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园林毕业论文范文,园林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呼伦贝尔沙地成因及生态修复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投稿王豖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613次
  • 评分4
  • 18
  • 0

罗刚1,白力生2,于亦彤3

(1.内蒙古自治区第二林业监测规划院,乌兰浩特137400;2.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林业局,陈巴尔虎旗021500;3.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呼和浩特010010)

摘 要:文章通过对呼伦贝尔沙地形成的历史过程、原因分析,阐述了近年来呼伦贝尔沙地生态修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在生态修复过程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呼伦贝尔沙地;生态修复;草原退化;沙地成冈

中图分类号:X171.4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5-03-03

作者简介:罗刚(1966-),男,河北省邯郸市人,林业高级工程师。

1 概述

1.1 地理位置

呼伦贝尔沙地位于内蒙古东北部呼伦贝尔高原。东部为大兴安岭西麓丘陵漫岗,西部为达赉湖和克鲁伦河,南与蒙古国相邻,北达海拉尔河北岸。该区东西长270km,南北宽约170km。是中国的第四个沙地。地理坐标:东经115°31’~121°09’,北纬46°10’~50°12’。地处呼伦贝尔草原的核心区域,大多分布在冲积、湖积平原上,呈不规则状分布。由海拉尔河流域、伊敏河流域、新巴尔虎左旗中部3条沙带和新巴尔虎右旗达赉湖沿岸等地零星分布的沙丘组成。

1.2 分布范围

目前,呼伦贝尔沙地监测区域分布范围包括:海拉尔区1375.6百hm2;鄂温克族自治旗18599.2百hm2;陈巴尔虎旗17971.1百hm2;新巴尔虎左旗19747.6百hm2;新巴尔虎右旗25180.5百hm2;满洲里市719.8百hm2。

1.3 自然环境特征

呼伦贝尔沙地的地势由东向西逐渐降低,且南部高于北部。大多分布在冲积、湖积平原上,主要集中在海拉尔河南部,从海拉尔至满洲里铁路线的沙带长150km,宽4~40km:另一处沙地位于新巴尔虎左旗的阿木古郎镇,并向东和东南延伸,经辉河至伊敏河,沙带长约140 km,宽15~70 km,最宽90km,大部分为平缓沙地。此外,在达赉湖东岸还有南北延伸的湖滨沙带,伊敏河及其支流锡尼河等沿岸也有流动沙丘及半固定沙丘分布。呼伦贝尔沙地境内较平坦开阔,微有波状起伏。地势由东向西逐渐降低,且南部高于北部,以达赉湖最低,海拔545m。

2 呼伦贝尔沙地形成的历史过程、原因

呼伦贝尔沙地是纵贯呼伦贝尔大草原和大兴安岭西麓的沙带,成为威胁呼伦贝尔市生态安全的心腹大患,也成为继科尔沁、毛乌素、浑善达克沙地之后的全国第四大沙地。

2.1 自然因素

2.1.1 地质原因

呼伦贝尔草原在地质构造上属于内陆华夏系沉降带。在第三纪初期已是起伏不大的准平原形态,并于喜马拉雅运动时,发生断裂并陷落,以松散的河湖沉积物堆积成深厚的第四纪沉积层。据物探资料显示,呼伦贝尔草原第四纪沉积层最厚可达900m,组成物质以中、细沙为主。这些深厚的松散沉积物为呼伦贝尔沙地的形成扩展提供了丰富的沙源,在古今河床附近尤为丰富。由于呼伦贝尔草原土壤类型为AC型的风沙土地段、生态环境脆弱,一般上层仅为10~30cm左右的表土层。干旱季节大风频繁的气候条件,土地表层极易受风力吹蚀,表土层一旦遭到破坏,沉积沙层或沙质土壤就会裸露,并且在风力作用下加速扩展,造成土地沙化。而深厚的沉积沙层或沙质土壤,则为风沙运动过程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这些自然气候特点,使沙地的形成和发展具备了潜在的条件。在具有这些潜在条件的地区,当人类活动超过了自然资源负荷限度时,就促进了潜在因素的激发和活化,加剧了沙地的形成和扩大。

