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农学毕业论文论文范文,农学毕业论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对伊犁河谷绿色尧有机农产品产业发展的思考

  • 投稿Fan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369次
  • 评分4
  • 87
  • 0

耿运江,董合干,沙比尔

(伊犁州农村能源环境工作站,新疆 伊宁 835000)

收稿日期:2015—02—02

摘要:结合当前伊犁绿色、有机食品工作开展现状,围绕高端规划、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优化生态环境、提升基地建设水平、加大龙头企业牵动能力、强化品牌建设、加大培训宣传力度等7个方面展开伊犁河谷绿色、有机农产品发展对策探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伊犁河谷;绿色;有机;发展对策

伊犁河谷地处新疆西部边陲,水、土、光、热资源丰富,具有发展绿色、有机食品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再加上城市化、工业化程度低,城市和工业生产的“三废”等污染物对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的污染几乎没有,发展潜力巨大[1]。结合这一战略目标的推进,本文就伊犁河谷绿色、有机食品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及对策措施进行了探讨。

1伊犁河谷绿色、有机食品发展现状

1.1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建设情况

基地建设稳步推进,成效明显。经农业部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批准创建的绿色食品原料基地21个,面积22.3万hm2,占全州耕地面积(40万hm2)的55.7%,占全疆总认证面积(48万hm2)的45.8%,是全疆认证面积最大的地州,涵盖小麦、玉米、大豆、春小麦、双低油菜、油葵、水稻、马铃薯、甜菜等农作物。经中绿华夏认证的有机食品原料基地1个,面积133.33hm2,作物为水稻。

1.2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认证情况

伊犁河谷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工作是从2005年开始,近8年时间内获得无公害认证的合作社有29家,获证产品140个,占全疆总认证数量的24.2%。获标产品实物总量26.43万t。获得绿色食品证书的企业有18家,获证产品29个,占全疆总认证数量的10.88%,获标产品实物总量22.52万t。获得有机食品证书的企业1家,产品1个,占全疆总认证数量的1.4%。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的产品12个,占全疆总认证数量的21%。

2伊犁河谷绿色、有机食品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2.1农产品加工业滞后,企业品牌意识不强

伊犁州绿色食品企业(合作社)目前有15家,其中,企业12家,合作社3家,仅占全州农产品加工企业总数的0.9%,认证率非常低,而认证企业大多是初级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品技术含量低,企业规模小,加工转化能力弱。比如全州绿色小麦面积达到7.53万hm2,年产量36万t,而绿色面粉加工企业只有1家,年加工量3万t,加工率基本上在8.3%。再加上部分绿色、有机产品包装不精细,与绿色、有机品牌的要求不相符,由此导致消费者认可度不高。充分说明伊犁州绿色、有机食品企业少,推动产业发展的能力不强,也说明企业研发能力弱,缺乏精深加工和高附加值产品。

2.2企业(合作社)认证绿色、有机食品的积极性不高

绿色、有机食品产业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的行业,发展绿色、有机食品企业除需改进硬件设施以外,还需要建立自己固定的生产基地,并且进行环境评估、产品检测等必要措施。但以目前情况来看,产出并不高,没有达到优质优价的目的,很多产品的价格与没有认证的产品价格趋同,导致企业认证绿色、有机产品的积极性不高。

2.3企业(合作社)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从伊犁河谷已认证的绿色、有机食品企业来看,既有严格按照绿色、有机食品标准生产经营的单位,也有少数不讲诚信的经营者。大部分企业质量管理制度健全,有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也有些企业管理措施不到位,缺乏技术支持,没有记录或记录粗制滥造,虽然这些仅仅是少数,但负面影响很大,直接导致消费者对绿色、有机产品认可度降低。

2.4市场监管体系薄弱

绿色、有机食品监管主体涉及农业、质监、工商、卫生、畜牧、药监等多个部门,无法形成管理合力。监测机构又分散在不同的部门,还没有一家具有国家级监测资质的综合性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各县(市)也仅能开展基本的速测工作。全程质量监管制度和工作机制不健全,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滞后。

