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熟梨新品种‘盘古香’
河南农业大学梨课题组开展‘泌阳瓢梨’资源普查,初选优株18株,编号为BY01~BY18,并以杜梨为砧木育苗,开展品种对比试验。通过多年品种特征特性对比观察,发现‘BY05’树姿开张,树势中庸,连年丰产稳产,抗病性强,果实成熟晚,品质好,香气独特,综合性状明显优于其他优株。2013年12月通过河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盘古香’。
1品种特征特性
幼树期生长势较强,盛果期树势中庸。树姿开张,树冠圆头形,叶片簇生,每簇着生6片叶。叶片浓绿,呈椭圆形,叶尖为渐尖,叶基为圆形,叶缘有锯齿,单叶面积17厘米2左右。花黄白色,颜色鲜艳,每花序8~12朵,每朵花有花瓣4枚,花柱圆柱形,花粉多。
果实中等大,平均单果质量298.7克,最大545克。果实瓢形,平均纵径8.2厘米,横径8.2厘米。果面黄色,果肉白色,肉质酥脆汁多,香气浓,石细胞中等,品质上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0%。果实极耐贮藏,在5°C条件下贮放350天风味保持不变。在河南驻马店地区3月中旬花芽萌动,3月下旬开花,花期10~15天;4月上旬展叶;9月中下旬果实成熟,果实发育期150天左右;11月中旬开始落叶,11月下旬完全落叶;全年发育期245天左右。
2栽培技术要点
在山区、丘陵或瘠薄的土地可采用2米×4~5米的株行距,平原肥沃土地可适当稀植,采用主干小冠形和疏散分层形整枝;可采用1米×3~4米的株行距按篱壁形整枝促早期丰产。重视夏季修剪,及时拉枝控制树势;冬剪宜轻。易成花,连续结果后树势易衰弱,应及时更新结果枝组。
授粉品种选用‘幸水’、‘丰水’等,必要时可进行人工授粉。进入丰产期后增施有机肥,果实采收前15天以内不宜浇水,以保证果实的风味品质和耐贮能力。严格疏花疏果,每个花序留1个果,果间距20~25厘米。山区空气质量好的区域建议无袋栽培,平原地区推荐套袋(5月中下旬)栽培,套袋前3~5天全园喷施1次杀虫杀菌剂。综合防治病虫害,以冬季清园、刮树皮等方法消灭病源,用三唑酮、代森锰锌、苯醚甲环唑等防治梨锈病、轮纹病和黑星病,用吡虫啉、阿维菌素、毒死蜱等防治梨木虱、梨瘿蚊、梨网蝽和梨小食心虫等。
郑先波1,栗燕2,耿晓东2,王艳梅2,吕义坡3,肖义3,刘震2(1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郑州450002;2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郑州450002;3泌阳县林业局,河南驻马店463700)(据《园艺学报》2015,42(6))
晚熟桃新品种‘中桃21号’
1988年选用‘秋玉’为母本,采集日本油桃品种‘秀峰’的花粉,进行人工杂交授粉,获得杂交种子50粒;当年冬天层积,第2年春天播种,培育成苗32株,于当年5月定植于桃育种圃,株行距1.5米×3.5米,常规管理。单株88-2-21于1991年开花结果,8月中下旬果实成熟,晚于‘绿化9号’、‘新川中岛’,果个大,着色好,品质优,经1992-1995年连续观察,果实各经济性状和重要农艺性状表现稳定,于1995年选为优株并进行高接观察,结果后各株间表现没有明显差异,2001年复选并开始布置中试,结果后各地区表现较一致。2013年3月通过了河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中桃21号’。
1品种特征特性
树体生长势中等,树姿较开张,萌发力中等,成枝率中等。一年生新梢绿色,阳面紫红色。叶片长椭圆披针形,长16.8~18.2厘米,宽4.2~5.1厘米。单、复花芽比为1∶3~4,以复花芽为主,单花芽多着生在枝条基部和上部。花为蔷薇型,花瓣5瓣。果实圆形,果顶圆平,实大,平均单果质量265克,大果510克以上。果实表面茸毛中等,底色浅绿白,成熟时50%以上果面着深红色。果皮厚度中等,不易剥离。果肉白色,溶质,肉质细,汁液中等,风味甜香,近核处红色素较多,可溶性固形物12.6%~13.9%,总糖11.2%,总酸0.37%,维生素C0.127毫克,品质优良。果核长椭圆形,黏核。3年生树产量约16.7吨/公顷,5年生树产量32.2吨/公顷。在郑州地区,2月底开始萌动,3月下旬开花,花期5~7天。果实8月中旬开始成熟,果实发育期约140天左右。10月下旬开始落叶,到11月上中旬完全落叶,全年生育期230天左右。
2栽培技术要点
北方及山区、丘陵或较瘠薄的土地株行距1.5~2米×4米;南方及土壤条件较好的肥沃良田2米×5米或3米×5米,按倒"人"字形或多主枝开心形整枝。需按1∶2的比例配置授粉品种,授粉品种可选择‘大久保’或其他晚花品种。盛果期每年9-10月施有机肥60吨/公顷,谢花后应追施氮磷钾复合肥,果实成熟前适当补充磷钾肥或叶面喷施腐殖酸肥,采果以后再追施复合肥。采收前10天以内不宜浇水,以防风味变淡。4月底至5月初疏果,短果枝留1个果,中果枝留2~3个果,长果枝4~5个果,产量控制在30吨/公顷,谢花后50~55天(郑州地区在5月20-25日)进行套袋。套袋前2~3天喷施1次杀虫杀菌剂。采前3~5天摘袋,促进果实转色。
牛良,鲁振华,崔国朝,曾文芳,王志强(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国家桃、葡萄改良中心,郑州450009)(据《园艺学报》2015,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