2.1.2 气候原因

上世纪以来,全球性气候变暖,气温升高,降水减少,连续干旱。据气象部门提供的资料,近5a间,呼伦贝尔草原气候持续高温干旱,年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9~1.4℃,而年均降水量比常年减少15%~40%。持续的高温干旱,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河流干枯,加剧了草原沙化、退化的进程。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下,使呼伦贝尔沙地承受了严峻考验。呼伦贝尔沙地受气候的影响比草原更加突出,尤其是近10a以来,气候的影响进一步加剧。据气象部门监测,沙区近10a平均气温为0.82℃,与历年平均-0.3℃相比升高1.12℃,并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平均年降水量为239.2mm,与历年平均降水量316mm相比减少76.8mm,并有逐年减少的趋势:平均风速为2.65m/s,与历年平均风速3.2m/s相比减小0.55m/s。而且呼伦贝尔草原降水量从东向西递减,70%的降水量集中在7~8月间,降水分布极不均衡。此外,气温升高造成蒸发增强,尤其是冬、春季节气温升高,土壤水分散失加快,土壤干燥疏松,造成沙化加剧。据有关专家称,未来lOOa内,全球的气温将持续变暖,不仅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的发展频率将进一步加大,而且可能使干旱区范围扩大、荒漠化加重。

沿呼伦湖东南岸,该区域年降水量200~250mm,年蒸发量1500~1900mm,大风日数年平均24d。由于气温升高,降水减少,连续干旱的气候条件影响,使呼伦湖水位严重下降,湖底流动的砂质土壤裸露,加上连续干旱大风气候条件的搬运作用,使沙土覆盖了湖边的草原,造成呼伦湖东南岸沙地的形成。

2.2 人为因素

2.2.1 樵采

早在1893年至1903年,俄国人修筑滨洲铁路过程中,把铁路两侧固定沙丘上的森林砍伐殆尽,以致海拉尔河两岸沙地地表裸露。据《苏都护呼伦贝尔调查八旗风俗各事务咨部报告书》记载:“兴安岭以西之大麓,白海拉尔河南岸扎拉莫台起,遐迤而至喀尔喀河东岸,约有四百里,广约十数里不等,遍产沙松,间有桦、杨树等。此处距近,土人及商民用以盖房兼作劈柴。那罕台沙岗在呼伦贝尔公署迤西,相距一百七八十里,纵约四十里,横约十数里不等,遍产沙松。铁轨贯通其间,所有良材美质,早被俄人砍伐殆尽,惟余弯曲不材,堪供劈柴者十无四五。凡铁路切近之木,十数里之间但见濯濯之山而已”。文献所提之处,正是呼伦贝尔沙地目前所在的位置。

20世纪80和90年代,由于监管措施不利,致使草原上大量的河岸林、水湿地柳树、山榆等被乱砍滥伐,植被在日益减少,使草原植被失去了其应有的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的能力,整个生物链条失衡,形成了恶性循环,导致沙质地带活化程度日趋加重。

2.2.2 垦荒、放牧

近代以来,农牧业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扩大生产规模来获得,尤其是在牧区,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与脆弱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剧烈的冲突。白1958年开始,在草原腹地曾发生了几度开垦草原的浪潮,进行粗放的耕作经营。“文革”期间,在“以粮为纲”、“牧民不吃亏心粮”政策误导下,滥垦草原,致使草原面积大幅度减少。20世纪80和90年代,大面积开垦草原种植,牲畜数量严重超过草原载畜量,使草场退化沙化程度加剧。

2.2.3 草原自然路、开设防火隔离带等原因引起的沙化

呼伦贝尔草原地势平坦,草原上有一些车辆长期行驶形成的自然路(俗称大车道),由于有些地段的草原地面表土层仅10~30cm左右,生态环境极其脆弱,车辆长期行驶形成的车辙,破坏了原有的草本植物保护层,进而形成了一条由车辙形成的长长的沙坑。干旱季节大风频繁的气候条件,土地表层极易受风力吹蚀,由于风蚀的影响、加之深厚的沉积沙层或沙质土壤为风沙运动过程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这些自然气候特点,使车辙或开设防火隔离带形成沙坑具备了潜在的条件。由于原有车道形成了沙坑不能行车,又在附近重新形成了一条车道,进而又形成了新的沙化风蚀坑,沙化面积逐渐扩大形成沙化土地。