2.5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首先是对绿色、有机农业生产技术的研究和新产品推广的投入较少,导致生产一线缺乏有效的新技术,缺乏有效的高毒、高残农药的替代产品,而我们的生产者又对产品质量的维护意识不到位,为了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不会优先考虑使用新型的低毒农药来防治病虫害。其次是机构建设不健全,工作经费无保障。绿色、有机食品认证、监管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作,需要正式的机构来开展。再次是政策激励作用不凸显。生产绿色、有机食品必须提高生产技术标准,加强管理,由此使种植生产成本增加,同时由于市场价格的不确定性,使绿色、有机食品的开发和发展存在一定的风险,生产者(特别是合作社的生产者)由于知识、技术、设备、资金的欠缺,自我补偿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较弱,需要政府给予政策和资金的扶持,以降低种植生产成本,增加生产者种植的积极性。

2.6农业投入品源头管理难

目前出台的农药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等农业投入品法规,规范和约束的主要是农药、兽药本身的质量安全问题,对农药、兽药安全使用,合理使用规范的较少。同时安全、高效、低廉的替代农药研究滞后,据调查,少数高毒、高残农药的市场占有率高,零星的农资销售网点,大多以盈利为目的,造成禁售、限售农药屡禁不止,少数绿色、有机生产基地仍有禁用农药在销售使用。

3发展伊犁河谷绿色、有机农产品的对策与措施

3.1高端规划

打造伊犁州绿色、有机农产品加工基地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必须科学规划,有序推进。要聘请国内知名专家,瞄准世界绿色、有机农业发展前沿,从伊犁州生态资源整体入手,从基地、龙头、品牌、园区等角度全方位对伊犁绿色、有机食品发展进行深度规划。

3.2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一是保持适当的资金投入增长幅度。建议财政进一步加大对绿色、有机食品产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特别是在绿色、有机食品产业的研究、开发和科技创新方面。二是加大对绿色食品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重点支持市场前景看好、有较强牵动作用的高新、特色和出口创汇项目的企业,在技术改造、流动资金与固定资产贷款、资产重组等方面给予贴息支持或补贴,促其做大做强,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对基地农户的牵动力。三是充分发挥财政扶持资金的政策引导作用,对在绿色、有机食品种养基地生产过程中,承担示范推广任务的基地和农户,给予适当补贴,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绿色食品质量。四是加大对绿色、有机食品质量监控工作的支持力度。侧重扶持重点骨干加工企业配备自控自检仪器设备,对绿色食品管理部门开展的质量(包括产品与产地环境)抽查检测经费和新申请绿标产品的申报经费给予补贴,提高质量监控能力和水平,维护绿色食品质量和信誉。

3.3优化绿色、有机食品产业生态环境

优良的生态环境是发展绿色、有机食品产业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一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进一步加大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草)、封山育林工作力度,持续开展“碧水蓝天”、保护“母亲河”等公益活动,推动绿色、有机农业可持续发展。二是加快农村生活污染治理。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规划建设建制镇和较大村庄污水处理设施。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建设,并通过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输、县(市)处理等方式,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推广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三是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引导农民施用农家肥和新型有机肥,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等综合技术,推动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四是严格控制工业污染。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每年度在重点区域(工矿企业周边的农田)开展一次环境监测,切实保护农田不被污染。

3.4加大教育培训宣传力度

在绿色、有机食品的生产过程中,会禁止和限制一些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当有新的技术和方法时,需要对生产农户进行培训,使标准落到实处。农民既是生产的实践者,也是生产的受害者,只有约束和规范农户的生产行为,才能生产出质量符合要求的产品。但农户的种植模式、种植习惯是多年形成的,不易接受和改变,需要各级管理部门组织有效的培训教育,使农民逐步接受规范化生产技术要求。同时,要在伊犁河谷掀起宣传绿色、有机食品的热潮,协调和发挥各宣传部门的作用,借助广播、电视、报纸、等宣传平台,进行广泛宣传,让消费者接受绿色、有机食品。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焦子伟,郭岩彬,孟凡乔,等.论生态资源丰富经济欠发达区绿色产业发展战略[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1,32(2):13-17.