺的经营,将店铺经营业绩作为课程考核的一部分,还可以根据经营的业绩查看学生们的用心程度及合作态度,定期进行交流讨论,总结心得体会,经验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积累从事电商的实战经验。
4、总结
电商的发展前景不容置疑,而且岗位基数大又包罗万象,新兴岗位还层出不穷,依托分销模式开展的实战性校企合作电商人才培养模式,引入企业真实的项目,以企业用人的角度去培养人才,使学生在校就能接触到真实的企业运作场景,将实训和学习互相融入,提高操作技能,积累实战经验,还能提前体验岗位的模式。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树立多元意识,引入企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师一同参与课题开放和直接从事教学,让企业为培养学生出谋划策,同时加强沟通交流的力度,增进了解,还可以及时的更新调整教学的内容,改进学校现有的教学模式。企业可以充分挖掘学生在电商方面的发展潜力,因材施教,还可以储备力量。总之,实战性电商校企合作产学联盟,是解决和培养人才最佳的方式,本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长效机制实现学校、学生、企业三赢的局面。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谭建强. 基于实训中心的高职电子商务校企合作模式探析——以山东英才学院为例[J]. 电子商务,2014,01:95-96.
[2] 张黎明. 基于实训中心的外贸电子商务校企合作模式探究——以武汉城市职业学院为例[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4,07:105-106.
[3] 王冠宁. 高职电子商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 商场现代化,2009,06:397-398.
[4] 陈俊义. 电子商务校企合作研究[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13:90+92.
作者简介:
黄月,宁波大红鹰学院,本科 学士;
范春风,宁波大红鹰学院,本科 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电子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