2.2.4 管护因素

管理不善是呼伦贝尔沙地发展的一个主要成因。由于部分地区管护责任落实不到位,网围栏时常遭受破坏、治理区遭牛羊践踏,治理成果得不到巩固:沙区尚存的植被及沙区周边草原仍存在超载过牧问题,“边治理、边破坏”的情况依然存在。

3 呼伦贝尔沙地生态修复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沙地治理项目区后续封护管理资金严重不足

目前,呼伦贝尔沙地治理项目实施以后,平均植被总盖度已经达到了45%以上。但是,由于后续管理资金严重不足,特别是项目实施完成以后到项目区纳入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范围之前这段时间,是治沙工程成果管护的关键时期,但是管护资金投入却几乎是个空白点。加之沙化土地目前权属争议较大、林牧矛盾比较突出等问题,致使项目区后续管理质量很差。项目区内草本植被恢复以后,沙地生物量增加了,受短期利益驱使,有些项目区内又出现放牧现象,围栏等封护设施遭到严重破坏,导致项目完成几年后植被又被牲畜啃食殆尽,已经形成的固定沙地又重新出现活化现象,导致生态修复失败。

3.2 有些项目区没有按照适宜立地条件的治理模式进行治理

有些沙地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区,没有按照适宜项目区立地条件特点来选择治理模式,导致项目区沙地治理工程失败。例如,满洲里市在有些项目区选择了樟子松乔木造林的治理模式,由于项目区气候干旱,立地条件不适合乔木生长,造林保存率10%以下,导致沙地治理工程失败。

3.3 沙地治理投资资金来源单一

呼伦贝尔沙地治理项目的投资基本上都是以国有投资为主,不利于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到进行沙地生态修复工程中的积极性。

3.4 工程封护围栏破坏严重

项目区围栏在秋、冬季节,沙蓬等杂草被风吹后压在围栏上,加上雪压的作用,导致围栏倾倒破坏。还有部分地段,围栏被流沙掩埋。由于后续管护资金匮乏,围栏得不到及时的修复,导致围栏失去了封禁保护的作用。

4 呼伦贝尔沙地生态修复对策与建议

4.1 防沙治沙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应坚持不懈

沙地作为一种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其存在除了是因为人为因素的影响之外,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地质和气候等自然因素影响形成的,是大自然形成的产物,有一定的形成机理和存在条件。呼伦贝尔沙地治理的目标不应该也不可能是消灭呼伦贝尔沙地,而是应将恢复沙地植被,控制沙地内部活化、外部扩展和新增沙化土地作为沙地治理的总体目标。

沙地保护与治理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长期的过程。重治理、轻管护的沙地治理方法,会形成边治理、边破坏的怪圈,不利于保护呼伦贝尔沙地的生态环境,沙地治理工程成果的保护非常重要。目前,在呼伦贝尔沙地的局部地区,破坏封禁区围栏放牧的现象时有发生,使一些通过工程治理、恢复了植被盖度、本来已经同定了的流动沙地,被牛羊践踏、啃食破坏,固定沙地又失去了植被的保护,重新变为了流动沙地。因此,沙地治理是一项长期的过程,沙地的管护、特别是沙地治理工程成果的管理,是呼伦贝尔沙地生态修复的关键和重点,坚持防沙治沙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由于呼伦贝尔沙地属沙化潜在发展区,再加上其特殊的地质结构,脆弱的草原植被下沙层厚度在几米至几百米之间,地表植被一旦因自然或人为因素遭到破坏,沙化恶化趋势将难以控制。明显沙化趋势土地成为草原沙化的最大隐患,而治理过的沙地也可能重新活化。因此,应该把防沙治沙工作当做一项长期任务来抓。

4.2 加强呼伦贝尔沙地生态移民措施,解决林牧矛盾

由于呼伦贝尔沙地已连续多年出现干旱天气状况,草原生产能力下降,项目区内生长的植物也自然成了牲畜啃食的目标。又由于沙地治理后没有近期效益,治理成果经常遭到人畜的破坏,致使一块沙地多次治理、多次破坏,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损失。一方面,通过阶段性沙地治理,植被盖度增加,使流动和半固定沙地变为固定沙地的面积在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很多沙化土地牧民有草原承包证,是牧民的草场,由于林牧矛盾,刚刚恢复植被的工程区,又由于放牧被牛羊啃食和践踏,使流动和半固定沙地面积扩大,这也说明呼伦贝尔沙地还存在边治理边破坏的问题。因此,应该加强呼伦贝尔沙地生态移民措施,从根本上解决林牧矛盾。

沙区移民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因人口增加、牲畜数量增加,把牧民从沙区移出来到另一块草牧场,不是造成新的草牧场紧张,就是使新移到的草牧场沙化。要想把牧民真正从沙区移出来,可以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首先,要安置好牧民的居住、满足收入基本不变,解决子女上学、就业问题,要移的出、稳的住,保证牧民不返回原生活沙区。其次,要保证新的移民地的草畜平衡,防止新沙化土地的形成。

4.3 强化沙地治理项目区的封禁保护

巩固沙区综合治理成果。为达到防沙治沙建设的示范目标,巩同建设成果是今后工作的重点任务。避免治理后的沙地,多年达不到治理要求,流动沙地还是流动沙地,沙害依然存在的现象。加大保护力度,三分造林七分管理的林业生态建设经验也适用于防沙治沙工作。建议政府每年拿出一定的管护资金,给承包管护单位的个人进行资金补助,以提高社会参与防沙治沙的积极性。

4.4 提高沙地治理工程质量

要对个别项目区域内效果差的地块进行补植。多年来进行的防沙治沙成果是有了,但有些地块没有达到治理要求,还需要进行补植、补造,做到治理一块、见效一块、巩同一片,改善沙地的生态环境。

以“因害设防,综合治理,集中成片、注重实效”为原则,设置物理和生物沙障固定沙源,开展“锁边”工程,阻止沙地面积扩展。一方面采用网格式直播造林与飞播造林相结合的方式,缩短治理成效期:另一方面采用雨季造林的方式,提高造林成活率,保证沙地治理工程质量。

4.5 进行零星沙地治理,防止沙地扩展

零星分散的风蚀沙坑、风积沙丘、沙化交通道路和牧道等,面积在几亩至几十亩,还有局部没有完全恢复植被的沙地,这些都是呼伦贝尔沙地治理今后工作中的重点。由于地点分散,如果不及时治理,流动沙地面积会越来越大,将会扩展为新的沙化土地。为了防止沙地扩展,应该进行零星沙地治理,制止零星沙地因风蚀逐步扩大的趋势,将沙化消灭在萌芽状态。

4.6 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治沙模式,提高全社会共同参与治沙的积极性

积极鼓励和引导个体经济承包沙化土地进行生态治理,提高全社会共同参与治沙的积极性。建议采用公路建设项目中的BT项目管理模式,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沙地生态修复项目,项目实施成功后,由国家收购。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沙地生态修复工程的积极性。

4.7 加大科技支撑投入力度、选择适合项目区的治理模式,进行沙地生态修复,适度发展沙产业

紧紧围绕提高造林和封育质量效益这个中心,运用生物技术、机械技术等加强防沙治沙的技术攻关,有针对性地将造林科技成果及适用技术应用到生产一线,充分发挥林业科技示范带头作用。针对项目区的立地条件特点,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选择适合项目区的治理模式进行沙地生态修复。

杨柴、锦鸡儿既是很好的固沙先锋植物,又是优良的饲用植物。结合呼伦贝尔沙地治理工程,不仅可以改善附近地段的生态环境,还可以提供饲草、燃料、木料、药材等多种产品。适度发展灌木植物杨柴、锦鸡儿加工饲料等沙产业,研究饲料加工技术和固沙植物的利用问题,与牧民建立合作,充分利用同沙植物产生经济效益,为牧民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提高牧民对沙地治理、改善生态环境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